Search Results for “心血管病”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04 Nov 2024 06:35:40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心血管病”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3類人士高危 小心隱疾突襲運動猝死的「元兇」是心臟病? //www.afterroberto.com/3%e9%a1%9e%e4%ba%ba%e5%a3%ab%e9%ab%98%e5%8d%b1-%e5%b0%8f%e5%bf%83%e9%9a%b1%e7%96%be%e7%aa%81%e8%a5%b2%e9%81%8b%e5%8b%95%e7%8c%9d%e6%ad%bb-%e5%bf%83%e8%87%9f%e7%97%85/ Mon, 04 Nov 2024 06:33:5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298

運動對身心帶來的益處不用多說,但卻又可隨時引發瞬間死亡!近年不時有報道指正值壯年人士在運動期間突然暈倒死亡,甚至連職業運動員也不能倖免,例如早前便有年僅17歲的中國羽毛球選手在比賽期間突然猝逝,究竟運動猝死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能夠降低相關風險呢?

betway体彩 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醫生表示,運動猝死一般是指運動期間或運動後短時間內發生的突然死亡,無論是偶爾運動、有運動習慣人士或職業運動員,都有機會出現運動猝死的情况。究竟心血管問題是否引致運動猝死的主因?若屬高危人士是否要完全避免進行運動?陳醫生逐一拆解。

3類人士高危 小心隱疾突襲運動猝死的「元兇」是心臟病?
betway体彩 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醫生提醒,運動強度愈高出現運動猝死的風險會愈大,若運動期間出現心口痛或呼吸困難等徵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切忌勉強。

3類人士高危 小心隱疾突襲運動猝死的「元兇」是心臟病?
無論有沒有心臟病的人士,要減低運動猝死的風險,在進行運動時應多加注意以下4點。

1. 運動猝死的「元兇」是心臟病發或隱疾突襲?要留意什麼徵狀或先兆?

陳醫生引述美國的相關研究指出,運動猝死的個案中有75%死因跟心臟疾病有關,其他原因包括中暑、哮喘,及頭部受傷等。「心臟問題是引發運動猝死的最常見原因,其中35歲以下多半源於先天性心臟病或心臟結構問題,例如心肌肥厚、心律異常、左心室出口狹窄等,至於35歲以上,則有九成以上是由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所致。」

不過,不少人都未必知悉本身患有心血管等隱疾問題。陳醫生表示,一些先天性的心臟問題或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很多時都沒有明顯徵狀,部分人則會偶爾感到「心口壓住」或出現呼吸不順、無故暈眩等情况,特別在運動期間尤為明顯。若出現以上徵狀,便要多加留意和盡快求診,洞悉潛在風險。

2. 愈劇烈的運動引致猝死的風險愈大?哪些是高危運動?

陳醫生表示,各類運動都有風險,進行帶氧運動會加重心臟負荷,屬較為高危,負荷過重時可誘發心律不正及心肌梗塞等致命病變,運動強度愈高,發生運動猝死的風險亦愈大,例如長時間進行的馬拉松、渡海泳及踏單車等都有較高機會引致突然死亡。

「建議有計劃參與馬拉松等高強度運動人士,事前先進行健康評估,並緊記循序漸進地提升強度和運動量。如運動或比賽期間感到不適,例如心口痛或呼吸困難,有可能是心臟病發的警號,應立即停止運動並休息,切忌『硬撐』。」

3.  運動猝死防不勝防?哪些人士屬高危?

運動猝死雖然發生於瞬間,但亦非毫無預防方法。陳醫生強調,尤其是曾有心臟不適徵狀、有心血管病家族病史或已確診心血管病等均屬高危人士,建議定期接受詳細的心臟及健康檢查,以了解病情變化或有沒有隱疾。

陳醫生補充,選擇合適的場地進行運動及與友儕同行,都有助減低病發時因失救而猝死的風險。「合適的場地是指備有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 (AED) 的場地,一旦發生意外,可即時用儀器進行急救,無論是操作儀器或求救都必須有其他人在場協助,因此運動時最好有同伴照應,若懂得急救知識則更理想。」


相關閲讀:【心臟病】8成猝死個案由心臟問題引起?有先兆嗎?三高、吸煙者屬高危族?


4.  若出現心臟驟停,急救可提高存活率嗎?

陳醫生強調,當人沒有脈搏及呼吸,即心臟無法泵出血液,可以導致器官缺氧而壞死,因此必須爭分奪秒進行急救。研究指,如病發4分鐘內施行急救,患者的存活率可大大提高多於50%,日後的康復也會更好及更快。

「曾有正值壯年藝人在踢足球時突然暈倒,幸獲場內人士及時急救及送院,至今康復如常。因此能夠及時使用AED及心肺復蘇法為心臟驟停的人士進行急救,是關鍵的救命之舉。」陳醫生表示,AED設有清晰的語音指示,即使不懂急救人士也可以按指示為患者貼上導電貼及進行電擊,令患者盡快恢復心律;另一方法是致電999緊急熱線跟從專業的急救處理指導。

5.  患有心臟病或有心臟家族病史的人士,是否不宜做運動?

運動對於心血管健康帶來的益處不用言喻,包括降低血壓、血糖及血脂水平,過去亦有研究指恆常運動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及死亡率。因此,陳醫生強調,即使患有心臟病,只要接受適切的治療和病情受控制,仍可以進行運動,最重要是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况的運動。


相關閲讀:心臟起搏器知多啲 24小時監察心跳 自動急救心臟 心律不正、心臟衰竭患者植入起搏器有不同


醫生Tips:無論有沒有心臟病的人士,在進行運動時應注意以下4點,以減低運動猝死的風險:

  • 運動或訓練過程都要循序漸進及適可而止,若感身體不適,應立即停止並休息
  • 建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運動及飲食習慣,以減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 定期接受心臟及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心臟問題或隱疾
  • 如有心臟病有關徵狀,應盡早求醫

]]>
肚腩愈來愈大恐代謝綜合徵?易招「三高二害」 增糖尿、心血管病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8%82%9a%e8%85%a9%e6%84%88%e4%be%86%e6%84%88%e5%a4%a7%e6%81%90%e4%bb%a3%e8%ac%9d%e7%b6%9c%e5%90%88%e5%be%b5-%e6%98%93%e6%8b%9b%e4%b8%89%e9%ab%98%e4%ba%8c%e5%ae%b3/ Mon, 28 Oct 2024 09:25:5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235

【明報專訊】家中衣櫃有沒有穿不下卻捨不得扔掉的褲子?總希望有一天能再次穿上,可惜時間過去,肚腩愈來愈大,腰線一去不回。大家可知道,腹部肥胖跟代謝綜合徵有密切關係。什麼是代謝綜合徵?又與「三高二害」(編按:「三高加二害」中的三高即是指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二害則是腰圍過粗及好膽固醇不足。)有什麼關係呢?

肚腩愈來愈大恐代謝綜合徵?易招「三高二害」 增糖尿、心血管病風險
(MongkolChuewong@iStockphoto)

代謝綜合徵腰粗 易招「三高二害」 逾六成糖尿病人患此症

代謝綜合徵是指一組身體狀態同時出現失調,出現「三高加二害」。三高是指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二害則是腰圍過粗及好膽固醇不足。三高二害會增加患上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雖然各項身體風險指數都尚未超標,但已響起警號。

代謝綜合徵沒有明顯病徵,肉眼可見只有粗腰圍,患病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患者患上癌症、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脂肪肝、中風及心血管等疾病的比率較一般人高。因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較常人高逾5倍,因其他疾病死亡風險亦高1倍;另外,患上二型糖尿病風險也比正常人高5倍。本地有研究顯示,糖尿病人中,62%有代謝綜合徵,死亡率高50%。過多脂肪積聚腰腹,會干擾荷爾蒙分泌,減低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導致血糖過高。另外,此症加上高血壓、血脂異常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引致心血管疾病。

健康飲食 少坐多動 戒煙酒

都市人習慣久坐不動,飲食偏重加工食品和糖類,代謝綜合徵患病率因而迅速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代謝綜合徵發生率與全球肥胖流行病息息相關。在香港,衛生署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發現,在15至84歲人口中,患有各種構成代謝綜合徵失調狀况比率介乎8.5%(血糖升高或患有糖尿病)至51.9%(血膽固醇水平升高或患有高膽固醇血症)不等 。

代謝綜合徵很大程度是不健康生活模式的後果,近年研究發現,改變生活方式和醫學干預可以預防和控制代謝綜合徵。健康飲食、減少坐着時間、不吸煙、不飲酒、增加運動量和減肥可以顯著改善失調狀况。


相關閲讀:【脂肪肝】本港四分一人患脂肪肝 與糖尿病、中央肥胖有關?了解成因、風險因素 做足4件事有望逆轉


急步行、踏單車  可提升胰島素敏感度助減肥

飲食方面,遵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減少攝取糖和精製碳水化合物如白米和餅乾、增加纖維攝取,有助管理血糖水平和減少脂肪攝取。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鍛煉,如急步行、在平地或微斜道路踏單車等,可以提升胰島素敏感度並有助減肥。保持健康體重對於改善代謝綜合徵至關重要,過重人士只要減5%至10%體重,能帶來顯著健康益處。另外,慢性壓力也會加劇胰島素抵抗,透過正念、冥想和瑜伽等減壓活動有助管理壓力。

我們應從建立健康生活模式着手,有需要使用藥物時,先諮詢醫護人員。藥物治療亦可降低血壓、控制血糖和膽固醇水平,紓緩代謝綜合徵。


相關閲讀:【壞膽固醇食物】嚴控優質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取利健康 營養師教你智選食物


定期驗三高  及早發現問題早治療

此外,定期檢測是否患上三高,有助及早發現問題,盡早接受治療。政府推行「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提供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服務,度身訂做健康管理方案,鼓勵市民及早預防慢性疾病,減少患上相關併發症的風險。年滿45歲,沒有確診糖尿病或高血壓者,可到就近地區康健中心或健康站了解詳情。

文:葉嘉瑩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護理統籌主任)

(健康點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體檢慎選】度身訂造身體檢查 解構「三高」不同指標 //www.afterroberto.com/%e9%ab%94%e6%aa%a2%e6%85%8e%e9%81%b8-%e5%ba%a6%e8%ba%ab%e8%a8%82%e9%80%a0%e8%ba%ab%e9%ab%94%e6%aa%a2%e6%9f%a5-%e8%a7%a3%e6%a7%8b%e4%b8%89%e9%ab%98%e4%b8%8d%e5%90%8c%e6%8c%87%e6%a8%99/ Fri, 21 Jun 2024 08:59: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185 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及缺乏運動是引致不同健康問題的元兇,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有助預防疾病及盡早抽出隱藏的危機。坊間有不少以「全包宴」優惠套餐作招徠,檢驗「三高」(即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癌症指標、肝或腎功能等,應怎樣選擇才可避免胡亂花錢,免卻無謂的檢查,並透過檢查準確地抽出潛在的健康問題?

面對坊間眾多身體檢查的選擇,一般人難免會單純以價錢作比較。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張宇醫生指,即使是同一檢查項目,不同測試方法的準確度、靈敏度(Sensitivity)、特異度(Specificity)和陰性預測值也有差異。張醫生建議市民在進行體檢前先諮詢專業的意見,醫生會先了解求診者的病歷、家族病史及初步臨床檢查結果,以及生活習慣、過往驗身報告、平日服用藥物等資訊,按實際需要來度身訂造個人化的體檢項目。

【體檢慎選】度身訂造身體檢查 解構「三高」不同指標
坊間有五花八門的身體檢查套餐,如檢驗三高、癌症指標、肝或腎功能等,應怎樣選擇才不會做了無謂的體驗項目呢?

體檢前認清不同指標 準確驗三高

「三高」是本港常見的三大慢性疾病,近年更有年輕化的趨勢。據衞生署發表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在15至84歲人口當中,51.9%受訪者患有高膽固醇血症,而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人士分別佔29.5%及8.5%。

年紀愈大,患上三高的風險就愈高,但張醫生指出,大部分人未必會意識到自己是三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上沒有節制,長遠便演變成不同的健康問題,包括中風、心血管疾病、腎病、視網膜病變及動脈粥樣硬化等。早期三高可以沒有徵狀,靜悄悄地影響身體,只有透過定期檢驗血糖、血脂及血壓,方可及早發現、盡早接受治療。

• 血糖值:空腹血糖 vs 糖化血紅素

張醫生表示,空腹血糖的敏感度不高,並會受壓力及其他疾病影響,若單憑空腹血糖的數值來診斷糖尿病,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未能夠被診斷出來;而糖化血紅素(HbA1c)則反映病人過去2至3個月的血糖控制情况,能更準確地反映血糖真實情况。


相關閲讀:體檢解構(上)- 血液常規檢查 (養和醫度百科)

注意9個高風險因素

若求診者有以下9個高風險因素,醫生會進一步安排檢驗糖化血紅素,以及75克口服葡萄糖耐糖測試:

  • 體重指標(BMI)≥23
  • 男士腰圍≥90 cm/36吋;女士腰圍≥80 cm/32吋﹔
  • 35歲或以上;
  • 直系親屬患有糖尿病;
  • 每星期運動次數少於3次;
  • 曾患妊娠糖尿,或寶寶出生時體重超過9磅或4公斤;
  • 患有多囊卵巢症或睡眠窒息症;
  • 患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或曾經中風;
  • 種族遺傳,如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印度族裔等

張醫生提醒,一般化驗室的「正常參考值」,通常只列出糖尿病指標,未有詳細列明糖尿前期指標,故不要以為空腹血糖低於7mmol/L、糖化血紅素低於6.5%便屬正常,並建議謹記3項指數的正常值: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應是5.5或以下﹔糖化血紅素正常值為5.6%或以下﹔兩小時75克口服葡萄糖耐糖測試的正常值應為7.7或以下。

 糖尿病前期糖尿病
糖化血紅素5.7–6.4% (39–47mmol/mol)≥6.5% (48mmol/mol)
空腹血糖100–125mg/dL       (5.6–6.9mmol/L)≥126mg/dL        (7.0mmol/L)
75克口服葡萄糖耐糖測試140–199mg/dL       (7.8–11.0mmol/L)≥200mg/dL    (11.1mmol/L)

血壓:高血壓徵狀不明顯 正常血壓低於120/80mmHg

高血壓沒有明顯徵狀,若非透過恆常量度血壓,患者未必意識到自己的狀况。高血壓患者有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視線模糊、身體疲勞等徵狀,令人容易忽視,以致出現併發症時方發現患病。

張醫生指出,不論是亞洲或西方國家,都把正常血壓定義為低於120/80mmHg。他引述美國一項「收縮壓介入試驗」(SPRINT)研究指出,如成功把上壓降至120 mmHg以下,能夠分別將心血管發病率及整體死亡風險降低25%及27%。另外,根據2021年老年人血壓大型研究(STEP Trial),60至80歲長者以收縮壓達110至130mmHg為治療目標,出現中風的機會率較傳統以130至150mmHg為目標低33%,這打破了憑觀察長者比較常患高血壓,而錯誤結論為長者要有較高血壓的誤解!

血脂:壞膽固醇增心血管病風險 可考慮3項檢查

高血脂是指血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即壞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簡稱HDL-C)濃度過低;當多餘的脂肪長期囤積在血管內壁上,會造成動脈硬化,引起血管阻塞,繼而導致心臟疾病如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或腦血管病變如腦梗塞或是腦出血。

對於有高膽固醇血症或高風險患上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的人士而言,張醫生建議可考慮接受以下3項檢查:

多普勒(Doppler頸動脈超聲波檢查:能呈現頸動脈中的血塊,有否「頸動脈狹窄」的情况,有助揪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又稱「小中風」)、糖尿病及高膽固醇血症患者。

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s-CRP測試:能反映發炎程度,若數值高於2mg/L,代表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

脂蛋白(a)(Lp(a))脂蛋白(a)會令血管產生粥樣硬化、炎症和增加血栓機會,可用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指標,歐洲動脈硬化學會建議成年人最少接受一次相關檢查。

以上檢查均有助醫生更準確地評估求診者的心血管風險,決定需否接受藥物治療,以及監察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目標水平。


相關閲讀:血糖失控易引發心臟病 糖尿病患者風險增24倍 及早控制三高為上策

慎選身體檢查項目 勿單憑價錢作考慮

張醫生提醒,定期進行體檢對預防疾病固然非常重要,但檢查後的跟進輔導及具體治療方案亦需要認真處理,才可以達到身體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目的,因此應該慎選適合自己的身體檢查項目,切忌單純以價錢作為考慮因素。

]]>
168斷食減磅快?傷心定護心?5類人不宜 //www.afterroberto.com/168%e6%96%b7%e9%a3%9f%e6%b8%9b%e7%a3%85%e5%bf%ab-%e5%82%b7%e5%bf%83%e5%ae%9a%e8%ad%b7%e5%bf%83-%e4%b8%8d%e5%ae%9c/ Thu, 13 Jun 2024 10:12:1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126

【明報專訊】夏天一到就要開啟減肥mode!在芸芸減肥方法中,「168斷食」相對較易理解和執行,成為不少人追隨的減肥方法。不過,這個曾被推崇為減磅見效快、有助降血脂、減低心臟病風險的斷食法,有研究卻發現,會令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91%。168斷食法究竟是傷心定護心?斷食還有什麼健康風險?

168斷食減磅快?傷心定護心?5類人不宜
(karandaev、Suze777@iStockphoto /明報製圖)

168斷食減磅降血脂?傷心定護心? 

168斷食法,是指每日禁食16小時,其間只喝水、茶等無糖無熱量飲品,只限餘下8小時內進食,但對食物選擇、餐單類型等不設任何規範。早前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於芝加哥舉行的論壇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一份研究結果,回顧2003至2018年間,美國2萬多名參與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簡稱NHANES)成人的飲食數據。研究參與者平均年齡49歲,完成兩份24小時飲食回憶問卷,計算出平均進食時間後,分成5個組別:少於8小時組、8至10小時組、10至12小時組、12至16小時組、多於16小時組,探討進食時間與死亡率之間關係。

結果發現,進食少於8小時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比一般進食時間(12至16小時組)增加91%;每日進食時間8至10小時組,心血管病死亡風險也增加66%。研究沒有解釋168斷食法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因果關係。

168斷食減磅快?傷心定護心?5類人不宜
均衡飲食–168斷食法限制進食時間,若同時配合均衡飲食,可有效減重。(violet-blue@iStockphoto)

「傷心」研究沒考究吸煙喝酒運動等高危因素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葵涌院校健康及生命科學系講師、註冊營養師雷嘉敏指出,是次研究只靠參與者填寫飲食回憶問卷的數據作分析,相關數據會受到多個原因影響,尤其是參與者的記憶力,影響準確度。「這研究除了飲食模式,並沒有考究其他高危因素,包括吸煙、喝酒、不做運動等,這些高危因素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值得一提,這個屬於觀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以觀察和檢閱記錄方式蒐集數據分析,並不能確定因果關係。如果想研究飲食與心血管疾病關係,不應把焦點放在進食時間,反而食物選擇更為重要。」

168斷食減磅快?傷心定護心?5類人不宜
雷嘉敏(受訪者提供)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林景欣亦指出:「除了進食時間,其他高危因素都沒有納入分析中,包括參與者是否吸煙者、有否運動習慣等,這些都會令結果產生變數。值得注意的是,進食少於8小時組別,本身患有心臟病和吸煙者的比率較多。如果想證明168斷食法與心血管疾病或死亡風險的關係,最理想是做大型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招募至少幾千人,將參與者分成兩組,一組實行一段時期(例如6個月)168斷食法,另一組正常飲食,並追蹤這兩組人士5至10年的身體狀况。 」

168斷食減磅快?傷心定護心?5類人不宜
林景欣(受訪者提供)

大量進食血糖飈升 可致急性併發症

過往不少研究指出,168斷食法對改善心臟和代謝疾病有一定作用,與上述研究結果相反。林景欣說:「過往大多數研究結果指出,斷食有效改善心臟和代謝疾病風險因素。168斷食法有助減重,可減輕心臟負擔,降低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又有研究發現斷食有助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有助保護心臟健康。亦有研究表明,斷食可以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但另一方面,研究亦指出168斷食法確存健康風險,如導致血糖不穩定。由於進食時間僅得8小時,有些人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令血糖水平急升;而長時間禁食,空腹太久,血糖與能量處於較低水平,產生飢餓感,亦會影響情緒,令精神欠佳,血糖低更會導致頭暈、手腳冰冷等,令人感到不適。雷嘉敏說:「168斷食法對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人士有一定風險。另外,空腹時做運動可能會導致血糖過低,使人容易感到虛弱,影響運動效率。如想做運動,建議在飯後2小時,快步行半小時。」

林景欣亦表示,糖尿病患絕對不宜選擇斷食法控制體重。糖尿病患對胰島素阻抗,當大量進食,血糖必然飈升,嚴重會引致急性併發症。他們適宜少食多餐,有助嚴格維持血糖穩定。

戒肉或致蛋白質不足 肌肉流失

肌肉流失亦是168斷食法另一風險。由於進食時間縮短,有些人可能減少食量或忽略均衡飲食,以致營養不均,尤其是蛋白質攝取不足,造成肌肉流失。雷嘉敏指出,蛋白質來源,最好以低脂肉類為主,紅肉、白肉均可,要避免加工肉類。奶類及其製品、雞蛋、豆腐、海產類也是不錯的選擇。建議成人每天進食5至8両肉、魚、蛋及代替品。有些人在斷食期間,為了增加減肥效果,不吃肉,雷嘉敏建議不吃肉者可以選擇其他富含蛋白質食物如雞蛋,1隻雞蛋等於1両肉。另外,建議增加蔬菜量,攝取更多纖維,有助維持飽肚感並減少熱量攝取。


相關閲讀:【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提防心腦血管疾病 降低壞膽固醇控血脂 新藥知多啲

進食時間「暴食」 功虧一簣

兩名受訪者均表示,168斷食法限制進食時間,若同時配合均衡飲食,可有效減重。雷嘉敏說:「進食時首先消化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糖分提供能量。透過斷食,身體出現生酮反應,體內葡萄糖、肝醣耗盡後,開始消耗體內儲存的脂肪,繼而做到消脂減肥效果。一般斷食最少12小時,身體才開始消耗脂肪。有研究指168斷食法減重效果,初期(即頭2至3個月)較明顯,可減約3%至8%體重,但後期(即6至12個月)身體慢慢適應後,減重效果和一般限制熱量攝取的減肥法沒有太大差異。」但如果在8小時進食時間內放任地進食,甚至比正常吃得更多,熱量攝取有增無減,體重不跌反升。


相關閲讀:【減肥】仿飯 vs 斷食 vs 生酮好壞有不同 營養師提醒非人人適合:腸道敏感、糖尿、腎病患者要注意


知多啲:斷食破壞正常用餐規律 飲食失調者增焦慮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林景欣強調,只要能量攝取少於能量消耗,就能減肥。168斷食法基於以下兩個原因有助減重。首先,它限制進食時間,從而減少總熱量的攝取。另外,當長時間禁食,血糖不足以應付身體需要,肝臟就會分解肝醣(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作為能量的儲備物質)成葡萄糖,送到身體各部位使用。假設肝醣仍不足夠,體內開始燃燒脂肪,繼而幫助減重。

不過,林景欣和註冊營養師雷嘉敏均指出,以下幾類人士絕對不宜168斷食法。

1. 患胃病
遵循規律的飲食模式,有助減輕胃病症狀,168斷食法會對胃部造成負擔。

2. 血糖及血壓不穩
168斷食法可致血糖水平不穩定,需要保持血糖及血壓穩定的人士不適合。

3. 飲食失調症
168斷食法不會引發飲食失調,但如果本身有飲食失調,包括厭食症、暴食症和過度節食等,患者精神狀態絕不適合採用斷食法。飲食失調是複雜的心理病,當中涉及個人對食物、體重和身體形象的異常觀念。患者需要穩定的飲食模式和規律的進食時間,建立健康飲食習慣。而168斷食要求在特定時間進食及禁食,破壞正常飲食規律,增加患者焦慮和壓力,會導致更嚴重的心理困擾。

4.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
為了胎兒及嬰兒的生長和發育,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必須攝取充足的營養,不建議斷食。

5. 青少年及兒童
發育中的青少年及兒童需要攝取充足的營養,不宜斷食。

文:黎芸迪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喪偶、離婚感孤單?老來找個伴困難重重?正視長者情性需要 //www.afterroberto.com/%e5%96%aa%e5%81%b6-%e9%9b%a2%e5%a9%9a%e6%84%9f%e5%ad%a4%e5%96%ae-%e8%80%81%e4%be%86%e6%89%be%e5%80%8b%e4%bc%b4%e5%9b%b0%e9%9b%a3%e9%87%8d%e9%87%8d-%e6%ad%a3%e8%a6%96%e9%95%b7%e8%80%85%e6%83%85/ Wed, 12 Jun 2024 08:24: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114

【明報專訊】76歲老翁與比他年輕30載的女子結婚,成為城中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但焦點多集中在家人間的金錢糾紛,卻忽略長者的情性需要。長者喪偶或離婚後,感情孤單無依;想重新找個伴,卻被貼上「為老不尊」、「臨老入花叢」的標籤。當長者有了新伴侶,家人則會擔心受人非議,甚至懷疑對方欺騙感情和財產,不予支持。老來想找一個伴,似乎困難重重。

喪偶、離婚感孤單?老來找個伴困難重重?正視長者情性需要
正視需求–長者對親密關係的需要不應被忽視,專家認為社會應該對長者拍拖持開放的態度,欣賞他們在晚年仍然擁有熱情。(Nalinee Supapornpasupad@iStockphoto)

喪偶、離婚感孤單 長者找個伴是臨老入花叢、為老不尊?

喪偶或離婚後的長者,除要忍受失去配偶的傷痛,也要面對日後孤單無伴的生活。傳統「從一而終」的觀念,令不少孤獨長者抑壓感情需要。

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創會會長及現任副會長邱貴生表示,不少喪偶長者抱着「從一而終」的傳統觀念,認為自己應該忠於已故配偶,即使想尋新伴侶,內心也充滿矛盾和掙扎,尤其擔心家人或朋友不理解。惟他認為,長者應先清楚了解自己的感情需要。

喪偶、離婚感孤單?老來找個伴困難重重?正視長者情性需要
邱貴生(資料圖片)

子孫親友 無法代替伴侶陪伴

喪偶後經歷憂傷十分正常,尤其若兩人本來感情深厚,衝擊尤其巨大。長者可能會抑鬱、自我否定、內疚,甚至覺得應該隨伴侶而去;但憂傷會隨時間慢慢改變,如果能夠妥善處理情緒,長者通常能夠較快地恢復正常生活。重建社交圈子,展開新社交生活,都有助跳出憂傷。但若憂傷情緒持續,並伴有強烈的內疚和失落感,則可能需要尋求專業輔導甚至藥物幫助。

退休後離開工作崗位,社交圈逐漸縮小,再加上伴侶離去,寂寞感強烈,更渴望尋求陪伴。在長者喪偶的過渡期間,家人不應忽視長者對親密關係的需要,尤其是與家人關係較疏遠的長者,對於尋求伴侶的欲望或更強烈。邱貴生指,與年輕時相比,晚年對情感需求和親密關係有不同的渴望;年輕時通常追求更多親密接觸,年老時更多的是尋求一個陪伴。

觸動輔導中心性治療及家庭治療總監程翠雲認為,社會應該對長者拍拖持開放態度,欣賞他們在晚年仍然擁有熱情,無論是愛情、伴侶的陪伴,還是性方面,仍然抱有盼望。「不忠於逝去的配偶」是封建觀念,無疑在逼迫和壓榨長者。無論生前兩人感情如何深厚,過世的配偶相信也希望在世的人好好生活下去;子女更無權阻止長者去追求愛情或者陪伴,子孫或親友的陪伴亦無法代替伴侶之間的陪伴。「子女或照顧者都要給長者有自由度去開心,經歷一個新的關係,何必要他一個人孤獨終老?」

喪偶、離婚感孤單?老來找個伴困難重重?正視長者情性需要
渴望陪伴–步入老年,離開工作崗位,社交圈逐漸縮小,再加上伴侶離去,寂寞感強烈,更渴望尋求陪伴。(imtmphoto@iStockphoto)

子女強行阻撓 愈難愈愛

至於擔心長者受騙,程翠雲認為「這種擔心很正常」,但不應因而反對或阻止長者尋找新的感情。若擔心長者受騙,邱貴生和程翠雲皆認為,子女可以善意提醒,但不宜過分保護和無理批判。

程續指,為免遇到不懷好意的人,子女可以提醒長者,例如設置提款限額,或者將銀行戶口加簽授權給子女,需要「雙簽」才可提款。當發現長者頻繁轉帳且金額巨大,應及時介入。不過,長者如何運用自己的財產,意願也應該受尊重。「正如有人花十幾萬元買手袋、幾百萬元買車,有人認為亂花金錢。要是能夠換來彼此的快樂,為何要加以阻止呢?」

「開開心心過餘下的日子,已經值回票價啦!」邱貴生表示,不應該因為擔心長輩受騙,而阻撓他們發展新關係。「我們不能期望世上全是好人,沒有壞人,就算是年輕時的婚姻或親密關係中,都會遇到衰人。」年輕人亦有可能成為戀愛詐騙目標,不要隨便認定長者一定會受騙;即使最後分手收場,子女可以給予長者多些關懷和支持,助他們過渡分手期。「長者跟一般人分手一樣,都是經過一個階段再重新上路。」

程翠雲又指出,長者並非無時無刻都需要受保護,他們有一定人生經歷,可衡量自己需要什麼,患有認知障礙症另作別論;相反,子女強行阻撓或拆散往往適得其反,長者覺得子女不相信其判斷,會更堅決維護這段感情,保護對方這個「弱者」,並試圖向子女證明自己正確。

喪偶、離婚感孤單?老來找個伴困難重重?正視長者情性需要
程翠雲(資料圖片)

相關閲讀: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家庭聚會 認清真愛定騙子

當發現長者認識了新伴侶,家人應該先以開放態度了解來龍去脈,包括對方背景、如何認識、目前感情狀况、關係發展到哪個階段、平時約會活動等,而非不問情由就反對。程翠雲提醒,家人可與長者新伴侶多溝通,互相認識;切忌用侮辱或專橫無理的態度,要是對方有心欺騙長者,反會成為跟長者哭訴的把柄。

要分辨對方是否「情場騙子」,程翠雲建議多安排家庭聚會。若對方真誠好意,會感到被接納;相反立心不良的騙徒,通常會刻意迴避接觸家人,因為愈接觸多人,愈容易「露出馬腳」。


相關閲讀:【性生活】五六十歲女性更年期陰道乾燥影響性慾?男性勃起障礙或與心血管病有關?


知多啲:性慾隨年齡降低 仍有親密感需要

長者要開展一段新關係,從子女、生活習慣、健康、壽命等考慮點往往較多,要怎樣維持健康關係?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副會長邱貴生建議,長者可以先培養共同興趣,同時尊重彼此的空間,了解對方的需要;畢竟大家在晚年才相識,不能要求對方放棄自己的朋友和生活來迎合,要明白為何走在一起,而不是要求改變對方。

觸動輔導中心性治療及家庭治療總監程翠雲表示,有人看到長者牽手搭膊就認為是不正經,甚至直斥「鹹濕」、「為老不尊,教壞子孫」,其實這都是拍拖的正常交流;除非是在公眾場合做出猥褻行為,就需要關注他們的精神健康,可能因認知退化,未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做出不合宜的行為。

至於性生活,性慾會隨年齡降低,但親密感的需要依然存在。邱貴生表示,長者應理解自己和伴侶的能力和需求,抱合理和實際的期望,享受愉悅的性愛,「不一定要做到『放煙花』達到高潮,而是彼此享受,覺得滿足」。程翠雲補充,性不僅僅是性器官的互動,身體其他部分也能帶來快感和滿足,親密關係不一定通過性交來建立,拖手、接吻、擁抱、身體接觸等,亦能滿足部分人對親密感的需求。她提醒,長者體力不如年輕人,或需要較長時間的刺激才有性興奮,但小心不要胡亂吃藥,特別是心臟病患者。

文:李祖怡

編輯:王翠麗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紅斑狼瘡】長期服用類固醇副作用多 增骨枯、心臟病風險 生物製劑成效? //www.afterroberto.com/%e7%b4%85%e6%96%91%e7%8b%bc%e7%98%a1-%e9%95%b7%e6%9c%9f%e6%9c%8d%e7%94%a8%e9%a1%9e%e5%9b%ba%e9%86%87%e5%89%af%e4%bd%9c%e7%94%a8%e5%a4%9a-%e5%a2%9e%e9%aa%a8%e6%9e%af-%e5%bf%83%e8%87%9f%e7%97%85/ Thu, 23 May 2024 11:01:3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992

【明報專訊】系統性紅斑狼瘡可對身體重要器官造成不能逆轉的傷害,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自身免疫,傷害心、腎、腦、造血功能等;二是因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產生的副作用,包括白內障、骨枯、骨質疏鬆等。歐洲風濕病學會(EULAR)早前更新用藥指引,建議病情活躍的紅斑狼瘡患者減少甚至停用類固醇,加入生物製劑治療以助加速控制炎症。類固醇在紅斑狼瘡的治療上應扮演什麼角色?生物製劑是否終極答案?

【紅斑狼瘡】長期服用類固醇副作用多 增骨枯、心臟病風險 生物製劑成效?
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可對身體重要器官和組織包括心、腎、造血功能等,造成不能逆轉的傷害。(TarikVision@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治療紅斑狼瘡 服用類固醇消炎快 長期副作用多增心臟病風險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輕微患者會有皮疹和關節炎,嚴重則會出現器官性發炎。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風濕病科專科醫生蘇晧指出,系統性紅斑狼瘡涵蓋寬度很廣,若病人主要器官和組織受到較大影響,即屬重症。 

「選擇治療方案時,首先要看病情嚴重程度。」蘇晧表示,「籠統來說治療紅斑狼瘡方法分兩大類。第一類是非藥物治療,包括減少曬太陽,足夠休息,均衡飲食等,對病情的控制十分重要;第二類就是藥物,由於紅斑狼瘡病理是免疫系統過分活躍,引發各種炎症,所以常會使用免疫調節劑,以減低免疫系統的活躍程度」。

類固醇也是常常用到的藥物,包括外塗藥膏、口服藥、局部注射、靜脈注射(吊藥)等不同劑型;當中最常用是口服或靜脈注射類固醇。蘇晧形容它是一柄兩刃劍,「類固醇的消炎作用毋庸置疑,優點是見效快,所以在紅斑狼瘡治療上很常用;但長期使用可能出現副作用,包括增加白內障、骨枯、骨質疏鬆甚至心臟病的風險」。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曾做一項研究,12,233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跟進平均8.7年,發現當中860名(約7%)出現嚴重心血管病。蘇晧進一步解說,「當我們將其他因素以統計學方法控制之後,發現類固醇的使用和心血管病風險有具體關係,同時發現類固醇劑量若在每天5mg或以上,就會增加嚴重心血管病的風險」。

【紅斑狼瘡】長期服用類固醇副作用多 增骨枯、心臟病風險 生物製劑成效?
用藥物–紅斑狼瘡(lupus)病理是免疫系統過度活躍,引發各種炎症,類固醇和免疫調節劑是常用的藥物。(digicomphoto@iStockphoto)

逾60%亞洲病者併發腎炎

香港大學臨牀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牀副教授、腎病科專科醫生葉逸軒表示,儘管長期使用類固醇有很多副作用,但仍屬於紅斑狼瘡的標準治療。以紅斑狼瘡引起的腎炎為例,「系統性紅斑狼瘡症可攻擊身體每一個器官,當中最嚴重併發症包括腦炎和腎炎。亞洲的紅斑狼瘡病人,超過60%會併發腎炎(西方約40%至50%)。紅斑狼瘡初次發病年齡以15至40歲為主,年輕病人免疫系統較活躍,併發腎炎風險更高」。

紅斑狼瘡腎炎表徵包括水腫、蛋白尿,顯微鏡下會看見小便有很多紅血球,小部分病人甚至出現血尿。有些人在驗身抽血時發現腎功能有偏差,追查後才發現患有紅斑狼瘡。「一旦確診急性紅斑狼瘡,不論影響的是皮膚或腎等器官,現時標準治療都是使用類固醇加其他藥,例如抗癌藥或免疫抑制劑。」葉逸軒說。

然而類固醇的副作用始終是一大問題,所以醫學界一直都在研究不同方法取而代之,生物製劑是方向之一。葉逸軒形容生物製劑是一個重大突破,「尤其針對紅斑狼瘡腎炎,近年有生物製劑針對箝制B淋巴細胞活躍因子,令B淋巴細胞增生的活躍程度減低,從而減少它製造破壞抗體,也減少對紅斑狼瘡病人腎臟的破壞」。

【紅斑狼瘡】長期服用類固醇副作用多 增骨枯、心臟病風險 生物製劑成效?
葉逸軒(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生物製劑×標準治療 緩解腎炎

生物製劑對紅斑狼瘡腎炎病人的具體幫助,葉逸軒歸納5點:

1.臨牀研究發現,當生物製劑加上標準治療,病情緩解比率高於沒有使用生物製劑的病人。只要病情緩解並管理得宜,不少病人可正常生活

2.使用生物製劑病人,某部分免疫指標(辨別病情活躍度)比沒有用生物製劑的病人理想

3.針對長期預後,包括將來出現腎衰竭或慢性腎病的比率,比沒有用生物製劑的組別更理想

4.紅斑狼瘡復發比率,暫時所得數據顯示比沒有用生物製劑的病人低

5.用了生物製劑的病人,可以減少用類固醇

「通常生物製劑要配合標準治療一起使用,才能達到最佳療效,有多個國際中心包括香港所參與的第三期臨牀研究顯示,在標準治療之上加入生物製劑,可提升療效而副作用不會增加。」葉說。

蘇晧表示,由於生物製劑的臨牀數據愈來愈多,國際最新治療建議已有明顯改變,「目標首先要紓緩病情,而同時間類固醇劑量不能太高。例如因加入了生物製劑,長遠使用類固醇的劑量由以前7.5mg降至5mg,甚至停用類固醇,在治療紅斑狼瘡來說是平衡了療效與副作用」。

【紅斑狼瘡】長期服用類固醇副作用多 增骨枯、心臟病風險 生物製劑成效?
蘇晧(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濕疹vs.蕁麻疹 成因、徵狀、治療不盡相同 找出致敏原 有望跟皮膚敏感說拜拜

知多啲:類固醇不能突然停用 生物製劑昂貴負擔重

生物製劑並非全無副作用,也有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但風濕病科專科醫生蘇晧指出,世界各地研究或臨牀資料均顯示此風險屬合理水平,毋須過慮,「反而應注意,雖然使用生物製劑有機會減少使用類固醇,但類固醇不能突然停藥,長期服用類固醇的病人必須依照醫生指示循序漸進(突然停藥可能會因急性腎上腺機能不全而導致嚴重或致命的併發症);也不要因類固醇有副作用就害怕使用,當病情需要使用類固醇時,它是十分有效」。

腎病科專科醫生葉逸軒亦指出,生物製劑暫時還不是完美答案。「它的醫學效用沒有什麼懸念,真正難處是價格。紅斑狼瘡病人使用生物製劑,一是自費,二是符合某些條件而獲得醫管局資助,但資助門檻並不低。若病人經濟條件充裕,可能沒有問題;若病人屬於經濟條件較差的階層,政府會包底;最困難是中間夾心階層,往往有需要卻未必能順利使用生物製劑。」

他續說,「在國際會議上也曾討論這問題,去到一些並不富裕的地方又怎樣呢?例如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病人能否負擔這些新藥呢?政府有否財力包底呢?若根本不能夠落地,藥物如何有效意義也不大。其實香港某程度也面臨同樣問題,當中涉及社會資源的公平分配,一個社會究竟應撥多少資源資助某種病人使用相對較昂貴的藥,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根據資料,藥費視乎病情及不同醫生收費而定,私家專科醫生每月藥費約$30,000至$60,000;若獲醫管局安全網資助,一般每月$7,000至$8,000;另還有其他資助,例如聖雅各福群會社區藥房等。

文:謝志榮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食用油3種脂肪酸比例有別  椰子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烹煮錯誤惹三高壞固醇?  //www.afterroberto.com/%e9%a3%9f%e7%94%a8%e6%b2%b93%e7%a8%ae%e8%84%82%e8%82%aa%e9%85%b8%e6%af%94%e4%be%8b%e6%9c%89%e5%88%a5-%e6%a4%b0%e5%ad%90%e6%b2%b9-%e6%a9%84%e6%ac%96%e6%b2%b9-%e4%ba%9e%e9%ba%bb%e7%b1%bd%e6%b2%b9/ Fri, 26 Apr 2024 04:23: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818

【明報專訊】食用油是人體主要脂肪來源,而油(脂肪)是重要營養素之一,跟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並列三大營養素。雖然建議攝取量應盡量低,但是不可不吃,並要注意正確選油,不同烹調方法選擇不同種類的油,才能維持身體健康。 食用油中包含飽和脂肪酸(植物脂肪中有椰子油及棕櫚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例如橄欖油、芥花籽油及花生油等),以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例如魚油及亞麻籽油富含Omega-3脂肪酸)3種。不同食用油中,3種脂肪酸比例各有不同,適合的烹調方式亦自然不同。(編按:哪種適合高溫烹調、涼拌?哪些有助降壞膽固醇?哪些過量攝取會增加壞膽固醇,甚或會增三高、心臟病及中風等風險呢?反式脂肪對身體有何影響?)

食用油3種脂肪酸比例有別  椰子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烹煮錯誤惹三高壞固醇? 
正確選油–食油含有不同成分的飽和脂肪及不飽和脂肪,各有不同特性,對健康的影響亦有分別。(設計圖片,Okea、GEMINI PRO STUDIO@iStockphoto/明報製圖)

食用油含3種脂肪酸比例各不同
飽和脂肪酸:適合煎炸烘焙 攝過量增壞膽固醇

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呈白色固體狀,主要來源是動物脂肪,如肉類脂肪、蛋黃、牛油、全脂奶等,植物脂肪中椰子油及棕櫚油亦主要由飽和脂肪酸構成。飽和脂肪酸熔點(由固體變成液體的溫度)高,結構較穩定,所以比其他脂肪酸更適合作煎炸烘焙等高溫烹調方式。不過飽和脂肪酸攝取不宜過量,因為會增加體內壞膽固醇,進一步提高血管硬化、心臟病及中風等風險。

食用油3種脂肪酸比例有別  椰子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烹煮錯誤惹三高壞固醇? 
植物脂肪中的椰子油和棕櫚油主要由飽和脂肪酸構成,過量攝取會增加患心血管病風險。(Magone@iStockphoto)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助降壞膽固醇 初榨橄欖油高溫易變質

不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會呈液體狀態,主要來源是植物油。其中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油脂例如橄欖油、芥花籽油、花生油及堅果油,有助降低體內壞膽固醇,保護心血管健康;是屬於應用最廣泛的家居用油。健康飲食中強調每天要有好油脂,正正是這類對健康有助益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當中初榨或冷壓橄欖油成分較不穩定,屬較為淺色及輕身的油,高溫下容易變質,煙點(由熔點至沸點中油品冒煙的溫度)低於200℃,所以不建議煎炸。而成分較穩定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化學精煉橄欖油、芥花籽油、花生油等,煙點高於200℃,可以用於煎炸。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宜涼拌 攝過量增患三高風險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中,較多人認識的是屬Omega-6脂肪酸的亞麻油酸(LA)及屬Omega-3 脂肪酸的α-亞麻油酸(ALA),都是身體必需脂肪酸。因為身體無法自行製造,需從食物中吸收。魚油及亞麻籽油均富含Omega-3脂肪酸,能調節血脂組成比例,有助調整血壓、抗氧化、降低壞膽固醇、製造腦部神經細胞物質等。食用油如粟米油、大豆油等富含Omega-6脂肪酸,雖然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飽和脂肪酸有益,不過亦要注意不要攝取過量,因為過量Omega-6脂肪酸容易觸發身體異常免疫反應,造成慢性發炎,有可能增加患上三高或肥胖等慢性病及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

不飽和脂肪酸不耐熱,發煙點低,適合燉煮涼拌,不適合高溫料理,否則油品容易變質,變成更危險的反式脂肪,對健康有害。

總括來說,大部分油品都會在200℃或以上開始發煙及變質,所以即使煎炸時油溫也不要超過200℃,同時不建議將食油反覆煎炸使用,因為會增加變質風險,應每次煎炸時更換新的油。一般家庭常見的油炸溫度為160℃至180℃,不超越常見食用油的煙點,只要不是長時間用油煎炸並反覆使用同一鑊油,問題不大。

食用油3種脂肪酸比例有別  椰子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烹煮錯誤惹三高壞固醇? 
大部分油品在200℃以上會變質,所以烹調時油溫不應超過200℃。(kazoka30@iStockphoto)

相關閲讀:【壞膽固醇食物】嚴控優質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取利健康 營養師教你智選食物

少吃為妙:「垃圾增清道夫減」 反式脂肪「傷心」

反式脂肪產生自植物油的氫化過程,屬不飽和脂肪酸。食品製造商把植物油由液體轉為半固體,以此來延長食品保質期及增加口感。市面上以反式脂肪為主的食物,主要是以氫化植物油為材料,或用氫化植物油來烹調的煎炸及烘焙食品,例如椰絲奶油包、炸薯條、酥皮糕點、蛋撻及雞批等。另外牛和羊的奶、脂肪及其製品,如牛油,均含有小量天然反式脂肪。

食用油3種脂肪酸比例有別  椰子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烹煮錯誤惹三高壞固醇? 
反式脂肪常見於煎炸及烘焙食物中,少吃為妙。(popovaphoto@iStockphoto)

煎炸烘焙食物宜少吃

攝取反式脂肪,會增加體內壞膽固醇,同時減少好膽固醇;此舉猶如增加垃圾卻減少清道夫,結果就是大幅增加患上心臟病的風險。

無論任何脂肪,熱量都比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為高。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攝取脂肪的熱量不應超過總熱量30%,而飽和脂肪更應低至10%以下,以每日熱量2000千卡為例,飽和脂肪應少於22克;至於反式脂肪的每日攝取量,應少於每日所需熱量1%,即少於2.2克。


相關閲讀:【反式脂肪酸】研究:酥皮湯、蛋撻、響鈴卷等6食物超標 食安中心籲攝入過多增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風險

看成分表避氫化植物油

所以,日常飲食要盡量避免攝取反式脂肪。食物成分表中列出:氫化植物油(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氫化脂肪(hydrogenated fat)的食物,以及煎炸及烘焙食物均含高量反式脂肪,要避之則吉。

誠然,沒有一支好油走天涯這回事,脂肪不是壞人,只是要小心選擇而已。選用適當的油,配合適用的烹調方法。聰明吃油,而不是滴油不沾,才能發揮脂肪的營養價值,令身體健康。

文:余韋樂

(聖雅各福群會社區營養服務及教育中心註冊營養師)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6款「全球最佳」麵包哪款最高熱量高鈉高GI?酸種麵包點至算正宗? //www.afterroberto.com/6%e6%ac%be%e5%85%a8%e7%90%83%e6%9c%80%e4%bd%b3%e9%ba%b5%e5%8c%85%e5%93%aa%e6%ac%be%e6%9c%80%e9%ab%98%e7%86%b1%e9%87%8f%e9%ab%98%e9%88%89%e9%ab%98gi-%e9%85%b8%e7%a8%ae%e9%ba%b5%e5%8c%85%e9%bb%9e/ Fri, 22 Mar 2024 07:23: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595

【明報專訊】早前CNN列出「全球最佳50種麵包」,按照味道、進食時愉悅感等因素,數列各地的代表麵包,包括了法國的長棍(法包)、日本的咖喱包、韓國的雞蛋麵包、內地的燒餅、馬來西的印度煎餅,香港代表則由排包上榜。(編按:以上種種為港人熟悉的麵包,究竟哪款最邪惡集高脂、高鈉、高熱量於一「包」?哪款外表平實,卻要小心高鈉陷阱?哪款升糖指數高纖維卻低,每次僅可吃1片?營養師逐一拆解。另有近年大熱的「酸種」麵包,原來添加了酵母、泡打粉等材料,已非正宗,其營養價值亦與普通麵包無大分別……)

「全球最佳」麵包 香港代表排包高GI 2片熱量=1個菠蘿包

鬆軟的排包看起來像白方包一樣「寡」,看似健康,但營養師指排包其實屬高升糖指數食物,熱量亦不可小覷,2片排包已與1個菠蘿包相若!(編按:至於法國的長棍、日本的炸咖喱包

CNN將排包選為香港代表,形容它採用湯種法製作,質感鬆軟濕潤,可能是名單上最柔軟的麵包。排包味道清淡又沒有餡料,不少人以為它低脂低卡,其實熱量和脂肪沒有想像中低。

排包主要材料為麵粉、水、牛油、糖、雞蛋,或會加入奶粉、煉奶等奶製品來加添牛奶香氣。註冊營養師梁曦允以一款連鎖麵包店的排包為例,每100克熱量達337千卡、糖9.4克、脂肪10.9克、飽和脂肪5.5克;而菠蘿包每100克熱量為350千卡、糖10克、脂肪11克,飽和脂肪3.4克;兩者無論是熱量、脂肪、糖分都差不多。排包可分成一片片享用,理論上較易控制分量,但排包咬下去「啖啖風」,不少人早餐時都「打孖上」,以2片計算(1片約重54克),熱量約362千卡,「菠蘿包1個約100克,熱量與每次吃2片排包接近」。

6款「全球最佳」麵包哪款最高熱量高鈉高GI?酸種麵包點至算正宗?
(黃振宇攝/Arx0nt、skybluejapan@iStockPhoto.com/明報製圖)

相關閲讀:3款人氣麵包營養比併 丹麥吐司飽和脂肪高 生吐司比白麵包多糖奶忌廉 酸種麵包有咩好?


全穀物麵包升糖指數一般低於50 纖維較多

排包的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亦不能小覷。GI值由0至100,70或以上便屬高GI食物,較易影響血糖水平。梁曦允指,「以某品牌排包為例,GI值是73」。註冊營養師鍾錦玲補充,健康麵包的升糖指數一般低於50,通常是全穀物類麵包,因含有較多纖維,可拉長消化時間,減緩血糖升幅。「排包由白麵粉製成,纖維量低;進食後血糖升幅或較高,需要控制血糖人士不建議常吃。」

建議食法:1片排包+1碗燕麥片

排包不宜日日食,但若控制好分量和配搭合適食材,可以偶爾一嘗。「不宜一次吃2片;若1片不夠飽,可配上其他食物」,鍾錦玲建議,1片排包配1碗燕麥片,或加1隻雞蛋、1杯牛奶或豆漿,透過高纖、高蛋白質食物,降低該餐的升糖指數,並提升營養價值。

梁曦允提醒,如果有心血管病等慢性病,更要留意糖分。世衛建議成年人每日糖量攝取約50克,而有上述長期病人士而言,應進一步降至25克;以3餐計算,吃1片排包(每片約含5克糖)已接近1餐上限(8克),因此不建議配上較高糖食材,比如果醬。

50大麵包 邪惡分子逐個捉

CNN列出世界50大最佳麵包名單,當中不少為港人熟悉,日常都可嘗到。註冊營養師又有何評價?(註:營養成分以每100克食物計算)

內地:燒餅 飽和脂肪較高

燒餅表面綴滿芝麻,酥皮可超過18層。鍾錦玲指,燒餅要做到類似千層酥的酥脆效果,製作過程需用上酥油,其飽和脂肪較高,並非健康之選。每100克燒餅熱量約320千卡,脂肪17克。根據不同地方,燒餅餡料有甜有鹹,熱量都有不同。

6款「全球最佳」麵包哪款最高熱量高鈉高GI?酸種麵包點至算正宗?
內地:燒餅

法國:長棍 勿加牛油蒜蓉變高鈉

長棍法包外表平實,基本材料是麵粉、水和酵母,經高溫烘烤使外表變得香脆。每100克熱量約272千卡,脂肪僅2.4克,相較上屬健康麵包。「但如果變成蒜蓉包,就完全是另一回事!」梁曦允指,塗上牛油、蒜蓉再加點鹽調味,「每100克有近350千卡熱量,脂肪增至16.6克,比排包高出許多」!另外,注意每100克法包的鈉含量約602毫克,排包僅200至300毫克鈉。因此,應避免夾入高鈉的加工食材,可配雞肉、雞蛋、沙律菜等健康食材。

6款「全球最佳」麵包哪款最高熱量高鈉高GI?酸種麵包點至算正宗?
法國:長棍

日本:炸咖喱包 高脂高鈉邪惡之選

梁曦允直指日式咖喱包邪惡,1個(124克)熱量近358千卡,脂肪16.5克,飽和脂肪3.3克,鈉含量更高達615毫克,「因為麵包經油炸,而且日式咖喱本身鹽分高,多添加牛油製作,拉高麵包的脂肪和鈉含量」。

6款「全球最佳」麵包哪款最高熱量高鈉高GI?酸種麵包點至算正宗?
日本:炸咖喱包

韓國:雞蛋麵包 不算健康 加蛋飽脂感較強

韓國街頭小食雞蛋麵包,以麵粉、糖、牛奶、牛油、泡打粉等製成,質感較接近蛋糕。每100克含熱量157千卡,脂肪含量近8克,糖分為1.9克。梁曦允指,它雖不算是健康小吃,但因加入原隻雞蛋,蛋白質含量相對豐富,有近8克蛋白質,飽腹感較強。

6款「全球最佳」麵包哪款最高熱量高鈉高GI?酸種麵包點至算正宗?
韓國:雞蛋麵包

馬來西亞:印度煎餅 同屬邪惡 咖喱配白飯相對較佳

層層酥脆的印度煎餅(Roti canai),在香港超市亦常見到。鍾錦玲指它與內地燒餅相近,在擀麵糰時加入酥油做到酥脆效果,因此熱量不低。1塊煎餅(135克)熱量近390千卡,脂肪達13克,飽和脂肪佔總脂肪逾半,屬邪惡食物。如果要配咖喱同食,鍾認為配白飯是較佳選擇。

6款「全球最佳」麵包哪款最高熱量高鈉高GI?酸種麵包點至算正宗?
馬來西亞:印度煎餅

資料來源:註冊營養師梁曦允、鍾錦玲

kool99、paci77、masa44、SUNGMIN、yuphayao phankhamkerd@iStockPhoto.com


相關閲讀:拆解車仔麵高脂、高卡健康陷阱 營養師教你慎選餸菜、麵底、湯底


知多啲:正宗酸種麵包 低GI易消化

排包鬆軟,秘密在於麵糰採用湯種法,「湯」其實是日文熱水的意思。註冊營養師梁曦允解釋,「湯種」是將麵粉與水或牛奶混合,然後加熱煮成麵糊,「這個糊化過程會使麵粉吸收更多水分,之後將湯種麵糰混入主麵糰,就可將整個麵糰濕度提高,讓焗出的麵包更加柔軟」。湯種主要改變質感,對營養成分影響不大;相比之下,近年大熱的酸種麵包,連營養價值也有改變。

6款「全球最佳」麵包哪款最高熱量高鈉高GI?酸種麵包點至算正宗?
選購貼士–營養師建議購買「酸種麵包」時留意成分表,有沒有加入酵母(紅圈)、膨脹劑、泡打粉等食材。如有,營養成分或與一般麵包分別不大。(張淑媚攝)

低腹鳴食物 紓腸胃敏感症狀

正宗的酸種麵包靠水和麵粉製成,不額外添加酵母菌,靠存在於空氣、麵粉中的乳酸菌、野生酵母菌等長時間發酵而成。過程中乳酸菌會釋出酸性,使麵包帶有獨特酸味。「細菌發酵過程,還會令到麵包營養價值提升。」註冊營養師鍾錦玲解釋,乳酸菌會釋出酶,將穀類中的麩質分解,令麵包更易消化。酸種麵包的抗性澱粉較高,因身體無法吸收這類澱粉,對血糖影響較低,因此升糖指數僅54,可助控制血糖。「另外,麵粉內含植酸(phytates),會阻礙礦物質的吸收;而乳酸菌可助分解植酸,讓人體攝取到麵包內的礦物質。」梁曦允補充,酸種麵包經長時間發酵,可將麵粉內的碳水化合物大幅分解,屬低腹鳴食物(FODMAP),有助紓減腸胃易敏感、腸易激綜合徵等症狀。

成分添加酵母、膨脹劑、泡打粉 非原始酸種麵包

不過,兩名營養師都提醒,市面上出現不少「酸種」麵包產品,不代表一定健康。鍾錦玲表示,有些品牌為了加強鬆軟口感、縮短發酵時間、穩定麵包品質等原因,可能添加商業用酵母。梁曦允提醒,留意成分表上有沒有列出酵母、膨脹劑、泡打粉等材料,「如果添加這些成分,其實已經不是最原始的酸種麵包,(營養價值)與普通麵包分別不大」。

文:張淑媚

編輯:黃振宇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失眠困擾三成港人 深層睡眠有幾重要?要知Do’s & Don’ts改善睡眠質素 //www.afterroberto.com/%e5%a4%b1%e7%9c%a0%e5%9b%b0%e6%93%be%e6%b8%af%e4%ba%ba-%e6%b7%b1%e5%b1%a4%e7%9d%a1%e7%9c%a0%e6%9c%89%e5%b9%be%e9%87%8d%e8%a6%81-%e6%94%b9%e5%96%84%e7%9d%a1%e7%9c%a0%e8%b3%aa%e7%b4%a0/ Fri, 15 Mar 2024 04:18: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516

3月15日是世界睡眠日 (World Sleep Day),藉此希望引起大眾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品質的關注。中大醫學院調查發現,四成受訪港人平日睡眠少於7小時,32%屬中度或以上失眠,當中有求助的人一成曾接受認知行為治療(CBT-I)等心理治療。每晚輾轉反側、扎醒後難再入睡、睡眠時有嚴重鼻軒……究竟怎樣才算是睡得好呢?深層睡眠又有多重要呢?下午補眠又有沒有作用?忽視睡眠窒息症有什麼後果?專家逐一拆解失眠7大成因,還要學習睡眠衛生Do’s & Don’ts和提升睡眠質素貼士。

港人三成受失眠困擾 中大:CBT-I改睡眠習慣

【明報專訊】中大醫學院去年8月至今年2月訪問本港4283名成人,發現41%受訪者平日睡少於7小時,亦有32%屬中度或以上失眠,其中一半過去一年無求助。調查發現大部分求助者曾服藥,10.5%曾接受心理治療(見表)。

失眠困擾三成港人 深層睡眠有幾重要?要知Do’s & Don’ts改善睡眠質素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兼卓敏精神科學教授榮潤國稱,不少失眠者選擇服藥,但藥物只能短暫幫助,CBT-I才能長遠改變失眠者習慣和認知。他指出,失眠不是睡得愈久愈好,CBT-I會建議失眠者限制牀上時間,戒掉牀上用電話等陋習,讓身體習慣在牀上只會睡覺。

該院精神科學系獲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8600萬元,去年2月起推出為期3年半的「賽馬會樂眠無憂計劃」,目標為1萬名成年失眠者配對「睡眠教練」,提供CBT-I等個人支援。身兼計劃項目經理的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助理教授陳銀燕說,計劃提供階梯式支援,若有需要更可轉介心理治療師,做「家居睡眠檢查」,了解是否另有原因導致失眠,例如睡眠窒息等。若屬中度或以上失眠,「睡眠教練」會每周透過電話提供個人支援,於計劃期內持續跟進。

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 Don’ts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失眠的成因有很多,常見是由於壓力所致,也會因為不良習慣和一些生理上的問題影響睡眠質素。及早確認造成失眠的源頭,才能夠「對症下藥」,第一線治療是建立良好睡眠習慣,協助調整生活和睡眠,其他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睡得好嗎?|每晚有進入深層睡眠嗎?醫生教你5件事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有助增強免疫力、整理記憶、情緒

在深層睡眠(中睡期、深睡期)的階段,大腦皮層處於停止活動、完全休息的狀態,因此對消除疲勞有較大作用。然而,深層睡眠只佔了整體睡覺時間的一至兩小時,其餘時間都是處於淺層睡眠(淺睡期、輕睡期)及快速動眼期。

睡得好嗎?|每晚有進入深層睡眠嗎?醫生教你5件事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有助增強免疫力、整理記憶、情緒


睡眠時間夠未必代表好?輾轉難入睡、扎醒4個常見問題 10個提升睡眠質素小貼士

即使睡得「夠」,未必代表睡得「好」。一般而言,18至64歲人士睡眠時間為7至9小時,小童及長者的時間亦有所不同,有信心睡得「夠」「好」嗎?

睡眠時間夠未必代表好?輾轉難入睡、扎醒4個常見問題 10個提升睡眠質素小貼士


你有慢性失眠嗎?睡眠再培訓:用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四成可根治

上牀後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相信不少人也有此經驗,但什麼程度才算是失眠?慢性失眠代表什麼?需要吃安眠藥?有副作用嗎?還是要尋求協助?

你有慢性失眠嗎?睡眠再培訓:用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四成可根治


【睡眠時間】午飯後補眠20分鐘 提神兼減心血管病風險?快速入睡3點要注意

午間小睡可提神,但原來超過30分鐘卻可能有反效果!至於午睡姿勢,有研究指出仰臥午睡20分鐘較容易進入深層睡眠,若突然醒來,反會影響精神狀態……即看午睡補眠貼士!

【睡眠時間】午飯後補眠20分鐘 提神兼減心血管病風險?快速入睡3點要注意


【肥胖系列】睡眠窒息症 嚴重鼻鼾、經常扎醒勿輕視

睡眠窒息症患者在睡眠時會有嚴重的鼻鼾,鼻鼾聲會間中停止,或會中斷十秒以上,然後突然再大聲響起……這疾病可引致高血壓、心律不正、心臟病、糖尿病等,患者家人或枕邊人若有懷疑,應及早求醫!

【肥胖系列】睡眠窒息症 嚴重鼻鼾、經常扎醒勿輕視


睡眠窒息症5類人士提高警覺 初確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宜考慮做睡眠測試評估

有醫生提醒,一旦出現以下情况:經常覺得疲倦、日間隨時可入睡、睡覺時不斷轉身,又或是初確診糖尿病及高血壓等人士,宜及早求醫,建議考慮接受睡眠測試,以了解問題是否源於睡眠窒息症……

睡眠窒息症5類人士提高警覺 初確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宜考慮做睡眠測試評估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無論服食安眠藥或是不同成分的助眠補充劑,可以改善睡眠質素嗎?會有什麼副作用?長期攝取褪黑激素是否安全?哪些食物有助入眠呢?中醫方面對失眠的成因又有什麼看法?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睡眠與疾病】告別失眠之苦  教你從飲食入手

人體有一名為「褪黑激素」(melatonin)的荷爾蒙,擔任調節生理時鐘的角色,一般在晚上會開始分泌,褪黑激素愈多,便會愈易入睡。身體分泌褪黑激素的多寡原來與飲食有關。有營養師表示,它與體內的「色氨酸」(tryptophan)及胰島素含量有密切關係……

【睡眠與疾病】告別失眠之苦  教你從飲食入手
]]>
青光眼治療 多40歲以上發病 改善眼壓、眼底健康保住視力 //www.afterroberto.com/%e9%9d%92%e5%85%89%e7%9c%bc%e6%b2%bb%e7%99%82-%e5%a4%9a40%e6%ad%b2%e4%bb%a5%e4%b8%8a%e7%99%bc%e7%97%85-%e6%94%b9%e5%96%84%e7%9c%bc%e5%a3%93-%e7%9c%bc%e5%ba%95%e5%81%a5%e5%ba%b7/ Mon, 15 Jan 2024 09:32: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939

【明報專訊】青光眼是常見致盲眼疾,由於起病隱匿,加上雙眼視野能夠互補,以致患者很難察覺早期視野缺失,視力就此一點一滴被「偷走」。中醫對青光眼的認識始於唐代,臨牀上肝火、氣鬱和腎虛是常見病機。患者可通過中醫治療配合養生,改善眼壓和眼底健康,以穩定病情,保住視力。(編者按:有青光眼家族病史者、深近視人士,或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等患者,都是青光眼高風險人士,更需要留意。若發現經常視物模糊如在霧中,或看東西時圍繞光源出現色彩鮮明的色環,並伴隨頭痛,以及持續眼脹、視力下降、視野收窄等,應該盡早就醫接受檢查。)

青光眼治療 多40歲以上發病 改善眼壓、眼底健康保住視力
(PonyWang@iStockphoto)

青光眼:肝火、氣鬱、腎虛  多40歲以上發病 

青光眼在中醫學可歸到「綠風內障」及「青風內障」的範疇,屬於瞳神疾病,好發於40歲以上,以女性多見,而且有遺傳傾向。綠風內障症見眼珠變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綠、視力嚴重減退、惡心嘔吐,類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作時眼壓急劇上升,視神經遭受破壞所出現的病徵。青風內障則病情發展緩慢,患者視力減退和視野縮窄都是漸進,眼壓可呈正常或逐漸增加,眼球逐漸變硬,瞳色慢慢變青,眼底檢查可發現視神經乳頭凹陷加深、顏色變淺,中央血管偏向鼻側,類似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表現。

青光眼治療 多40歲以上發病 改善眼壓、眼底健康保住視力
青光眼起病隱匿,視力一點一滴被「偷走」,是常見的致盲眼疾。(varniccha kajai@iStockphoto)

相關閲讀:青光眼隨時偷走視力致盲 及早控制眼壓 藥物、手術治療方法多

肝腎失調 破壞眼睛結構

無論是綠風內障或青風內障,根據中醫理解,均與肝臟和腎臟失調有關。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主疏泄,若肝臟疏泄功能失常,則導致氣機不和,影響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鬱會妨礙眼球內房水循環,形成淤積,繼而破壞眼睛結構。肝火熾盛,或肝氣鬱結日久出現肝鬱化熱,火熱上攻頭目,可形成頭脹目赤,使眼壓上升,破壞眼內組織,令視力下降。

中醫認為腎藏精,為人體一切生命活動之根本。腎虛精虧既能使精神委靡、視物昏花,當腎陰耗損,會導致陰虛火旺,上炎於目。腎陰虛也能影響肝陽上亢失去制約,以致風陽上擾目竅。腎精不足亦會使瞳神失養,具體可影響眼底的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令視神經逐步萎縮,視野逐漸喪失,隨着病情惡化最終失明。

青光眼治療 多40歲以上發病 改善眼壓、眼底健康保住視力
 腎虛精虛以致虛火上炎者,其中一個病徵是眼睛乾澀。(Puripatch Lokakalin@iStockphoto)

暴怒、不當進補 肝膽火盛攻頭目

青光眼的中醫治療策略,需要根據臨牀診察辨證,主要有清熱瀉火、疏肝行氣、滋養肝腎三方面。針對肝膽火盛,風火攻目者,其發病急驟,可因暴怒、過量進食辛熱刺激食物、不當進補而誘發,常見症狀包括眼脹、眼白紅赤伴熱感、黑睛混濁、視力急降、劇烈頭痛、惡心、口苦、舌色紅、舌苔黃等,屬實證。在治療方面,此類患者宜及時清肝瀉火,常用中藥如水牛角、鈎藤、黃芩、菊花等。若患者平素痰多,脾胃運化欠佳,出現痰熱上犯頭目時,可配合清熱化痰,常用中藥如半夏、陳皮、竹茹、礞石等。患者需留意戒食辛辣煎炸食物,避免情緒激動,保持血壓穩定。

情志不舒氣鬱化火 目赤心煩口苦

證屬肝鬱氣滯、氣鬱化火者,多見於平日情志不舒、鬱鬱寡歡之人,由於肝失條達,氣機鬱滯,日漸影響氣血水液的運行。肝鬱者常見症狀包括持續頭目脹痛、胸悶、噯氣、食慾不振、經常嘆息、舌色暗紅等,在治療方面宜疏肝行氣,常用中藥如柴胡、白芍、香附等。肝鬱氣滯到達一定程度能引起氣鬱化火,此時患者會出現眼壓增加導致目脹目赤、心煩口苦,可配合有清熱平肝作用的中藥瀉火,如夏枯草、梔子、黃連等。患者需留意調暢情志、清淡飲食,以及養成多做運動的習慣,理順氣機。

腎虛精虧 多與年老、操勞有關

因腎虛精虧引致的青光眼,病情發展緩慢,多與年老、操勞過度有關,長期積勞(尤其是勞神)、休息不足會使腎精耗損。腎虛精虧者臨牀常見表現包括頭暈眼花、精神不振、耳鳴、腰膝痠痛。單純腎虛者眼壓未必會升高,但可見視野狹窄、視力模糊,眼底檢查可見視神經萎縮、眼底血管病變等。由於腎陰虛以致虛火上炎者,可見眼睛乾澀、口乾舌燥、失眠多夢、煩躁潮熱,這類患者在檢查時或眼壓偏高,反映陰虛陽亢,風陽上擾。治療方面,患者適宜補腎填精、滋陰降火,常用中藥包括有滋腎作用的熟地黃、枸杞子、阿膠等,以及有清虛熱作用的黃柏、知母、地骨皮等。患者需避免過度操勞,勞神用眼不宜過量,要確保有充足休息,以補益精髓。

護眼貼士:按穴紓緩視力疲勞

另外,由於慢性青光眼通常起病隱匿,故萬一發現經常視物模糊如在霧中,或看東西時圍繞光源出現色彩鮮明的色環,並伴隨頭痛,以及持續眼脹、視力下降、視野收窄等,應該盡早就醫接受檢查。

青光眼治療 多40歲以上發病 改善眼壓、眼底健康保住視力
(明報製圖)

深近視、患心血管病高危

有青光眼家族病史者、深近視人士,或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者,以及眼睛曾受創傷或做過手術,又或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者,都是青光眼高風險人士,更需要留意,切勿忽視可疑症狀。

要改善青光眼的病情,保護視力,以及減慢視力衰退,日常可通過按摩眼睛周圍穴位,改善眼周血液循環,放鬆眼肌,紓緩視力疲勞。常用眼周穴位包括睛明、攢竹、瞳子髎、絲竹空、陽白和承泣穴,每次可以輕柔力度按揉各穴30秒至1分鐘,每日1至2次。


相關閲讀:【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美術:張欲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