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廚房”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12 Nov 2024 10:02:40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廚房”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7個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增患癌症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4%b8%8d%e8%89%af%e9%a3%b2%e9%a3%9f%e7%94%9f%e6%b4%bb%e7%bf%92%e6%85%a3-%e5%a2%9e%e6%82%a3%e7%99%8c%e7%97%87%e9%a2%a8%e9%9a%aa/ Tue, 12 Nov 2024 10:02:3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378 【明報專訊】癌症是一個長期累積過程,有研究證明癌症與飲食有確切關聯,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增加患癌風險,不可忽視!

7個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增患癌症風險 
有研究顯示,久坐懶做運動,或增加患大腸癌、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搣甩7個飲食及生活壞習慣 降患癌風險

1.常吃加工食品 致肥胖不利健康

有些人因不喜歡烹飪或出於便利考慮,經常購買即食加工食品,例如腸仔、漢堡、即食麵等。然而,這些高熱量、低營養的加工食品不僅導致肥胖,也增加患癌風險。加工肉製品通常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不利健康。

建議:減少外食或吃加工食物的頻率。自己煮飯相對健康。注意每餐食物搭配,蔬菜、全穀物、豆類、水果、堅果等佔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留給動物蛋白和乳製品

7個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增患癌症風險 
(pexels。經常進食加工食品增肥胖及患癌風險。)

2.久坐懶動 增大腸癌、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表明,久坐不僅增加患大腸癌風險,也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疾病風險有關。此外,久坐還可能導致肌肉骨骼問題,如頸椎病和腰椎病,並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如增加抑鬱和焦慮的風險。

建議:每1小時起身活動,伸腿、屈曲或升起足踝,或簡單按摩膝關節,促進血液循環;每天堅持30至40分鐘中強度運動,幫助控脂減肥

3.不吃早餐 或致甲狀腺等內分泌系統失調

早餐非常重要。很多人為了多睡片刻,常常忽略早餐。不吃早餐可導致身體血糖供應不足,出現頭暈、乏力甚至昏厥等徵狀;更甚者可能導致甲狀腺等內分泌系統失調、身體免疫力下降,增加便秘、胃炎、膽結石等多種疾病風險。

建議:每天按時吃早餐,一份理想早餐應包含以下3類食物:澱粉類主食、雞蛋牛奶等優質蛋白、1至2種新鮮蔬果

4.懶做體檢 易忽視癌症徵兆

許多癌症若在早期發現,有較大治癒率。然而,很多人對體檢和篩查缺乏積極,甚至忽視身體上的癌症徵兆,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建議:增強定期體檢的意識,尤其是有家族史或相關疾病的高危群,更要注重癌症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治、早治療

5.翻吃隔夜剩菜 亞硝酸鹽具致癌作用

節儉是美德,但將吃不完飯菜留待翌日翻熱再食,對健康未必理想。食物在室溫下容易滋生細菌,且隔夜菜放久了會產生亞硝酸鹽,會產生具有致癌作用的亞硝胺,增加癌症風險

建議:當日烹調食物盡可能當日食完。剩餘食物應密封保存,盡快放入雪櫃冷藏。避免將食物反覆加熱,否則可能增加細菌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含量

6.嗜煎炸食物 增患肺癌、乳腺癌風險

煎、炒、炸食物香口冶味,但由此產生的廚房油煙含有致癌物苯並芘,長期暴露會增加患肺癌和乳腺癌風險。此外,油煙亦有誘發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潛在風險。

建議:烹調時不要放大量油,注意控制油溫,避免冒出油煙。同時緊記開啟抽油煙機,並遵循「早開晚關」原則,即產生油煙之前就打開抽油煙機,炒完菜後讓抽油煙機運行3至5分鐘;並盡量把廚房窗戶打開,促進空氣流通

7.吃過期壞掉食物 花生等易滋生黃麴毒素增肝癌風險

即使將蔬果腐爛發霉部分切掉食用,但內裏可能已經產生「致癌因子」。花生、粟米等澱粉類食物腐敗後,會滋生黃麴毒素,長期食用增加肝癌罹患風險。蘋果、香蕉等水果腐爛會產生多種黴菌毒素,吃後可能出現惡心、腸胃不適等徵狀。另外,竹木筷子長時間使用後可能會開裂,容易隱藏食物殘渣並導致發霉,亦可能會產生黃麴毒素

建議:花生、豆類等澱粉含量高食物應乾燥密封儲存,一旦發霉,建議丟棄。盡量選擇新鮮水果,優先購買並即時食用,避免食用腐爛水果。竹木筷子使用壽命通常為半年,應定期更換,避免使用發霉物品

文:李慧妍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瘤言情深)

]]>
吞嚥困難人士月餅、年糕易黏食道  慕絲月餅軟餐減黏度同應節 //www.afterroberto.com/%e5%90%9e%e5%9a%a5%e5%9b%b0%e9%9b%a3%e4%ba%ba%e5%a3%ab%e6%9c%88%e9%a4%85-%e5%b9%b4%e7%b3%95%e6%98%93%e9%bb%8f%e9%a3%9f%e9%81%93-%e6%85%95%e7%b5%b2%e6%9c%88%e9%a4%85%e8%bb%9f%e9%a4%90/ Wed, 21 Aug 2024 08:25:5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736

【明報專訊】食物不單可果腹,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華人傳統歡度佳節,一家人聚首,長者尤其重視,定必準備一桌盛宴,團圓兼大快朵頤,享受節日氣氛。因此,受年老退化或健康問題困擾的人,都不應因疾病影響對美食的追求;就算是吞嚥困難的長者,透過精緻軟餐,都能以味覺慶祝節日,感受幸福。(編按:兩款慕絲質地的月餅軟餐,一款是甘薯蛋黃蓮蓉月餅,另一款為創新的紫薯黑糖栗子月餅,以紫薯蓉作為外層,配以黑糖及幼滑的栗子餡料,適合素食人士、痛風及糖尿病患者食用。)

吞嚥困難人士月餅、年糕易黏食道  慕絲月餅軟餐減黏度同應節
月餅軟餐–兩款慕絲質地的月餅軟餐,分別是甘薯蛋黃蓮蓉月餅和紫薯黑糖栗子月餅,讓老友記都可以安心享用應節食物。(animicsgo@iStockphoto/作者提供/明報製圖)

吞嚥困難:食物過軟或硬 易「落錯格」致肺炎 細味月餅軟餐

因年紀漸長,或長期病患如認知障礙症、柏金遜症、中風等,影響咀嚼、吞嚥及口水分泌,導致咀嚼及吞嚥困難,是其中一個困擾長者及照顧者的飲食難題。

由於患者吞嚥能力逐漸衰退,常見徵狀如流口水,易被鯁住,進食期間或餐後咳嗽,無法由吸管吸收食物,食物殘渣留在舌頭上或口腔周圍,食物倒流到鼻或口腔等。因此,需要改變食物質地,將之變軟變碎甚至打成糊狀,以令食物更容易經食道送到胃部消化。如果食物軟硬度不適中,可能會導致鯁住,甚至「落錯格」,食物走進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等危急狀况。

年糕、糉、月餅 易黏食道生危險

傳統應節食品,例如年糕、糉子、月餅等,質地較黏口。對於患吞嚥困難的病人,容易黏在喉嚨或食道而產生危險。這時候,一份家居精緻軟餐可讓家中吞嚥困難的長者,與家人開心地同桌慶祝節日,一起享用應節食品。聖雅各福群會於2017年起推出家居精緻軟餐,為有需要人士提供營養軟餐,令長者能保持尊嚴地進食,重拾生活樂趣。


相關閲讀:【痛風】急性、慢性治療有別 痛風4個階段 注意尿酸水平 適當戒口減攝取嘌呤

有營全糊餐 解凍隔水蒸即可

「盛饌」軟餐是已煮熟的急凍食品,採購本地時令食材,由香港廠房製造,廚師人手挑筋攪碎,使用薑、葱、大地魚粉等天然調味料,煮熟後放入急速冷凍櫃,不添加防腐劑,可冷藏6個月,只需解凍並隔水蒸熱即可享用。

軟餐由註冊營養師分析營養及製作營養標籤,為確保軟餐營養均衡,一份200克包括一肉一菜的軟餐,當中提供14克蛋白質及4克膳食纖維,配搭家中一碗粥或飯,可提供一餐營養所需。近年亦新推出集齊菜肉飯營養的餐盒套裝,每份240克當中,除了提供充足的蛋白質及纖維量,再增加了25克根莖類碳水化合物,即等於半碗飯,完整進食一餐的餐盒分量,即可提供足夠營養需要。

吞嚥困難人士月餅、年糕易黏食道  慕絲月餅軟餐減黏度同應節
瑞士汁雞髀餐盒由營養師設計,提供充足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纖維,有完整一餐所需的營養。(作者提供)

不同地區對軟餐的軟硬度、黏稠度等的標準不同,常用標準包括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日本的通用設計食品UDF、台灣飲食質地製備指引草案等;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聯同香港中文大學食品研究中心及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制訂本地化的「照護食標準指引」,共分為9個級別,為用家及生產商提供統一指引(詳情可瀏覽「照護食」網站:www.carefood.org.hk)。盛饌軟餐經言語治療師評估,符合香港「照護食標準指引」及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第四級(全糊餐、高度黏稠)之要求,即等同日本通用設計食品不用咀嚼的標準,評估為需進食糊餐的吞嚥困難人士,可安心食用。


相關閲讀:吞嚥困難或因肌肉衰退、柏金遜症、認知障礙症 注意進食痰多咳嗽 預防4方法

知多啲:慕絲月餅軟餐減黏度 外層紫薯蓉痛風及糖尿病患可食

了解到長者及照顧者希望與家人一齊慶祝節日,盛饌定期推出節日系列軟餐食品,包括農曆新年的軟餐鮑魚盆菜、年糕及蘿蔔糕,端午節的糉,以及快將推出市場的中秋節月餅。

今年推出兩款慕絲質地的月餅軟餐,一款是甘薯蛋黃蓮蓉月餅,外層番薯蓉加入普洱茶,帶淡淡茶香,配以幼滑的蛋黃及蓮蓉餡料,是傳統經典滋味;另一款為創新的紫薯黑糖栗子月餅,以紫薯蓉作為外層,配以黑糖及幼滑的栗子餡料,適合素食人士、痛風及糖尿病患者食用。盛饌月餅使用較健康及黏度較低的食材製作,確保有需要人士可以安心享用質地改變後的月餅,與家人一同人月兩團圓。

除了位於灣仔聖雅各福群會滋味廚房、上環中西區長者地區中心和荃灣懷愛長者鄰舍中心的分銷點,亦與樂善堂合作於樂善復康站寄賣。盛饌亦提供網上訂購及送貨,直接急凍冷運送貨到家中,減輕照顧者準備膳食的壓力。詳情可瀏覽網頁gracefulmeal.sjs.org.hk或WhatsApp至6846 2333了解。今年中秋,為家中有需要老友記準備好應節食品,一起開心過節。

文:余韋樂(聖雅各福群會社區營養服務及教育中心註冊營養師)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中風患者注意家居安全 (衛生處方) //www.afterroberto.com/%e4%b8%ad%e9%a2%a8%e6%82%a3%e8%80%85%e6%b3%a8%e6%84%8f%e5%ae%b6%e5%b1%85%e5%ae%89%e5%85%a8-%e8%a1%9b%e7%94%9f%e8%99%95%e6%96%b9/ Thu, 29 Jun 2023 09:48: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685

中風是急性腦血管疾病,由於患者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足的養份及氧氣,導致神經細胞壞死而引發各種神經症狀。

中風後,神經組織需要長時間才能復原,康復治療時間亦較長。中風徵狀因人而異,因應腦部受影響位置、範圍以及病發時間構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可影響運動功能、感覺、語言、認知能力等身體功能,令患者出現肢體無力、攣縮、協調能力及平衡力下降,甚至半身偏癱的徵狀。

中風患者行動不便,令日常生活受影響,容易引發家居意外。外國研究顯示,中風患者中,有高達近四成在中風後半年曾經跌倒。家中高低落差的地方,如廚房或廁所門檻、浴缸或企缸邊緣、破爛的地磚、蹺起的地板等,都增加患者跌倒的風險。

家有中風患者 改善家居措

家中有中風患者的人士,可採取以下措施,改善家居情況:

  • 保持通道暢通
  • 改低或拆除家中的門檻
  • 修補地磚或地板的破爛位置
  • 在浴缸或企缸擺放防滑膠墊
  • 在門檻貼上顏色鮮明的防滑貼紙
中風患者注意家居安全 (衛生處方)
  • 選取高度合適、可讓雙腳平放並有扶手的椅子,並在兩側放置咕𠱸,幫助患者平衡坐姿,避免太軟或太矮的沙發或有轆的椅子
中風患者注意家居安全 (衛生處方)
  • 使用輪椅或助行架的患者,可擴闊家中門的闊度至800毫米或以上,方便出入
  • 將梗門改裝為摺門或雙向門,可向外打開,以增加房或洗手間內的空間,並有助發生意外時,輕易入內救援
  • 將浴缸改裝為企缸,方便轉移
  • 擺放沐浴椅,讓患者坐下洗澡,切勿使用矮櫈或摺櫈
中風患者注意家居安全 (衛生處方)
  • 安排合資格人士在坐廁及企缸的合適位置安裝扶手,並配合患者身高,安裝在他們的健側
  • 注意毛巾架不能穩固承受相當拉力,不能充當扶手使用
  • 若患者步履不穩,可考慮在睡房擺放便椅或尿壺
description of your image description of your image
  • 中風可影響患者的冷熱觸感,可加裝水溫顯示裝置或採用恆溫熱水爐,避免沐浴時燙傷
  • 患者如須煮食,可採用具固定功能的砧板,以固定食材在板上切割,並佩戴防割傷手套,避免割傷
  • 如患者控制能力較差,可運用滾輪刀或直角刀協助準備食材
description of your image description of your image
  • 偏癱的患者平衡力較差,應坐下穿衣服
  • 常用的東西應擺放在大概肩膀至腰的高度,方便拿取
  • 做家務時應使用長柄工具,如地拖、長柄夾等,減低攀高或蹲低的機會
  • 患者應放慢步伐,切勿倉促行事或同時間兼顧多件事情
  • 作適當休息,避免過分勞累

相關閲讀:隱源性腦中風年輕人高危?拆解5大隱藏病因 對症下藥減再中風風險


關心中風患者

中風後,神經組織需要長時間復原,治療亦需較長時間,患者的家人從旁鼓勵及協助十分重要,不妨多關心中風患者。

患者在有需要時,亦應主動向身邊年輕一輩、鄰居或非政府機構求助,部分機構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送飯、家居清潔及安全評估的服務,詳情可向附近的長者中心或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查詢。

想了解更多詳情,歡迎瀏覽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的網頁(https://www.elderly.gov.hk/cindex.html)及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ElderlyHealthService)。

盡快接種新冠疫苗

此外,本地2019冠狀病毒病仍然活躍。政府呼籲仍未完成接種首三劑疫苗的市民,以及未按專家建議接種加強劑的高風險人士,應盡快安排接種,以保護自己及家人。

撰文: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一級職業治療師歐志強


相關閲讀:【肌少症】肌肉質量變差致行動困難易跌倒 簡易強肌力動作 逆轉有法


]]>
關注小兒哮喘留意咳嗽氣促喘鳴徵狀 及早治療增「斷尾」機會 //www.afterroberto.com/%e9%97%9c%e6%b3%a8%e5%b0%8f%e5%85%92%e5%93%ae%e5%96%98%e7%95%99%e6%84%8f%e5%92%b3%e5%97%bd%e6%b0%a3%e4%bf%83%e5%96%98%e9%b3%b4%e5%be%b5%e7%8b%80-%e5%8f%8a%e6%97%a9%e6%b2%bb%e7%99%82%e5%a2%9e%e3%80%8c/ Mon, 15 Aug 2022 00: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094

哮喘是常見兒童疾病之一,若幼童出現咳嗽、氣促、喘鳴等徵狀便需分外注意。betway体彩 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吳國強醫生在明報副刊網上講座中指出,如沒有及時處理已出現的徵狀,有機會嚴重影響兒童身心發展,嚴重更可致命,因此建議及早求醫,以助有效控制病情,減低哮喘發作機會。哮喘是一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一般由感染或過敏引起,例如氣管發炎、病毒感染,或經接觸花粉、塵等致敏源而引致。吳國強醫生指出,哮喘的病徵是氣管收窄,患者容易出現反覆咳嗽,特別會在晚上「咳醒」,運動時容易感到氣促及胸悶, 醫生透過聽診能聽出「hehe 」聲的喘鳴現象。

小兒哮喘若失控 日後患慢阻肺病機會增

家族遺傳是其中一個兒童患上哮喘的風險因素。假如母親患有哮喘,子或女患上哮喘的風險比其他兒童大兩倍;父親患有哮喘,兒子患上哮喘的風險大四倍。吳醫生表示,母親懷孕時吸煙、接觸二手煙及處於空氣污染的環境等,有機會影響胎兒氣管發育而導致氣管構造較窄;未滿38周的早產嬰兒亦較常有氣管狹窄的問題,出生後較容易因感染而出現喘鳴現象。如果兒童在三歲前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而導致患有細支氣管炎,也會引致喘鳴,增加患上哮喘的機會。

吳醫生引述研究指出,30%兒童會在三歲前出現喘鳴,以及半數兒童會在六歲前出現喘鳴,而這些有喘鳴的兒童當中,有40%會在六歲後發展成哮喘。如病童未能有效控制哮喘病情,他們長大後會有較高風險演變為成人哮喘,甚至慢性阻塞性肺病,屆時可能連簡單走路亦會氣喘。

量化病情有助調節藥物劑量

要有效控制哮喘,需要準確監察病情的變化。吳醫生表示,由於部分兒童的哮喘徵狀不明顯,因此需透過峰值呼氣流量測試(PEF)來量度哮喘的控制情況。患者向峰速計的管道用力吹氣以測試氣流速,假如早晚兩次測試結果相差兩成或以上,即代表哮喘病情控制欠佳。

對於不能用力及快速地呼氣的兒童,可使用強制震盪技術(Forced oscillation technique)來量度正常呼吸下的氣管阻力,以判斷氣管有否收窄;或可測量呼出的一氧化氮含量,以了解氣管發炎程度,醫生可按結果調節藥物劑量。此外,病童或其家長每日填寫哮喘日記,記錄每日病情狀況及用藥習慣,亦是重要的診斷和監察的工具,有助量化病情,讓醫生調整藥量。

類固醇是治療哮喘的重要藥物,不少家長或擔心有許多副作用。吳醫生解釋,哮喘藥主要是吸入式藥物,類固醇劑量是口服藥的百分之一,屬安全劑量,而且藥物直接用於氣管,而且不會進入身體循環。兒童吸入藥物後,可漱口清潔口腔,有助進一步減低藥物副作用。氣管發炎是引發哮喘的重要因素,但患者未必有明顯徵狀。吳醫生強調,家長如因兒童停止咳嗽、感覺上有好轉而停藥,此舉會對病情控制有重大影響,因為持續無徵狀的發炎會導致氣管的平滑肌及上皮組織增厚,令氣管內空間收窄,減低哮喘「斷尾」機會。病童需要持續三個月至半年無徵狀,做運動及吃冷凍食物都沒有不適,醫生才會因應情況,考慮開始減藥。

遠離致敏源增強氣管健康

患哮喘的兒童氣管敏感,容易受外來刺激令哮喘發作。吳醫生提醒,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助控制哮喘病情,因此家人切忌在家中吸煙及燒香,煮食時要關上廚房門,以阻隔燃燒時產生的污染物。如家中有人吸煙,可考慮使用裝設高效濾網(HEPA)的空氣清新機。家中若有飼養貓狗亦要小心,如兒童已患上哮喘或對貓狗過敏,應盡量避免貓狗跳上病童的睡,以免受貓狗毛髮刺激氣管而引起哮喘;不過,幼兒如在兩歲前已曾接觸貓狗,則有助身體適應,減低患哮喘的風險。

吳醫生指出,運動可增強氣管健康,幫助肺部發展,更有助哮喘「斷尾」,建議兒童應多做需要應用雙臂的運動,例如乒乓球及羽毛球等運動。然而,他提醒病童在做運動前15分鐘應使用氣管舒張劑,或在運動前一小時服食「孟魯司特(Montelukast) 」,防止運動期間引發哮喘。此外,不論是進行運動或戶外活動,出門前要留意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避免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室外環境做運動。

奉行健康飲食亦相當重要,建議每星期進食三至四餐深海魚及適時曬太陽,攝取足夠維他命D及奧米加3脂肪酸;每日進食兩份生果及三份蔬菜,可依照「彩虹飲食」來選取蔬果進食,有助攝取充足抗氧化物;亦要避免進食過量餐桌鹽及豉油,保持氣管健康。如兒童有偏食情況,應及早跟醫生商量,以判斷是否跟食物敏感有關,否則應確保兒童有均衡飲食。

]]>
兒童哮喘難斷尾?家長注意:及早診斷、勿自行停藥 7個預防貼士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7%ab%a5%e5%93%ae%e5%96%98%e9%9b%a3%e6%96%b7%e5%b0%be-%e5%ae%b6%e9%95%b7%e6%b3%a8%e6%84%8f-%e5%8f%8a%e6%97%a9%e8%a8%ba%e6%96%b7-%e5%8b%bf%e8%87%aa%e8%a1%8c%e5%81%9c%e8%97%a5-7%e5%80%8b/ Mon, 11 Jul 2022 08:25:5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687 哮喘是常見的兒童疾病之一,患者早於兩、三歲已可能出現咳嗽、喘鳴及呼吸不順等徵狀,尤其多見於運動或大笑大哭過後,若沒有適當處理或輕視這些徵狀,有機會嚴重妨礙孩子的身心發展,甚至致命。有醫生指出,有部分家長因擔心吸入式類固醇的副作用或認為孩子的徵狀稍為緩減,便自行停藥,惟孩子的氣管炎症根本從未「清零」,有機會令氣喘不斷復發,或致哮喘斷尾無期。


betway体彩 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吳國強醫生指出,本港大約有一成兒童患有哮喘,除了大家認知的「hehe」聲的喘鳴外,慢性咳嗽都是兒童常見的哮喘徵狀。慢性咳嗽是指持續出現咳嗽4星期或以上,多為乾咳,發作時不是一、兩聲咳嗽,而是持續咳十多下,有時更會從睡夢中「咳醒」。

不過,由於小朋友未必懂得表達自己呼吸不順,需要家長觀察和判斷。吳醫生指,若小朋友容易疲倦,例如玩耍一會便要休息;喘氣不斷、說話困難、呼吸時頸部出現青筋等,都需要加倍注意。


哮喘發作非小事 影響兒童身心發展

別以為哮喘只是會令兒童偶爾氣喘的小毛病,更不要誤以為一年發作兩、三次僅是小事,實際病情可令孩子的身心發展受影響。

「玩耍對小朋友十分重要,但哮喘會損害其體能和表現,降低他們的成功感而變得不開心,身心失衡會損害生活質素。」吳醫生強調,不妥善控制哮喘可能會令小朋友發展為敏感體質,「病童一旦同時患有哮喘及鼻敏感,有機會令其患上睡眠窒息,長遠可損害智力和情緒,對學業、家庭和社交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兒童哮喘難斷尾?家長注意:及早診斷、勿自行停藥 7個預防貼士
betway体彩 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吳國強醫生指出,兒童哮喘愈早治療效果會愈理想,家長切勿自行停藥,以免氣管炎症未能「清零」,有機會導致日後年復年地復發,更難「斷尾」。

氣管炎症未「清零」 哮喘年復年復發

吳醫生指,即使孩子在一年內哮喘只發作數次,其實已反映氣管持續有發炎,年復年的炎症可以對其氣管造成永久性傷害,令哮喘更易發作;患者更可能因為氣管收窄,到30、40歲或已無力走幾層樓梯。反之若在病人出現氣喘後的兩至三年內持續有效地控制病情,目標令炎症「清零」,約六至七成的孩子有望在6歲後哮喘「斷尾」。

早診斷、早治療是控制哮喘及增加斷尾機會的關鍵,即使病童的徵狀受到控制,仍需要持續用3至6個月的藥物,原因何在?吳醫生強調:「氣管的炎症一般在非常嚴重時才會產生徵狀,所以表面看似『零』徵狀並不等於沒有發炎。」


切勿因擔心類固醇副作用自行停藥

吳醫生續指,不少家長或憂慮使用類固醇有副作用,故孩子的症狀稍為減退便動輒停藥,令氣管持續受炎症影響和破壞。「其實用於治療哮喘的噴劑,類固醇含量相當低,一般不會引起嚴重副作用,反而過早停藥,令氣管持續發炎,最終可導致氣管永久性收窄,屆時只要遇到輕微的刺激便足以誘發氣喘。」

他表示,病童接受肺功能、噴氣及抽血檢查,便能知道氣管是否有發炎。現時治療哮喘有不同的藥物選擇,包括類固醇噴劑,亦有非類固醇噴劑,醫生會視乎病人對藥物的反應而制定用藥建議,有時更會加入長效氣管舒張劑,如效果仍欠佳會考慮使用針對炎症因子的生物製劑,以盡快控制病情。


哮喘可致命 愈早治療成效愈理想

吳醫生提醒家長,哮喘發作可以十分嚴重甚至致命,若發現小朋友呼吸不順,使用醫生處方的緊急藥物後,仍然未見改善,「甚至見到孩子繼續摸著胸口感到不舒服,呼吸時急促及出現青筋,說話上氣不接下氣等情况,便要立即求醫,如待唇色變紫或暈倒才送院可能已太遲。」

與其他疾病一樣,哮喘愈早治療控制,效果會愈理想;若哮喘發展至中至嚴重程度,治療成效可能事倍功半。吳醫生多次重申,患哮喘的病童,應及早斷症和用藥控制炎症,經評估後再逐步減藥、停藥,有助減少甚至避免復發,小朋友長大及成年後很大機會不再受哮喘威脅。

哮喘跟先天及後天因素影響有關。吳醫生表示,假如父母有相關病史,又或是氣管發育較差的早產嬰兒,這些小朋友都有較大患上哮喘的機會。至於後天因素則與感染、食物、環境污染等因素有關,故此要預防小朋友患哮喘及發作,不妨注意以下7個小貼士:


預防兒童哮喘7個小貼士:

.懷孕時切忌吸煙及要遠離二手煙,並要攝取足夠的營養

.母乳餵哺至嬰兒9至12個月大

.經常保持家居乾爽清潔

.遠離空氣污染,包括在家中使用明火煮食時要關上廚房門、空氣污染指數太高時孩子不宜長時間逗留室外

.讓孩子每日做最少1小時運動至出汗

.孩子每天應吃2份水果及3份蔬菜,以及1杯添加維他命D的奶製品

.如孩子有呼吸道感染,及早治療可以減低氣管受損的機會

預防哮喘的其中一個貼士是要每日運動,不少家長或擔心運動會誘發氣喘,對孩子構成危險。吳醫生強調,運動對於控制及改善哮喘猶為重要,孩子如能恆常在空氣質素良好的環境下,每天運動最少1小時,有助強化氣管以減少發作;如發現運動時的確出現氣喘情況,醫生會處方預防藥物讓孩子在運動前使用,以降低氣喘發作的機會。


「解構小兒哮喘」明報副刊FB Live直播

日期:2022年7月21日(星期四)

時間:20:30 – 21:00

講者:吳國強醫生(betway体彩 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

查詢電話:2515 5437

專科醫生Q&A 立即提問:https://link.mingpao.com/72678.htm

]]>
【新冠疫情】港5月5個飲食爆疫群組 星月樓新旺會涉Omicron BA.2.2亞型 即時繁殖率升破1 港大學者料2至4周後現第六波 //www.afterroberto.com/%e6%b8%af5%e6%9c%885%e5%80%8b%e9%a3%b2%e9%a3%9f%e7%88%86%e7%96%ab%e7%be%a4%e7%b5%84-%e6%98%9f%e6%9c%88%e6%a8%93%e6%96%b0%e6%97%ba%e6%9c%83%e6%b6%89omicron-ba-2-2%e4%ba%9e%e5%9e%8b-%e5%8d%b3%e6%99%82/ Wed, 18 May 2022 08:24: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843 【明報專訊】本港最新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平均值已升破1,即每名患者可傳染逾1人。衛生防護中心本月初起重新公布爆疫群組,至昨錄得5個涉患者曾進食的群組,其中星月樓、新旺會及御善仍在擴大,昨共增18宗個案(見圖)。至於病毒基因排序顯示星月樓、新旺會及元朗牡丹金閣群組均涉本地流行的Omicron BA.2.2亞型,相信群組間無關聯。而防護中心昨揭本月第五個涉飲食群組3食客上周三在東涌富東邨富東廣場「譚仔雲南米線」午膳後驗出陽性。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認為,過去兩周每日個案維持200至300宗,不見升或跌,相信與市民增加出行和外出用膳有關,籲市民緊記個人衛生。另外,本月31日將實施第三階段疫苗通,除非有康復者證明或豁免,否則要打3針新冠疫苗才可進入表列處所。港大學者高本恩昨向本報表示,本港疫情正處於U形低位,估計確診未來2至4周單日新增個案將上升,屆時會迎來第六波。

【新冠疫情】港5月5個飲食爆疫群組 星月樓新旺會涉Omicron BA.2.2亞型 即時繁殖率升破1 港大學者料2至4周後現第六波

 

本月5個飲食群組 星月樓新旺會牡丹金閣涉Omicron BA.2.2亞型

本港新型冠狀病毒個案過去11日首次回升至逾300宗。衛生防護中心本月初起重新公布爆疫群組,至昨錄得5個涉患者曾進食的群組,其中星月樓、新旺會及御善仍在擴大,昨共增18宗個案(見圖)。而爆疫規模最大的上環星月樓群組昨再增8宗,包括5名食客、兩名侍應及一名廚房工,群組增至64人。兩名侍應有病徵,分別於5月11日及12日快測陽性;廚房工最後於爆疫兩日後即5月9日上班,同日發病及快測陽性。紅磡新旺會桌球館昨增1顧客染疫,觀塘御善私房菜則再錄9宗。

歐家榮補充,病毒基因排序顯示星月樓、新旺會及元朗牡丹金閣群組均涉本地流行的Omicron BA.2.2亞型,惟有少許差異,相信群組間無關聯。他又稱,新旺會兩名近日抵港顧客染疫,病毒基因排序證實所帶病毒屬本地流行病毒株,改列本地感染。

【新冠疫情】港5月5個飲食爆疫群組 星月樓新旺會涉Omicron BA.2.2亞型 即時繁殖率升破1 港大學者料2至4周後現第六波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研究:曾感染原始病毒新冠康復者 接種一針復必泰疫苗對Omicron BA.2中和抗體水平較接種三針高

 

東涌譚仔3食客疑短距離傳播

本港每日新增個案於上月29日回落至少於400宗,其後一直徘徊於約200至300宗水平。衛生防護中心最新公布的東涌富東廣場譚仔群組涉3名互不認識的患者,於5月11日上午11時半至下午1時半光顧,其後快速測試呈陽性;當局另派員到場採集環境樣本及調查。歐家榮說,其中一名40歲男患者到訪食肆當日病發及檢測陽性,不排除是感染源頭,而3人餐桌為「左右隔籬」,懷疑因除口罩進食時出現短距離傳播,當局會要求3人提交拭子樣本核酸檢測及病毒基因排序。

譚仔雲南米線回覆查詢時表示,昨接獲通知3名患者曾到訪分店,已即時關閉該分店並聘請清潔公司消毒,其後將按政府指引重新營業。

東涌富東廣場「譚仔雲南米線」。(曾憲宗攝)
東涌富東廣場「譚仔雲南米線」。(曾憲宗攝)

 

御善增9宗 星月樓增8宗

至於觀塘「御善私房菜」群組持續擴大,昨再揭1個職員及8個顧客染疫,群組累計1個職員和19個顧客確診。衛生防護中心前日公布,所有個案均否認曾在御善用膳,報稱到場領外賣或短暫逗留,惟歐家榮昨表示,經深入調查後發現5月9日當晚有聚會,其間有人除口罩飲食,相信因而造成爆發,會跟進是否有染疫者瞞報,將嚴肅處理。

觀塘成業工業大廈的「御善私房菜」有多名訪客染疫。(馮凱鍵攝)
觀塘成業工業大廈的「御善私房菜」有多名訪客染疫。(馮凱鍵攝)

 

歐家榮料即時繁殖率續攀升 籲市民緊記個人衛生

據港大公共衛生學院,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平均值於5月10日升至1.02。歐家榮昨提及,過去7天平均每天新增282宗個案,再前7天平均日增286宗,沒有上升或下降趨勢,形容「似乎停咗喺呢個水平」。至於近日有多個群組,他說逐步放寬社交措施後,市民增外出用膳致傳播風險,另透露有不少涉兩宗個案的群組,惟因規模很小而不公布。他認為,目前疫情處於穩定水平,惟料即時繁殖率將慢慢攀升,若持續上升則代表社區或存爆發,籲市民緊記個人衛生。

 

成人接種3針防重症成效 高本恩引述研究:高3至7百分點

另外,港大學者高本恩及陳德光近日建議政府豁免60歲以下成年人用疫苗通行證,特首林鄭月娥昨回應稱,本月底會續落實第三階段疫苗通要求,即大部分人要打3針,又稱政府不會被專家牽着走。高本恩昨引述研究表示,20至59歲成年人打3針後,防重症成效只比打兩針高3.3至6.8個百分點,未有強而有力的理由將打3針變成必要要求。
本月31日將實施第三階段疫苗通,除非有康復者證明或豁免,否則要打3針才可進入表列處所。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年滿60歲合資格人士:打第4針需距第3針3個月 沒打針康復者一個月後可接種 許樹昌:溝針可短暫提升抗體

 

港本月底如期實行第三階段疫苗通

林太昨稱,會如期推第三階段疫苗通,稱打針雖不能完全防感染,但可減重症或死亡風險。林太說,不同專家不同看法,不想逐一評論,又稱專家沒直接參與制定政策,「特區政府和我本人,不是讓專家牽着走,他們只是為我們的一籃子考慮因素提供多些看法,我們最終會平衡公共衛生的需要、香港經濟的需要和市民的接受程度而作出我們認為最適合的做法」。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昨向本報表示,措施需交由政府擬定,他一直就疫苗效用提出不同建議,相信政府已考慮相關證據,而其文章若能引起公眾就措施討論,已對本港有裨益(good for Hong Kong)。他引述港大醫學院研究數據稱,20至59歲者打兩針復必泰的預防重症成效為95.2%,3針為98.5%,相差約3.3個百分點;打3針科興防重症成效為98.5%,比兩針多約6.8個百分點。他說年輕成年人打兩針已足夠預防重症死亡,第三針只將成效從「非常高」提升至「非常、非常高(very very high)」,對清零難再有明顯助益,未有「強而有力的理由(strong justification)」下,不應透過疫苗通將3針變成「必要(necessary)」,重申應容年輕成年人決定是否打第三針。

【新冠疫情】港5月5個飲食爆疫群組 星月樓新旺會涉Omicron BA.2.2亞型 即時繁殖率升破1 港大學者料2至4周後現第六波

 

高本恩料2至4周後迎第六波

前日now新聞引述高本恩稱本港已進入第六波疫情,高本恩昨向本報澄清,本港疫情正處於U形低位,估計確診未來2至4周單日新增個案將上升,屆時會迎來第六波。

 

許樹昌:英數據見需打加強劑 科興須3針完成接種

另外,據英國衛生當局上周公布數據,65歲或以上者打兩針後14至174日,預防重症的成效達90.9%,打兩針175日起跌至73.4%;打第三針加強劑後14至34日,成效升至95.8%。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數據反映需打一針加強劑。他說,抗體水平和T細胞反應會隨時間下跌,另要考慮打科興者打3針才視為完成接種。

許又說,60歲以下者也有高暴露群組,如醫護、跨境貨車司機等,又稱年輕成年人不打一針mRNA疫苗作加強劑,「長新冠」風險亦較高。此外,許認為本港仍要控制疫情,否則或影響與內地通關。

(新冠疫情)

]]>
【新冠疫情】近兩周感染新冠病毒者 6歲或以下兒童佔9% 患者留家怎麼辦?專家:家長照顧7個注意事項 //www.afterroberto.com/%e6%9f%93%e7%96%ab%e5%85%92%e7%ab%a5%e7%95%99%e5%ae%b6%e5%be%85%e5%85%a5%e9%99%a2-%e5%ae%b6%e9%95%b7%e7%85%a7%e9%a1%a77%e5%80%8b%e6%b3%a8%e6%84%8f%e4%ba%8b%e9%a0%85-%e8%a8%98%e9%8c%84%e7%97%85/ Thu, 17 Feb 2022 07:30:5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6457 【明報專訊】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昨表示,過去14日的個案中,17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佔約17%,6歲或以下兒童佔9%;呼籲家長安排3歲或以上子女接種新冠疫苗,她稱數據顯示打針可減低發生嚴重併發症、入院率及死亡率。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對於10歲以下兒童,英國數據顯示Omicron的影響力與Delta一樣,不過整體新冠病毒對兒童影響一般較小,故毋須特別擔心,不過他亦提醒家長密切留意兒童情况。另有4個兒科醫學組織日前發指引,提醒家長及照顧者應觀察留家待入院病童病情有否惡化,也要記錄病童發病日期及時間,留意體溫、進食量、大小便次數及量。若發現病童有呼吸困難、持續發高燒或進食困難等徵狀,應馬上召救護車入院 (附表:家長照顧留家染疫兒童及青少年 7個注意事項)。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昨稱不贊成兒童獨立送院,擔心引起情緒問題,建議若染疫幼童無長期病且家居環境理想,應容許留家並安排醫生遠程視像跟進病情。

連日大批驗出陽性的市民湧到急症室覆檢,圖為明愛醫院急症室外有不少市民冒寒等候結果,有婦人抱着小孩等候,靠着牆壁休息。(曾憲宗攝,明報資料圖片)
連日大批驗出陽性的市民湧到急症室覆檢,圖為明愛醫院急症室外有不少市民冒寒等候結果,有婦人抱着小孩等候,靠着牆壁休息。(曾憲宗攝,明報資料圖片)

 

近兩周感染新冠個案 9%屬6歲以下兒童

留醫兒童醫院深切治療部的染疫3歲女童前晚離世,成為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第二名死亡兒童,而過去兩周已有近一成患者屬6歲或以下兒童。何婉霞昨稱,女童沒長期病,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但其情况「嚟得突然間好急」,並證實女童死因與新冠病毒有關,故毋須轉介死因庭。她另澄清女童的年幼家人沒感染新冠病毒。除了上述3歲女童,上周五另有一名4歲男童死亡,他在家中被母親發現嘔吐後暈倒,陷入昏迷,送博愛醫院搶救後不治,其後驗出陽性。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5歲以下的幼童要較小心,因為大多數未接種新冠疫苗;而對於10歲以下兒童,英國數據顯示Omicron的影響力與Delta一樣,不過整體新冠病毒對兒童影響一般較小,故毋須特別擔心,不過他亦提醒家長密切留意兒童情况。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或第三針、兒童接種、長者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2月14日)

 

病徵輕可服感冒藥 持續逾40℃要留意

此外,近期多日錄得逾千人感染新冠病毒,專家估算逾萬患者滯留社區,擔心當中長者或陸續出現重症。醫管局昨日建議照顧者留意幼童和長者病徵,如有微燒應記錄體溫及留意精神狀况。有醫生提醒患者在家要避免與家人接觸,以免傳播。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在港台《千禧年代》說,過去7日共有約1.7萬宗個案,扣除已入住醫院及其他設施者,估計仍有逾萬患者滯留社區,按醫管局初步統計,現時約8000宗屬高風險及需入院個案,他估算當中約1000人為65歲以上,由於大部分長者未接種疫苗,預計有一定比例患者會陸續出現重症。

【新冠疫情】近兩周感染新冠病毒者 6歲或以下兒童佔9% 患者留家怎麼辦?專家:家長照顧7個注意事項

 

醫管局:留家疫童倘微燒 可暖水抹身

何婉霞稱,患者滯留情况不理想,強調幼童及長者均為當局特別關心的群組,若有嚴重病徵會安排首先入院;幼童若輕微發燒,建議家長每4小時量度體溫,以及記錄兒童出入廁所和飲食時間,並留意有否其他呼吸道症狀。她特別提醒家長留意兒童精神狀態,「如發燒但個人都係會玩、有講有笑,相對唔太擔心」,可用暖水抹身控制體溫,而體溫正常會上落,若長期高燒逾40℃要特別留意。

 

梁子超:兒童持續高燒惡化需盡快求醫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說,留家患者應注意醫療需要,輕微病徵應以傷風感冒藥應付,若較多病徵又未能判斷情况,可考慮前往指定診所求助。他建議患者在家盡可能獨留房間及開窗,避免與家人見面;若兒童高燒持續並惡化,需盡快求醫。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陽性患者在家等候送院怎辦?醫管局7間指定診所預約、染疫者支援熱線、電話會診服務(附專家14建議予家人)

 

何栢良:勿打開向天井窗

何栢良提醒若居住大廈有患者,市民留家時不應打開向天井的窗,在廁所及廚房開抽氣扇時,門應留罅隙,避免將可能帶病毒的空氣抽入屋內。

【新冠疫情】近兩周感染新冠病毒者 6歲或以下兒童佔9% 患者留家怎麼辦?專家:家長照顧7個注意事項

 

4兒科組織發指引 染疫兒童留家 家長7個注意:記錄病徵食量大小便次數

香港兒科醫學會、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香港兒科護理學院、香港兒科護士學會昨發指引,提醒家長及照顧者留家照顧染疫兒童和青少年多個需注意事項(詳見表),包括一旦發現病童呼吸困難、嘴唇發紫、心口痛、心跳加速、神志突然轉變或模糊、持續發高燒、抽筋迹象或進食困難等徵狀,應馬上召緊急救護車送院。

 

病童持續高燒呼吸困難即召救護車 照顧者須戴外科口罩減接觸

4個組織提醒家長及照顧者應觀察病童病情有否惡化,如面色變蒼白或呼吸急促,也要記錄病童發病日期及時間,留意體溫、進食量、大小便次數及量。

指引又稱,照顧者須戴外科口罩,亦應幫病童戴上合適大小的兒童口罩,照顧者和病童盡量勿與其他家人接觸,留在房間並關門。

連日不少驗出陽性的市民湧至急症室覆檢,昨日北區醫院急症室外的等候新冠檢測結果的帳篷區內,一名女子與女孩正等候結果。(曾憲宗攝)
連日不少驗出陽性的市民湧至急症室覆檢,昨日北區醫院急症室外的等候新冠檢測結果的帳篷區內,一名女子與女孩正等候結果。(曾憲宗攝)

 

相關文章:【新冠病毒】呈陽性患者在家等候送院擔心傳染家人?綜合專家14建議:戴好口罩獨留房用膳最後洗澡 每天稀釋漂白水清潔

 

劉宇隆不贊成兒童獨立送院 父母陪伴更重要

醫管局表明公院人滿為患,安排染疫兒童家庭送院有困難。劉宇隆不贊成兒童獨立送院,稱父母陪伴十分重要,若獨自前往陌生環境或引起情緒問題,認為不應按年齡「一刀切」,若幼童無長期病且環境理想,應容許留家並安排醫生遠程視像跟進病情。港府今日起把可接種科興疫苗的最低年齡降至3歲,劉建議當局盡快安排外展隊到幼稚園和小學為兒童接種新冠疫苗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昨日表示,公立醫院隔離病牀使用量已近九成,是可接收的上限。圖為昨午一名男士抱着嬰兒到明愛醫院急症室求診,被分流到門外帳篷區等候。(劉焌陶攝)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昨日表示,公立醫院隔離病牀使用量已近九成,是可接收的上限。圖為昨午一名男士抱着嬰兒到明愛醫院急症室求診,被分流到門外帳篷區等候。(劉焌陶攝)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
【居家檢疫】須戴手帶籲勿外出 設24小時電話熱線 關於居安抗疫安排的5個問題 //www.afterroberto.com/%e5%b1%85%e5%ae%b6%e6%aa%a2%e7%96%ab%e4%ba%ba%e5%a3%ab%e9%a0%88%e6%88%b4%e6%89%8b%e5%b8%b6%e7%b1%b2%e5%8b%bf%e5%a4%96%e5%87%ba-%e9%97%9c%e6%96%bc%e5%b1%85%e5%ae%89%e6%8a%97%e7%96%ab%e5%ae%89%e6%8e%92/ Tue, 08 Feb 2022 08:45:0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6380 【明報專訊】新一波疫情染疫人數連番倍升,政府2月8日起將竹篙灣轉為社區隔離設施,提供600個單位接收陽性患者,並同步啟動「居安抗疫」計劃,安排經評估為合適的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同住家人進行為期分別14天和4天的家居檢疫。民政事務總署今日(10日)宣布,為「居安抗疫」計劃設立的24小時電話熱線(1833 019)即日起投入服務,為家居檢疫者提供支援和協助。電話熱線提供100條線,熱線中心分別設於黃大仙社區中心和荔枝角社區會堂。「居安抗疫」計劃的安排是如何呢?部分須檢疫的接觸者居家檢疫,醫療輔助隊會向他們提供快速檢測包、溫度計等,政府資訊科技辦公室職員會上門為他們戴手帶,但他們要自行安排起居生活所需,亦要自行倒垃圾等。關於居安抗疫安排要注意的5個問題。

本港新冠感染個案急增,多廈出現個案,其中沙田美田邨美景樓及美致樓分別發現10宗及12宗初陽,需延長圍封強檢。3幢大廈疑出現垂直傳播,同坐向單位住戶須撤離檢疫,包括圖中的藍田啟田邨啟仁樓,涉及26至35樓的15室住戶,多名居民晚上攜同行李離開。(林靄怡攝)
本港新冠感染個案急增,多廈出現個案,其中沙田美田邨美景樓及美致樓分別發現10宗及12宗初陽,需延長圍封強檢。3幢大廈疑出現垂直傳播,同坐向單位住戶須撤離檢疫,包括圖中的藍田啟田邨啟仁樓,涉及26至35樓的15室住戶,多名居民晚上攜同行李離開。(林靄怡攝)

 

居家檢疫須戴手帶、自備生活所需 居安抗疫安排詳情

染疫個案急升下,醫院設施亦受壓,昨有1668人留醫,其中醫院隔離病牀使用量為1184張,使用率81.3%;隔離病房使用量為655間,使用率85%。政府今起將竹篙灣改為社區隔離設施,提供600個單位接收染疫者,主要接收年輕、有自理能力、無病徵或只有輕微病徵者,病人一般會安排獨立房間隔離。醫管局預計,病人一般5至10日可出院。

 

相關文章:【新冠變種】快速測試呈陽性/社區檢測中心陽性短訊通知怎辦?Omicron、Delta有潛伏期確診續增

 

提供快速檢測包 衛署籲居家檢疫者自律勿外出

政府今亦同步啟動「居安抗疫」計劃,安排部分須檢疫的接觸者居家檢疫,醫療輔助隊會向他們提供快速檢測包、溫度計等,政府資訊科技辦公室職員會上門為他們戴手帶,但他們要自行安排起居生活所需,亦要自行倒垃圾等。

【居家檢疫】須戴手帶籲勿外出 設24小時電話熱線 關於居安抗疫安排的5個問題

 

籲派遞員:不要現金交收、物品放門口後離開

徐樂堅說,居家檢疫風險較在檢疫中心檢疫高,呼籲居家檢疫者自律、不要外出,外出倒垃圾亦要做好防感染措施(見表)。他又呼籲網購公司、物業管理公司等支援,使用非面對面接觸式派遞,不要用現金交收,派遞員將物品放在門口後離開,檢疫者戴好口罩才開門取件,相信傳播風險較低。

 

許樹昌:共用廚廁有一定風險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預計個案數目會持續上升,按現時升幅,竹篙灣隔離設施有可能本周內爆滿,或因此要啟動「居家治療」。至於居家檢疫,他認為有一定風險,如共用廁所或廚房等,但現時太多密切接觸者及家居接觸者,無其他選擇。

許樹昌認為,太多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未接種新冠疫苗,若現時改變圍堵策略,可能很多人染疫死亡,醫療系統難以承受;按新加坡情况,當地兩針疫苗接種率達九成、三針近六成,才有條件與病毒共存。

【居家檢疫】須戴手帶籲勿外出 設24小時電話熱線 關於居安抗疫安排的5個問題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或第三針、兒童接種、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1月28日)

 

梁子超:檢疫者留意病徵、每日密習測試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同樣認為,短期內未必能扭轉疫情,很大可能出現逾千宗個案,至於會否繼續攀升至過萬宗,則視乎市民會否減少外出。梁認為,竹篙灣第一期隔離設施很快爆滿,當局應盡早清空竹篙灣其他期數,甚至將正在檢疫者改為家中檢疫,並尋找其他度假營或酒店檢疫。他又表示,居家檢疫問題不大,但檢疫者要留意病徵及於初期每日密集測試,由於密切接觸者感染風險較高,料出現假陽性的風險較低,若快速測試呈陽性,應盡快安排送往隔離設施。

至於居家治療,梁子超表示香港居住環境狹窄,患者在家治療容易傳染家人,或引致屋苑爆發,故屬最後手段。

【居家檢疫】須戴手帶籲勿外出 設24小時電話熱線 關於居安抗疫安排的5個問題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
【新冠變種】11處小型爆發 源頭不明個案散佈馬鞍山荃灣葵青黃大仙 袁國勇籲拜年戴好和少除口罩 //www.afterroberto.com/11%e8%99%95%e5%b0%8f%e5%9e%8b%e7%88%86%e7%99%bc-%e6%ba%90%e9%a0%ad%e4%b8%8d%e6%98%8e%e5%80%8b%e6%a1%88%e6%95%a3%e4%bd%88%e9%a6%ac%e9%9e%8d%e5%b1%b1%e8%8d%83%e7%81%a3%e8%91%b5%e9%9d%92%e9%bb%83/ Thu, 27 Jan 2022 09:56:4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6267 【明報專訊】本港連日新冠Omicron、Delta變種病毒個案破百宗。除了葵涌邨爆疫未停,全港至少11處出現小型爆發,遍佈大廈、餐廳、超市、地盤及工作場所。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難以估計社區仍有多少傳播鏈,每名患者在傳染期均曾「周街行過」,且病毒傳播威力很厲害,可能身處同一空間或擦身而過而傳播, 呼籲市民如有病徵要盡快檢測,曾去相關地方亦要檢測。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相信疫情仍處於升浪,尚未到頂,呼籲過年要戴好口罩和減少除口罩時間。

【新冠變種】11處小型爆發 源頭不明個案散佈馬鞍山荃灣葵青黃大仙 袁國勇籲拜年戴好和少除口罩

 

葵涌邨映葵樓原定今日可解封,但政府昨晚宣布要多封兩日。不少居民擔心落樓檢測致交叉感染,昨早輪候檢測的人龍中,有人一身防疫裝備,除了穿上雨衣、戴手套和口罩,還頭戴兩帽。(曾憲宗攝)
葵涌邨映葵樓原定今日可解封,但政府昨晚宣布要多封兩日。不少居民擔心落樓檢測致交叉感染,昨早輪候檢測的人龍中,有人一身防疫裝備,除了穿上雨衣、戴手套和口罩,還頭戴兩帽。(曾憲宗攝)

 

相關文章:【新冠變種】Omicron vs Delta:傳染力、突變、潛伏期、嚴重程度 新冠病毒可停留體內逾200天不斷突變 專家:愛滋病、器官移植及抗癌者同屬高危

 

11處小型爆發 不明個案散佈馬鞍山荃葵青九龍

本港昨增107宗陽性個案,當中100宗屬本地感染,包括7宗源頭不明,全部疑屬Omicron變種病毒。其中兩名感染源頭不明患者來自鄰近葵涌邨的大窩口邨,包括住富強樓的72歲退休婦,她曾去大窩口邨街市等;另一住富逸樓的37歲女子則在國泰城負責安檢。

其餘源頭不明個案包括住馬鞍山烏溪沙村四巷的40歲男子、住土瓜灣立基大廈並在太古城任職保安的32歲男子。另一名26歲男子住荃灣昌寧大廈,任職香港藝能協會職業治療師,在東涌及禾輋工作,曾到悅來坊。

另一源頭不明的67歲女清潔工任職碧瑤清潔服務公司,在機場中場客運大樓工作,主要負責清潔地下洗手間,她住青衣宏福花園2座,仍有待調查其感染是與輸入個案抑或社區相關。餘下一名47歲男子住何文田勝利道1號,旁邊是近期爆疫的勝利道5號地盤。

葵涌邨逸葵樓今日踏入圍封的第七日,不少居民憂困獸鬥反致感染,一名女子昨晚落樓檢測兼領取物資後,先向自己及四周噴消毒噴霧,然後才返回樓上家中。(曾憲宗攝)
葵涌邨逸葵樓今日踏入圍封的第七日,不少居民憂困獸鬥反致感染,一名女子昨晚落樓檢測兼領取物資後,先向自己及四周噴消毒噴霧,然後才返回樓上家中。(曾憲宗攝)

 

東涌藍天海岸圓形露天地方疑出現爆發,有曾在該處玩耍的孩子感染新冠病毒,累計至少5人,上址已被圍封,並貼出告示呼籲曾到訪者盡快接受檢測。(賴俊傑攝)
東涌藍天海岸圓形露天地方疑出現爆發,有曾在該處玩耍的孩子感染新冠病毒,累計至少5人,上址已被圍封,並貼出告示呼籲曾到訪者盡快接受檢測。(賴俊傑攝)

 

荃灣4處爆疫 環宇海灣5保安中招

同時,至少11處出現小型爆發,其中4處涉荃灣。悅來坊AEON增至5名職員染疫,牽涉文職、賣魚、美食閣廚房、賣乾貨及保安,其中兩人住葵涌邨逸葵樓。環宇海灣保安群組最先也是一名住逸葵樓的保安染疫,累計5名保安中招。象山邨地盤累計6宗個案,包括5名工作人員及一名家人,其中一名家人就讀李鄭屋官立小學,與早前油麻地香港海景絲麗酒店傳播引發的群組有關。萬寧葵涌貨倉亦再添一宗個案,累計4宗(見表)。

【新冠變種】11處小型爆發 源頭不明個案散佈馬鞍山荃灣葵青黃大仙 袁國勇籲拜年戴好和少除口罩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納入強制檢測人士注意:各區流動採樣站、社區檢測中心名單(更新2022年1月25日)

 

黃大仙Delta疫情擴大 彩雲邨長波樓疑垂直橫向傳播

近期爆疫的黃大仙,分別有屋邨、屋苑及商場疑有爆發。黃大仙豪苑1座繼大廈E單位疑出現涉Delta變種病毒的垂直傳播後,昨日低層F室亦有一名住客確診,張竹君表示,相關單位互相對着天井,可能因此有帶病毒的空氣飄過去,與專家研究後認為6至8樓F室居民有暴露風險,須撤離檢疫。同時,有豪苑患者曾到的食肆及商場開始浮現患者,當局發現一名豪苑患者近半個月前、即本月14日曾到深水埗西九龍中心「紅.蔥頭」午膳,同時段兩枱共5名食客先後染疫。

兩名黃大仙現崇山商場「客滿庭」食客及1名電梯維修員疑感染Delta變種病毒,3人曾使用商場的洗手間。圖為與上述食肆同層的1樓洗手間,未知是否涉事洗手間。(林靄怡攝)
兩名黃大仙現崇山商場「客滿庭」食客及1名電梯維修員疑感染Delta變種病毒,3人曾使用商場的洗手間。圖為與上述食肆同層的1樓洗手間,未知是否涉事洗手間。(林靄怡攝)

 

黃大仙彩雲(一)邨長波樓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27日)到場視察後表示,長波樓全座7及11室居民要撤離檢疫;由於16樓有橫向傳播,故16樓2至7室居民亦要撤離檢疫。長波樓其餘所有居民要強制檢測及家居隔離,當局會視乎今晚強制檢測情況,再決定家居隔離日數。由於疑為爆疫源頭的保安會在控制室用膳,故彩雲(一)邨全邨保安員亦要強檢。

彩雲邨長波樓累計3人染疫,包括一名保安及兩名居民,大廈昨晚圍封強檢。(鄧宗弘攝)
彩雲邨長波樓累計3人染疫,包括一名保安及兩名居民,大廈昨晚圍封強檢。(鄧宗弘攝)

 

彩雲邨長波樓累計3人染疫,昨晚圍封強檢,大批居民分批下樓接受檢測。(鄧宗弘攝)
彩雲邨長波樓累計3人染疫,昨晚圍封強檢,大批居民分批下樓接受檢測。(鄧宗弘攝)

 

政府昨日(26日)圍封長波樓期間,發現多宗初步陽性個案,今早宣布延長封區強制檢測至明早(28日)。袁國勇視察後表示,懷疑長波樓染疫保安(首宗個案)導致大廈爆發新冠病毒傳播,至今錄得22宗初陽或確診個案。他稱,長波樓7室及11室疑現垂直傳播,病毒隨空氣向上升,屬「煙囪效應」;大廈16樓同時亦有橫向傳播,相信居民開抽氣扇時播毒。

疫情蔓延至黃大仙,連日大批居民前往檢測,昨晚6時許有數百人冒雨在黃大仙廣場輪候檢測。(鄧宗弘攝)
疫情蔓延至黃大仙,連日大批居民前往檢測,昨晚6時許有數百人冒雨在黃大仙廣場輪候檢測。(鄧宗弘攝)

 

 彩雲(一)邨長波樓昨晚圍封強檢,大批居民晚上下樓排隊檢測。(鄧宗弘攝)
彩雲(一)邨長波樓昨晚圍封強檢,大批居民晚上下樓排隊檢測。(鄧宗弘攝)

 

張竹君:患者周街行 難料多少傳播鏈

被問疫情在社區是否失控、是否需較長時間才可回復「動態清零」,張竹君表示相信社區有不少隱形傳播鏈,不少個案傳播鏈不太清晰,呼籲市民如有病徵要盡快檢測,曾去相關地方亦要檢測。

張竹君說難以估計社區仍有多少傳播鏈,每名患者在傳染期均曾「周街行過」,並觀察到病毒傳播威力很厲害,「有些(傳播)不是見面食飯,以前講那種緊密接觸」,可能是身處同一空間或擦身而過而傳播,相信社區有很多傳播鏈。她說,萬一患者在傳染期及特定情况下引發超級傳播,個案可能「幾何式上升」。

葵涌邨疫情未受控,逸葵樓及映葵樓先後要延長圍封,昨早有家長帶小孩落街檢測時,兩名小孩除了戴上外科口罩、布口罩、面罩,還戴了連衣帽。(曾憲宗攝)
葵涌邨疫情未受控,逸葵樓及映葵樓先後要延長圍封,昨早有家長帶小孩落街檢測時,兩名小孩除了戴上外科口罩、布口罩、面罩,還戴了連衣帽。(曾憲宗攝)

 

過節多升溫 袁籲拜年戴好口罩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本報稱,疫情正處於升浪,尚未到頂,未知升到何時,「萬一當中又有超級傳播者」,又會有一大群人染疫,因此現急需追蹤兩層接觸者,盡快切斷傳播鏈。

下周將踏入農曆新年,以往每逢節日都會令疫情升溫,袁國勇稱明白市民已現抗疫疲勞,難以要求不拜年,唯有重申要戴好口罩或減少除口罩時間。對於市民難以戴着口罩拜年,他說那就「愈來愈犀利,等多兩三個月才控制到」。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
生、熟蛋白哪種易被人體吸收?雞蛋可以減肥?蛋黃顏色愈深愈有營養?營養師拆解4個關於雞蛋迷思 //www.afterroberto.com/%e7%94%9f-%e7%86%9f%e8%9b%8b%e7%99%bd%e5%93%aa%e7%a8%ae%e6%98%93%e8%a2%ab%e4%ba%ba%e9%ab%94%e5%90%b8%e6%94%b6-%e9%9b%9e%e8%9b%8b%e5%8f%af%e4%bb%a5%e6%b8%9b%e8%82%a5-%e8%9b%8b%e9%bb%83%e9%a1%8f/ Wed, 07 Apr 2021 10:24: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1862 【明報專訊】雞蛋煮法多變,煠蛋、生雞蛋、流心蛋……不同煮法會影響蛋白質吸收。

同一顆蛋,不同吃法,對蛋白質吸收有否不同?仁安醫院註冊營養師李向明表示,熟蛋白較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還會拆解雞蛋可以減肥?蛋黃顏色是否愈深愈有營養等4個關於雞蛋的迷思!

生、熟蛋白哪種易被人體吸收?雞蛋可以減肥?蛋黃顏色愈深愈有營養?營養師拆解4個關於雞蛋迷思
李向明(資料圖片)

 

熟蛋白更易吸收

根據科學期刊The 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報告,生、熟雞蛋蛋白的真正迴腸末端消化率(true ileal digestibility,TID)分別為51.3%和90.9%。TID是計算食物在攝取前及在小腸末端的胺基酸(amino acid)含量差異;百分比愈高,代表愈多蛋白質可被身體運用。生蛋白的化學結構較難被體內負責消化蛋白質的酶分解;蛋白煮熟後,熱力改變其化學結構,變得較易分解。

 

選錯煮法 好蛋變「壞蛋」

熟蛋還有其他好處,人體內的生物素(biotin)有代謝脂肪及蛋白質作用,但生蛋白中有一種抗生物素蛋白avidin,會與生物素結合,影響吸收。長期吃生雞蛋或導致缺乏生物素,影響蛋白質代謝。

想有效攝取雞蛋的蛋白質,就要將蛋白煮熟。不過,雞蛋烹調方法眾多,煎、炒、蒸、炸…… 都會影響營養攝取,隨時「好蛋變壞蛋」!李向明指芸芸蛋料理中,蘇格蘭蛋(Scotch eggs)及班尼迪蛋(eggs Benedict)都含較高脂肪。蘇格蘭蛋「邪惡」之處,在於用了肉碎、香腸等「半肥瘦肉」外層裹住雞蛋,再經油炸;而班尼迪蛋的荷蘭醬(hollandaise sauce),以雞蛋、沙拉油或牛油等製成。每100克班尼迪蛋的脂肪量達21.59克,較全熟蛋高多1倍(見主圖表)。

生、熟蛋白哪種易被人體吸收?雞蛋可以減肥?蛋黃顏色愈深愈有營養?營養師拆解4個關於雞蛋迷思
(資料圖片,JacobVanHouten、gldburger、SweetBabeeJay、ESh、mkitina4@iStockphoto)

 

嫩滑炒蛋多油 蒸水蛋較低脂

至於港式茶餐的炒蛋,「要2隻蛋先炒到1人分量的炒蛋,而且油量較高」。減重人士應留意不同蛋料理的用蛋量和用油量,除了港式炒蛋,1份日式玉子燒或韓式蛋卷亦可能用上2隻或以上雞蛋。嫩滑的炒蛋,往往加入大量油脂;李向明教路,想減少用油兼保持嫩滑口感,可炮製2人分量,每次炒2、3隻蛋,只加半湯匙油,另外每隻蛋再加入1湯匙豆奶或低脂奶,慢火烹調即可。

至於較健康的蛋料理,她認為是日式茶碗蒸、中式蒸水蛋及蛋花湯,脂肪、熱量都較低,亦可選用脂肪、熱量較低的配料配搭;加上這3款料理均需加入水或高湯烹煮,稀釋蛋漿,減少用蛋量,避免一次過攝取過多雞蛋。

 

■ 炮製料理:仁安醫院註冊營養師李向明推介中式荷塘蒸蛋和西式改良版班尼迪蛋,讓你DIY健康蛋料理!

 

■ 食譜1:荷塘蒸蛋白

材料(3人分量)

蛋白……4隻

上湯……約340毫升

牛奶……30毫升

菜心莖(切片)……3湯匙

鮮冬菇(切粒)……2至3朵

馬蹄粉水……半湯匙粉,加2、3湯匙水

營養成分(3人分量)

熱量……255千卡

蛋白質……24克

脂肪……10克

 

做法

1. 深碟放在鍋裏隔水蒸熱

2. 室溫蛋白打發,加入約170至190毫升室溫上湯拌勻,隔去泡沫再加入鮮奶拌勻,倒入熱碟

3. 合蓋以中火隔水蒸半分鐘,再焗9分鐘,其間勿開蓋

4. 另一平底鍋加入150毫升上湯、菜心莖、鮮冬菇煮熟;加入馬蹄粉水,煮至稠身

5. 蛋白焗熟後,把(4)倒在蒸蛋白上即成

 

■ 食譜2:班尼迪蛋(改良版)

材料(1人分量)

雞蛋……1隻

英式鬆餅……半個

瘦煙肉……1片

白醋……1湯匙

 

做法

1. 烘香鬆餅,取出待用

2. 瘦煙肉慢火煎至金黃色

3. 鍋中煲滾水,加入白醋,快速攪拌形成漩渦後打入生雞蛋

4. 煮約2至3分鐘後取出水波蛋,以廚房紙印乾水分

5. 鬆餅上依次放上瘦煙肉、水波蛋及低脂荷蘭醬(見右表)即可

 

貼士

可以瘦火腿片或火雞胸代替煙肉

低脂荷蘭醬材料(約300毫升)

低脂原味乳酪……250毫升

雞蛋打勻……2隻

檸檬汁……2茶匙

芥末醬……半茶匙

蒔蘿(刁草)……1湯匙

鹽……半茶匙

胡椒粉……少許

 

低脂荷蘭醬做法

1. 大碗中加入低脂原味乳酪、蛋漿、檸檬汁和芥末醬,拌勻

2. 用細火加熱煮15分鐘

3. 加入蒔蘿、鹽和胡椒粉,繼續加熱5分鐘

4. 關火待涼約3分鐘即可

 

營養成分(每100克)

低脂荷蘭醬

熱量……116千卡

蛋白質……12.67克

脂肪……4.67克

 

傳統荷蘭醬

熱量……529千卡

蛋白質……5.3克

脂肪……56.6克

 

問:雞蛋可減肥?

答:日本早前興起煠蛋減肥法,有前職業棒球手每餐吃煠蛋,8天減掉8公斤。然而,食雞蛋與減肥未必有直接關係。估計當事人改變整體飲食習慣,減少脂肪攝取兼戒掉澱粉質,所以不論是食煠蛋、煠肉、煠菜都會瘦下來。再者,運動員肌肉量多,以煠蛋減肥法加上操練,在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下,身體改為燃燒脂肪來提供能量,加快減重。惟不建議一般人跟隨,會引致營養不良,影響健康。

 

問:蛋黃中的卵磷脂有助消脂?

答:卵磷脂可在蛋黃、大豆、肉類中找到。在食品加工中,卵磷脂可作為乳化劑,分解脂肪和油,從而使食物保持混合狀態和幼滑質感。因此,有人認為卵磷脂有助分解體內脂肪。卵磷脂對健康的好處雖然獲廣泛報道,例如對心血管健康、減磅、抵抗認知障礙症,但都沒有大型科學研究肯定,卵磷脂的健康效用仍待科研證實。

 

問:茶葉蛋影響鐵質吸收?

答:茶葉中植酸(phytate)影響鐵質吸收,如以大量茶葉製作醬汁浸泡雞蛋,有可能減少鐵質吸收率。但茶葉蛋一般不會作為鐵質主要來源,只是偶一為之小食,毋須太在意。

 

問:蛋黃顏色愈深,營養愈高?

答:蛋黃顏色與營養成分沒有太大關係。蛋黃顏色幾乎完全取決於雞飼料的色素,如果母雞吃了很多類胡蘿蔔素,例如含黃玉米的飼料時,產下雞蛋的蛋黃偏黃;吃小麥或大麥,則產下較淺色的蛋黃。

 

答:仁安醫院註冊營養師李向明

 

 

文:姚穎彤、李祖怡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