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子宮頸癌”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07 Nov 2024 06:52:1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子宮頸癌”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子宮頸癌疫苗】2004至08出生女生注意:12月2日起第一階段免費補打HPV疫苗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7%96%ab%e8%8b%97%e3%80%912004%e8%87%b308%e5%87%ba%e7%94%9f%e5%a5%b3%e7%94%9f%e6%b3%a8%e6%84%8f%ef%bc%9a12%e6%9c%882%e6%97%a5%e8%b5%b7%e7%ac%ac%e4%b8%80/ Thu, 07 Nov 2024 06:52:1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351

【明報專訊】[編按:子宮頸癌是本港女性十大常見及致命癌症之一。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幾乎所有子宮頸癌均由持續感染高風險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所引致。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對預防最常引致子宮頸癌的高風險HPV類型非常有效。]政府於2019/20學年起為女童於就讀小五及小六時,免費接種兩劑HPV疫苗。防護中心因應科學委員會建議,本學年將落實補種計劃,為2004至2008年出生的女生免費接種兩劑子宮頸癌疫苗,該年齡層於2019/20學年已讀畢小五,即未有在小學時免費接種子宮頸癌疫苗。[衞生署(11月6日)公布,將於12月2日開展第一階段的補種計劃。]

子宮頸癌:女性十大常見及致命癌症之一  2004-08年出生女生免費補打HPV疫苗

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於2022年底討論子宮頸癌疫苗,在檢視海外和本地的科學實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和海外實踐經驗後,建議政府為中學女生或較年長的女童(即18歲或以下)補種子宮頸癌疫苗。衛生署公布,計劃將會分3階段進行,為期約兩年。合資格人士可免費接種兩劑疫苗,而免疫力弱的人士則需接種3劑(3劑均為免費)。參與是次計劃的合資格人士必須已登記醫健通。


相關閲讀:【三大婦科癌症】解構早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診斷和手術治療


補打疫苗計劃分3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將於12月2日開始,對象為就讀本港中學(包括特殊學校的中學部)中五或以上(或同等級別)的全日制女學生。學校可安排參與計劃的私營外展隊到學校免費為合資格女學生接種HPV疫苗。中心會免費提供外展接種的疫苗,並向醫生提供每劑105元的疫苗資助。

第二階段:預計於2025年第一季開展,對象為於2004年至2008年出生並於本港專上院校或大學就讀的女性香港居民。

第三階段:預計於2025上半年開展,對象為2004年至2008年出生而已經完成本地學業的女性香港居民。第二及第三階段的詳情將適時公布。


相關閲讀:子宮頸癌關注月 籲公眾關注子宮頸癌 定期接受篩查


小六女童接種率達九成

中心表示,小五和小六女學童的接種率方面,於2022/23及2023/24學年,小六女學童完成接種兩劑HPV疫苗的比率為91%,高於《香港癌病策略2019》就完成接種兩劑HPV疫苗的覆蓋率的中期目標(70%)。

根據世衞建議所有國家引入HPV疫苗,為9至14歲的女孩在未開始有性接觸前接種,並建議對9至18歲(包括先前錯過接種的女孩和年齡較大的女孩)進行補種,以減低他們患上子宮頸癌的機會。

更多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補種計劃資訊:www.chp.gov.hk/tc/features/108084.html

【子宮頸癌疫苗】2004至08出生女生注意:12月2日起第一階段免費補打HPV疫苗
子宮頸癌是本港女性十大常見及致命癌症之一,接種HPV疫苗有助預防子宮頸癌。(pexels)(圖片與文中提及的疫苗無關。)

]]>
更年期徵狀可持續7年?應對停經、潮熱、尿頻等問題要有法 //www.afterroberto.com/%e6%9b%b4%e5%b9%b4%e6%9c%9f%e5%be%b5%e7%8b%80-%e6%87%89%e5%b0%8d%e5%81%9c%e7%b6%93-%e6%bd%ae%e7%86%b1-%e5%b0%bf%e9%a0%bb%e7%ad%89%e5%95%8f%e9%a1%8c%e8%a6%81%e6%9c%89%e6%b3%95/ Wed, 16 Oct 2024 09:13:3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144

【明報專訊】更年期是每個女性生命中自然經歷的過程,這階段標誌着女性從生育年齡邁向人生另一階段。隨年齡增長,卵巢的生理功能逐漸減退,最終停經。這過程一般發生在45至55歲之間,香港女性平均停經年齡為51歲。更年期徵狀可能在停經前幾年開始出現,並持續數年,前後可長達7年。更年期徵狀因人而異,常見現象包括月經變化、突然潮熱與出汗、陰道乾澀,以及泌尿問題,如尿頻和尿急等。這些徵狀不僅影響生理健康,也會對心理造成影響,許多女性較易失眠和焦慮。研究顯示,正在經歷更年期的婦女有較高機率面臨情緒困擾,甚至可能增加患抑鬱症風險。

更年期徵狀因人而異 停經後乳癌發病高危期 勿停檢驗

更年期後,女性心血管健康和骨質密度也可能受到影響。隨着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更容易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疾病。此外,骨質疏鬆風險也明顯增加。因此,定期身體檢查如血液檢驗、骨質密度檢查、乳癌和子宮頸癌篩查是十分重要,這能幫助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很多人誤解收經後就不用定期做乳房和子宮頸細胞檢驗,其實停經後的女士正正處於乳癌發病高危期,乳癌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8歲,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癌症。因此更年期婦女應每兩年定期做乳房X光造影,篩查早期癌變。

應對更年期:調整飲食少吃辛辣咖啡因 + 每周3次有氧運動

要有效應對更年期,飲食與運動的調整至關重要。保持均衡飲食,攝取豐富維他命和礦物質,特別是鈣質和維他命D,有助維持骨骼健康。避免進食辛辣食物和攝取過量咖啡因,這能減輕潮熱的不適。同時,每周至少做3次有氧運動,如步行、游泳或踩單車,這不僅有助改善心血管健康,還能改善情緒,減輕焦慮。


相關閲讀:更年期症狀會持續多久?荷爾蒙治療存風險?中醫傳授三大要訣 幫妳輕鬆渡過更年期

維持心理健康 學習放鬆

維持心理健康同樣重要,學習放鬆技巧如深呼吸、靜觀或瑜伽,能有效減輕情緒不穩定和焦慮。與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尋求他們的支持,也能減少孤獨感。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對於女性在這階段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更年期徵狀可持續7年?應對停經、潮熱、尿頻等問題要有法
學習放鬆技巧如做瑜伽,能減輕情緒不穩定。(bernie_photo@iStockphoto)

相關閲讀:40歲前停經?卵巢早衰 影響女性生育及健康 人工方法協助懷孕

徵狀嚴重 要荷爾蒙補充治療?

大部分女士都能透過調整生活習慣來適應更年期變化,然而,對於一些徵狀比較嚴重的女性,醫生可能會考慮處方外用或口服荷爾蒙補充治療。這類治療能有效緩解潮熱、陰道乾澀等不適,但每個女性情况不同,因此在開始任何治療前,建議與家庭醫生詳細討論,根據個人健康狀况度身訂做最佳方案。透過專業建議和適當治療,配合正確生活方式和積極心態,女性可以更好地迎接這個人生新階段。

文︰陳婉晴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醫生)

(醫路同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子宮內膜癌】香港最常見女性癌症第4位 腫瘤可擴散至其他器官 //www.afterroberto.com/%e5%ad%90%e5%ae%ae%e5%85%a7%e8%86%9c%e7%99%8c-%e9%a6%99%e6%b8%af%e6%9c%80%e5%b8%b8%e8%a6%8b%e5%a5%b3%e6%80%a7%e7%99%8c%e7%97%87-%e8%85%ab%e7%98%a4%e5%8f%af%e6%93%b4%e6%95%a3/ Tue, 11 Jun 2024 09:46: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109

【明報專訊】子宮內膜癌是香港第4位最常見女性癌症,過去20年間,一直有上升趨勢。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子宮內膜癌新症數字,由2002年435宗,上升至2021年1250宗。約九成患者確診時屬早期,其餘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腫瘤擴散至子宮體外,甚至轉移至其他地方,預後情况明顯較差,平均5年存活率低於20%。最近研究發現,化療與免疫治療結合使用,12個月無惡化存活率由38%升至74%。

【子宮內膜癌】香港最常見女性癌症第4位 腫瘤可擴散至其他器官
治療新方案–晚期子宮內膜癌平均5年存活率低於20%。研究發現,化療結合免疫治療,12個月無惡化存活率由38%升至74%。(mi-viri@iStockphoto)

子宮內膜癌:香港最常見女性癌症第4位 腫瘤可擴散

46歲黃小姐兩個月前開始咳嗽,看了幾個醫生,情况沒有改善,慢慢更嚴重至氣喘,「肺片」發現肺部有很多細小腫瘤。跟進正電子掃描,發現腫瘤原發於子宮內膜,經婦科醫生抽取組織,證實患上子宮內膜癌,並轉移至肺部和淋巴。由於病情來得急,黃小姐決定盡快接受治療。

兩研究證能延晚期患者壽命

治療晚期子宮內膜癌,除化療之外,有沒有其他更有效方法呢?

以往,紫杉醇類和鉑類(taxol/carboplatin)化療組合,是治療晚期和復發性子宮內膜癌的標準方案。隨着免疫治療進步,近年研究發現化療與免疫治療結合使用,能延長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無惡化存活率和壽命。

其中兩個研究去年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

1. NRG-GY018研究:逾800名第三、四期子宮內膜癌患者參與,使用混合化療(taxol/carboplatin)共6套,並隨機分配使用免疫治療派姆單抗(pembrolizumab)或安慰劑共2年時間。結果發現,化療配合免疫治療能明顯延長無惡化存活率。對於腫瘤具有特定基因改變的患者(d-MMR或MSI-High)尤其明顯,化療配合免疫治療能把12個月無惡化存活率由38%升至74%;而沒有基因改變的患者,12個月無惡化存活率也由30%提升至50%。

2. RUBY研究:研究化療配合免疫治療多塔利單抗(dostarlimab),用於復發或晚期子宮內膜癌病人。494名女士分為2組,一組接受6次紫杉醇類和鉑類(taxol/carboplatin),另一組接受化療配合免疫系統藥物多塔利單抗,總共3年療程。結果顯示,使用免疫系統治療有效提高無惡化存活率和總存活率。當中118名患者的腫瘤具有特定基因改變(d-MMR或MSI-High),化療配合免疫治療能把24個月無惡化存活率由15.7%提升至61.4%,24個月總存活率由58.7%升至83.3%。而376名沒有基因改變患者,24個月無惡化存活率由18.8%提升至28.4%。

【子宮內膜癌】香港最常見女性癌症第4位 腫瘤可擴散至其他器官
延長壽命–研究發現化療與免疫治療結合使用,能延長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無惡化存活率和壽命。(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個案無關,gahsoon@iStockphoto)

嚴重副作用少於5%

化療加上免疫治療,副作用會否加劇?

化療加上免疫治療,免不了會增加藥物副作用。不過,免疫治療在不同癌症已廣泛利用,用於子宮內膜癌病人身上,並沒有明顯其他副作用。由於免疫治療是利用自身免疫力去對抗癌症,身體不同部位也有可能出現副作用,包括出現皮疹、肚瀉、內分泌失調(例如甲狀腺素低、皮質醇低等)、影響肝酵素或腎功能等,不過大多數副作用輕微,嚴重副作用少於5%。而上述兩個研究,都沒有因免疫治療而引致的死亡個案。


相關閲讀:子宮下垂5個徵狀 患者陰道下墜、小便困難 女性更年期後高危 盆底肌肉運動助改善


HER2陽性 化療+標靶療效理想

除了免疫治療配合化療作一線治療外,還有沒有其他新型治療對抗子宮內膜癌?

現時,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可以檢查特定基因MMR/MSI之外,檢測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二型(HER2)也可幫助治療選擇。

子宮漿液性癌是一種罕見但入侵性很高的癌症,當中三成子宮漿液性癌患者HER2陽性。一項第二期臨牀研究,61名HER2陽性的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分別接受化療或化療配合抗HER2標靶治療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結果顯示,加入標靶治療組別的無惡化存活期由8個月升至12.6個月。

另一項研究,40名HER2陽性表現1至3分(HER2表現量由低至高分為0至3分,0分屬陰性,1至2分表現量低,3分表現陽性)的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在一線或後線治療無效後,接受針對HER2因子的抗體藥物複合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 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治療,整體反應率高達57%,而HER2為3分(HER2表現陽性)病人整體反應率達84.6%,24個月無惡化存活率逾六成。

【子宮內膜癌】香港最常見女性癌症第4位 腫瘤可擴散至其他器官
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是子宮最內層長出的惡性腫瘤。(明報製圖)

相關閲讀:【三大婦科癌症】解構早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診斷和手術治療


標靶藥或影響心臟泵血

抗HER2的標靶藥物有什麼副作用?

抗HER2標靶藥物常用於乳癌和胃癌,副作用包括疲倦、發燒、食慾不振等,亦可能影響心臟泵血功能,所以醫生會定期替病人用心臟超聲波檢查心臟。

癌症治療日新月異,雖然新型藥物能幫助提高存活率和無惡化存活率,但仍有部分病人出現抗藥性,期望將來有更多新的治療方案,加強藥物效果之餘,也能減低副作用,保持患者的生活質素。

文:陳穎樂(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口咽癌初期沒明顯病徵 新症倍僧 中大料因HPV //www.afterroberto.com/%e5%8f%a3%e5%92%bd%e7%99%8c%e5%88%9d%e6%9c%9f%e6%b2%92%e6%98%8e%e9%a1%af%e7%97%85%e5%be%b5-%e6%96%b0%e7%97%87%e5%80%8d%e5%83%a7-%e4%b8%ad%e5%a4%a7%e6%96%99%e5%9b%a0hpv/ Mon, 29 Apr 2024 09:34:1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837

【明報專訊】感染高風險HPV(人類乳頭瘤病毒)除了可引致子宮頸癌,亦可導致口咽癌,男女均可患病。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本港「鱗狀細胞口咽癌」每年新症在過去約30年增加約兩倍,其中帶有HPV的患者比例自2005年起顯著增加。領導研究的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認為,數據反映本港口咽癌新症增幅由HPV引致,且男女風險相若,建議政府將免費接種HPV疫苗計劃擴至男童。(明報記者 張逸羲) (編按:口咽癌是什麼呢?初期並沒有明顯病徵,患者一般先出現吞嚥困難、喉嚨和口腔等有硬塊、喉嚨痛,其後會唾液帶血絲、咳血、耳痛、聲音嘶啞和體重下降……)

口咽癌初期沒明顯病徵 新症倍僧 中大料因HPV
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右)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副教授陳英權(左)有份參與的研究顯示,本港近年口咽癌新症個案增幅,主要由感染高風險HPV(人類乳頭瘤病毒)所致,建議政府資助所有學童免費接種HPV疫苗。(鄧家烜攝)

口咽癌是什麼?初期無明顯病徵 無常規篩查

口咽癌患者初期無明顯病徵,亦無常規篩查方法。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副教授陳英權稱大部分口咽癌患者確診時,癌細胞已擴散,逾八成屬中至晚期,較難單靠做手術切清病變部分,治癒率跌至約六至七成。陳英權指出,口咽癌初期沒明顯徵狀,尤其是與感染HPV(人類乳頭瘤病毒)相關的病例,患者一般先出現吞嚥困難、喉嚨和口腔等有硬塊、喉嚨痛,其後會唾液帶血絲、咳血、耳痛、無法完全張口和移動舌頭、聲音嘶啞和體重下降。診斷方面,他稱醫生會以手指觸摸口腔內部,並以內窺鏡觀察和抽取活組織化驗。

確診多屬中至晚期 電療化療治癒率六七成

陳英權引述數據稱,本港口腔癌新症約12%屬早期,70%和14%屬中期和晚期,其餘無法分類。他稱醫治早期口腔癌主要以手術和電療,又或電療和化療,治癒率達九成,中至晚期則較難以手術清除病變部分,主要是電療和化療,治癒率跌至六至七成。他說電療會令患者口乾,不夠唾液分泌,「可能食飯都食不到」,而手術或令神經線受損,影響肩頸活動。

口咽癌多於舌根、扁桃體、口咽側壁發生 帶病毒患者比例升

口咽癌主要發生於舌根、扁桃體、軟顎、口咽側壁和後壁,鱗狀細胞口咽癌最常見。中大醫學院分析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發現本港鱗狀細胞口咽癌每年新症由1986年36宗,增至2020年116宗,增幅2.2倍;單計2011至2020年的10年間,增幅亦達147%,遠超同期整體癌症新症增幅的26%。

研究團隊分析2010至2020年的310宗鱗狀細胞口咽癌新症,發現HPV陽性率為36.1%;再對比早前同類研究數據,發現陽性率由2005至2010年的20.8%,增至2016至2020年的41.9%。研究亦發現扁桃體癌(口咽癌之一)新症的HPV陽性率同期亦由29%增至64.7%。


相關閲讀:【食道癌】死亡率高 常見病徵吞嚥困難 注意5大高危因素:吸煙、嗜酒、長期胃酸倒流

全球三成個案與HPV有關

陳基湘說全球普遍約三成口咽癌個案與HPV有關,歐美國家比例較高,達七至九成。他說HPV可透過口交等性行為傳播,令其他人口腔受感染,尤其扁桃體;感染者大多無病徵,身體約數月至半年可自行清除病毒,吸煙和飲酒則令身體較難清除病毒,感染部位長遠可致癌。

目前市民可自費接種HPV疫苗,政府2019/20學年將HPV疫苗納入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為小五和小六女童免費接種兩針。陳基湘稱HPV疫苗可預防子宮頸癌的數據清晰,相反口咽癌一般在感染HPV後10至15年始病發,暫無清晰和直接數據證實HPV疫苗可預防口咽癌,惟今次研究反映本港HPV引致口咽癌新症愈來愈多,且男女比例相若,建議政府考慮資助男童免費接種。


相關閲讀:聞HPV色變 女士憂變子宮頸癌 男士注意八成陰莖癌有關 尿液檢測男女適用?

料可依病毒致癌機理篩查

陳英權引述另一研究數據稱,HPV口咽癌患者普遍較年輕,平均確診年齡59.8歲,無HPV者為63.9歲;HPV口咽癌患者確診時癌症多數處於早期階段,故5年存活率達六成,非HPV口咽癌的存活率則不足三成。陳基湘稱現時本港無口咽癌篩查,相信HPV可引致口咽癌的機理可作為篩查方向。

]]>
拆解3個避孕迷思 體外射精不會懷孕?安全期即「前7後7」?青少年要知的安全性行為 //www.afterroberto.com/%e6%8b%86%e8%a7%a3%e9%81%bf%e5%ad%95%e8%bf%b7%e6%80%9d-%e9%ab%94%e5%a4%96%e5%b0%84%e7%b2%be%e4%b8%8d%e6%9c%83%e6%87%b7%e5%ad%95-%e5%ae%89%e5%85%a8%e6%80%a7%e8%a1%8c%e7%82%ba/ Mon, 15 Apr 2024 10:26:1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761

【明報專訊】支援年輕女性的本地非牟利機構「青躍」發現,近來接獲意外懷孕的求助個案是疫情前3倍,當中不乏中學生,估計與交友渠道多元有關,如交友Apps、網上打機等,令親密關係界線變得模糊;加上網上充斥錯誤的性資訊,不少青少年容易抱有僥倖心態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導致「意外」頻生。(編按:究竟體外射精不會懷孕?計算安全期只要是月經「前7後7」便可避開排卵期?安全套「打孖上」避孕更安全?婦產科專科醫生逐一拆解3個避孕迷思!)

拆解3個避孕迷思 體外射精不會懷孕?安全期即「前7後7」?青少年要知的安全性行為
交友Apps、網上打機等交友方式的親密界線模糊,青躍指是近年向機構求助的意外懷孕個案上升原因之一。(設計圖片,TarikVision、KIT8@iStockphoto/明報製圖)

疫後意外懷孕趨升青少年對安全性行為存偏差

青少年遇上意外懷孕,面對隨之而來的責任,人生計劃被全盤打亂,令他們手足無措。青躍:求助者最小11歲關注年輕女性權益與發展的「青躍-青少女發展網絡」(簡稱:青躍),處理不少戀愛暴力、家暴、少女援交、意外懷孕等求助個案,發現近來意外懷孕的個案明顯上升。青躍資源發展主管周昭欣指,疫情前機構每月平均接獲2至3宗個案,但在疫情爆發後及至近年,直接求助數字是疫情前3倍;連同由學校、教會、其他中心等轉介,每月曾有近20宗個案。求助數字至今未見回落,而求助人年齡差距愈來愈大,「我們主要支援16至25歲的女生,但機構熱線每日24小時運作,收過未成年懷孕個案,年齡最小的僅11歲;近期較常見17歲左右的個案,亦有30至40歲女士求助」,當中甚至牽涉性暴力、原生家庭問題等複雜情况。

拆解3個避孕迷思 體外射精不會懷孕?安全期即「前7後7」?青少年要知的安全性行為
周昭欣(受訪者提供)

性知識不足 網上多錯誤信息

意外懷孕求助數字急增,青躍曾向不同院校、醫院及前線同工了解原因。比如疫情期間公立醫院暫停終止懷孕手術等非緊急服務,女士唯有轉向機構求助;另外,近年結交朋友的渠道多元,如交友Apps、網上組團打機等,這些交友方式對親密關係的界線較模糊。周昭欣又指,網上討論區、社交平台等不少人談論性,但內容分散又夾雜謬誤,青少年容易抱有僥倖心態發生不安全性行為。 「我們發現,根本原因在於當事人對於安全性行為的看法出現偏差,他們對避孕措施有一定認識,但對『安全』卻有不同詮釋。」青躍外展項目幹事、註冊社工蔡凱霖表示,最常見是誤以為體外射精、計算安全期等方法能有效避孕(見「拆解迷思」)。家計會「2021年青少年與性研究」調查亦發現,僅三至四成的中三至中六學生對上述性知識有正確認知。周昭欣續說,「在溝通過程中,伴侶之間未必有明確共識,女方即使覺得不安全,也未有表態,結果雙方在對安全性行為的模糊定義下性交,就易有意外懷孕的情况出現」。

拆解3個避孕迷思 體外射精不會懷孕?安全期即「前7後7」?青少年要知的安全性行為
蔡凱霖(受訪者提供)

打亂人生計劃 壓力大可致抑鬱

「當少女發現意外懷孕,情緒會即時受到影響;因讀書、工作或各樣計劃都可能因而被打亂。」周昭欣指,求助人聯絡機構時,很多都徬徨無助、備受壓力,例如應否繼續懷孕,在港抑或內地做終止懷孕手術、有何風險、怎向家人交代等,「華人社會對未婚懷孕仍有禁忌,她們還需面對個人形象、自愛等問題,很大壓力」。生理上,部分少女自身營養不足,不適合懷孕,甚至懷孕後才發現基因有問題會影響下一代,這些都對孕婦和胎兒健康有影響。婦產科專科醫生謝曉明亦指,「無論怎樣處理這次懷孕,之後也會很影響當事人的情緒,甚或引致抑鬱、情緒病等」。

拆解3個避孕迷思 體外射精不會懷孕?安全期即「前7後7」?青少年要知的安全性行為
少女發現意外懷孕,打亂人生計劃,身心備受壓力。(Love portrait and love the world@iStockphoto)

伴侶間仔細討論安全避孕

避免意外懷孕,周昭欣指伴侶間應就親密行為有雙向溝通,不止是什麼時候發生性行為,還要就安全的避孕措施仔細討論,「女生都可採取主動,跟對方說出自己認為安全的措施,例如服避孕丸、打避孕針;若使用安全套,還要深入地談及什麼時候戴」。青少年應學習正確的性知識,不少機構包括青躍,在網上都有性教育資料庫,建議主動了解。

香港終止懷孕手術有周數限制

萬一發現意外懷孕,「別把責任全放在自己身上」,周昭欣鼓勵女性尋求相關機構協助,毋須獨自面對。在香港做終止懷孕手術有周數限制,例如家計會,接受懷孕10周或以下孕婦終止懷孕,她建議若經濟能力許可,當事人應盡量檢查懷孕周數,「愈早知道愈好,若屬懷孕早期,可有更多選擇」。

拆解迷思:性交未射精也可致懷孕

網上性資訊真假難分,易「搞出人命」!婦產科專科醫生謝曉明拆解避孕迷思:

1. 體外射精不會懷孕。╳
當陰莖進入陰道,即使男士未射精,分泌物中都可能有精液泄漏,使女方懷孕。

2.計算安全期,月經「前7後7」可避開排卵期。╳
安全期不易計算,尤其是月經不準的女性。另外,壓力、身體不適、藥物等都可改變體內荷爾蒙,影響排卵期。有研究指,計算安全期避孕有兩至三成機率失敗,不建議用此方法避孕。

3.安全套「打孖上」更安全。╳
沒有這種說法。安全套若正確使用,一個已能安全避孕。注意應在陰莖未進入陰道前套上,而非射精前。另外拆開包裝時需小心,以免破壞安全套。
萬一沒有避孕,或避孕方法失敗,例如安全套破損,應盡快採取緊急避孕措施,「服緊急避孕丸或用避孕環」。謝曉明指,現時緊急避孕丸有兩種,包括單一荷爾蒙和黃體激素受體劑,兩者都能抑制排卵,減低精子與卵子結合的機率,「但愈早服用愈好,否則已排卵或受精,就會失效」。前者需在性行為後72小時內服用,避孕失敗率約2%至3%;後者需在120小時內服用,失敗率為1%至2%;至於避孕環,「需在發生性行為後5日內使用,由專業醫護置入體內,失敗率低於0.1%,非常有效」。

知多啲:滿9歲可打HPV疫苗 預防子宮頸癌

安全性行為不止避免意外懷孕,還可預防性病。「很多年輕女性對於避孕措施的知識薄弱,甚至不避孕,容易患上性病。」婦產科專科醫生謝曉明曾遇過10多歲的援交少女,感染性病疣(俗稱「椰菜花」)和其他性病。愈年輕發生性行為,不單增加感染性病的風險,亦愈早暴露於HPV病毒。

拆解3個避孕迷思 體外射精不會懷孕?安全期即「前7後7」?青少年要知的安全性行為
謝曉明(受訪者提供)

HPV病毒主要經性接觸傳染,透過性行為可將病毒帶到子宮頸。交友觀念開放,部分人有不止一名伴侶,又或很快轉換對象;當性伴侶數量愈多,染上HPV病毒的機率就愈高,接觸到高危HPV病毒的風險亦增加。「若身體抵抗力不足,無法清除這些病毒,在持續感染HPV病毒下,可引致細胞病變,演變成子宮頸癌。」謝曉明鼓勵女士盡早接種HPV疫苗,「現時9歲或以上女性已可接種,愈年輕接種,免疫反應就愈好,最理想在未有性行為前接種」。另外,應減少性伴侶數目,並發生安全性行為。

拆解3個避孕迷思 體外射精不會懷孕?安全期即「前7後7」?青少年要知的安全性行為
市面上有HPV病毒檢測包,可從尿液DNA找出高風險 HPV病毒,助預防子宮頸癌。(受訪者提供)

驗尿揪出HPV病毒 男女適用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客座副教授招彥燾補充,「數據顯示疫苗有約八成效用,女士還需定期做(HPV病毒及子宮頸癌)檢測,才能阻截病毒演變成癌症」。現時透過子宮頸抹片,可檢測HPV病毒和癌前細胞病變;不過仍有部分女士因怕痛或尷尬,對子宮頸篩查卻步。市面上有些HPV病毒檢測包,可從尿液DNA找出高風險的HPV病毒,有助篩查子宮頸癌。檢測包男女適用,招彥燾指即使女性本身並非有多名性伴侶,仍可能會反覆感染HPV病毒,或與伴侶體內本身潛藏HPV病毒有關,他鼓勵男士為保護另一半,也要定期檢查。

拆解3個避孕迷思 體外射精不會懷孕?安全期即「前7後7」?青少年要知的安全性行為
招彥燾(受訪者提供)

為了提高公眾對子宮頸癌的認識和預防意識,有本地生物科技公司將於下周舉辦健康講座,並向每名出席女士派發1盒HPV尿液DNA檢測包,以鼓勵檢測。

健康講座
題目:預防子宮頸癌不容忽視 揭秘HPV檢測的重要性
日期:4月22日
時間:上午10:00至11:30
費用:全免
地點:觀塘翠屏道3號1樓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禮堂
對象:關注健康的女士,基層優先
報名:shorturl.at/HKS35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關於年輕人患癌的4個問題 九成人患白血病、淋巴癌、乳癌等9類癌症 //www.afterroberto.com/%e9%97%9c%e6%96%bc%e5%b9%b4%e8%bc%95%e4%ba%ba%e6%82%a3%e7%99%8c%e7%9a%84%e5%95%8f%e9%a1%8c-%e5%b8%b8%e8%a6%8b%e7%99%8c%e7%97%87/ Mon, 15 Apr 2024 08:34:1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756

【明報專訊】如果大家近期有留意新聞,都知道英國威爾斯王妃凱特(Kate Middleton)不幸患上癌症的消息,並開始接受化療。凱特才42歲,消息令人意外之餘,也令大家更加關注年輕一代患上癌症的情况。(編按:據統計全球約有120萬年輕癌症新症個案,佔全球新症個案5%。過去40年間,年輕人癌症的發生率增加了30%。年輕癌症患者大多患上哪類癌症?白血病、淋巴癌、乳癌、胃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在治療和復康過程中有什麼要注意呢?以下4個問題有助大家了解更多年輕人患癌情况。)

關於年輕人患癌的4個問題 九成人患白血病、淋巴癌、乳癌等9類癌症
英國威爾斯王妃凱特早前在預錄影片(圖)中證實患癌,正接受化療。(路透社)

年輕人患癌率 近40年升30%  患白血病、淋巴癌、乳癌為主

1.現時全球年輕人患癌症的情况是怎樣?

根據國際和歐洲組織的定義,若在15至39歲不幸患上癌症,便屬於「年輕癌症患者」。而監察流行病SEER資料庫在2019年統計,全球約有120萬年輕癌症新症個案,佔全球新症個案5%。在過去40年間,年輕人癌症的發生率增加了30%。

2.年輕人多患什麼類型的癌症?

約九成年輕人患癌症的種類為白血病、淋巴癌、肌肉腫瘤、黑色素瘤、乳癌、子宮頸癌、睾丸癌、大腸癌和腦癌;另外,甲狀腺癌和胃癌在年輕人中也較為常見。


相關閲讀:【淋巴癌】分四期有多種方法治療 留意3大淋巴癌警號 及早確診治癒率高


生存比例 與年長患者無大分別

3.年輕人患癌症,跟年長患者有什麼分別?

根據資料統計,年輕癌症患者的生存比例和年長患者沒有太大分別。不過由於他們比較年輕,要特別注意他們的身心靈健康發展,尤其是青少年正在發育時期和求學階段,需要家人和社會的支持,都比成年人有所不同。

關顧身心 預備「生育力保存」

4.年輕癌症患者在治療和復康過程中,會遇到什麼挑戰?

.認知不足:公眾對年輕癌症患者的認知不足,對於他們需要的診斷和專門護理並未有足夠了解和掌握。

.心理照顧:年輕人有較複雜的心理需要,例如自我形象確立與認同、人際關係、同伴支持、性取向和私隱等問題。而且,年輕人也有特殊的反叛心態和冒險精神,容易有吸煙、酗酒、濫藥,甚至自殺傾向。

.生育問題:化療和電療有可能減少和損害精子和卵子,在治療之前需要為患者做好輔導,並預備「生育力保存」以保存精子、卵子、胚胎或卵巢組織,讓他們將來有機會生育小朋友。

.長遠副作用:化療、標靶治療和電療都有可能造成長遠副作用。例如化療(如doxorubicin)可能影響心臟,電療後多年有可能造成二次癌症;另外,某些癌症病人需要長期服用補充劑,例如甲狀腺癌患者需要長期服用甲狀腺素等。所以,年輕患者需長期覆診和跟進。

.復康之路:年輕患者的復康之路很漫長,除了心理輔導,治療對於學業和工作也有一定影響。不少年輕康復者對恢復學業和工作未有信心,需要更多背後支持,甚至經濟援助,讓他們逐漸與社會接軌。


相關閲讀:【三大婦科癌症】解構早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診斷和手術治療


抗癌路不易行 勿失希望和信心

凱特王妃在BBC電台發表的講話,最後一段也鼓勵同路人,不要失去希望和信心。「For everyone facing this disease, in whatever form, please do not lose faith or hope. You are not alone.」年輕癌症患者,這條抗癌之路不容易,加油啊!

「家支援」社區紓緩治療應用程式,是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屬下一個項目,支援癌症病人和家屬在家照顧,為他們加添可用資源,以正面積極心態面對癌症。

下載應用程式:shorturl.at/cmzEX

文:陳穎樂

(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癌治準繩)

]]>
【世界癌症日】預防癌症  由健康生活開始 附9個防癌貼士(衛生處方) //www.afterroberto.com/%e4%b8%96%e7%95%8c%e7%99%8c%e7%97%87%e6%97%a5-%e9%a0%90%e9%98%b2%e7%99%8c%e7%97%87-%e7%94%b1%e5%81%a5%e5%ba%b7%e7%94%9f%e6%b4%bb%e9%96%8b%e5%a7%8b-%e9%99%849%e5%80%8b%e9%98%b2%e7%99%8c%e8%b2%bc/ Fri, 02 Feb 2024 05:02:1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116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最新統計數字,2021年本港癌症新症再創新高,達3.8萬多宗,而癌症仍是香港的頭號殺手,癌症死亡人數於2022年接近1.5萬人。最致命癌症排名首三位,依次序為肺癌、大腸癌和肝癌。

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目的是提高大眾對癌症的認識,攜手應對癌症。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是「整合衞生資源,醫療人人共享」。世界衞生組織(世衞)指出,有接近一半的癌症個案是可以透過良好生活方式來預防。

【世界癌症日】預防癌症  由健康生活開始 附9個防癌貼士(衛生處方)
【世界癌症日】預防癌症  由健康生活開始 附9個防癌貼士(衛生處方)

「預防勝於治療」,要減低患上癌症的機會,可以由健康生活做起。其中保持均衡飲食和適量的運動是預防癌症的方法之一。

2.4世界癌症日 預防癌症9個貼士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以下是一些防癌貼士,鼓勵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奉行健康生活模式,以減低患上癌症的風險。

  1. 不吸煙及避免吸入二手煙
    吸煙不但是肺癌的主要成因,還可能引致多種癌症包括子宮頸癌等。吸煙人士可致電衞生署綜合戒煙熱線1833 183或者瀏覽www.livetobaccofree.hk尋求免費戒煙服務。
  2. 避免飲酒
    酒精已被世衞列為第一類致癌物。不論是飲啤酒、紅酒、白酒或威士忌,都會增加癌症風險。飲酒人士為了健康着想,應該逐步減少飲酒,直至完全不飲酒。想了解改變飲酒習慣的資訊,可瀏覽www.change4health.gov.hk
  3. 保持均衡飲食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進食加工肉類和紅肉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而鹽醃蔬菜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市民應每日進食最少5份蔬菜和水果;限制食用加工肉類和紅肉;以及減少進食高脂、高鹽或高糖的食物。
  4. 日常多進行體能活動 減少久坐不動時間
    久坐不動會提高患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世衞建議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應每星期進行最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對於習慣靜態活動的人士,可以將步行融入日常生活,例如多行樓梯;或者平日乘車時,提早一個站下車,再步行到目的地。
  5. 保持適中體重和腰圍
    超重或肥胖與12種癌症風險增加有關。因此,奉行以上的健康生活,以降低肥胖風險尤其重要。對香港的華裔成年人來說,體重指數(BMI)大於或等於25便屬肥胖,而體重指數達23至少於25即屬超重。
  6. 接種疫苗 預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和人類乳頭瘤病毒 (又稱HPV)
    一些傳染性病原體已獲證實與癌症有關,包括引致子宮頸癌的高風險類型HPV,以及與肝癌有關的乙型肝炎病毒等,接種疫苗預防感染能有效預防相關的癌症。
  7. 避免過度曝曬於陽光下,適當使用防曬用品,可預防皮膚癌。
  8. 遵守職業安全和健康守則,包括在適當情况下使用保護裝備,以減少在工作場所接觸致癌物質的機會。
  9. 進行安全性行為(例如使用安全套),減低經性接觸感染HPV的風險。


相關閲讀:質子治療狙擊癌細胞 縮短治療次數減副作用

3項癌症篩查計劃

要有效防控癌症,接受癌症篩查同樣重要,篩查的目的是在症狀尚未出現時及早發現癌前病變或初期癌症,以便及早治療,從而提升存活率。現時,衞生署已推行3項實證為本的癌症篩查計劃:

「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50至75歲、沒有徵狀的香港居民接受大腸癌篩查。

「子宮頸普查計劃」:鼓勵曾有性經驗的25至64歲婦女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合資格婦女可透過24小時熱線3166 6631預約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提供的子宮頸篩查服務。市民可瀏覽「大腸癌篩查計劃」專頁(www.colonscreen.gov.hk)和「子宮頸普查計劃」專頁(www.cervicalscreening.gov.hk)了解詳情。

「乳癌篩查先導計劃」:衞生署轄下的3間婦女健康中心及18間長者健康中心,為合資格婦女提供風險為本的乳癌篩查服務。詳情可於家庭健康服務(www.fhs.gov.hk)和長者健康服務(www.elderly.gov.hk)的網站查閱。

文:劉家怡醫生(衞生署非傳染病處醫生)


相關閲讀:【癌症治療】整體癌症新症增加 死亡率減 與癌共存新常態 治療癌症6大種類

大腸癌篩查計劃專題網站 https://www.colonscreen.gov.hk【世界癌症日】預防癌症  由健康生活開始 附9個防癌貼士(衛生處方)
子宮頸普查計劃專題網站 https://www.cervicalscreening.gov.hk【世界癌症日】預防癌症  由健康生活開始 附9個防癌貼士(衛生處方)

]]>
聞HPV色變 女士憂變子宮頸癌 男士注意八成陰莖癌有關 尿液檢測男女適用? //www.afterroberto.com/%e8%81%9ehpv%e8%89%b2%e8%ae%8a-%e5%a5%b3%e5%a3%ab%e6%86%82%e8%ae%8a%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7%94%b7%e5%a3%ab%e6%b3%a8%e6%84%8f%e9%99%b0%e8%8e%96%e7%99%8c%e6%9c%89%e9%97%9c/ Thu, 25 Jan 2024 08:59:2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036

【明報專訊】很多女士都聞HPV(人類乳頭瘤病毒)色變,皆因逾95%子宮頸癌,都由此病毒引致,所以建議定期接受柏氏抹片檢查。柏氏抹片可偵測子宮頸細胞有否變異,但若感染HPV而又未發展至病變階段,抹片檢查無法提早「緝兇」! 因此,衛生署發出新指引,轄下子宮頸普查計劃,加入直接檢測HPV DNA的安排,有本地生物科技公司推出HPV尿液檢測包,突破傳統採樣方法,不單為女士帶來方便,更惠及男士,能盡快揪出潛藏體內可引致陰莖癌的高風險類型HPV!

聞HPV色變 女士憂變子宮頸癌 男士注意八成陰莖癌有關 尿液檢測男女適用?
(DrAfter123@iStockphoto/明報製圖)

子宮頸癌成因:逾95%與持續感染HPV有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子宮頸癌是全球第四大婦女常見癌症,本港則位列第七。醫學界亦已確定,子宮頸癌的成因,有超過95%與持續感染HPV有關,「這個病毒,主要通過皮膚接觸而傳播。雖然理論上,當我們觸碰到附着HPV的物品,包括受污染的公共設施,再接觸到自身性器官,都有可能造成感染,但一般相信,HPV最常見傳染途徑,還是透過性行為」,仁安醫院婦產科顧問醫生周寄雯說。

聞HPV色變 女士憂變子宮頸癌 男士注意八成陰莖癌有關 尿液檢測男女適用?
周寄雯(受訪者提供)

14種高危HPV 16、18型「最惡」

HPV有超過150種不同類型,但並非每種類型都會引致子宮頸癌。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客座副教授招彥燾指出,HPV是很常見的病毒,大多數患者感染後並沒有任何徵狀,也可靠自身免疫力消除,但萬一沾上「高危」類型,就不能掉以輕心,「可導致子宮頸癌的高危HPV有14種,其中約75%個案由HPV 16或18型所引致,因此婦女若發現子宮頸帶有這兩個『最惡』的HPV型號,就建議馬上做陰道鏡檢查,抽取組織詳細化驗」。

子宮頸受HPV感染後,細胞可能會受損害,產生病變,甚至慢慢發展成為癌症,因此,醫學界一直呼籲,所有曾有性經驗的婦女,都應該定期作子宮頸篩查,以「早發現,早介入」的手段,去應對這個本港女性第八號殺手!一直以來,柏氏抹片檢查都是預防子宮頸癌的第一道防線,惟在2021年,WHO建議,把HPV DNA檢測改為首選篩查方法,而本港衛生署在2023年4月,作出相同修訂。究竟兩者有何分別呢?

聞HPV色變 女士憂變子宮頸癌 男士注意八成陰莖癌有關 尿液檢測男女適用?
(明報製圖)

相關閲讀:【三大婦科癌症】解構早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診斷和手術治療

驗DNA可較早期預測病變機率

周寄雯解釋,在採樣程序上,兩者是一樣,使用窺器(鴨嘴鉗)採集子宮頸細胞樣本,只是檢驗方式不同,「柏氏抹片是把採集到的樣本,透過顯微鏡去辨別細胞形態,觀察有否異常或病變;HPV DNA檢測,就偵測細胞是否有高風險類型HPV的存在」。不少國際大型研究均指出,HPV DNA檢測有較高靈敏度,能於較早期預測到婦女子宮頸出現高度病變的機率。

招彥燾亦表示,柏氏抹片採樣後,主要靠技術人員借助顯微鏡目測細胞是否有病變,有可能出現人為偏差;但以PCR(聚合酶鏈反應)方法測定子宮頸拭子中是否存在HPV DNA,整個過程都由機器操作,準確度較有保證。

聞HPV色變 女士憂變子宮頸癌 男士注意八成陰莖癌有關 尿液檢測男女適用?
柏氏抹片和傳統HPV DNA檢查,都要用「鴨嘴鉗」採集子宮頸細胞樣本。(anastas_@iStockphoto)

25至29歲易假陽性 宜做抹片

自2023年4月起,衛生署已為使用其子宮頸癌篩查服務的30至64歲婦女,採用HPV DNA檢測,檢測結果為陰性的人士,建議每5年再檢測;至於25至29歲的婦女,由於出現短暫感染HPV的比率較高,若使用HPV DNA檢測,較大可能出現假陽性,為免引來不必要的恐慌或過度治療,因此會維持做柏氏抹片的細胞檢驗,若連續2年檢驗結果皆正常(陰性),其後可每3年接受一次篩查。

至於私營醫療市場,周寄雯指,礙於成本問題,暫時並非所有醫生都跟隨政府做法,「現在做柏氏抹片細胞檢驗,大部分化驗室收費是介乎300至400元;但如果是HPV DNA檢測,就要800至1200元,兩者相距甚大,所以都要給病人提供選擇。事實上,不少女士都寧願選擇頻密做柏氏抹片,即使結果正常,她們都會每年檢查一次」。

聞HPV色變 女士憂變子宮頸癌 男士注意八成陰莖癌有關 尿液檢測男女適用?
通過專利技術,能把尿液樣本中的HPV DNA 集中一起,容易被提取檢驗。(受訪者提供)

知多啲:逾八成陰莖癌和HPV有關 保護伴侶定期檢測

衛生署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顯示,有47.9%的25至64歲女士未曾或沒有接受定期子宮頸普查,當中原因包括「怕尷尬」、「怕痛或不適」,因此使用同樣經子宮頸採樣的HPV DNA檢測方法,未必能鼓勵她們恆常做檢查。但假如單靠一泡尿就可揪出病灶的話,或許吸引力便會大增!


相關閲讀:【安全性行為】經期不是安全期 衝紅燈小心搞出人命

尿液檢測包自助採樣 準確度98.1% 男女適用

身兼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客座副教授、生物科技公司創辦人的招彥燾,最近便推出全球首個以尿液DNA濃縮專利技術檢測HPV的檢測包,突破傳統HPV DNA檢測要採集細胞樣本的局限,可惠及男士。「其實透過性接觸,男女感染HPV的機率相若,說的不單是男士有可能把可致癌的HPV傳染給女方,增加伴侶患子宮頸癌的風險,研究亦指出,超過八成陰莖癌,以及五成以上肛門癌、口咽癌,都和HPV有關,所以為了保護自己及伴侶,男士都應該定期做檢測。」

HPV尿液檢測操作簡易,只要掃描檢測包上的專屬二維碼,填妥資料,然後把頭段小便注入採樣瓶,加入檢測包提供的保存液,密封後,便可交回指定收集點或聯絡專人上門收集樣本,5個工作天內可獲報告。招彥燾稱,樣本送到化驗室後,會利用他們的核心技術,把尿液中的HPV高效濃縮出來,再作基因排序,「我們可一次全面檢測27種HPV,包括14種高危和13種低危病毒,準確度達98.1%」。他透露,HPV尿液檢測包零售價現為1280港元,期望產品在市場普及化後,價格有下調空間。

文:沈雅詩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子宮頸癌關注月 籲公眾關注子宮頸癌 定期接受篩查 //www.afterroberto.com/%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9%97%9c%e6%b3%a8%e6%9c%88-%e7%b1%b2%e5%85%ac%e7%9c%be%e9%97%9c%e6%b3%a8%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5%ae%9a%e6%9c%9f%e6%8e%a5%e5%8f%97%e7%af%a9%e6%9f%a5/ Mon, 08 Jan 2024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862

世界衞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每年一月定為子宮頸癌關注月,以喚起公眾關注子宮頸癌,並採取適切的預防措施。

子宮頸癌關注月 籲公眾關注子宮頸癌 定期接受篩查
年齡介乎25 至 64 歲、曾有性經驗的婦女,即使沒有任何症狀,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

逾四成子宮頸癌到晚期才發現

子宮頸癌亦是本地婦女八大致命癌症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報告, 2012年至2021年間,子宮頸癌新增個案一直按年上升,由2012年的469宗,至2021年上升至596宗,十年間增加25%。

僅2022年,就錄得167 宗相關的死亡個案。本港數據亦顯示,確診子宮頸癌第一期的患者中,首5年的相對存活率可達90%。惟當癌症進入第四期,存活率則下降至只有16%。不過,逾四成的本地病例,確診時已屬晚期。


相關閲讀:【三大婦科癌症】解構早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診斷和手術治療

感染HPV病毒可致癌

子宮頸癌一般都是由於持續感染其中一種致癌的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HPV)所致。雖然病毒大多會被身體自行清除,但若持續感染,可引發子宮頸細胞病變,甚至癌症。這種病毒一般透過性接觸傳染,所以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在未有性行為前,接種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簡稱HPV疫苗)。此外,使用避孕套、避免有多個性伴侶,以採取安全性行為,並且避免吸煙,都有助預防感染。


相關閲讀:【安全性行為】經期不是安全期 衝紅燈小心搞出人命

定期篩查有效減低患癌機會  惟本港婦女篩查不足

年齡介乎25 至 64 歲、曾有性經驗的婦女,即使沒有任何症狀,都應該定期接受篩查。可是,根據衞生署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的結果顯示,僅有一半合資格女性曾經接受子宮頸篩查。當中更有相當比例的婦女,誤解身體無恙或沒有任何症狀,便無須接受檢查。

事實上,大部分受到HPV感染或有早期子宮頸癌前病變的婦女,均不會出現明顯症狀。若未能及時發現、而未有適當治療,出現病變的細胞可能會隨時間進一步惡化,演變成癌症。定期接受篩查,可有助檢測子宮頸的早期異常變化,以便及早識別患者,增加治癒及生存機會。

子宮頸細胞檢驗(又稱柏氏抹片)或HPV檢測,都是普遍採用的篩查方法。細胞檢驗可檢測子宮頸的異常細胞,而HPV檢測則可找出可致癌的HPV。這兩種檢測方法的採樣程序相似,醫護人員都會使用窺器,再用刷子或拭子收集樣本,並送到化驗室檢驗。

除此之外,世界衞生組織及一些海外公共衞生機構已經把陰道HPV自行採樣作為子宮頸篩查的有效方法。但目前尚未有充分科學證據證明其他HPV自行採樣的方法,包括尿液採樣為有效的篩查方法。衞生署會就此繼續密切留意有關的科研實證。

衞生署呼籲婦女了解相關的健康資訊,定期接受篩查,並採取有效措施,以預防子宮頸癌。不論是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由醫護人員採樣的HPV檢測或陰道HPV自行採樣,最重要的是定期篩查。擬於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接受子宮頸檢查服務的合資格婦女,可致電24小時預約及資訊熱線(電話號碼:3166 6631)進行預約。

子宮頸癌關注月 籲公眾關注子宮頸癌 定期接受篩查

文:廖天蕙醫生〈衞生署非傳染病處醫生〉

]]>
【三大婦科癌症】解構早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診斷和手術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4%b8%89%e5%a4%a7%e5%a9%a6%e7%a7%91%e7%99%8c%e7%97%87-%e8%a7%a3%e6%a7%8b%e6%97%a9%e6%9c%9f%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5%ad%90%e5%ae%ae%e5%85%a7%e8%86%9c%e7%99%8c-%e5%8d%b5%e5%b7%a2/ Fri, 29 Dec 2023 04:15: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811

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是本港常見的婦科癌症,大多早期徵狀不明顯,容易延誤治療時機。及早發現、診斷和接受治療,有助提升患者的治癒機會和存活率。醫生會按病灶的影響範圍為病人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案,屬早期的婦科癌症患者一般可通過手術切除腫瘤,中或晚期、已擴散或腫瘤體積大的病人雖然未必適合接受手術,但目前也有不同方式,例如先進行放射治療及化療等,使腫瘤縮小後再做手術切除,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和預後。

全子宮、兩邊卵巢切復發風

betway体彩 婦產科專科醫生譚家輝醫生表示,女性的卵巢較細,正常大約只有3厘米,而且位於盆腔內,所以即使卵巢出現腫瘤,甚至大至10厘米,患者都可能全不知情,只出現腹脹、餐後腹部不適、輕微腹痛等不明顯的徵狀,容易被忽視。若懷疑屬卵巢癌,醫生一般會先安排超聲波檢查,一旦有異常便會安排接受電腦掃描或正電子掃描,檢查癌症有否轉移。卵巢癌一般需要手術協助確診,術前病人需要接受詳細評估包括檢視腫瘤標記和惡性風險指數等,再進行手術切除腫瘤組織作病理診斷,判斷癌症分期,協助醫生針對性地制定治療方案。

卵巢癌的第一線治療是以手術切除。譚醫生表示,由於卵巢癌復發率高,因此即使患者只有一邊卵巢患癌,為安全起見一般都會建議患者把兩邊卵巢、兩條輸卵管及全子宮一併切除,以減低復發風險。若患者希望保留生育能力,則可與視乎情況採取單側輸卵管卵巢切除術。


相關閲讀:【婦科病病徵】卵巢癌徵狀如消化不良、腹脹?子宮內膜癌陰道異常出血?注意5大常見徵狀


子宮頸癌:子宮頸錐形切除術

至於子宮頸癌,早期病徵包括收經後、行房後或不規則出血,但譚醫生指出,大部分早期子宮頸癌患者都沒有任何徵狀,而是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測發現異常後才被診斷出來。因此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十分重要,當出現上述提及的徵狀都應及早求醫檢查,抽取子宮頸活組織檢驗作診斷。

譚醫生表示,大部分早期子宮頸癌患者都可以透過手術治療,手術後病人的存活率大多理想。腫瘤較小的子宮頸癌病人,可考慮接受錐形切除手術,經陰道切除子宮頸的圓錐形部分;或進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經陰道、腹部或微創腹腔鏡,切除子宮和子宮頸,部分較年輕的患者可視乎情况,保留子宮、輸卵管和卵巢,以保存生育能力。如患者年紀較大,手術及麻醉的風險較高,醫生可能會建議其他治療選項,例如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


相關閲讀:質子治療團隊幕後三大專業 各司其職精準追擊腫瘤 跨團隊合力擊退癌魔


子宮體癌低擴可採用微創腹腔鏡手術

上述講解的子宮頸癌和卵巢癌都是大眾較常聽到的,但其實最常見的婦科癌症是子宮體癌,它在女性十大常見癌症中排第4,每年逾1,200宗新症。譚醫生指出,子宮體癌早發現所以較不易擴散,因此早期子宮體癌的治愈率可達九成。要診斷子宮體癌,醫生可透過子宮內膜抽吸術,或進行宮腔鏡檢查和刮宮術,從子宮內膜抽取組織化驗。

一旦確診為子宮體癌,不論分期,若病人適合進行手術,手術仍屬標準治療方案。早期低擴散風險的子宮體癌患者一般可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切除子宮、雙側輸卵管及卵巢,不能進行腹腔鏡會建議開腹手術;高擴散風險的患者需要同時進行盆腔淋巴結切除術,作仔細的手術分期,以制定合適的術後輔助治療。

譚醫生提醒,婦科癌症較常見徵狀包括陰道出血、陰道分泌帶血或有異味、陰唇疼痛、腫瘤擴散引致背或腹痛、腹部出現腫塊等等,建議女士定期接受婦科檢查,以便及早確診和接受適當治療。他補充,早期與後期的婦科癌症,五年存活率可以相差很遠。以卵巢癌為例,第1期存活率達九成,第2期只有六成,第3期更降至只有三至四成,因此建議女性每年接受卵巢癌篩查。其他婦科癌症現時雖未有篩查指引,但如果女性有性行為,建議25歲起每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若首兩次結果正常,便可每隔3年檢查一次。

【三大婦科癌症】解構早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診斷和手術治療
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是本港常見的婦科癌症,早期徵狀並不明顯。(明報資料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