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尋死”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25 Jun 2024 09:12:55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尋死”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5%85%92%e7%ab%a5%e5%8f%8a%e9%9d%92%e5%b0%91%e5%b9%b4%e6%83%85%e7%b7%92%e5%9b%b0%e6%93%be-%e9%81%a9%e6%99%82%e4%bb%8b%e5%85%a5%e9%81%8a%e6%88%b2%e6%b2%bb%e7%99%82/ Tue, 25 Jun 2024 03:29:5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230

近年學童自殺事件接連發生,單在2023年全港中、小學向教育局匯報 32 宗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屬五年新高。及早辨識受情緒困擾的兒童及青少年十分重要,惟他們未必能夠透過言語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如何能夠從他們的日常行為和表現了解背後的問題呢?有臨床心理學家和遊戲治療師指出,情緒受困擾的兒童可能會成績變差、經常發脾氣、發惡夢、封閉自己,甚至出現自殘等不同行為或情緒等變化。除了臨床治療外,也需要家庭及學校方面的配合和協作,亦可考慮適時透過遊戲治療介入,讓孩子以非言語方式表達內心所想,解開他們的心鎖,讓父母或家人了解和明白他們的心聲和需要,減少悲劇發生。

【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受情緒困擾的兒童及青少年未必能夠透過言語表達其內心世界,作為家長或師長,如何能夠從他們的日常行為和表現了解背後的問題呢?

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不容輕視  源於父母情緒及學業壓力

betway体彩 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引述香港中文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大約兩成半6至17歲學童在過去一年內曾受到至少一種精神疾病困擾,包括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對立性反抗症和品行障礙、焦慮症、抑鬱症及睡眠問題等,情况跟外國研究相若。當中最令人關注是近4%受訪學童過去一年曾有自殺想法,中學生的比率更達8.4%,情况不容忽視。

她指出,學童的情緒會受到父母、朋輩等影響,常見導致負面情緒的原因包括學業壓力、人際關係及家庭問題等,若一直未有妥善處理,便有機會漸漸萌生自殺念頭。

【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betway体彩 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呼籲家長多加留意子女的行為及情緒變化,當子女出現負面情緒時,應避免批判、質問或指責他們。

注意子女行為、情緒、身體表現變

當小朋友或青少年面對情緒困擾,未必懂得清晰表達,需要父母或師長從他們的日常表現尋找蛛絲馬迹。馮淑敏表示,孩子有可能在不同方面出現變化,例如行為方面會出現成績變差、無精神,甚至封閉自己、不說話等;情緒表現則可能經常坐立不安、反應過敏、容易煩躁及哭鬧,覺得自己無能力應付一切人和事,甚或對將來失去希望;身體方面亦可能出現各種不適,如經常失眠及發惡夢等,甚至有鎅手、鎅大腿等自殘行為。

個案分享父母、學校欺凌 萌自殺念頭 

她分享了17歲芷君(化名)的個案。「芷君與父母的關係疏離,在學校亦受到欺凌,加上面對重要的大學入學考試,種種壓力令她出現難以集中精神、逃避上課等情况,更有過『想被車撞死掉便算』的悲觀念頭。」馮淑敏表示,芷君後來被診斷為適應障礙及抑鬱症,除了臨床心理輔導幫助疏導情緒和引導她的想法外,也約見她的父母了解情况,希望加強他們之間的溝通,修補關係,並聯絡學校駐校社工幫助在校內協調。馮淑敏強調,在輔導情緒受困的學童,最重要是找出問題所在,明白他們出現負面情緒的原因,再制訂適合的治療方案,同時需要家庭及學校方面的配合和協作。

行為表現不等內心真正想法 家長應了解背後原因

「開心大本營」行政總裁、遊戲治療師鍾雅芬表示,兒童或青少年同樣面對不少壓力,但由於未必找到適當渠道宣洩,遂以不同行為「求救」,例如用打火機燒自己、掹頭髮、打頭及搣手指等自殘行為最為明顯。

「在知悉孩子打人、在學校不守規矩亂跑或有尿床等行為時,部分家長都會很直接地認定小朋友是頑皮或不聽話,但要明白這背後可能隱藏着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有些孩子會因為讀書壓力過大,見到擦膠便會大叫、咬斷鉛筆,也有個案是每當看到0字或圓形物件便十分害怕,因為擔心考試得『零雞蛋』。」

【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開心大本營」行政總裁、遊戲治療師鍾雅芬表示,遊戲治療利用各種工具,包括玩偶、繪畫、沙盤等,讓孩子透過玩樂的方式抒發內心情緒。

臨床治療+遊戲治療 助學童走出情緒困擾

兒童及青少年未必懂得透過言語表達內心感受和想法,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兒童,因此可透過遊戲治療等方式,了解及紓緩他們的情緒。鍾雅芬強調,遊戲治療師所用到的遊戲及工具都經過精心設計,當中會運用到隱喻、投射、角色扮演及治療性故事等作為「鎖匙」,遊戲治療師會因應小朋友的需要使用合適的「鎖匙」解開孩子心鎖。

【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遊戲治療師會因應小朋友的情况,為他們設計不同的遊戲治療方案,透過隱喻、投射、角色扮演及創作故事等方式,讓孩子以非言語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相關閲讀:【睡眠與疾病】睡眠質素好 深層睡眠少惡夢

個案分享:父親離世表面冷靜 發惡夢尿頻  遊戲治療抒發內心感受

陳女士(化名)的女兒,親眼目擊陪伴在側的父親突然心臟病發去世,加上從外地回港居住,需要重新適應學校生活,遇到不少壓力。陳女士表示女兒一直「很冷靜、沒有經常哭喊,7、8歲已表現如大個女,更會安慰我。」惟漸漸女兒經常發脾氣及搣手指,更常發夢見到喪屍,並且有尿頻情况,一小時內已要多次上廁所,最令陳女士驚慌的是女兒曾在逛商場時從高層望向地下說「想跳下去找爸爸……」。

鍾雅芬表示,女孩輾轉獲轉介接受遊戲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了解到她不哭泣並不代表不傷心,而是出於愛錫媽媽不想他人擔心,故刻意避談父親。經過治療後,女孩的情緒、尿頻等問題都得以改善,要尋死見爸爸的念頭也沒有再出現。

家長注意:從小培養健康生活模式 勿動輒批判指責

馮淑敏直言,明白大部分家長當知道孩子有情緒問題必定會十分緊張,但要妥善處理小朋友的情緒,家長首先要管控自己的情緒,並且要給予空間和時間,耐心聆聽孩子的需要和感受,不應以批判、質問或指責孩子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否則只會更難了解子女遇到的問題,甚至令他們覺得自己「無用」而封閉起來。

馮淑敏強調,家長可以幫助子女從小建立健康生活的模式,建立緊密的親子關係,以及培養其獨立處理能力,日常相處宜帶出正向人生的道理,包括樂觀、正面及懂得感恩的思維,以及學習面對挫敗及逆境的能力。


相關閲讀:小孩表達抑鬱焦慮情緒或跟成人不同 家長注意6個表現3大壓力來源

親子時間要專注 多戶外活動有效溝通

鍾雅芬稱,這一代父母都講求親子時間,但要注意與子女日常相處,關鍵在於「專注」,親子時間應放下電話,專注地進行交流和互動,謹記打遊戲機及看電視等都並不是合適的親子活動,建議家長多與子女到戶外走動接觸大自然,她表示曾有個案家長透過定期與孩子露營等戶外活動,成功令小朋友戒除打機癮。

為及早辨識及支援有需要的學童,養和醫療集團成立的「養和山村義工隊」,今年選定「開心大本營」為受惠機構,今年三月透過步行籌款籌得近50萬元,旨在用於資助小一至中六受情緒困擾的學童,參與學童情緒健康計劃,讓他們適時接受精神科醫生、遊戲及創意藝術治療師、心理輔導員及社工等的綜合心理及情緒支援服務,早日擺脫情緒困擾,健康地成長。

養和醫療集團首席醫療總監、betway体彩 副院長暨養和山村義工隊總隊長陳煥堂醫生表示,養和一直以不同方式關懷弱勢社群,積極履行社會企業責任,此乃秉承betway体彩 創辦人之一、前任院長李樹芬醫生成立「李樹芬醫學基金會」的其中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致力支援醫療相關的慈善項目。除了透過與不同基金會合作,資助有經濟需要的病人在養和接受醫療服務,養和亦鼓勵醫護及員工參與義工活動服務社群,如上門探訪為長者量血壓及解釋藥物用途、舉辦公眾健康教育講座等,善用自身專業回饋社會。  

]]>
【認知障礙症】病因大腦細胞病變 滿30歲為大腦護理評分 及早控三高等為健康加分 //www.afterroberto.com/%e8%aa%8d%e7%9f%a5%e9%9a%9c%e7%a4%99%e7%97%87-%e7%97%85%e5%9b%a0%e5%a4%a7%e8%85%a6%e7%b4%b0%e8%83%9e%e7%97%85%e8%ae%8a-%e7%82%ba%e5%a4%a7%e8%85%a6%e8%ad%b7%e7%90%86%e8%a9%95%e5%88%86/ Tue, 05 Mar 2024 04:17:3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407

【明報專訊】(編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世界有超過5500萬認知障礙症患者,每年新增病例近1000萬,是全球第七大死因。)政府2017年發表《精神健康檢討報告》,香港認知障礙症患者估計達10萬人,預計到2039年,滿60歲患者將會超過30萬人。除了年齡增長,都市病「三高」是已知的高風險因素。最新研究綜合身體健康、生活方式、社交情感三大範疇,為「大腦護理評分」(Brain Care Score, BCS)的測試工具(見表),透過管理身體和調節生活,為大腦加分,可以將認知障礙症風險減半。

【認知障礙症】病因大腦細胞病變 滿30歲為大腦護理評分 及早控三高等為健康加分
(設計圖片,Cemile Bingol@iStockphoto/明報製圖)

認知障礙症因大腦細胞病變 年老三高增風險 大腦護理評分是什麼?

人口老化問題愈趨嚴峻,認知障礙症也愈來愈普遍。

去年12月《神經病學前沿》(Frontiers in Neurology)一項研究,提出「大腦護理評分」(Brain Care Score, BCS)的測試工具,評估身體狀况、生活方式及社交情感三大範疇等12項健康相關因素,測試共21分,分數愈高,患認知障礙症或中風的風險愈低。

研究人員於2006至2010年期間,為英國近40萬人計算「大腦護理評分」及追蹤健康狀况,並與12年後評分比較。結果發現,50歲以下人士,每多5分,患認知障礙症風險降低59%,中風風險降低48%。

【認知障礙症】病因大腦細胞病變 滿30歲為大腦護理評分 及早控三高等為健康加分
(明報製圖)

年輕有肥胖、煙酒、三高 血管病變可致病

認知障礙症主因是大腦神經細胞病變,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郭志銳解釋,認知障礙症中,最常見是阿茲海默症,病者纖維狀類澱粉蛋白質斑塊和濤蛋白在腦部不斷沉積,令周圍的腦細胞急劇退化或死亡,以致腦部逐漸萎縮,記憶力、說話及判斷能力等均受損。但郭志銳強調,切勿誤解認知障礙症只屬年老退化所致,血管病變也是風險。若年輕時已有肥胖、煙酒、三高(高血糖、高膽固醇、高血壓)等問題,容易影響血管健康。「腦部需要血液滋養,一旦血管閉塞,血液無法到腦部,引致中風,腦細胞受損及死亡,影響記憶及活動能力,隨時導致血管性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病因大腦細胞病變 滿30歲為大腦護理評分 及早控三高等為健康加分
郭志銳(受訪者提供)

病徵分3階段 或數年間快速惡化

不少人誤以為認知障礙症患者只是記憶力衰退,但其實當腦部退化逐漸嚴重時,患者的理解力、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力都會受影響,部分人甚至會有情緒、行為及感覺等方面的變化。患者由早期失去短期記憶,逐步至中期及晚期階段,惡化速度因人而異,一般由數年至10多年不等。

認知障礙症早中晚期病徵

早期:失去短期記憶,情緒或行為變幻無常,缺乏生活動力,但有基本自理能力

中期:混淆遠期和現實記憶,情緒更不穩定,需要別人協助日常自理活動

晚期:記憶缺損,生理時鐘混亂,未能有效表達和溝通,不能處理日常生活


相關閲讀:【世界認知障礙症日】及早察覺輕度認知障礙 避免認知功能衰退 關心患者及照顧者(附7個 防老養生法則)


滿30歲開始為大腦評分 及早為身體加分

一旦擔心家人患認知障礙症,需要及早找醫生,透過智能測驗、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造影檢查、驗血等評估。另建議滿30歲人士為自己計算「大腦護理評分」。郭志銳表示,整個研究具前瞻意義,評分項目不止着重三高或飲食健康,亦涉及運動、人際關係及生活目標,均與認知障礙症息息相關。

「一般逾40歲人士正注重家庭及事業發展,未必思考到未來10、20年後,身體狀况可以下滑得很快。」郭志銳表示,「大腦護理評分」可想像成警惕工具,提醒大家應及早儲備個人的健康分數。例如控制好血壓、血糖,分別可得3分和2分;有良好人際關係和人生目標,分別可得到1分;而每周150分鐘帶氧運動又可得到1分。研究顯示,無論任何年齡層,每多5分,都可降低認知障礙症和中風風險。

【認知障礙症】病因大腦細胞病變 滿30歲為大腦護理評分 及早控三高等為健康加分
 恒常運動可為大腦健康加分,減低患上認知障礙症風險。(Paul Bradbury@iStockphoto)

相關閲讀:【心臟病與三高】逆轉糖尿病腎病 遵循9大法則控制飲食做起


知多啲:兩類照顧者屬「高危」 忌「不放手」

「我想死」、「好攰」、「好孤獨」、「心很累」,是不少認知障礙症病人家屬和照顧者的苦水。從事認知障礙症服務達18年的賽馬會耆智園副總經理、註冊社工崔志文不諱言,患者情緒起伏大,自理能力逐步減弱,記性又差,容易與照顧者出現摩擦,亦令不少照顧者感到失落乏力,甚至抑鬱至有尋死念頭。

有兩類照顧者屬於高危。崔志文表示,第一是不肯放手,認為自己處理才是最佳方法;第二是不尋求協助,但認知障礙症患者認知、活動能力及情緒都會不斷變化,需要專業知識幫助。

【認知障礙症】病因大腦細胞病變 滿30歲為大腦護理評分 及早控三高等為健康加分
崔志文(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照顧者】以老護老365日無休壓力大 專家:勿待問題惡化 及早了解社區支援


照顧者不能孤軍作戰 須學懂 PREFERS

Alley的父親於2020年確診認知障礙症,最初由家傭照顧,但父親狀况逐步變差,日夜顛倒,半夜起牀開火煮食,更有譫妄症,指罵母親出軌,令母親整日關門在房。Alley一度感到壓力及迷惘,幸好積極尋找社區協助,嘗試讓父親參加日間院舍活動,發現他情緒逐步穩定,身心狀况有改善。但不用「上學」日子,父親又由朝睡到晚,後來決定申請院舍,而自己亦參加照顧者的課堂,並適時與醫護溝通,抒解個人情緒。

常言認知障礙症不能根治,但崔志文表示,患者若及早得到適切照顧,有助延緩病情。而照顧者亦不能孤軍作戰,必須學懂「PREFERS」。即由照顧個人身體狀况(P:physical condition)、處理家人關係(R:relationship) 、個人情緒管理(E:emotion) 、財政調動(F:financial burden)、學習照顧方法(E:education)、尋找社區資源協助(R:resources)及社交關係支援(S:social burden)等,多方面配合,才有助成為健康又有效能的照顧者。

文:黃碧文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早發腦退化症成因多:基因疾病煙酒 初期病徵似抑鬱症易誤診 //www.afterroberto.com/%e6%97%a9%e7%99%bc%e8%85%a6%e9%80%80%e5%8c%96%e7%97%87%e6%88%90%e5%9b%a0%e5%a4%9a-%e5%9f%ba%e5%9b%a0%e7%96%be%e7%97%85%e7%85%99%e9%85%92-%e5%88%9d%e6%9c%9f%e7%97%85%e5%be%b5%e6%98%93%e8%aa%a4%e8%a8%ba/ Mon, 19 Feb 2024 06:35:3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268

【明報專訊】一對年邁夫婦年初被發現在港鐵石門站傷健廁所內以膠袋笠頭尋死,遭企圖謀殺的妻子確診腦退化症時年僅56歲。有專家稱早發性腦退化症(在65歲之前出現腦退化症狀)早期難以判斷(見另稿),加上公營醫療輪候時間長,由普通科求診至取得診斷報告可長達約4年。他認為政府應以公私營合作模式,將部分掃描、化驗服務外判,有助縮短輪候時間。(編按:腦退化症護理專家崔志文稱,早發性腦退化症牽涉很多成因,包括基因疾病、吸煙飲酒等習慣,初期常見病徵包括記憶力衰退、表達能力下降,並出現冷漠、焦慮不安等情緒。早發性腦退化症與抑鬱症部分病徵相似,亦有可能被誤診,影響之後專業介入的成效。)

早發腦退化症成因多:基因疾病煙酒 初期病徵似抑鬱症易誤診
65歲之前出現腦退化症狀者,會被界定為早發性腦退化症。初期病徵包括記憶力衰退、表達能力下降,還會出現焦慮不安等情緒。

早發腦退化診斷或需4年 醫管局無60歲以下數據

在65歲之前出現腦退化症狀者,會被界定為早發性腦退化症。醫管局回覆稱,截至2022年,有超過8.4萬名認知障礙症病人於醫管局接受治療,局方沒有備存60歲以下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分類統計數字及輪候數字。

專家憂延誤治療 倡外判掃描化驗 公私合作縮輪候

賽馬會耆智園副總經理、腦退化症護理專家崔志文稱,本港公營醫療輪候時間長,由普通科門診轉介至專科平均需輪候約兩年,見醫生後再等候接受詳細掃描又花近一兩年,難免延誤治療;部分患者等候期間因發生傷人等情况,個案遂變成緊急或半緊急,輪候時間因而縮短。

崔提議政府運用共同付款及公私營合作制,將部分掃描、化驗服務外判私家醫生或私家醫院,有助縮短輪候時間;另外,建議宣傳疾病的預防方法,包括保護大腦免受外來撞擊、減少煙酒、讀書提高教育水平等,都有助從源頭減少患者人數,從而達到相同目的,「愈少risk factors(風險因素),就愈少機會患腦退化」。

倡源頭減患者 少煙酒多讀書

賽馬會耆智園前年推出全港首個「賽馬會早發性腦退化症支援計劃」先導計劃,為期3年,向40至65歲懷疑患有早發性腦退化症者及其照顧者免費提供一系列支援服務,包括醫生診斷、專業個案經理及專職諮詢服務。計劃受惠者的胞弟蕭先生(化名)說,姊姊過往打理生意、家庭頭頭是道,且過目不忘,兩姊弟以前經常到外地出差,事隔20年仍難忘同遊非洲尼日利亞。

不過往事只能回味,其姊約57歲出現腦退化病徵,忘記找還卡數、說話缺乏邏輯、重複發問等問題接踵而來,家人遂帶她向家庭醫生求醫,其後經上述計劃協助,前往私家醫院接受高清版磁力共振及驗血,最終確診,整個診斷過程約一年。

早發腦退化症成因多:基因疾病煙酒 初期病徵似抑鬱症易誤診
蕭先生(化名,左)的母親及姊姊先後確診腦退化症,當中姊姊57歲就出現腦退化病徵。他說姊姊過往打理生意、家庭頭頭是道,惟患病後記憶力衰退,影響生活。賽馬會耆智園副總經理及腦退化症護理專家崔志文(右)稱,早發性腦退化症診斷過程漫長,由求診至確診可長達4年。(馮凱鍵攝)

姊57歲現病徵  照顧者:母姊同患感無奈

蕭先生說,因媽媽早年患腦退化症,已有照顧患者經驗及相關病理知識,知悉個案非僅出現在長者身上,惟得知姊姊確診仍感無奈,「她(媽媽)的歷程就複製在我姊姊身上」,患者至今仍難接受自己患病,避談一切,並將病情歸咎於遺傳。蕭先生明白腦退化症難以逆轉,姊姊現情况穩定,雖然間中拒絕接受治療,但他仍會嘗試為姊姊尋求不同方案以延緩退化,「現時中醫、針灸、香薰治療等,找得到的我都會看看是否應用到」。

社署:未滿65歲可申安老宿位

崔志文認為,本港對早發性腦退化症患者的支援配套分散且未完善,「甚至未夠60歲就配對一些殘疾人士支援給他們」。他提到殘疾及安老服務的介入模式或不適合早發性腦退化症患者,前者針對復常共融,後者針對安老。他認為本港應設立「社福通」系統,當患者經診斷後,病歷資料即時上載至社福界,相關機構可盡快主動接觸個案並提供適切協助。

社署回覆稱,政府資助的安老宿位雖然主要服務65歲或以上,經評估確定其由於個人、社會、健康等原因而未能在家中居住的人,但年齡介乎60至64歲者若經評估證實有住宿照顧服務需要,亦可申請;60歲以下認知障礙症患者若身體機能達中度或嚴重殘疾程度,可申請使用政府資助的嚴重殘疾人士日間照顧服務或家居照顧服務。

患者或拒認病徵 損求醫意欲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表示,據其經驗,早發性腦退化症的個案不算多,不過年紀輕患者可能拒絕承認有記憶轉差等病徵,又或借助手機處理無記性引致的問題,影響求醫意欲,「要屋企人捉去睇(醫生)」。他說早發性腦退化症成因包括遺傳,如家庭成員接連病發,會對照顧者造成沉重負擔,建議及早介入了解病因,才可對症下藥,包括以藥物及行為治療延緩退化。

早發腦退化成因包括基因病煙酒 病徵似抑鬱易誤診

腦退化症護理專家崔志文稱,早發性腦退化症牽涉很多成因,包括基因疾病、吸煙飲酒等習慣,初期常見病徵包括記憶力衰退、表達能力下降,並出現冷漠、焦慮不安等情緒,患者會以為負面情緒是因壓力大所致,即使初期接受磁力共振(MRI)檢查,腦部或未出現明顯萎縮;而用於檢測認知障礙的篩查評估「MoCA」,亦有可能因患者教育水平高而影響分數,故發病初期難以察覺。他說,早發性腦退化症與抑鬱症部分病徵相似,亦有可能被誤診,影響之後專業介入的成效。


相關閲讀:【腦退化症】先兆:善忘、思考敏銳度下降 4個啤牌練習訓練專注力、工作記憶、判斷力

病發中期暴躁 照顧者難處理

崔志文說,早發性腦退化症由病發早期至晚期一般歷時約2至10年,相對老年腦退化症較短。當進入中期階段,患者會開始變得多疑、脾氣暴躁,甚至出手攻擊,照顧者相對難處理,「因他們活動能力很高,但判斷認知功能相對較弱」。

要照顧兩名處於不同階段的腦退化患者,蕭先生(化名)不時有負面情緒,特別是面對情况較嚴重的媽媽,無數次閃過「大家攬住一齊死」的念頭。他說姊姊記憶力和解難能力衰退影響生活,令家人憂心。他舉例姊姊早年搬家,懷疑怕不懂回家而不出門,「姊夫只好換指紋鎖方便她,不用帶鎖匙,怎料她不敢用、不懂用,不知(手)要放哪裏」,最終花了近一年才適應。


相關閲讀: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行為易有變?非藥物治療緩減腦退化 拆解與無記性、認知障礙症分別

專家倡記錄習慣 供院舍參考

崔志文認為盡早診斷及治療可提高患者生活質素,並給予照顧者過渡期適應。他建議患者一旦確診,照顧者宜為他們製訂「預設照顧計劃」,記錄其生活習慣、興趣及社交圈子,增進對患者的照顧,延後踏入中期階段;同時可將有關紀錄供日後入住的日間中心或院舍參考。

明報記者 杜沛妍

]]>
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6%83%85%e7%b7%92%e5%9b%b0%e6%93%be%e9%9d%9e%e6%9c%9d%e5%a4%95-%e7%95%99%e6%84%8f8%e5%80%8b%e8%a1%8c%e7%82%ba%e8%a1%a8%e5%be%b5/ Fri, 03 Nov 2023 05:02:5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202

【明報專訊】長者與他人發生衝突、爭執,或做出傷害他人及自己行為,釀成悲劇,新聞屢有報道,情况令人關注。當長者情緒受到困擾而沒有適當宣泄或處理時,不單影響日常生活、人際社交、睡眠質素,嚴重更會增加患情緒病風險,如抑鬱症、焦慮症等,對身心健康及生命構成威脅。因此,協助長者妥善管理情緒相當重要。(編按:長者出現情緒困擾並非朝夕之事,建議家人或照顧者多留意長者,若出現以下8種行為表徵,包括:失眠或嗜睡、對大部分事情失去動力、坐立不安、食慾或體重明顯改變等,必須及早處理……)

常見情緒病抑鬱症焦慮症  長者及照顧者留意8個行為表徵

長者最常見的情緒病包括抑鬱症(depression)和焦慮症(anxiety),成因簡單分為環境因素及個人因素。

◆環境因素出現轉變  長者難適應感壓力、壓抑

當外在環境及事物出現轉變,例如社會經濟、政治、家庭狀况,長者適應出現困難、感到壓力,因而產生緊張、擔憂、惶恐、憤恨、壓抑等不同情緒反應。

好像新冠疫情期間,社交距離及隔離措施影響下,長者日常生活規律被擾亂,社交活動停止,令長者感到徬徨無助、孤獨和鬱悶等。調查發現,在第五波疫情期間,不少長者因為擔心感染後會連累家人而產生抑鬱、焦慮或孤獨等負面情緒。

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及早處理–長者最常見的情緒病有抑鬱症和焦慮症,家人或照顧者若察覺長者有情緒困擾,應及早處理。(AmnajKhetsamtip@iStockphoto)

◆個人因素如患病、親人離世 衍生負面情緒

長者個人性格或狀况改變而衍生不同負面情緒,包括:

‧身體機能衰退(如聽覺、視覺、活動能力、吞嚥能力等)

‧患上疾病(如認知障礙症、心臟病、腎病、中風、癌症、各種痛症等)

‧親人離世或離開(如配偶過身,子女移民、遷出等)

‧角色改變(如退休、失業等)

‧思考模式(如想法悲觀、逃避面對問題等)

‧性格(如對事情過分緊張、固執、不接受他人意見、不想麻煩別人等)

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身體退化–隨年齡增長,長者身體機能衰退,容易令自尊心及自信心受損,影響情緒。(RyanKing999@iStockphoto)

身體轉差 失依靠惹抑鬱

隨年齡增長,長者身體機能下降,自理及活動能力減弱,加上疾病影響,需要長期服藥、覆診,並承受患病帶來痛楚、不適及不同醫療程序;而體弱長者甚至洗澡、如廁、進食等都需要人協助,這些轉變都影響自我形象,令自尊心及自信心受損,甚至否定自我,認為自己無用和無價值,對生活及生存感到沮喪、無望、無意義,身心飽受煎熬,情緒受到困擾。

除此之外,長者退休後會面對各種損失(loss),包括經濟收入、工作滿足感、權力與社會地位。在家庭中,失去擔任家庭經濟支柱的角色,由以往照顧者角色,變為被照顧者。當子女成長及婚後離開家庭,長者更失去子女生活支援;而當配偶離世,失去老伴的依靠及情感支持。眾多轉變都讓長者對晚年生活感到擔憂、迷惘和不安,亦會覺得被遺棄,產生抑鬱、焦慮等情緒。

情緒變化有迹可尋 留意8個行為表徵

長者出現情緒困擾並非一朝一夕,情緒變化亦非無迹可尋。當家人或照顧者察覺長者出現以下行為表徵時,必須加倍留意,及早處理。

1.對大部分事情缺乏興趣、失去參與動力

2.容易疲倦,精神難以集中

3.坐立不安

4.體重或食慾明顯增加或減少

5.失眠或嗜睡

6.覺得生活沒有價值

7.持續出現情緒低落(例如感到憂傷、空虛、無助)

8.有尋死或自殺念頭


相關閲讀:失眠壞處多增患慢性病風險 了解睡眠周期4個階段 5大貼士改善睡眠質素


家人或照顧者主動關心 了解需要

任何人都有可能面對情緒困擾,但很多時長者基於身體狀况、傳統文化及思想,以及個人性格等,影響表達及求助意欲。因此,作為照顧者、家人,以至社會大眾,可以主動關心,了解他們的困難及需要,提供協助,以避免長者因為情緒問題而出現不幸事件。

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重投社交–長者重建人際社交支援網絡、培養興趣等,都有助改善情緒。(imtmphoto@iStockphoto)

改善情緒:藥物及非藥物治療

透過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可幫助長者管理及改善情緒問題。如有疑問,應諮詢醫生意見。

‧藥物治療,包括抗精神病藥(anti-psychotics)、抗抑鬱藥(anti-depressants)、情緒穩定劑(mood stabilizers)、鎮靜劑(benzodiazepine)

‧非藥物方法,包括重建人際社交支援網絡,保持有規律生活作息,培養興趣及鼓勵參與休閒活動,多做舒展身心運動,管控病情,改變個人思考模式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注意飲食健康 作息規律 重建社交網絡

家人及照顧者的鼓勵支持,以及社會大眾的包容接納,對幫助長者改善情緒困擾十分重要。透過傾談、聆聽、分享、陪伴等,可讓長者感到被關懷、尊重與支持,重建人際社交關係,減少疏離感和無助感,亦可嘗試找出引致長者情緒受到困擾的原因,及早跟進。

除此之外,健康及有規律的生活模式,包括定時起牀、進食、參與活動或復康訓練等,都有助消除負面情緒,讓每日生活變得更充實,減少因為生活空虛或無聊而胡思亂想。與此同時,鼓勵長者發展個人興趣,例如音樂、書法、種植等,邀請他們參與各種有益身心的社交康樂活動,例如棋藝、唱歌、舞蹈、記憶訓練等,藉此增加與他人溝通互動,建立更多互助支援網絡。

培養興趣多運動 血清素增快樂和幸福感

另外,可按長者身體狀况,鼓勵多做合適運動,例如步行、放鬆練習、伸展運動等,都有助強健肌肉,改善新陳代謝,而運動過程中大腦所產生的神經物質——血清素(serotonin),可增加快樂和幸福感。

最後,鼓勵長者遵從醫護人員指示,定時服藥及檢查以穩定病情,可減少因擔心病情惡化而產生的不安焦慮情緒。與此同時,教導長者學習以多角度思考,積極、正面的態度去適應生活上的各種挑戰,有助減少思想鑽「牛角尖」,或出現自怨自艾的情况。

文:鄧志崗(仁濟醫院郭玉章夫人護理安老院副院長、註冊社工)

編輯:朱建勳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www.afterroberto.com/%e6%83%85%e7%b7%92%e4%b8%8d%e7%a9%a9%e7%9a%84%e5%be%b5%e5%85%86%ef%bd%9c%e5%b8%b6%e5%ae%b6%e4%ba%ba%e8%bc%95%e7%94%9f%e9%9d%9e%e9%97%9c%e6%84%9b-%e3%80%8c%e6%86%90%e6%86%ab%e5%bc%8f%e6%ae%ba%e4%ba%ba/ Mon, 16 Nov 2020 04:52: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401 【明報專訊】近幾個月,香港發生多宗倫常慘案。有老邁母親與智障女兒雙雙墮樓,又有中年母親疑勒斃智障兒後割脈尋死;上星期,一名母親懷疑切斷家中煤氣喉,與兩名年幼兒女吸入過量煤氣昏迷,送院搶救後不治。

有人可能會責怪輕生者,不應帶家人尋死,奪去他人選擇生存權利。專家提醒,接連出現帶家人輕生的個案,或是一個警號!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多關心身邊人——倫常慘劇接連發生,專家建議多關心和聆聽身邊人,也不要吝嗇對別人的讚美,不妨給予支持的說話:「點都撐你!支持你!」(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monzenmachi@iStockphoto)

 

大眾避免太多批判或美化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梁倩儀(受訪者提供)

面對倫常慘劇,有人可能會責怪當事人自私——「自己死自己事,點解要拖埋仔女」。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倩儀認為,帶上家人輕生的背後,未必抱着「我想死都唔要你好過」的心態,反而更多是出於不忍子女成孤兒,又或是不想負累他人要照顧遺孤。她提醒,大眾應避免對事件太多批判,因為無論是自己尋死,或帶着家人一同輕生,都是一個悲劇。而輕生絕非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對身邊人以至社會帶來傷害;生命不可逆轉,不應合理化和美化輕生行為。

 

思想偏差 出現「妄想型利他行為」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親友陪伴——專家提醒,日常生活需要儲定「抗壓彈藥」,例如找朋友和家人陪伴,互相支持。(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anon-tae@iStockphoto)

「縱然背後有不同原因及動機,輕生都是暴力的一種。」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指,當事人或考慮到自己輕生後,家人能否得到照顧,因而出現「妄想型利他行為」(delusional altruism),選擇帶上他們完結生命。鄭強調,這種想法並非真正利他行為,「只是他們思想上有偏差,但其實這樣做是奪去他人生存權利」。

而部分人輕生原因會較功能性(instrumental),以為可以解決問題。例如面對欠債,部分人會有「自己結束了生命後,就不用困擾」的心態。惟鄭寶君指,輕生不代表問題可真正解決,「即使你了結生命,家人亦可能要為你還債;好多時候輕生者感到絕望,但冷靜過來才發現輕生從來不是出路」。

另外,近年亦有不少照顧者帶同被照顧者輕生的個案,當中不乏年老夫婦。鄭寶君認為,與老伴一同輕生可能是出於「唔想對方辛苦,寧願幫他解脫」的心態;看着伴侶長期臥病在牀,身體愈來愈差,加上有感自己能力有限,未必能好好照顧另一半,出現「死是一個好的選擇」的錯誤想法,而作出「憐憫式殺人(mercy killing)」的行為,導致悲劇發生。惟她强調,不論原因是什麼,輕生也屬一種罪案,「輕生不論是在道德層面、在社會上也是不會被接受的行為;不論有何原因,也不應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若遇到困境未能解決,適時尋求專業援助才是正確選擇,「人的性命十分寶貴,一旦失去性命,什麼也做不了」。

 

接連發生 社會支援或響警號

情緒不穩的徵兆|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鄭寶君(受訪者提供)

鄭寶君提醒,接連出現帶家人輕生的個案,或是一個警號,讓社會留意在哪一方面缺少了支援。尤其在疫情初期,不少有特別需要的人士,面對原有宿舍服務暫停,生活規律被打斷而要留在家中,當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在家中「你眼望我眼」,相關機構又未能及時提供適切支援,對照顧者及被照顧者也造成壓力。

「絕路之外還有許多路可以行,為何當事人只見到一條路?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梁倩儀認為,當事人是否因為生活圈子窄?壓力遠遠超乎所能承受?社會有無足夠支援?支援是否到位?她提醒,各方都需要慢慢在社區「織網」,播下支援種子。

 

擴生活圈子 儲抗壓彈藥

有媽媽向梁倩儀分享經歷,當年要照顧年幼的智障兒子,感到吃力,曾經想過一起輕生,一了百了。「她經常覺得智障小朋友一世都會受苦,又要辛苦照顧他,不如跳下去,咪乜事都無囉……」想輕生的一剎,兒子對着媽媽笑,她便不忍心與子輕生,覺得自己沒有權奪去他的生命。兒子的笑容告訴她,智障小朋友不一定辛苦,而身為媽媽有責任令兒子保持歡笑。

梁倩儀提醒,日常生活需要儲定「抗壓彈藥」,例如找朋友和家人陪伴,互相支持。她憶述一名青年,在閉上眼想跳下時,腦海浮現他一班好朋友哭泣的畫面,便不忍心離開他們,放下輕生的念頭。平時「儲定彈藥」,遇到困難時,可能首先想起找朋友傾訴,而不是走上不歸路,「生路愈多,絕路就睇唔到」。

 

知多啲:察覺身邊人情緒不穩 及早「織網」支援

輕生是一個複雜問題,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指,有些人事前會交代好重要事情,有些人則完全沒有徵兆,「可以收得好埋」。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倩儀提醒,如身邊人有以下徵兆,便要提高警覺:平時性格開朗,但突然鬱鬱寡歡;避開社交聚會、推掉朋友邀約;忽然交代身後事;無緣無故把自己心愛東西送贈他人、把貴重物品或寵物交給他人保管或照顧,都是警號。

當留意到身邊人情緒不穩,甚至有輕生念頭,鄭寶君指出,最重要的是給予關心和陪伴,必要時及早尋求專業介入,如陪同對方找社工、精神科醫生等,盡快啟動社會支援機制。處理輕生問題需要多個專業合作,「(要一起)織一個安全網,有咩事先可以接住你」。惟若遇上危急情况,如對方已透露輕生地點、時間等,應馬上報警,或將他們送到急症室。

 

勿把責任「攬晒上身」

支援有輕生念頭的人,身邊人亦需要有強大的支援網絡。鄭舉例指,不少想輕生的人會要求朋友向其家人保守秘密;惟朋友作為支援者,在處理牽涉生死的大事前,應找其他人支援,一起尋找出路,例如陪伴當事人求醫、陪他們找家人商量是否可幫忙解決問題,「呢啲都係出路,千萬唔好自己一個單打獨鬥」。

鄭寶君指,若不幸有身邊人輕生,亦不應把責任「攬晒上身」,或責怪自己未能阻止悲劇。遇到身邊人輕生,不少人會有「如果那天我有接到他的電話,有留意到他的信息,就可阻止」的想法,但身邊人要明白,了結生命的責任在輕生者身上,有時候即使用盡方法,也不一定可阻止悲劇發生;應認清自己的角色是陪伴者,而不是將責任全盤攬在自己身上。

 

■24小時防止自殺求助/情緒支援熱線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2389 2222
撒瑪利亞會24小時熱線
2896 0000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
2466 7350
社會福利署熱線
2343 2255
生命熱線
2382 0000
明愛向晴軒
18288
利民會
3512 2626
香港輔導及心理學會
6218 1084(WhatsApp)

文:姚穎彤、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醫賢心事:疫情減社交 增長者抑鬱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b3%a2%e5%bf%83%e4%ba%8b-%e7%96%ab%e6%83%85%e6%b8%9b%e7%a4%be%e4%ba%a4-%e5%a2%9e%e9%95%b7%e8%80%85%e6%8a%91%e9%ac%b1%e9%a2%a8%e9%9a%aa/ Wed, 09 Sep 2020 10:16: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207 【明報專訊】近日疫情放緩,相信大家都期待了很久可以過比較正常的生活。在疫情期間,社交距離措施使人與人的接觸減少。這是疫情需要,不過在無形中亦增加了孤獨感。

近日多了老人的抑鬱問題。老人抑鬱的表現方式有時會有一點不同,可能身體的徵狀比較多,而情感方面不一定會有強烈的悲傷,反而可能是麻木、暴躁或動力變差,什麼也不願意做等。很多老人都不知道什麼是情緒病,甚至抗拒求醫,所以要家人多加觀察。

醫賢心事:疫情減社交 增長者抑鬱風險
鬱鬱寡歡——社交距離令老人活動受到限制,可能會變得鬱鬱寡歡或出現身體不適的徵狀。(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sakai000@iStockphoto)

兒女精心安排節目 仍覺「很悶」
相比起年輕人,老人的社交以面對面為多,社交距離對他們是首當其衝。他們平常喜愛的活動,例如飲茶、耍太極、唱粵曲等,都因為社交距離而減少。開始時因為擔心疫情,所以沒有人會留意到這樣增加了孤獨感;但日子久了,情緒問題便漸漸浮現。家人可能會發現老人家變得鬱鬱寡歡、憂心忡忡,或是出現一些身體不適的徵狀。

有些兒女十分孝順,精心為媽媽安排怎樣打發時間,但媽媽還是覺得「很悶」。其實這種「很悶」的感覺是抑鬱的徵狀,是一種不能感受開心的狀態。即使是往日覺得有興趣的事情,現在卻沒有精神去享受。再嚴重一點,老人可能會出現生無可戀的念頭,繼而發展成尋死。

老人礙於對精神科疾病缺乏認識,而且思想保守,一般不接受自己有情緒問題。因此,家人的小心觀察是第一步,然後可以試着從老人所關心的方面入手,例如睡眠、身體不適等等,告訴老人身體某些物質(例如「血清素」)出現問題,也可以出現這些徵狀,從而勸導他們找醫生看看。

老人抑鬱可大可小,除了可能有輕生念頭外,亦跟認知障礙症有關連。及早醫治便能避免惡化!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
不讚好不嬲嬲 審慎應對 尋死留言 //www.afterroberto.com/%e4%b8%8d%e8%ae%9a%e5%a5%bd%e4%b8%8d%e5%ac%b2%e5%ac%b2-%e5%af%a9%e6%85%8e%e6%87%89%e5%b0%8d-%e5%b0%8b%e6%ad%bb%e7%95%99%e8%a8%80/ Mon, 14 Oct 2019 11:31: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898
不讚好不嬲嬲 審慎應對 尋死留言
避免點評——在社交媒體隔着屏幕,要避免點「讚好」或「嬲嬲」 ,以免網友以為在鼓勵他自殺,或蔑視他的自我表達。(Devrimb、Altayb@iStockphoto)

【明報專訊】本港青少年自殺率近年呈輕微上升趨勢,其中不少個案曾在事前於網絡上明示或暗示尋死。近月的社會紛爭中,亦曾有人網上留言有輕生意圖。普通網民看到此等信息,又應如何應對呢?

■ 真實個案

遺言遭廣傳恥笑 花生友留言足害死人

本文選取一個較有代表性的真實案例,探討網上一段文字、一個按鍵如何影響人的生死。但為免打擾逝者及其親友,本文會略去或虛化有可能聯想到當事人身分的信息。

青年A於某夜在網絡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失戀痛苦,想要輕生。他的朋友,包括剛分手的女友見到後都留言或私信,勸他珍惜生命。亦偶有陌生的網民留意到他的留言,表示關心勸解。經過前女友及朋友們勸說,A一度表示會放棄自尋短見,但翌日清晨,負面情緒再次控制了他,他一早就去買安眠藥和炭,表示「冷靜的想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離開,不用勸我了」。這條像是遺言的發文引起關注,短期內被轉發數百次,讓很多陌生的網民加入了留言、轉發、點讚的洪流。其間有人勸解,有人報警,也有人說風涼話。A當時情緒激動,一邊責罵網友不該報警,拒絕提供自己所在的地點給警方,一邊怨恨自己嘗試了幾次都沒能點燃炭,藥物服下去後似乎也沒什麼效。

狼來了?嘩眾取寵?

一時間,陌生網民的負面情緒亦被觸發,認為A是在玩「狼來了」,嘩眾取寵,甚至有社交媒體紅人加入冷嘲熱諷,並成為轉發熱帖。這時,A的情緒更加激動,他一時感謝那些擔心他安危的人,咒罵那些逼他去死的人;一時哀求圍觀的網民「別逼我了」;一時又說自己現在沒有理智,只是在亂講話。這些混亂的發言引發了更多陌生網民的挑釁、蔑視和嘲諷。如此持續大約一小時後,A表示藥物開始發揮作用,炭盆也已燃起,他的意識愈來愈模糊。他反反覆覆地說着「對不起」、「真的結束了」,但也發出最後的嘆息「我還不想死,但是沒法自救了」,不久停止了發文。當日下午,A的朋友發文說警方已找到A,並送去醫院搶救,「希望網友能停止說風涼話,祈禱人平安」;再後來就是警方通報,該青年搶救無效去世。

這一案例的代表性,在於它較為完整地呈現了一個青年在最後關頭、生與死之間掙扎的心路歷程,以及這期間網上人際溝通的複雜。今日回顧A的個案,希望大家不要試圖去復原A是誰,因為不想再驚擾逝者及其親友;而是希望延伸探討:如果再有類似事件發生,每一個普通人該如何反應才能挽救生命。

無分「真想死」「假想死」

首先,我們需要破除一種「叫嚷着要自殺的人都不是真的想死」的迷思。A所呈現的掙扎反覆,與大量自殺研究的發現都一致,大部分逝者都在生死之間徘徊,難以衡量所謂的「真」想死。筆者亦曾透過問卷調查逾千名網民,發現那些會在社交媒體上表達想輕生的人,絕大多數都確實在經歷着嚴重的負面情緒或自殺意念,他們的表達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及跟進。

那麼在社交媒體上,隔着屏幕,我們該如何表達關注和幫助呢?最基本的,要避免點「讚好」或者「嬲嬲」,以免A以為網友在鼓勵他實行,或者蔑視他的自我表達,這兩種情况都可能進一步激化A的情緒。如果要轉發,應清晰地表達出以解救為目的,盡量通過轉發引起專業危機干預或救援人士的注意;而避免抱持看好戲、甚至藉機炒作的態度。近期由於社會爭議,一些青少年對於專業機構、社會組織的信任度降低,但在生死救亡關頭,由專業人士處理的危機干預通常更有效,因此特別呼籲網民放下成見。

如果網民要留言,就需要更加審慎。首先要避免簡化A想要自殺的原因,繼而加以指摘。有網民在看過網路紅人的冷嘲熱諷後,認為A是因為短暫的網戀分手而要自殺,批評他軟弱、輕率;但如果我們逐條閱讀A的發文,會發現他提到自己一出生就被拋棄,成長的歷程中痛苦到麻木,自我價值感極低,且有長期失眠的困擾;最後再遇到失戀,加重他的被拋棄感和絕望感。可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此外,有網友將A初步嘗試自殺但未見效,嘲諷為一種失敗、無能,甚至嘩眾取寵。殊不知曾嘗試過自殺的人,其實正處於極大的死亡風險。一般人群中,每100人裏就有十幾人想過自殺,但最終死於自殺的是每10萬人裏才有十幾人。從想到自殺到死於自殺之間,原本有一個巨大的障礙,包括人對死亡的本能恐懼、對自殺方法不熟悉等等。這些原本是防止自殺的寶貴機會,但如果有網友在旁邊刺激他、甚至就自殺方法出謀獻策,無疑是在幫A跨越障礙,推他跌落懸崖。

不讚好不嬲嬲 審慎應對 尋死留言
(明報製圖)

如感染負面情緒 避免發言

我們亦需要了解在心理危機情况下,A情緒極為激動,又受藥物影響,認知和溝通能力都會減損。普通人遇到這種情况,容易產生有理說不清的挫敗感。我們作為網友可以做的是提醒自己盡量保持冷靜、耐心,避免被當事人的反應激發出自己的負面情緒。當感到自己也感染到負面情緒時,寧願暫時不發言,也不要火上澆油。或者可以自己先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和建議,學習如何更好地跟處於危機狀態的人溝通。

聆聽鼓勵 紓緩當事人情緒

溝通時先不要急於說服當事人,而是認真地聆聽他的訴說,並鼓勵他將更多心事講出來,疏導壓抑已久的情緒。雖然網上是虛擬空間,但只要有心,很多人都會體驗到一種類似現實空間的「共在」、「共情」,都能讓A感受到有很多人想緊緊拉住他。而當對方情緒紓緩下來之後,我們要爭取做的是獲得對方的電話及地址,爭取通話甚至見面,讓解救和陪伴都更落到實處。即使普通網友難以親身陪伴,也可以爭取聯絡通知他的親友,或者在緊急情况下報警。有人或許見到當事人一度抗拒報警的態度而不敢通知警方,這時我們不妨提醒自己,A到最後的時刻,是在感謝那些關心他安危的人,也曾在最後的時候發出了「不想死」的呼救。

總結來說,每一個說想要自殺的表達都值得我們嚴肅以待,寧可誤撞警鐘,都好過萬一錯過。當嚴肅以待時,並不意味着我們就要開始勸解說教,試圖在一時半刻之間幫對方解決問題,這通常會導致溝通無效,令試圖幫助的人感覺挫敗而放棄。作為普通人,我們在那一刻能做以及需要做的是關顧對方當時的情緒狀態,讓對方感覺被尊重、被聆聽,幫助對方冷靜下來。而後續更為複雜的跟進,可以交給專業人士。如果更多網友秉承這些原則來參與和配合自殺危機干預,網上平台就有希望成為幫助困頓者的救生圈,而非打擊脆弱者的審判台。

文:程綺瑾(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兒言自得:長命百二歲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8%a8%80%e8%87%aa%e5%be%97%ef%bc%9a%e9%95%b7%e5%91%bd%e7%99%be%e4%ba%8c%e6%ad%b2/ Mon, 25 Feb 2019 06:37: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7229 【明報專訊】新年伊始,首先在這裏向讀者拜年,常用的「恭喜發財」似嫌太俗氣,銅臭味太重,還是安分守己本着自己的專業,祝賀各位健康長壽。

綜援,人口老化,安樂死,人吃人,soylent green,長壽,霍泰輝▲資料圖片

何謂長壽?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今人賀人「長命百歲」,隨着人的壽命不斷提升,似乎都不合時宜。勞福局長的「活到百二歲」警語,一石激起千重浪,社會反應熱烈。新春期間少不了和朋友飯局聚會,「長命百二歲」每次都是熱門話題。

治好「衰老」 活到千歲?
回顧人類歷史,人的壽命不斷上升是不爭的事實。單單過去數十年的科學數據紀錄,已顯示人類平均壽命正緩慢地逐年遞增,但究竟最終可以活到多少歲?這是科學界亟欲揭開的謎團。權威科學雜誌《自然》(Nature)期刊在2006年發表了一項研究,提出證據顯示人類平均壽命極限是115歲,人的身體和腦袋在超過了這極限後,便無法繼續運作多久。這篇文章引發很大爭論,尤其是「極限」這概念,許多科學家都不同意。不少認為人類壽命沒有極限,大有可能活到120歲甚至更久。更極端的科學意見,甚至認為衰老是一種疾病,現代科技進步一日千里,最終必能研發出治癒衰老病的藥物,那時人的壽命可能無窮無盡,活到1000歲也不足為奇。事實上,抗衰老、延緩衰老的藥物,在動物身上的實驗已取得初步的效果。看來,局長的「長命百二歲」,大有可能成為事實,那時我們社會會起什麼變化,值得我們反思。

許多年前(應該是1973年)看過一齣至今難忘的荷李活驚慄片Soylent Green(港譯《人吃人》),男主角是奧斯卡影帝查爾登希士頓(Charlton Heston)。影片時空是2022年的紐約,那時全世界因人口大幅上升以致人滿之患,單是紐約便有4000萬人,許多人找不到工作,居住環境異常擠迫,滿街都是無業的露宿者;加上環境污染、氣候暖化、全球自然資源枯竭等原因,導致缺水缺糧;許多老弱人士走投無路,紛紛尋死以求解脫,殯儀公司乘勢推出安樂死套餐,讓顧客一邊觀賞早已消失的藍天碧海美麗自然景色的影片,一邊服毒自殺,處理屍體和身後事由殯儀公司一手包辦。

人滿之患 引發人吃人
由於天然糧食供應極度不足,市民全賴一間叫Soylent的食品企業配給的餅乾,作為主要食糧。這些餅乾以海洋浮游生物製成,其中一種新出產的綠色餅乾,據說營養最豐富又特別美味,所以最為搶手,市民爭相搶購這款餅乾,不時引發衝突,甚至暴動。一天,Soylent的一名董事西門臣突然遭人暗殺,案件落在查爾登希士頓飾演的警探湯法蘭身上,湯在查案過程中,發現Soylent製造的綠色餅乾,原料並非什麼浮游生物,竟然全都是死人,包括接受安樂死的人的屍體,西門臣就是因為無意中發現了Soylent的不可告人秘密,被謀殺滅口。

人口老化以致公共服務不勝負荷,福利和醫療尤其首當其衝,大家都耳熟能詳。人人長壽令到人口上升,最終老人被迫自尋短見,全城要靠吃死人維生,這預警雖然荒誕恐怖又誇張,卻提醒我們人口老化和人口不斷增長絕對是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更加不是單憑調整領取綜援年歲便可解決的問題。

文:霍泰輝(中大副校長、兒科專科醫生)

 

]]>
知多啲:親友現輕生徵兆 別只留emoji 應即見面表關懷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f%bc%9a%e8%a6%aa%e5%8f%8b%e7%8f%be%e8%bc%95%e7%94%9f%e5%be%b5%e5%85%86-%e5%88%a5%e5%8f%aa%e7%95%99emoji-%e6%87%89%e5%8d%b3%e8%a6%8b%e9%9d%a2%e8%a1%a8%e9%97%9c%e6%87%b7/ Mon, 13 Aug 2018 04:14:3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4665 葉兆輝因學術研究,曾閱讀多份自殺人士的死因報告,發現當中不少個案都有徵兆(見圖),只是身邊人當時不察覺。徵兆可以是突然變得沉默寡言,甚至曾在社交平台公告輕生念頭。「其實在網上公告想死,也是希望有人關心。不少有輕生念頭的人,認為自己的死對世界沒有影響,無人關心,感到孤單。故若發現朋友有此徵兆,別只留一個emoji,直接約對方見面,可能簡單一個茶敘,問候對方,已可打消他的輕生念頭。」

何永雄表示不少計劃自殺的人,在考慮期間會向人傾訴,因此大家留意到親友有輕生意圖,毋須避忌,可主動向他談生說死。「最重要是持續地關懷,並非在大新聞出現時才突然關心對方。」

開門見山不避忌 要有同理心及耐性

面對受情緒困擾的朋友,很多人想出言相助,但怕講多錯多,或不知如何入手。葉兆輝、麥永接及何永雄均認為,理想做法是直接和對方討論自殺,最重要是過程中要有同理心及耐性,當中有何說話應該說或不應說,三位專家提供意見予大家參考。

DOs

葉兆輝:

˙「你有何感覺?你會不會一樣做?」

直接問對方感受,以此令他們打開心扉,說出感受,從而了解對方情緒及尋死意欲。

˙「我會陪伴你渡難關」

讓對方感受到有人願意陪伴他解決困難。

麥永接:

˙「你經歷這些事情,一定很困擾」

「我未必完全明白,但願意多聆聽」

抱以同理心討論,讓當事人感到你願意去理解他的問題。

˙「你在生活中很重要,我不會離開你」

確定當事人的生存價值,讓對方明白有人重視他。

˙「隨時找我傾訴」

提供實際支援,甚至為他找尋專業輔導,讓當事人知道有人願意支援他,減少無助感。

何永雄:

˙「你有想過輕生?幾時?想過用什麼方法?」

若察覺對方有輕生念頭,別避忌可直接問以上問題,了解他的尋死意欲,可鼓勵或陪同對方向專業人士求助;若當事人已有明確輕生計劃,應主動報警或送他去急症室。

自殺徵兆:

˙在社交平台留下負面信息

˙蒐集與輕生或死亡有關的資訊

˙將心愛物件送贈別人

˙向親友道別

˙大部分時間心情抑鬱

˙認為自己無價值

˙寫下遺書或輕生計劃

˙工作能力或學業成績驟降

DON’Ts

葉兆輝:

˙「別學那些人一樣傻啦!」

不應妄下判斷,說自殺就是傻,或有責罵意思,反而令對方不敢承認。

麥永接:

˙「我完全明白你感受」

避免輕易說明白當事人,只會令對方覺得你扮明白,產生反感。

˙「好多人慘過你」

「有勇氣死但無勇氣生存」

別企圖「拗贏」對方來打消他的輕生念頭,這些說話不會一下子改變對方思想,只會令對方覺得你不明白。

˙「自私」、「有無想過家人感受」

別指摘當事人,令對方覺得你不明白他想法。

˙別承諾為當事人的自殺想法守秘密

若對方輕生念頭強,應即向專業人士求助。

何永雄:

˙「我現在來幫你解決問題」

切忌抱着高高在上的態度,對方感受不到同理心,不願傾訴。

˙「睇開啲」、「不要太上心」

帶有批判意思,會讓當事人覺得無人明白自己的困擾。

˙在傾談中切忌沒耐性或太快下結論

例如當事人正面對欠債問題,你建議他申請破產,其實這未必解決到問題,也未必獲對方認同。

˙避免「離地」的安慰說話

如當事人學業成績不理想,你說「某富豪也不是大學畢業」,只會令對方感到話不投機,不想進一步傾訴。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91e9c57c3b37d713c59bd34106849c5.jpg(明報製圖);

]]>
留言「R.I.P.」其實鼓吹輕生? 專家:不轉發消息 勿美化悲劇 //www.afterroberto.com/%e7%95%99%e8%a8%80%e3%80%8cr-p-%e3%80%8d%e5%85%b6%e5%af%a6%e9%bc%93%e5%90%b9%e8%bc%95%e7%94%9f%ef%bc%9f-%e5%b0%88%e5%ae%b6%ef%bc%9a%e4%b8%8d%e8%bd%89%e7%99%bc%e6%b6%88%e6%81%af-%e5%8b%bf%e7%be%8e/ Mon, 13 Aug 2018 04:13: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4658 盧凱彤墮樓逝世,不單傳媒廣泛報道,不少人也在社交媒體留言,有人惋惜、有人痛心、有人大罵。大家在抒發情感,變相廣泛傳送輕生的信息;即使一句R.I.P.(Rest in Peace),看似簡單表達惋惜及祝福,專家卻指出其實也美化自殺行為,增加有情緒困擾的人輕生念頭。

網上悼念等於鼓吹自殺?莫非要網上噤聲?

專家鼓勵趁此機會,直接與受情緒困擾的朋友討論事件,了解對方對輕生或死亡想法,是有效的援手。

盧凱彤墮樓逝世的消息,傳統媒體鋪天蓋地報道,社交平台亦洗版式瘋傳,可說是無處不在。不少人留言表示惋惜,甚至說尊重她的決定。

情緒病患者對號入座 觸發輕生念頭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指出,這些廣泛報道、留言及分享,尤其是當事人為名人或藝人,會影響有輕生念頭的人。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曾做研究,蒐集2005至2009年間韓國13名偶像輕生個案,研究對社會自殺率的影響,發現於藝人自殺後的一星期內,自殺率有所上升。「這與傳媒報道篇幅、輕生藝人的背景及特點有關,尤其是對歌迷或年齡背景相近的人士,影響較大。」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何永雄表示,「自殺報道內容愈詳盡,愈易讓有輕生念頭的人拿來比較,例如認為自殺的藝人是成功的偶像,但最後也要自殺,就會認定自己的生存價值更低,增加輕生念頭」。受情緒病困擾的人,會把同是患有情緒病的死者,與自己聯繫起來,對號入座,誤以為精緒病患者接受治療後也走上絕路,繼而觸發輕生念頭。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指出,有一名正接受治療的躁鬱症病人,近期病情反覆,上周看到新聞後,情緒變得非常波動,擔心自己會步上後塵,強烈希望家人陪伴,但家人未能即時配合,令病人情緒大受困擾,擔憂得接近精神崩潰。「病人需要重新調整藥物,亦要向她解釋情緒病情因人而異,每個病人的心身狀態及身邊支援不一樣,不能相提並論,應集中處理自己病情。」治療目的是希望病人重拾復康希望。麥永接認同,名人輕生新聞對身心健康人士影響不大,但對於有自殺念頭的情緒病人則有影響,「他們可能會模仿,認同此舉是解決方法,或者擔心自己步上後塵」。

「尊重死者決定」 令人誤解輕生獲認同

每當有名人輕生的消息傳出,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帖文寫下R.I.P.(Rest in Peace)表達惋惜及祝福,但原來簡單的留言可能美化了這個悲劇。葉兆輝指出,「願死者安息本是好意,但同時卻有可能予人錯覺,死者去了另一個世界便會獲得平靜,而生者則要繼續在現實生活中掙扎求存,美化了整件事」。另有不少網民留言呼籲「尊重死者決定」,麥永接表示雖然這是出於善意,但可能令到受情緒問題困擾人士誤解,輕生獲得認同,為被認可的解決方法之一。

那麼開宗明義留言責罵反對,一定不會鼓吹自殺吧?

麥永接表示,指摘死者,會令有輕生念頭人士覺得其他人不明白他們的困擾,增加無助感,更不敢與其他人傾談。

「登上樂土」字眼 予人死後無憂錯覺

既然支持或反對也有可能帶來負面效果,豈非要齊齊在網上噤聲?

非也,何永雄指出在社交平台上表達傷痛,發泄情感是人之常情,但盡量避免用上如「登上樂土」等意思的字眼,予人死後無憂的感覺,美化死亡。較理想做法是留下傷心的emoji,避免轉載和廣傳消息,減少觸發受情緒困擾病人的輕生念頭。葉兆輝表示在社交平台轉發消息,除非是帶有正面信息例如某人曾克服困難達至成功等,否則大家應避免廣傳負面消息,尤其抱有八卦心態的分享,因為網絡世界無界限,如果本身有自殺念頭的人看到,有可能會帶來負面效果。

文:許朝茵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91e249bd722052582484c17646308f7.jpg(stnazkul@iStockphoto / 明報製圖,設計圖片);//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91e38db085e0d0582a1577d124d3a0b.jpg葉兆輝(許朝茵攝);//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91e4ea1051cce24b39c37f61b613284.jpg何永雄(受訪者提供);//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91e5a43d9f7deb70673d437fc017488.jpg麥永接(資料圖片);//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91e6874f14aa6f781b7201079a880ff.jpg主動關心——發現朋友情緒不穩,應主動關心,更可借輕生新聞,了解對方是否有尋死意欲,好言相勸。(tuaindeed@iStockphoto,設計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