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幻覺”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9 Sep 2024 07:15:49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幻覺”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精神健康】公院精神科醫生與病患1:775.4  社會壓力經濟環境未改善  料病患續增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5%85%ac%e9%99%a2%e7%b2%be%e7%a5%9e%e7%a7%91%e9%86%ab%e7%94%9f-%e7%a4%be%e6%9c%83%e5%a3%93%e5%8a%9b%e7%b6%93%e6%bf%9f%e7%92%b0%e5%a2%83%e6%9c%aa%e6%94%b9%e5%96%84/ Thu, 19 Sep 2024 07:04:4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945 【明報專訊】患思覺失調38歲男子日前在北角疑病發襲擊家人遭警員開槍擊斃,再掀社會關注精神病患支援。醫管局數據顯示,公院上年度跟進30.94萬精神病患,人數過去10年增近半,但同期精神科醫生增加不足兩成,平均每名醫生要多跟約154名患者,最新醫患比例達1:775.4。而最新截至今年6月的過去12個月有5.2萬宗新症。有曾任職公院的精神科醫生說,部分同事更要跟進過千患者,預料情况只會惡化。有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建議加強基層醫療篩查和介入,並透露委員會將討論北角個案和如何及早識別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惡化。

精神科醫生:病患比例1:775.4  精神病患10年增近半

醫管局數據顯示,該局由2013/14年度跟進約20.81萬名精神病患,增約48.7%至2023/24年度30.94萬人,同期精神科醫生由335人增至399人,即每名醫生由10年前平均跟進621.2名病人增至最新的775.4名(見圖)。精神科門診總求診人次同期亦由79.12萬增約23.7%至97.9萬。而最新截至今年6月的過去12個月有5.2萬宗新症,緊急和半緊急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維持於目標的一周和4周內;各聯網穩定新症最長輪候84至100周,較去年同期的57至95周長。

【精神健康】公院精神科醫生與病患1:775.4  社會壓力經濟環境未改善  料病患續增

醫局預留1.27億聘人支援

醫管局回覆本報稱,2024/25年度預留約1.27億元額外撥款,包括進一步增聘個案經理、加強精神科住院和門診服務的護理人手、支援專職醫療和朋輩支援員,以及加強精神科長效針劑治療。該局會適時檢討成效,並按需要推行補充措施,進一步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和改善求診安排。

專科醫:社會壓力升 料病患續增

曾任職公院的精神科專科醫生莊勁怡說,社會壓力愈大且對求診更開明,相信醫管局精神病患只會愈來愈多,「無論加幾多人都好難(足夠)」。她說,受內部人手編配和社會情况影響,曾聽聞部分醫生要跟過千宗個案;自己亦試過一個下午看40個症,即平均5分鐘一個,只能自行編配時間,「有些個案可能傾耐些會改變到,便會耐少少」。她認為支援精神健康要「全民皆兵」,若患者親友、同事、鄰里甚至保安均有相關認知並了解社區支援,可避免更多悲劇。

學者倡及早安排社工跟 避惡化

中大社工系講師丁惟彬說,近年社會氣氛和經濟環境未見改善,精神病患者增加是預料之內,看不到可「扭轉乾坤」。他說精神科醫生需時培訓,亦難靠引入海外醫生,建議及早介入情緒困擾者並安排社工、臨牀心理學家等照顧,避免病人惡化至需由醫生跟進。

政府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港大精神醫學系臨牀副教授張頴宗認同,須在基層醫療層面及早篩查和介入,而推出不久的地區康健中心篩查計劃需時顯現成效,建議未來在更多地區推行,並加強透過家庭醫生和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處理輕微抑鬱、焦慮及失眠個案,處方簡單抗抑鬱藥。

病情惡化有徵兆  未必及時能「捕捉」

北角慘劇死者病情一直穩定並準時覆診,張頴宗說病情惡化一般有徵兆,但現實環境複雜,未必及時「捕捉」得到,希望家屬不要自責;又稱委員會將討論有關個案,研究如何及早識別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惡化。他提醒今次死者只因特定情况觸發情緒,呼籲社會不應將精神病與暴力掛鈎。

覆診者稱住院逾月終獲重新校藥

患有思覺失調的61歲阿Wing(化名)去年接受本報訪問時談到,每次公院覆診會見不同醫生,只得寥寥數分鐘問診。他一直希望與醫生商討調校藥物,卻遲遲未有機會,他昨再受訪說早前疑因藥物問題引致抽筋和咬傷舌頭,一度留醫深切治療部,住院逾月期間終獲另一精神科醫生重新校藥,現時有感服藥副作用較小,病情更穩定,「可能之前每次覆診不同醫生就不敢轉藥,照開以前藥物」。

【精神健康】公院精神科醫生與病患1:775.4  社會壓力經濟環境未改善  料病患續增
患思覺失調的61歲阿Wing(化名,上)去年9月入院經醫生調校處方後,現時每日仍需服用10多顆藥丸,加上其他身體疾病,家中儲藥多得駭人。由於每次服藥數量多且分量略有不同,親友會幫他將藥丸分類放在膠盒。(鍾林枝攝)

曾因藥物問題抽筋入ICU

20多年前起出現幻覺和幻聽的阿Wing,患有思覺失調、抑鬱、焦慮和睡眠癱瘓症,由公院精神科跟進,現時每3個月覆診。他說過去一年政府和社會更關注精神健康,有感現時覆診醫生會多問幾句,更詳細了解病徵,但每次仍由不同醫生看症,覆診時間與以往相若,「因為病人多,已經好好了,沒有辦法」。

阿Wing每日要服用10多顆藥丸,其中一種藥日服9顆,他去年9月因家中藥物不足而停服數日,有天頭暈抽筋,更咬傷舌頭,幸好友人助召救護車。他最終在深切治療部留醫一周,轉送精神科病房約一個月,其間有醫生為他重新校藥和持續監察副作用,「醫生都話無理由每次要食9粒這麼多」,現時覆診已改用新處方。

社協倡持續提供社康外展

跟進阿Wing情况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阮淑茵說,阿Wing一直希望與醫生商量校藥,但每次覆診不同醫生且時間有限,到入院才有機會調校,身體卻已變差。她說阿Wing獨居、社交網絡較弱,需多些社區支援,曾有社康護士探訪卻只跟進約一年,認為醫管局應為有需要者持續提供外展。

日前北角警員開槍案死者亦患思覺失調,屬嚴重精神疾病個案,阮淑茵認為社康護士或個案經理可擔當監察和聯繫角色,及早識別個案惡化,並轉介至合適社區資源。她說雖然病患現可直接聯繫個案經理,惟曾聽聞有個案「3日都找不到人」,建議設立途徑讓患者及家屬在緊急情况下直接聯繫求助,例如透過「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學者:「99.9%精神病患者99.9%時間沒威脅」籲社會勿標籤 免潛在病人不敢求助

普通科門診公私協作:兩年66人參與 學者:須教育精神問題不一定看專科

公立醫院精神科病患人數持續增加,醫管局前年5月起將「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擴至精神科專科門診,邀請輕微情緒問題且病情穩定者轉由社區家庭醫生跟進。醫管局回覆本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有66名精神科病人參與計劃。有精神科專科醫生質疑杯水車薪,資源用以聘請醫生或更有用。

計劃資助病人每年10次到私家醫生求診,收費50元等同醫管局普通科門診,醫生每次另可獲361.2元資助。醫管局回覆稱,截至7月底有519名私家醫生參加計劃,其中41人具備精神科相關專業訓練,而獲邀參加計劃的病人都適合在社區基層醫療繼續跟進,他們可從醫生名單按意願選擇醫生。精神科專科醫生莊勁怡說,平均每個聯網少於10名病人參與,醫管局須檢討參與率低原因,並稱醫生資助額吸引力不大,「用這麼多資源,會否將錢用來聘請或培訓專科醫生更好?」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認識情緒病症狀3大範疇 有別壓力反應

學者:家庭醫生處理輕症 可減標籤作用

中大社工系講師丁惟彬認為,家庭醫生有能力處理輕症並可減低標籤作用,但得悉部分備有精神醫學培訓的家庭醫生仍對處方安眠藥等有保留,認為須加強社會教育以改變風氣,讓大眾明白有精神健康問題不一定要看專科,可選擇其他支援。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港大精神醫學系臨牀副教授張頴宗說,委員會最近會議未有談及上述計劃,但認同須檢討成效,例如「會不會病人覺得繼續這樣(留在精神科門診)也很穩定,來拿藥又有專科醫生,沒有原因要去家庭醫生?」他亦建議檢視其他下放精神科門診病人的途徑。

]]>
世界柏金遜病日 早診斷 早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4%b8%96%e7%95%8c%e6%9f%8f%e9%87%91%e9%81%9c%e7%97%85%e6%97%a5-%e6%97%a9%e8%a8%ba%e6%96%b7-%e6%97%a9%e6%b2%bb%e7%99%82/ Thu, 11 Apr 2024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557

4月11日是「世界柏金遜病日」,藉此呼籲各界多關注身邊的患者,並留意家人,及早作出診斷和治療。

「柏金遜症」的運動徵狀,包括手腳震顫、肌肉疆硬、動作緩慢和神情呆滯,筆者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柏金遜症」是一種「腦退化症」,多數發生在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患者的腦部發生病變,腦幹的黑質體和大腦的基底核欠缺一種名為「多巴胺」的神經傳遞物質。在香港,每一百名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便有一位患有「柏金遜病」。

「柏金遜症」與「柏金遜病」

「柏金遜症」跟「柏金遜病」究竟有何不同?馬漢明醫生解釋百分之八十的「柏金遜症」成因不明,被稱之為原發性「柏金遜病」,是「柏金遜症」中最常見的的一種;其餘百分之二十的「柏金遜症」個案則由藥物(例如抗精神病藥、止暈藥和止嘔藥)引起、血管閉塞導致,或是較罕見的「非典型柏金遜症」。

「柏金遜症」的徵狀

「柏金遜症」有運動和非運動的徵狀。運動的徵狀是指患者身體運動不協調,導致佝僂、步履蹣跚和經常跌倒。非運動的徵狀則包括膀胱過度活躍、排尿困難、便秘、嗅覺或味覺減弱、血壓不穩、吞嚥困難、認知障礙、情緒起伏、幻覺和妄想。

運動不協調是「柏金遜症」的早期徵狀。「柏金遜病」患者身體的其中一邊會出現手腳震顫、肌肉疆硬或動作緩慢,經過數年時間,徵狀會擴展至身體的兩邊。反之,由藥物或血管閉塞引致的「柏金遜症」,其運動徵狀會對稱地出現於患者的左右兩邊。而非運動的徵狀則多見於「非典型柏金遜症」的早期患者和其他「柏金遜症」的後期患者。

「柏金遜症」與「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是「腦退化症」之一,常見於「柏金遜症」的患者。隨著病情的發展,部份原發性「柏金遜病」的患者可能出現「認知障礙症」的徵狀,例如記憶力衰退、行為重覆、情緒起伏等。馬漢明醫生稱,「非典型柏金遜症」的早期患者,也會受到「認知障礙症」的困擾,例如「路易氏體認知障礙症」的患者呈現「柏金遜症」的運動徵狀、視幻覺(包括人、動物或天然災難)和快速動眼睡眠行為失調症 (用說話或行動演出夢境)。

治療藥物與手術

「柏金遜症」的治療以藥物為主,它們有三大種類:左旋多巴胺、多巴胺受體激活劑和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馬漢明醫生指出這些藥物能提升腦部「多巴胺」的水平,減少運動的徵狀。除此之外,抗膽鹼能類的藥物和金剛胺可以控制輕微的震顫。同時,藥物也可以舒緩非運動的徵狀:瀉藥緩和便秘血清素藥物改善情緒、膽鹼分解抑制劑減慢認知衰退和抗精神藥減少幻覺或妄想。對於同時患有運動和非運動徵狀的病者,藥物的處方十分重要,因為它們之間或跟疾病本身可能產生相互作用,影響病情,常見的例子如下:抗膽鹼能類的藥物加劇便秘、排尿困難和認知障礙;多巴胺受體激活劑引起幻覺或妄想;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跟血清素藥物的同時使用導致血清素綜合症,徵狀包括高燒、亢奮、震顫、肌肉僵硬、腹瀉或癲癎。

當藥物不能夠控制原發性「柏金遜病」的運動徵狀,患者可以考慮「腦深層刺激術」。手術會把電極植入大腦深部兩側,並與埋在胸前的調節器連接,以高頻率的脈衝微電流來處理腦部不正常的訊息,從而控制異常的運動徵狀。可是,這項手術並不適合其他「柏金遜症」的患者。

馬漢明醫生認為雖然目前沒有任何療法可以根治「柏金遜症」,但是患者在家人的支持下,再配合適當的治療與復康運動,亦可以繼續他們精彩的人生。

世界柏金遜病日 早診斷 早治療
]]>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www.afterroberto.com/%e4%bb%80%e9%ba%bc%e6%98%af%e9%9b%a3%e6%b2%bb%e6%80%a7%e6%8a%91%e9%ac%b1-%e8%85%a6%e7%a3%81%e6%bf%80%e6%b2%bb%e7%99%82-%e5%99%b4%e9%bc%bb%e6%96%b0%e8%97%a5%e6%88%90%e6%95%88/ Fri, 08 Sep 2023 05:32: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641

【明報專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算,5%成年人患抑鬱症,全球患者多達2.8億。香港大學與中文大學的大型研究發現,即使患者願意求診,近兩成抑鬱新症仍會慢慢變成「難治性抑鬱」(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整體死亡風險較一般抑鬱病人高逾五成,部分人更會罹患心臟病、慢阻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謂難治性抑鬱,即患者先後使用2種或以上抗抑鬱藥,每種藥劑量足夠,患者依從醫生指示準時用藥,但經過6至8周後,其抑鬱病徵都無法減少一半或以上……(編者按:不少精神科病人「病識感」低,拒絕求診或不肯服藥,怎麼辦?)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亟需關注–難治性抑鬱值得關注,因為病人不單自殺率更高,抑鬱情緒亦影響身體其他機能,與自殺無關之死亡率也上升。(PRImageFactory、takasuu@iStockphoto)

相關閲讀: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難治性抑鬱死亡風險較一般抑鬱患者高52%

港大、中大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學者,自2014年開始跟進全港8223名在公立醫院確診抑鬱症的新症病人,為期6年。其間有1479人(18%)經歷了2次治療失效,需接受第3種治療,屬難治性抑鬱;當中78人(5.3%)在該6年間離世。分析發現,這類患者較常有自殘行為,綜合死亡風險較一般抑鬱病人高52%;部分人也會罹患心臟病、慢阻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他們是重症中的重症。」參與研究的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陳秀雯表示,難治性抑鬱值得關注,因為病人不單自殺率更高,抑鬱情緒亦影響身體其他機能,「心臟病多些,與自殺無關之死亡率也上升」。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陳秀雯(受訪者提供)

個案:「輔導和藥物最幫到我」

今年38歲的思敏,在高壓家庭及校園欺凌下成長,19年前開始先後患上思覺失調、抑鬱症及驚恐症。她在2016年首次計劃輕生,寫下遺書,相約好友吃飯道別,幸朋友察覺異常,慰問了一句:「你是否想自殺?」那刻她當場嚎哭,且接受對方勸告打消念頭。

然而,她在2017年經歷好友輕生過世,既自責又遺憾,導致抑鬱復發;2018年中,思敏常常出現幻聽:「我站在商場圍欄,覺得地下有人對我說:『下來吧,你跳下來會很舒服!』」她察覺到病情復發,自行往急症室求醫。同年8、9月,她跟家人鬧翻,被送往醫院,在病房以牀單3度上吊。

思敏在精神科病房留醫4個月後出院,在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接受輔導,再加入「同路人」支援小組,遇到其他面對喪親之家屬,才明白自己並不孤單。時至今日,思敏仍在接受治療,每天服用3種精神科藥物。近月,她又經歷同事輕生,抑鬱情緒惡化,幻覺幻聽再現,遂主動要求精神科提早覆診及加藥,並尋求心理輔導。

回顧歷年應對抑鬱,她強調:「輔導和藥物最幫到我,藥物可控制病徵,當沒有幻覺幻聽,人會清醒些、精神些,就可以接受輔導。當聽得入耳,便可梳理性格和行為上的謬誤及問題,可以想辦法去改變一些行為。」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有研究發現,即使患者願意求診,仍有近兩成抑鬱新症會慢慢變成「難治性抑鬱」。(網上圖片)

相關閲讀: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溝通建立「病識感」 更勝強迫求醫

不少精神科病人「病識感」低,拒絕求診或不肯服藥,怎麼辦?

抑鬱症及驚恐症患者思敏,以及妻子是抑鬱症康復者、香港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主席周萬長,兩人都強調若患者缺乏病識感,不願接受治療,會影響復康進展;家屬強迫患者接受治療,隨時有反效果。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周萬長(受訪者提供)

病識感,即患者知道自己患病,願意配合就醫及治療;同時也牽涉有關疾病的經驗,例如知道自己出現了病徵,明白為何要診治,治療的重要等。

現於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擔任活動幹事的思敏,以同路人身分,向家屬提供教育及支援。她直言部分情緒病患者不承認有病,甚至反斥家人「我無病,你才有病」。她忠告,若患者並非有自殺或傷人危險,別強迫患者求診,或「捉」他們入院,「若強行叫白車,即使入到醫院,醫生開到藥,如他們不承認患病,也不會持續食藥」!

思敏重申,家屬需要跟患者有良好溝通,有助「收風」,病者願意分享他們想法或病情,「但如果關係差,你永世不會知道其狀况」。即使患者不肯求醫,家屬可憑其覆診紙,代表患者到專科門診見醫生,反映患者新近狀况。

思敏以自身經驗為例,患者要有病識感,才明白用藥前後之分別,認知藥物療效,「每次病發或接近病發,會立即求助,令自己不會掉進谷底」。當患者感到家屬的愛與關懷,一旦病情生變,家屬提出陪伴覆診,亦較易獲患者正面回應。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學習共存–嚴重抑鬱病人,要與醫護合作按時按量用藥,且學習與病共存。(WanjaJacob@iStockphoto)

家屬宜先建互信 再逐步了解

周萬長不諱言,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容易有病識感,反觀抑鬱、躁狂等精神科病人,因認知及情緒受影緒,尤其在病發時,或較難明白治療的重要。要慢慢讓患者恢復病識感,家人先要在溝通下工夫,與患者建立了互信,便可在對方情緒穩定時,找合適時機了解其拒絕就醫或服藥之原因,讓對方認識發病先兆,並分析其情緒波動時間,以至未有治療之後果。周強調,家屬在患者復元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家人要多認識情緒病資訊,當局亦應加強向家屬提供相關培訓。

■抑鬱症患者很怕聽到的說話

1. 你可以積極一點嗎?

2. 你有病,就服藥吧!

3. 你其實可以選擇令自己好過一點!

4. 你不要想那麼多!

5. 你不去想,便不會有事,就不會有抑鬱!

6. 你開心點吧,不要再想過去的事了!

7. 開心要做人,不開心又要做人,為何要不開心呢?

8. 你看我那麼多壓力,都無抑鬱啦!

資料來源:抑鬱症患者思敏、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陳秀雯

■精神病患者家屬資源一覽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精神康復者家屬資源及服務中心

查詢:2560 0651

網址:carer.bokss.org.hk

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

查詢:2144 7244

網址:www.familylink.org.hk/home.html

香港精神健康家屬協會

查詢:5606 7551

電郵:hkarm1994@gmail.com

防止自殺及情緒支援24小時求助熱線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明愛向晴軒:18288

生命熱線:2382 0000

協青社:9088 1023

文:譚以和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認知障礙症】照顧者好好照顧自己  每天給自己幾分鐘做關懷練習(仁濟健康快訊) //www.afterroberto.com/%e8%aa%8d%e7%9f%a5%e9%9a%9c%e7%a4%99%e7%97%87-%e7%85%a7%e9%a1%a7%e8%80%85%e5%a5%bd%e5%a5%bd%e7%85%a7%e9%a1%a7%e8%87%aa%e5%b7%b1-%e5%81%9a%e9%97%9c%e6%87%b7%e7%b7%b4%e7%bf%92/ Thu, 31 Aug 2023 04:03: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473 【明報專訊】認知障礙症患者獨特的行為和情緒問題,往往令照顧者無所適從,容易出現倦怠(caregiver burnout)或情緒問題。正努力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的你,請也好好照顧自己!(編者按:照顧者可以每天在忙亂生活中讓自己停下來數分鐘,做自我關懷練習。縱使在困難時候,照顧者更要給予自己一份仁慈和疼惜,才能維持身心平衡,繼續在漫長的照顧者道路走下去。)

認知障礙症患者有不同的行為、情緒問題 照顧者無所適從

認知障礙症患者早期一般會有迷路、性格改變、不能獨立處理某些日常活動等病徵。在這個階段,照顧者尚可以學習溝通技巧、記憶遊戲、日常照顧訓練等,以減輕患者的行為和情緒問題。若患者病徵嚴重或去到晚期階段,可能會大小便失禁,有暴力行為,認不到至親,有抑鬱傾向,出現妄想和幻覺等。照顧者付不少時間和心力去學習照顧患者,而患者狀態卻每况愈下。在輔導室中會聽到照顧者表達:

【認知障礙症】照顧者好好照顧自己  每天給自己幾分鐘做關懷練習(仁濟健康快訊)
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殊不容易,照顧者在困難時候,更要給予自己一份仁慈和疼惜,才能在漫長的照顧者路上繼續走下去。

「佢成日搵嘢掉我,再係咁落去,我驚我忍唔住會打佢。」

「咁多個兄弟姊妹,得我肯同住照顧佢,但佢𠵱家日日話我迫害佢,搶晒佢啲錢……」

「已經仆心仆命咁照顧佢,佢仲成日鬧我,講啲說話好難聽,真係唔想再理佢。」

「佢已經完全唔認得我,無論我做幾多,佢都唔會好番,好無奈無助。」

「我其實想佢快啲走(死),我咁諗會唔會好不孝?」


相關閲讀:及早察覺輕度認知障礙 避免認知功能衰退 關心患者及照顧者(附7個 防老養生法則)


照顧者長年付出身心俱疲 或出現焦慮抑鬱傾向

這些說話反映照顧者開始有倦怠狀况,感到身心俱疲,長年累月的付出沒有意義,不再有動力照顧,對患者感到厭煩,更出現焦慮抑鬱傾向等。照顧者辛酸和內心複雜的情緒往往不為外人所明白。照顧者除了可以尋求專業輔導和社區支援服務以紓緩壓力外,不妨嘗試多一點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 。

心理學家Kristin Neff提出自我關懷概念可分成3個部分:

1. 善待自己

當自己正在受苦時,嘗試體諒自己和對自己溫柔,不要忽略自己的情緒需要。

2. 共同人性

意識到世事沒有完美,所有人都會有經歷困難和脆弱的時候,你不是孤單一個。

3. 靜觀

活在當下,不要批判或壓抑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照顧者自我關懷練習 每天停下來數分鐘 

照顧者可以每天抽幾分鐘,在忙亂生活中讓自己停下來,做自我關懷練習:

1. 找個安靜地方,閉起雙眼慢慢感受自己的一吸一呼

2. 回想最近遇到的困難,感受一下此時此刻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反應

3. 嘗試溫柔地跟自己說:「此刻是艱難的,我感到辛苦。每個人都有難受的時候,其他人都有類似的經歷,我並不孤單」

4. 給自己一個擁抱,感受手心的溫度,關心一下自己,對自己說:「我最近已經好努力,辛苦了。世事沒有完美,有些事不由我們控制,願我能接納自己和原諒自己」

透過定期自我關懷練習,能使照顧者察覺和接納自己不同的感受,避免過分抑壓難受的感覺。在困難時候,更要給予自己一份仁慈和疼惜,才能維持身心平衡,繼續在漫長的照顧者道路走下去。

文:張雯婷(荃灣地區康健中心註冊社工)

]]>
【精神健康】港大陳友凱:精神科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6%b8%af%e5%a4%a7%e9%99%b3%e5%8f%8b%e5%87%b1%ef%bc%9a%e7%b2%be%e7%a5%9e%e7%a7%91%e8%a6%86%e8%a8%ba5%e5%88%86%e9%90%98-%e5%95%8f%e7%94%a8%e8%97%a5%e4%b9%9f/ Fri, 23 Jun 2023 09:10: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635 【精神健康】港大陳友凱:精神科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明報專訊】醫管局精神科人手短缺,病人覆診或如走馬看花,醫生只有數分鐘會診,部分病友如阿Wing(化名,詳見下文)更要頻密轉醫生。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講座教授陳友凱稱,醫管局人手流失快,病人難免轉由不同醫生診斷,然而病人在「公海」不斷轉醫生是絕不理想,醫患將無法建立互信,「連病歷都唔夠時間睇」,醫生不能全面掌握病人情况,即使安排臨牀心理學家等跟進,因下次不再見面亦無法評估成效,最終只好「有咩藥食緊就繼續食」。(編者按:個案阿Wing20多年來飽受幻覺困擾,他說最初根本意識不到那些焦慮和抑鬱病徵,直至……)

醫管局精神科缺人 陳友凱: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陳友凱稱,精神科病人初次診症最理想應花約一小時,以評估、診斷及訂立個人化治療方案,首兩至三個月應隔一至兩周覆診,靠向病人問診檢視病徵及副作用,以便及早調校藥量和處方;用藥一段時間後,醫生便要在取得病人共識下決定不再大改處方,覆診間距可長些。

陳:覆診時間短 難作出情緒及心理支援

不過陳友凱指出,醫管局門診覆診一般僅5至6分鐘,單是問病人用藥情况已未必夠時間,「唔係問一句『你有無幻覺』咁簡單,病人好多時係唔知邊啲係幻覺」,或因而令藥物調校不宜,使病人有感「病徵未清」或長期受強勁副作用影響。他說,醫生有責任兼顧患者多方面病情,惟現實是每次覆診時間短,談何情緒及心理支援,問診或只能流於表面。


相關閲讀:【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個案經理支援非僅行政 阮淑茵促醫社整合

同為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的社協幹事阮淑茵稱,情緒支援需多方配合,社康護士或醫務社工作為個案經理,需聯繫不同系統為病人提供支援,不應只負責行政工作如審批醫療費用減免。她認為若能及早從輔導層面介入,可減低病人對醫學支援的需要,建議政府整合醫社服務並組成網絡,讓個案經理充分發揮聯繫角色,否則「幾多人都唔夠用」。

陳友凱補充,個案經理可協助病人處理家庭關係、教導應付壓力,並透過家訪評估病人實際精神狀况、有否服藥及副作用等。

他認為不應歸咎病人是否願意分享感受,個案經理有責任為病人提供自由及安全空間分享,否則便是失敗。

個案:幻覺纏廿載 種植修心「最想有得返工」

阿Wing(化名)20多年來飽受幻覺困擾,不時聽見令人煩擾的「聲音」,「好似酒樓、地盤好多好多人傾偈咁,好近嘅!好似喺身邊咁」;又見過街上有「人」穿過他人身體,種種幻象令他驚怕又厭倦。病情反覆嚇得他不敢上班,生怕幻覺忽爾出現,令他驚惶失措要躲進廁所逃避。他家窗台擺放8盆植物長得茂盛,是他悉心照料的心肝,他每日定時灌溉,看着葉莖漸長,葉子蒼翠欲滴,恍如提醒自己堅持總有成果,「我最想有得返工」。

訪問當日算是阿Wing狀况較佳之日,甫開門迎接已面帶笑容,溫婉地將引進記者屋內。見記者臉頰汗珠徐徐滴下,他開冷氣又多次問要不要冰茶,生怕招呼不周。

【精神健康】港大陳友凱:精神科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阿Wing家中窗台擺放8盆植物,他興奮地着記者摸摸毛絨絨的葉,手指沾上如檸檬或百里香般的淡淡香氣,他說這叫「檸檬香」,花了一年悉心栽種。(朱安妮攝)

初期未意識焦慮抑鬱病徵 後惡化 「睡眠癱瘓」夜難寐

他淡然談起當年察覺患病經過,說最初意識不到那些焦慮和抑鬱病徵,相識多年的太太亦不理解,半年後妻子提出離婚,令他再受打擊,病情急劇轉差。有時夜晚躺在牀上徹夜難眠,雙目半張,幻聽聲音嘈吵煩擾,四肢控制不了,後來聽醫生診斷始知,這叫睡眠癱瘓症。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日服10多顆藥丸 感睏倦暈眩副作用

醫生當年提出3種治療選項:入院、打針或服藥。他向記者展示裝藥膠盒,一盒早晚服,一盒每晚一次,另一盒安眠藥睡前服,每日要嚥下10多顆大小藥丸。他說服藥後會異常睏倦、暈眩和水腫,有時副作用強勁,「見到啲藥想嘔」,試過偷偷停藥一兩天,卻令病徵加劇,頭痛和幻覺難當,最後只能乖乖服藥。

【精神健康】港大陳友凱:精神科覆診5分鐘「問用藥也未必夠時間」
多年來與阿Wing形影不離的是3個藥盒,上方兩盒藥物分別是早晚服及晚上服,其中一款是「濃縮版」鎮靜藥,以往每次服用8粒,現在減至兩粒;紫色盒是安眠藥,同樣要每晚睡前服,阿Wing說否則徹夜難眠。(朱安妮攝)

冀「社區治療令」勿太苛

他很明白精神病人有時會抗拒治療,期望政府亦理解,將來即使推行強制病人治療的「社區治療令」也不能過於嚴謹,若病人拒絕治療一兩次不應立即「捉入醫院」,最重要是讓病人明白治療的好處。

近日新聞不停播放荷里活廣場兇案,阿Wing說,每次傳媒報道傷人案,總提及疑兇有否精神病紀錄,「咁樣係唔啱,唔係個個精神病都斬人……唔好當我哋係傻佬,一話精神病就話係傻嘅」。

]]>
【腦退化症】先兆:善忘、思考敏銳度下降 4個啤牌練習訓練專注力、工作記憶、判斷力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8%85%a6%e9%80%80%e5%8c%96%e7%97%87%e3%80%91%e5%85%88%e5%85%86%e5%96%84%e5%bf%98%e3%80%81%e6%80%9d%e8%80%83%e6%95%8f%e9%8a%b3%e5%ba%a6%e4%b8%8b%e9%99%8d-4%e5%80%8b%e5%95%a4%e7%89%8c/ Fri, 31 Mar 2023 04:16:4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925 【明報專訊】不少長者擔心自己患上腦退化症。研究指出,約兩成滿60歲長者出現記憶衰退,記憶力測試結果較相若年齡及教育程度者為差,但日常起居生活仍能應付,此狀况稱為輕度認知障礙。若能及早建立健康生活模式,多參與不同活動,減少負面思想影響,可延緩認知衰退,降低患腦退化症的風險。(編者按:不妨參考以下4個啤牌練習,有助訓練認知能力,包括專注力、工作記憶、自我抑制能力、判斷力及策劃能力等。)


相關閲讀: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行為易有變?非藥物治療緩減腦退化 拆解與無記性、認知障礙症分別


腦退化症逾10種病症 先兆:善忘 思考敏銳度下降

【腦退化症】先兆:善忘、思考敏銳度下降 4個啤牌練習訓練專注力、工作記憶、判斷力
(設計圖片,imtmphoto@iStockphoto)

香港人口持續老化,預期壽命長度在世界前列。政府統計處預計,2037年65歲或以上人口將增至整體人口三成。根據精神健康檢討報告(2017年),香港的腦退化症患者高達10萬,接近長者人口的十分之一,公共醫療系統錄得的數字已清楚顯示上升的趨勢,意味着腦退化症將愈來愈普遍。

腦退化症是一個統稱,包括逾10種腦部退化病症。腦退化症人士會在注意力、執行能力、記憶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等出現明顯退化,甚至可能出現性格轉變、日夜作息顛倒、妄想或幻覺等情况。

從臨牀角度來看,腦退化症確診前並非全無徵狀,認知能力在前幾年已經退化,如善忘、思考敏銳度下降等,統稱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為確診腦退化認知障礙症前的過渡階段。有些人察覺自己變得善忘,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患上腦退化症,但因病情發展緩慢,生活上仍然能夠照顧自己,容易忽略退化情况。

患長期病、糖尿病、抑鬱 增認知功能退化機率

【腦退化症】先兆:善忘、思考敏銳度下降 4個啤牌練習訓練專注力、工作記憶、判斷力
記憶衰退——研究指出,約兩成滿60歲長者出現記憶衰退。(設計圖片,deeepblue@iStockphoto)

研究指出,隨着年齡增長,患上腦退化症的風險亦隨之增加。另外,患有長期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及情緒病(如抑鬱症)等,亦會增加認知功能退化的機率。因此控制長期病的風險水平,如按時監測血壓、血糖水平,定時進餐確保腦部持續吸收營養,減少情緒不安的反應,以及避免吸煙飲酒,是預防患上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基本原則。


相關閲讀: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多元化活動 提升認知

另外,雖然臨牀情况或受其他因素互相交替影響,令療效不盡相同,但不少研究發現透過調整生活習慣及訓練,可減輕初期病情。例如有研究為平均68.2歲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定期覆核評估及分析生活習慣,發現約44%患者多參與閒暇活動能提升整體認知能力,甚至能回復至同齡長者認知水平;亦有研究指出長者如多參與着重認知、體能及社交的活動,可提高認知功能。

日常生活中參與多元化的活動,可預防患上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如透過閱讀報紙書籍、看電視或聽電台節目,培養認知能力;做家務、參與園藝活動及遠足等戶外活動,增強體能;與三五知己玩啤牌或打麻將,亦可增加社交訓練。

知多啲:玩創啤牌健腦

【腦退化症】先兆:善忘、思考敏銳度下降 4個啤牌練習訓練專注力、工作記憶、判斷力
(作者提供)

大家可參考以下4個啤牌練習,訓練認知能力,包括專注力、工作記憶、自我抑制能力、判斷力及策劃能力等。

1. 你說我找:提升視覺搜尋能力

隨機將啤牌放在桌面,給予指示(如︰5以下黑色花色啤牌),玩家找出相關的數字或圖案。

2. 找不同:訓練視覺記憶

隨機將9張啤牌放在桌面(圖A),玩家看完後,遮蓋啤牌並把其中2張對調(圖B),讓玩家憑記憶找不同。

3. 運指一算:增工作記憶

隨機將12張啤牌分兩行排在桌面上,然後要求玩家用心算計出每行的總數,找出哪一行的總數較大。

4. 記清記楚:鍛煉延遲回憶

隨機將6張啤牌放在桌面上(圖C),給5秒讓玩家記下卡的數字及次序,然後遮蓋啤牌,玩其他分散注意力的遊戲如算術運算(圖D)、砌圖等。完成後,要求玩家複述卡的數字及次序。

大家平日在家中也可以運用不同工具,加一點創意,自行發掘有趣的認知活動。以上活動並非有系統的治療方案,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訓練認知能力的簡單參考活動。如就認知障礙症有任何疑問,或發現自己或家人頻繁善忘,並影響日常生活自理,甚或開始危及自身安全,便應立即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譚淳(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職業治療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www.afterroberto.com/%e4%ba%86%e8%a7%a3%e5%a4%b1%e7%9c%a07%e5%a4%a7%e6%88%90%e5%9b%a0-%e6%b3%a8%e6%84%8f%e7%9d%a1%e7%9c%a0%e8%a1%9b%e7%94%9fdos-and-donts-%e8%a7%a3%e6%b1%ba%e8%bc%be%e8%bd%89%e9%9b%a3/ Tue, 21 Mar 2023 04:10: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808 相信不少人都曾經歷過失眠之苦,躺在床上「眼光光」,輾轉難眠。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去年一項研究發現,近四分一青年人有失眠問題。間中失眠致翌日精神欠佳和疲倦,只需晚上補眠便可,但如果失眠問題持續,不單影響專注力和工作效率,久而久之會增加患上高血壓、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及糖尿病等機會,更會誘發抑鬱、焦慮症等精神問題,部分人甚至會借酒精或藥物助眠,長遠或導致依賴酒精或濫藥。究竟何謂失眠呢?立即了解失眠的7大成因和睡眠衛生的Do’s and Don’ts,以改善難眠之苦!


相關閲讀:【失眠原因】1/4青年受失眠困擾 睡眠、壓力與精神健康有關 如何解「睏」?


何謂失眠:一周至少三晚難入睡持續3個月 7大失眠成因

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失眠的成因很多,常見會是由於壓力所致,也會因為不良習慣和一些生理上的問題影響睡眠質素。若失眠問題持續並造成困擾,必須求醫對症下藥。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王澤塘醫生表示,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失眠患者必須對其睡眠時間的「質」和「量」感到不滿,包括一星期至少有3晚出現難以入睡、難以維持睡眠、太早醒來、醒來後難以再入睡等,而且問題維持至少3個月。深受失眠困擾的人士,即使有睡覺的機會,仍難以入睡。

王醫生指出,失眠的成因很多,常見是由於壓力所致,也會因為不良習慣和一些生理上的問題影響睡眠質素。以下是7大失眠成因:

  1. 壓力:人體的自律神經會因學業、工作及家庭等壓力而過度亢奮,引致心悸及肌肉繃緊。特別是需要夜間上班或輪班工作的人士、或要經常穿越多個時區的航空機組人員等,其生理時鐘容易受到干擾,增加失眠的風險。
  2. 不良習慣:一些不良習慣例如傍晚吃得太飽,有機會引起胃酸倒流;飲水過多則會導致夜尿;傍晚或晚上吸煙、飲用咖啡、濃茶及酒類等,也會刺激大腦。其他不良習慣例如躺在床上看電視、手機及平板電腦,或者睡房的溫度及光暗度不舒適,都會影響我們的生理及心理狀態,導致難以入睡。
  3. 身體疾病:除了外在因素,一些生理上的問題也可以導致失眠,王醫生解釋,好像前列腺增生、膀胱過度活躍症及糖尿病會引致尿頻,令患者夜間頻頻上廁所;甲狀腺亢奮會令患者心理及生理難以平復;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臟衰竭的患者亦會容易因呼吸困難而失眠。
  4. 精神疾病:失眠可以是抑鬱症、焦慮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精神疾病的徵狀之一。
  5. 藥物:某類藥物會造成失眠,例如抗抑鬱藥SSRI、治療哮喘的氣管擴張藥及某些高血壓藥。其他非處方藥物若含偽麻黃素(如通鼻塞藥),亦可引致失眠。
  6. 睡眠相關疾病:睡眠窒息症、週期性腿部抽動症及不寧腿症候群等都會影響睡眠質素。
  7. 原發性失眠:如臨床評估完全排除以上所有失眠原因,患者則屬於原發性失眠。

相關閲讀:【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睡眠測試評估失眠原因

王醫生指出,若患者因為失眠問題求醫,醫生會先透過問症了解其睡眠模式,並安排合適的身體檢查及化驗,甚至會進行睡眠測試,期間監測患者的腦電波、呼吸、心跳、眼球運動和身體動作等數據,找出是否有其他引致失眠的潛藏疾病。

衞生注項Do’s and Don’ts

定時上床睡覺及起床;限制小睡時間(最好少於30分鐘)經常小睡
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保持寧靜,室內光線和溫度適中太餓或太飽就寢
放鬆心情,睡前可以聽聽輕鬆的音樂,或用暖水洗澡睡前飲用含咖啡因飲品,例如咖啡、可樂或茶
如未能入睡,切忌勉強,可起來做些小事情,待有睡意時才睡睡前使用光亮螢幕,如平板電腦、手機、電視

如果能夠確認造成失眠的源頭,必須「對症下藥」,醫生亦會向病人講解良好睡眠習慣,協助調整生活和睡眠,作為第一線的治療方案,其他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是針對失眠的心理治療之一,效果不比安眠藥遜色,而且安全得多。治療會教導患者辨識導致失眠的原因,糾正不正確的睡眠觀念,例如沒有藥物和酒精一定不能入睡等。
  • 非處方藥物:這類藥物可直接於藥房或超市購買,毋須醫生處方,例如用作傷風感冒藥的第一代抗組織胺藥,服用後會產生睡意,但要留意青光眼及前列腺增生患者不宜使用;至於褪黑激素對需要輪班或經常穿越不同時區人士可能有幫助,但治療失眠的效果未必顯著。
  • 處方藥物:如以上方法沒明顯效用,或在認知行為治療發揮功效前,醫生可能會處方安眠藥作短期治療,以加快入睡及增加睡眠時間。常用的安眠藥有苯二氮䓬類(Benzodiazepine),如勞拉西泮(Lorazepam)及地西泮(Diazepam),服用後可縮短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時間和減少醒後的困倦感。這類藥物較適合作短期治療,若連續使用數星期有機會出現依賴性,以及影響記憶、產生幻覺、壓抑呼吸及增加長者跌倒風險。另一類非苯二氮䓬類(Non-Benzodiazepine)又稱為「Z藥」,常用的包括佐匹克隆(Zopiclone)及唑吡坦(Zolpidem),其化學結構與苯二氮卓類完全不同,但藥效、不良反應和風險相似。

正確治療失眠,對促進身心健康和提升生活質素都非常重要。王醫生提醒,如持續受失眠問題困擾,務必諮詢醫生意見,不應自行服用來歴不明的保健品或成藥,更不要自行增加處方藥物劑量。

]]>
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www.afterroberto.com/%e9%ab%98%e5%8a%9f%e8%83%bd%e6%8a%91%e9%ac%b1%e7%97%87%e6%98%af%e4%bb%80%e9%ba%bc%ef%bc%9f%e6%97%81%e4%ba%ba%e7%9c%bc%e4%b8%ad%e5%b7%a5%e4%bd%9c%e7%94%9f%e6%b4%bb%e5%a6%82%e5%b8%b8/ Thu, 10 Nov 2022 08:16:3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868 【明報專訊】部分抑鬱症患者,在旁人眼中,生活作息看似正常,工作表現也沒有異樣,但其實每天都活在陰霾中,整個人備受負面情緒籠罩,有人稱之為「高功能抑鬱症」。 而這名詞背後,反映了人的韌力與潛能,的確可以很強。可能受到DSM-5《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定義所影響,一般人對抑鬱症患者印象,都是學習、工作以至社交功能受損,甚至認定他們的抗壓與抗逆能力比較弱,導致出現負面情緒。不過,作為抑鬱症過來人,再加上自己跟進精神及情緒個案逾10年經驗,我見證到很多受抑鬱困擾的朋友皆非弱者,相反,他們都是具有高度責任感,傾向將不同重擔孭上身,事事力求完美……


相關文章:【點解會笑】笑能抗抑鬱?笑會出縐紋?擳自己唔會笑?假笑苦笑可減壓?教你笑多啲


高功能抑鬱症患者工作生活無異樣 暗裏負面情緒籠罩

有資深社工教授說過,抑鬱症患者,出問題時往往會先責怪自己,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也常常擔心自己未能惠及他人;所以,他們都不是自私自利及不懂自省的人。

相比其他人,抑鬱症患者在履行工作或照顧家庭等責任時,要耗費額外精力與負面情緒抗衡,很多時在完成工作後,都已感到筋竭力疲。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當中,部分未有展現明顯病徵,在旁人眼中,他們的生活作息看似正常,工作表現也沒有異樣,但其實每天都活在陰霾中,整個人備受負面情緒籠罩。


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對抗負能量——抑鬱症患者需要耗費額外精力與負面情緒抗衡,工作後已筋竭力疲。(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

過來人:最低潮從不請病假 放工後情緒決堤

記得約8、9年前,當時我仍是一名前線社工,曾經有一段很長時間,因為家庭與人際關係的問題,情緒變得非常差,常常悲從中來,每日以淚洗臉,胃口及睡眠都較以往差,放假時也不太願意外出見朋友,在最低潮的時候,更加會質疑生存的價值與意義。

那時候看精神科醫生,有按照指示服藥;同一段時間,自己每日如常面見個案,聽他們訴說過去的痛苦與創傷經歷,協助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記憶中,即使在最低潮時,也沒有請過一天病假。在同事與案主眼中,我仍然是那個積極、勤快與盡責的社工。只是每當下班後,夜闌人靜,負面情緒便有如江河決堤般全部湧出來,整個人就像虛脫了似的。

在多年的個案工作中,我也遇上不少類似情况。當中有一名中年男士,歷時數年也未能放低至親離世的傷痛,他覺得自己之前低估了至親病患的嚴重度,未有積極關顧。他每天停不了悔疚及自責, 把自己壓得透不過氣來;嚴重的時候,更不時會聽到一把聲音,矛頭都是指向他,批評他做人非常失敗,不配生存下去。


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表面無異樣——「高功能抑鬱症」患者,在旁人眼中,生活看似正常,工作也沒有異樣,但當夜闌人靜,負面情緒便有如江河決堤般湧出來。(id-work@iStockphoto)

竭力與幻覺並存 工作中尋意義

然而,縱使活在痛苦的深淵中,他未有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他身為家中的經濟支柱,所謂「仔細老婆嫩」,一家上下包括兩老的生活,都靠他一人工作維持照顧。即使在情緒最差的時候,他仍然能夠維持工作,也會駕車接載兩老到公立醫院覆診;平日亦不時返回舊居,為雙親的生活打點。只是放假的時候,他會將自己關在房內,不願對外溝通,對着妻子及一對年幼子女,也是不理不睬。

像我與中年男子的案例,有人稱之為「高功能抑鬱症」,而這名詞背後,多少反應了人的韌力與潛能,的確可以很強,在別無選擇,例如要照顧家庭的時候,會竭力與抑鬱及幻覺並存。而正如前述,抑鬱症患者通常有很強的責任感,這個特質亦驅使他們在逆境中奮力掙扎。

就我自己的情况,事後回想,大概是從個案工作中找到意義與存在感,令自己可以如常上班,而這亦可能是一種自然發展出來,應對負面情緒的有效策略。事實上,往後的日子,「抑鬱」這老朋友仍不時到訪;至今天,自己由前線轉向教學工作,於我而言,工作背後那份意義,仍然是最有效的抗抑鬱藥。

當然,「高功能抑鬱症」由於表徵不明顯,身邊人未必容易察覺得到,當事人常常獨力苦苦掙扎,未必能得到適時的支援。而長時間以責任感壓迫自己,確實可能會有倒下一天。

希望大家多點留意、關心身邊的人。


相關文章:【精神健康】 營養師教你「疫」境中吃出快樂 原來大腦需要這些有助紓緩情緒(上)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丁惟彬(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講師)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新冠後遺症】染疫兒童康復後注意:多系統發炎綜合症 持續發燒眼膜炎頸淋巴腺腫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5%be%8c%e9%81%ba%e7%97%87-%e6%9f%93%e7%96%ab%e5%85%92%e7%ab%a5%e5%ba%b7%e5%be%a9%e5%be%8c%e6%b3%a8%e6%84%8f-%e5%a4%9a%e7%b3%bb%e7%b5%b1%e7%99%bc%e7%82%8e%e7%b6%9c%e5%90%88%e7%97%87/ Fri, 08 Apr 2022 08:20: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315 【明報專訊】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稱,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從3月初至昨午(7日 ),共有13名輕症兒童康復後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其中有病童心臟衰竭,7人曾需深切治療,呼籲家長及醫生留意康復兒童發燒或有不知名系統發炎的個案,盡快交專科醫生治理,而染疫兒童康復後也未能掉以輕心,兒童亦要盡早接種疫苗。至於第五波至今有8名兒科病人染疫離世。醫管局兒科中央統籌委員會專家小組檢視上述個案後,認為3人因新冠病毒致死。專家小組主席劉宇隆重申,新冠病毒或會影響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呼籲市民「唔好以為新冠只是普通傷風感冒」。

【新冠後遺症】染疫兒童康復後注意:多系統發炎綜合症 持續發燒眼膜炎頸淋巴腺腫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小朋友染疫發燒服退燒藥要小心 專家解構爸媽照顧7個注意

 

多系統發炎綜合症是什麼?染疫兒童康復2至5周現發燒眼膜炎頸淋巴腺腫須留意

關日華解釋,外來病原體會觸發免疫系統產生細胞因子,若有過激反應將出現「免疫風暴」;兒童免疫系統反應比較活躍,故感染新冠病毒後,較成年人易出現「免疫風暴」,當多個系統同時有過激的免疫反應,將出現多系統發炎綜合症。

 

13名輕症染疫童現綜合症 7人未接種新冠疫苗

關日華又稱,最新的13名輕症染疫童,康復者於2至5周後出現該綜合症,年齡介乎3至11歲,本身沒長期病,當中至少7人未打針,另有4人在染疫前4至6日打針,打科興、復必泰各佔一半。他說病童出現持續發燒,眼膜炎、頸淋巴腺腫大等類川崎病表徵,甚至有病童心臟衰竭,需強心藥支持,或現冠狀動脈膨脹等,其中7人曾需深切治療,大部分病童接受丙種球蛋白或類固醇治療後,現情况穩定,部分兒童或對丙種球蛋白敏感,故治療時需逐漸加大劑量。

本港第二波疫情時,曾有一名10歲俄籍染疫男童康復後患「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當時他康復4周後因持續高燒再入院,本港此後未見染疫童出現上述情况。近日有關個案大升,關估計與今波疫情有大量個案、染疫兒童較多有關。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外感康復者持續感疲倦、口乾、咳嗽、消化功能差 是氣陰兩傷或痰濕蘊結、脾胃失調?

 

第五波8病童亡 3屬染疫直接致死

另外,醫管局兒科中央統籌委員會專家小組近日審視8宗兒科病人染疫離世個案,3人判斷為染疫直接導致死亡,另有3宗屬「染疫為導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其餘兩人死因待定(見表)。專家小組主席劉宇隆解釋,3宗判斷為染疫直接導致死亡的兒童大多過往健康良好,故相信因新冠直接致死。

上述個案中,分別有4人及2人於病發一及兩日後離世。劉宇隆稱,未有確切原因解釋其病情為何急惡化,但估計與腦或心臟功能有關,重申新冠病毒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呼籲市民「唔好以為新冠只是普通傷風感冒」。

圖為電子顯微鏡下的新型冠狀病毒,經電腦掃描着色為橙色。(資料圖片)
圖為電子顯微鏡下的新型冠狀病毒,經電腦掃描着色為橙色。(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川崎症可致兒童全身血管發炎奪命 本港14童3個新冠抗體呈陽性

 

劉宇隆:新冠病毒非普通傷風感冒 或影響患者神經中樞系統

「染疫為導致死亡的重要因素」的個案中,包括患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的9歲男童,醫管局早前公布他送抵急症室時已沒心跳。劉宇隆說,男童沒有已知心臟衰竭,未知新冠病毒會否影響心臟肌肉,從而影響其心跳搏動致死。
兩宗待定個案中,包括一名4歲男童,劉形容男童離世前一天仍「蹦蹦跳跳」,突然離世估計「同新冠好有關係」,但需等候屍檢結果才有定論。另一個案則是從高處墮下的14歲男童,劉指出,新冠病毒或會影響患者神經中樞系統,瑪麗醫院亦有一名女童染疫後出現幻覺,故不排除男童因此喪命。

專家小組分析的26宗危殆個案中,12宗因染疫直接導致危殆;8宗新冠病毒為導致危殆的重要因素;2人情况穩定,但為免惡化獲安排入住深切治療部;2人危殆與染疫無關,餘下2宗個案待定。分析的死亡個案中,4名合資格接種疫苗者未打針;危殆個案中有12名合資格接種者沒打針。劉宇隆呼籲兒童盡快打針,若小孩未滿3歲,其家人及照顧者應打針。

 

(新冠疫情)

]]>
腦腫瘤徵狀繁多 未必直接從腦部反映 須細心留意 透過掃描求證 //www.afterroberto.com/%e8%85%a6%e8%85%ab%e7%98%a4%e5%be%b5%e7%8b%80%e7%b9%81%e5%a4%9a-%e6%9c%aa%e5%bf%85%e7%9b%b4%e6%8e%a5%e5%be%9e%e8%85%a6%e9%83%a8%e5%8f%8d%e6%98%a0-%e9%a0%88%e7%b4%b0%e5%bf%83%e7%95%99%e6%84%8f/ Mon, 03 Jan 2022 11:04: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5854 腦腫瘤種類繁多,病徵及治療方法各有不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16年的分類,腦腫瘤有超過150種,2021年再新增逾20種,可見將來有機會有更多種類出現。betway体彩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余仲平醫生在明報副刊網上講座指出,腦腫瘤會損害神經系統,一般認為會有頭痛或嘔吐等徵狀,亦有機會引致癱瘓及腦癇;然而,部分病徵卻可能難以聯想到與腦部有關,必須小心。如果50歲以上人士突然出現頭痛問題、四肢有時不靈活、記憶力減退或其他不尋常的病徵,應及早求醫。

 


 

腦腫瘤主要分為良性及惡性,以良性較多,但因應腫瘤位置及呈現的病徵不同,部分良性腫瘤亦可能有侵略性,未必表現得「良性」。余醫生解釋,最常見的良性腦腫瘤是腦膜瘤,較常出現在顱面。至於惡性腦腫瘤,他表示,可分為原發性或轉移性。原發性最常見是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屬「最惡」的一種。轉移性的惡性腦腫瘤亦愈來愈常見,可由肺癌、乳癌、腸癌或其他器官轉移,這些惡性腦腫瘤可以只出現一個,亦可同時出現數個至數十個不等,但在原本器官出現的原發性腫瘤仍可以毫無徵狀,如非檢查可能難以發現。

余醫生續指,腦腫瘤的病徵多樣性比想像中廣泛,會因應位置、體積及生長速度而各有不同。例如出現在右額葉,可能會影響情緒及性格,引起頭痛及腦癇;若出現在左顳葉位置,會影響語言、表達及記憶能力,也有機會引致幻聽或幻覺;如果出現在頂葉,或會引致半身偏癱。

此外,腦的底部有12對腦神經,若腫瘤影響顱底的神經線,例如第一對會影響嗅覺、第二對會影響視覺等。曾經有病人逐漸失去嗅覺但不自知,或未有理會,到出現食慾不振及消瘦時,才發現是由腦腫瘤引起。

 

相關文章:腦腫瘤逾150種 徵狀多變頭痛非必然 良性惡性治療方法大不同

 

臨牀「望聞問切」及影像掃描助診斷

由於腦腫瘤病徵高度多樣性,余醫生指出,醫生須高度警覺性,透過臨上「望、聞、問、切」了解病人病歷及情況。如有需要,會安排腦部影像掃描,例如磁力共振掃描(MRI)、電腦斷層掃描(CT)。他舉例解釋,較細小的腦下垂體瘤或聽覺神經瘤,未必可單靠常用的掃描便能發現,因此醫生須從臨上了解病人的徵狀,再詳細考慮檢查及掃描方案,例如是否要應用特定區域的磁力共振掃描。

此外,部分病人須要接受特定同位素正電子掃描(PET),為其癌症病情作出分類。如病人要接受外科切除手術,會同時做活組織切片檢查,進行病理分析,再配合近年的最新標準,進行分子與基因測試,有助未來制訂化療及標靶治療方案。

betway体彩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余仲平醫生表示,腦腫瘤的病徵有高度多樣性,呈現的病徵未必令人聯想到與腦部有關,因此必須警惕。
betway体彩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余仲平醫生表示,腦腫瘤的病徵有高度多樣性,呈現的病徵未必令人聯想到與腦部有關,因此必須警惕。

 

相關文章:認識偏頭痛4大病徵 服止痛藥可了事?拖延治療影響控制痛症、減藥效

 

跨專科團隊 制訂個人化治療方案

雖然現時有很多國際指引及臨制訂治療流程供醫生或病人參考,但由於腦腫瘤種類繁多,須要為病人度身訂造個人化治療方案。余醫生解釋,治療選項須針對腫瘤狀況及分類來制訂,例如偶然發現、體積小的良性腫瘤,可作臨觀察及定期磁力共振檢查;惡性腫瘤或已引起徵狀的良性腫瘤,須要進行跨專科會診,很多時要進行外科手術,在安全情況下將腫瘤作最大範圍的切除,以紓解徵狀。另外,抽取組織作病理及分子分析非常重要,有助促進及制訂後續輔助治療;有需要亦可能會安排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化療合併放射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視乎情況考慮不同的治療配搭。

腦部掌管著人體不同功能,手術會有一定風險,對人體造成影響。余醫生表示,現時可利用科技令手術變得更安全,例如透過神經導航進行定位,由於它精準至腦內任何一個部位,施手術的範圍可更準確;同時可利用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在手術時留意神經系統變化。

由於靠近神經線及大血管的腫瘤不可完全切除,餘下腫瘤須進行立體定位放射手術,例如應用伽瑪刀或導航刀。另外,應付難度高的手術,可以採用團隊式做法,同時有兩位神經外科醫生進行手術,有助更有效應對突發事件;也應參考航空界的安全飛行方案,在手術前核對安檢項目。另外,手術室內參與的任何醫護人員可主動提出意見,不再由一位醫生完全主導,冀令手術更安全。

病人在手術後要經歷長時間化療、放射治療及覆診,很多時會對後遺症及復原感到憂慮,所以腦神經系統復康也很重要。余醫生坦言,即使是良性腫瘤,亦未必可以完全切除及根治,目標可能是紓緩病情及延長存活期;至於晚期惡性腫瘤,醫生會盡力為病人減輕痛苦,一起走過艱苦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