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失智”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09 Sep 2024 04:21:4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失智”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唱歌娛樂兼養生 釋放壓力防治失智改善吞嚥困難 //www.afterroberto.com/%e5%94%b1%e6%ad%8c%e5%a8%9b%e6%a8%82%e5%85%bc%e9%a4%8a%e7%94%9f-%e9%87%8b%e6%94%be%e5%a3%93%e5%8a%9b%e9%98%b2%e6%b2%bb%e5%a4%b1%e6%99%ba%e6%94%b9%e5%96%84%e5%90%9e%e5%9a%a5%e5%9b%b0%e9%9b%a3/ Mon, 09 Sep 2024 04:21:4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871 【明報專訊】(編按:筆者指出,聽音樂或聽歌可以令人心情放鬆,肝氣舒暢,不過略為被動;而唱歌則主動得多,身心全情投入,對健康裨益更大。有心理學研究指出,唱歌可改善抑鬱,透過輕快歌曲旋律抒發情緒。此外現時全球很多地區,將唱歌這種娛樂行為應用於防治老年失智症。大學研究發現,柏金遜症病人接受歌唱治療,一段時間後吞嚥能力得到明顯改善。此外,有肺病患者參加歌唱課程,課程完結後檢測到病人肺活量普遍都得到大幅提升,還有唱歌會用到腹式呼吸,有助加強新陳代謝……)

唱歌娛樂兼養生 釋放壓力防治失智改善吞嚥困難
唱歌美容–何樹勛指,唱歌時七情上面,令臉部較少應用的肌肉組織也活躍起來,有美容效果,同時延緩衰老。(設計圖片,Edwin Tan@iStockphoto)

唱歌行氣養生法門  五音減壓力帶走鬱悶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相傳這是一首遠古時代的流行民歌。放鬆心情時,大家就會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來,我們的祖先很早已懂得運用此法抒發情感。人與天地相應,唱歌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自然孕育出順應養護生命的行為,藉以釋放身心靈的壓力和苦悶,既是娛樂,也是養生法門。

中醫對臟腑的理解與西醫截然不同。以肝臟為例,西醫說肝臟有解毒、合成、轉化、代謝、分泌膽汁等功能;中醫則認為其主要功能為疏泄與藏血。疏泄包含了精神、情緒、消化,以及氣血水液的流通;藏血則包括了血液的儲存和調節。

抑鬱症與肝氣鬱結有關 有精神病房設卡拉OK

抑鬱症患者愈來愈多,其實與肝氣鬱結有莫大關係。醫治抑鬱症,中西醫各有千秋;中醫多從肝氣鬱結入手。至於非藥物的輔助療法,中西醫一致認為音樂治療對緩解病情有良好效果。有病人告知,香港一家醫院的精神病房內設有卡拉OK,可以讓病人盡情唱歌。心理學研究指出,唱歌可改善抑鬱,透過輕快歌曲旋律抒發情緒,心情變得暢快。

《素問》指出「百病皆生於氣也」,氣的意義至為廣大。氣的活動,也無所不至,因此疾病的發生和演變,與氣關係極為密切。中醫說「氣為血帥」,血之所以能循行脈中,有賴氣的推動。氣病例子至多,可概括為不足或過餘兩類。不足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過餘治療原則是「實者瀉之」。唱歌有助行氣,行氣就是補氣,強化機能;很多疾病其實是「鬱」出來,就要放開懷抱用歌聲將鬱悶帶走。

我在初中時開始對唱歌產生興趣,當時有一首流行英文歌My Bonnie,聽得如癡如醉,在一次音樂考試中唱了出來,沒想到竟然得到同學師長讚賞,因而受到極大鼓舞,高中校慶時甚至公開演唱,我的歌唱天賦逐漸浮現,可能是遺傳自家父。兒時居於澳門,家父和有「東方貓王」之稱的影星鄭君綿結交,兩人常結伴上松山練歌。

唱歌丹田發聲 如全身氣血循環運動

我在求學時期,與泰迪羅賓(本名關維鵬)、馮淬帆(本名馮兆覲)是同班同學,經常聽泰迪羅賓的樂隊演唱,十分陶醉。我又曾與馮兆覲一起練歌,當時我很欣賞其父親(知名粵劇武生馮鏡華)的獨特唱腔。馮兆覲後來成為影視圈忙人,我也另有發展,彼此聯絡漸少。我雖然做不成歌手,但在很多公開場合都會開腔唱歌,例如在學院年度校慶晚會或一些慈善籌款活動上,各方好友邀請上台獻歌,我都是義不容辭。因為本着既可以娛人娛己,又可以為慈善作出一分心意,何樂而不為呢?有朋友說我唱歌時聲線有點像台灣歌星青山,那是太抬舉我了。

無論工作如何忙碌,我都會盡量安排時間練歌。運用丹田發聲,內氣從下腹丹田上達口腔產生共鳴,使全身氣機通暢,等同做了一次全身氣血循環運動。我鼓勵學院員工及學生一起學習唱歌,既可增進友誼,又可減少病痛。最初由我抽空指導,及後禮聘專業歌唱家指導,加強愉快學習氣氛。

唱歌娛樂兼養生 釋放壓力防治失智改善吞嚥困難
娛人娛己–何樹勛(中)經常應好友邀請上台獻唱,既可娛人娛己,同時為慈善出力。圖為他為非牟利團體的演唱會獻聲。(作者提供)

防治失智症 改善吞嚥困難

中醫《黃帝內經》以五行(木、火、土、金、水)配五音(角、徵、宮、商、羽),而五臟(肝、心、脾、肺、腎)又與五音相呼應,發展出「五音療疾」的理論。五音療疾可以分為主動治療(親自彈奏樂器或歌唱)與被動治療(聽音樂或聽歌)兩種;都是運用五行原理,編出不同音樂旋律,起到調和人體陰陽氣血之作用。《黃帝內經》是2000多年前的中醫學經典著作,足以證明我們華夏文明很早已發現音樂是可以治病。

聽音樂或聽歌可以令人心情放鬆,肝氣舒暢,不過略為被動;而唱歌則主動得多,身心全情投入,對健康裨益更大。

現時全球很多地區,將唱歌這種娛樂行為應用於防治老年失智症。大學研究發現,柏金遜症病人接受歌唱治療,一段時間後吞嚥能力得到明顯改善。此外,有肺病患者參加歌唱課程,課程完結後檢測到病人肺活量普遍都得到大幅提升。

唱歌娛樂兼養生 釋放壓力防治失智改善吞嚥困難
90歲登紅館–90歲開演唱會的藝人胡楓(前中),創下最高齡登紅館演出的紀錄。(資料圖片)

疏肝解鬱 口腔潰瘍復發減

我有一個女病人長期受口腔潰瘍困擾,看過很多醫生,可是仍然反覆發作,時好時壞,不勝其煩。把脈辨證發覺她兩手關脈有點鬱結凝滯,明顯肝膽不暢,脾胃運化不足,是肝鬱化火再加上脾胃積滯所致。我處方疏肝解鬱、健脾消滯的藥,叮囑她注意飲食,早睡早起;並建議她有空時多唱歌,卡拉OK也好,洗澡時清唱也好,唱得愈多,口腔潰瘍復發機率愈少。她聽從勸說,生活上改變了不少壞習慣,且逐漸培養出唱歌的興趣,每天曲不離口,數月後口腔潰瘍沒有再復發,整個人變得愈來愈開朗,容光煥發。我少了一個病人,多了一個歌友。

為什麼會鼓勵病人唱歌?因為唱歌對肝鬱化火的證候最有幫助。中醫有一道名方「逍遙散」,可以疏肝解鬱(當然需中醫臨牀辨證論治)。假若能夠時常唱歌,唱得歌多亦可以令人開懷舒暢,即使功效不及逍遙散般直接,但日子有功,亦不容小覷。試問你想長期服藥還是唱歌?


相關閲讀: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複式呼吸好運動 助瘦身延衰老

唱歌會用到腹式呼吸,令腹部良好運動,加強新陳代謝,消耗多餘熱量,有助減重瘦身。唱歌時呼吸有節奏起伏,有利於改善心臟血管功能,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當忘我演唱時,七情上面,令臉部平日較少應用到的肌肉組織也活躍起來,有美容效果,同時延緩衰老。


相關閲讀:認知障礙vs柏金遜 注意異常警號 早發現早治療 照顧者身心健康不容忽視

鍛煉腦部 擴大生活圈子

唱歌還可以提高學習力,鍛煉到腦部,記歌詞用左腦,音樂和旋律刺激右腦。有病人告訴我,他在中學時期參加了學校的合唱團之後,學業成績都進步了很多。而且唱歌多是與朋友結伴同行,一來可以擴大生活圈子,減少孤獨感,二來可以訓練膽量,增強自信。中醫認為膽氣壯的人身體通常都比常人好,較少生病。

綜合唱歌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它不僅是一種娛樂,更稱得上是優良運動,不少科研機構都極力推薦病人或普羅大眾將唱歌視作為輔助防治疾病,甚至養生保健的其中一種手段。

喜歡唱歌的人多長壽。90歲開演唱會的藝人胡楓,創下最高齡登紅館演出的紀錄,確是令人佩服。他曾表示非常喜歡唱歌,年紀愈大愈唱得多,他有其他養生之道,但單是唱歌這一點已經得益不淺。四川省有一位杏林同道羅明山,享壽116歲,他其中一個養生之道就是唱歌,曾自編歌謠,閒時高歌自娛。羅老這份才華,是我的榜樣。

文:何樹勛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擔心突然昏迷、失智?教你「變老」前訂立持久授權書 找對受權人保障晚年 //www.afterroberto.com/%e6%93%94%e5%bf%83%e7%aa%81%e7%84%b6%e6%98%8f%e8%bf%b7%ef%bc%8d%e5%a4%b1%e6%99%ba%ef%bc%8d%e6%95%99%e4%bd%a0%e8%ae%8a%e8%80%81%e5%89%8d%e8%a8%82%e7%ab%8b%e6%8c%81%e4%b9%85%e6%8e%88%e6%ac%8a%e6%9b%b8/ Wed, 04 Sep 2024 02:36:3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830 【明報專訊】(編按:生命無常,沒有人能確定自己會不會有一天突然中風、昏迷、失能,甚至失智……筆者多年來致力推動人在「變老」之前要做妥「老來三寶」,即包括文件:遺囑、持久授權書及預設醫療指示。究竟持久授權書的作用是什麼呢?如何找合適的受權人?受權人要了解授權人的生活和需要嗎?有哪些職責或權限?若授權人屬單身或沒有子女怎辦?擁有一定程度資產,但又找不到合適受權人選,可以找專業會計師或律師當受權人嗎?)

擔心突然昏迷、失智?教你「變老」前訂立持久授權書 找對受權人保障晚年
(TarikVision@iStockphoto/明報製圖)

突失智失能昏迷 有錢花不到 「變老」前訂立持久授權書

前幾天我收到邀請,為金齡人士講座當講者,題目是「持久授權書的重要性」。多年來我致力推動「老來三寶」,呼籲大家變老之前,最好為自己做妥「三寶」,即包括以下文件:遺囑、持久授權書及預設醫療指示。而在三寶之中,我認為二寶——持久授權書至為重要。

到目前為止,很多人對持久授權書仍感到陌生,已經訂立的人就更少。所以,每次講座我都盡量講解何謂持久授權書,其作用及要求等。對於這部分講解,我總可以依「書」直說,因為持久授權書是一份受《持久授權書條例》所規管的法律文件,其內容及權限都有根有據。

什麼是持久授權書?

簡單說,持久授權書的作用是容許授權人(即打算將其權力授予其他人的人)在精神上仍有能力行事時,便委任受權人(即接受授權的人),好讓在授權人日後變得精神上再沒有行為能力時,受權人可執行授予的權力,替他照顧財務事項。「一般授權書」在授權人精神行為無能力時便會失去效力,但持久授權書就能夠在授權人喪失精神行為能力後,仍然「持續」有效。

因此,這法律文件的重要一點,就在於「持久」這個關節上。常言道,生命無常,沒有人能確定自己會不會有一天突然中風、昏迷、失能,甚至失智。當喪失精神行為能力,但又「死不去」的話,情况會十分難堪。在沒有訂立持久授權書下,我們縱使有足夠金錢供自己度過餘生,亦會變得無能為力。因為沒有人能動用你的個人財產,生活醫療開支頓成問題,只能倚仗他人,構成負擔。

我曾目睹過不少病人遇上這樣苦况。原本富足的獨居老校長,突然被發現失智後,要倚賴教友合力為她墊支生活費,隨後的醫療費用更是一籌莫展。在缺乏持久授權書下,校長成為一個高資產的貧困者,造成諸多不便,亦帶給親友不少困擾及負累。另外一名失智老先生,本以為精靈老妻可管理兩人的餘生,怎知妻子突然去世,老先生頓失所依。由於事前沒有做持久授權書,老先生的生活由原本無憂,最後落得拮据及無奈。

「唉,如果病人一早訂立持久授權書,情况就絕不會如此。」我總會這樣想。所以,在講座中說起這些「遺憾個案」,即是沒有訂立「持久授權書」的遺憾。但究竟有沒有正面個案?

授權須經醫生測試 證精神正常

深思時,想起了西蒙老先生。大半年前一個晚上,我接到醫院門診部的電話。「梁醫生,我們接收了一名病人,他說是你的舊病人,希望你回來看看他。噢,他是一名外籍人士呀。」舊病人?外籍人士?我心中一陣納悶。過往一年,我似乎未曾看過外籍病人,究竟是誰?不過,無所謂,都是盡快趕回醫院看看他吧。

病人西蒙,今年90歲,單身,僱有一名外籍傭工照顧。外傭發覺西蒙不適,除了發燒及小便困難之外,已有幾天不肯進食,而且呈現精神混亂。替西蒙初步檢查後,建議他入院治療。不過,如果西蒙是舊病人,必存有他的病歷。我努力翻查存檔,都找不到疾病紀錄。

噢,終於找到了!原來西蒙於2017年到過診所一次。而那一次,他並不是來看病,而是專程為簽訂持久授權書而來。是的,我記起了。

7年前的西蒙十分醒目活躍,他告訴我「Hong Kong is my home」。他說自己念工程,20多歲便從英國來香港工作,一做便做到退休。由於沒結婚,退休後搬往長者屋苑。他說住進長者屋苑是最佳選擇,一方面可過着獨立自主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享有關顧護老的方便。記得當時,他仍不需要聘請外傭照顧。

擔心突然昏迷、失智?教你「變老」前訂立持久授權書 找對受權人保障晚年
(Julia Murtazina@iStockphoto/明報製圖)

個案:單身、沒直系親屬在港 訂立授權書:晚年最佳保障

他聽過屋苑舉辦的持久授權書講座,意識到這份文件的重要。他更說,以他單身、沒有任何直系親屬在港,如果想在香港終老,持久授權書是他的晚年最佳保障。

法律規定,授權人必須獲得一名註冊醫生簽署,證明其精神狀態正常才可授權。我於是為西蒙做測試,當時的他無論在健康、理解能力、社交活動上,都能一一通過設定測試;亦能清楚覆述持久授權書的內容及含意。相信在我簽署持久授權書後28天內,西蒙已找到律師簽署作實。自此之後,他沒有再回來診所找我看病。

既然診所沒有西蒙病歷,我唯有透過「醫健通」檢視他在公立醫院的紀錄。過往幾年,西蒙曾住過3次醫院;1年多前的那次住了個多月,其間出現混亂,明顯不能自理。由於西蒙獨居,醫護建議遷往護理安老院舍居住,惟他堅決不從,只願返回原來居所。

替授權人管理資產 應付生活醫療開支

醫務社工接獲西蒙的個案,頗感頭痛。因老先生不能自理、不宜獨居,亦喪失管理自己財務的能力。正當苦惱之際,社工發現他早已訂立持久授權書,於是接觸受權人,在他們共同努力下,受權人運用權限,替西蒙裝修家居、聘請外傭、應付恆常開支。西蒙能按照意願生活,沒有淪為高資產的貧窮者,全是因為預早備妥的持久授權書。

另外,西蒙的慧眼亦是關鍵。在他住院期間,我見過他的受權人。他說自己是西蒙兩名受權人之一,另一人已移民外地,現在只剩下他一人留港。他與西蒙認識多年,都是足球愛好者,西蒙更是球場上的老大哥。他盛讚西蒙為人慷慨真誠,對後輩愛護有加,是確確實實一名大好人。所以當他想找受權人時,大家都非常樂意效力。然而,我覺得,願意當受權者實在難能可貴,要盡心盡力,奉獻時間、精力,無償為朋友效勞的精神,實在值得敬佩。

「也不可以這樣說。有能力幫到人,其實已好滿足。尤其幫助的是西蒙先生,我們義不容辭啊。」他回應。


相關閲讀:【小中風】兩成患者3個月內變「真中風」 提防劇烈頭痛、頭暈等中風徵狀

受權人宜較年輕 頭腦清晰可信賴

西蒙除了有遠見之外,也算是幸運,因為找到合適受權人,真是福分。其實有很多個案,尋找合適受權人往往是制訂持久授權書的關卡,單身或沒有兒女的夫婦在尋找受權人尤為困難。要找1、2名以上較年輕、頭腦清晰、有承擔、可信賴,而且在港生活,又了解授權人需要的受權人,真是談何容易。

因此,不少老友說:「我並不是不想做持久授權書,但真的找不到誰可以當受權人。」有些甚至說:「福哥,我找你,可以嗎?」

「哈,不要開玩笑!找一個年紀比你大的人當受權人,是不是比賽誰先失能失智!」我唯有答。因此,受權人最好要比授權人年輕,像西蒙般找比他年輕20年的好友,實在適合。


相關閲讀:【預設醫療指示】表明不搶救 不插胃喉 不撳心口 擔心簽紙後有病不醫?什麼情况下生效?

可找會計師律師當受權人

不過,若擁有一定程度資產,但又找不到合適人選,也可考慮找專業人士代勞,專業會計師或律師都可以當受權人。須留意,持久授權書的法律權限是指定授權予「個人」,不能授權予會計師樓或律師樓等公司或機構,但公司內個別專業人士可以指定為受權人;並且當受權人行使持久授權書所賦予的職責時,可收取酬勞,但相關酬金必須預先得到授權人同意及訂明。因此,如沒辦法找到合適親友當受權人,授權專業人士亦是辦法。

今次講座,我必定會提及西蒙,希望大家得到啟發,立即着手訂立持久授權書,好讓自己晚年生活「冇得輸」。

文:梁萬福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世衛:孤獨如每日吸食15支香煙般致命  增認知障礙症風險50% //www.afterroberto.com/%e4%b8%96%e8%a1%9b-%e5%ad%a4%e7%8d%a8%e5%a6%82%e6%af%8f%e6%97%a5%e9%a3%9f%e9%a6%99%e7%85%99%e8%88%ac%e8%87%b4%e5%91%bd-%e5%a2%9e%e8%aa%8d%e7%9f%a5%e9%9a%9c%e7%a4%99%e7%97%87%e9%a2%a8%e9%9a%aa/ Wed, 22 Nov 2023 04:57: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375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16日)宣布孤獨為「迫切全球衛生威脅」,致死效果如同每日吸食15支香煙。世衛將就孤獨問題成立國際委員會,由美國醫務總監穆爾蒂(Vivek Murthy)和非洲聯盟青年特使姆彭巴(Chido Mpemba)帶領。[編按:穆爾蒂指出,對老年人來說,孤獨會令罹患失智症(認知障礙症)風險增加50%,罹患冠狀動脈疾病或中風的風險增加30%。]

世衛:孤獨如每日吸食15支香煙般致命  比肥胖風險更高

姆彭巴說:「(孤獨)超越國界,正成為影響健康、福祉和發展每一方面的全球公共衛生關切,社會孤立沒有年齡和邊界的限制。」穆爾蒂則形容孤獨是「被低估的公共衛生威脅」,指其健康風險與每天吸食15支香煙一樣嚴重,甚至比與肥胖和缺乏運動相關的風險還要高。

世衛:孤獨如每日吸食15支香煙般致命  增認知障礙症風險50%
世衛指孤獨的致死效果儼如每日吸食15支香煙。

相關閲讀:【抑鬱】節日氣氛成壓力?易生孤獨感距離感 毋須強迫自己歡樂(醫賢心事)


孤獨增長者失智症風險50% 破壞年輕人生活

雖然孤獨通常被視為發達國的問題,但穆爾蒂指出,全球各地四分之一的老年人經歷社會孤立的比例相似。對老年人來說,孤獨會令罹患失智症風險增加50%,罹患冠狀動脈疾病或中風的風險增加30%。孤獨也破壞年輕人的生活,5%到15%的青少年感到孤獨。在非洲,12.7%的青少年感孤獨,而歐洲則為5.3%。

國際委員會成員還包括日本孤獨對策擔當相加藤鮎子。


相關閲讀:及早察覺輕度認知障礙 避免認知功能衰退 關心患者及照顧者(附7個 防老養生法則)


(衛報)

]]>
阿茲海默症新藥 初期患者認知退化減慢60% 副作用或引發腦腫脹、腦出血惹疑 //www.afterroberto.com/%e9%98%bf%e8%8c%b2%e6%b5%b7%e9%bb%98%e7%97%87%e6%96%b0%e8%97%a5-%e5%88%9d%e6%9c%9f%e6%82%a3%e8%80%85%e8%aa%8d%e7%9f%a5%e9%80%80%e5%8c%96%e6%b8%9b%e6%85%a260-%e5%89%af%e4%bd%9c%e7%94%a8%e6%88%96/ Tue, 25 Jul 2023 09:33: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928 阿茲海默症新藥 初期患者認知退化減慢60% 副作用或引發腦腫脹、腦出血惹疑

【明報專訊】美國藥廠禮來(Eli Lilly)17日發表阿茲海默症新藥donanemab的最終臨牀實驗全面分析報告。當中顯示此藥縱未見可以改善病徵,但整體而言在年半期間能讓患者的腦部退化速度減緩了35%,而對於75歲以下初期患者的減慢衰退速度效果更高達60%。donanemab是第二款證明能減緩認知衰退的阿茲海默症類澱粉蛋白標靶藥物,效果似稍勝前另一款藥物lecanemab。有專家認為這是里程碑,不過此藥可能引發的腦腫脹、腦出血情况,仍惹一些人疑慮。

阿茲海默症新藥Donanemab 認知退化減慢60%  腦腫出血副作用惹疑慮

Donanemab是一種免疫球蛋白G1單克隆抗體藥物,專針對阿茲海默症其一成因:僅存於腦部「類澱粉蛋白斑塊」(amyloid plaques)中的特定「β類澱粉蛋白」。類澱粉蛋白斑塊在神經元之間積聚,會阻礙神經細胞發揮正常功能,donanemab能指使抗體綑綁於「斑塊」,刺激免疫細胞清除類澱粉蛋白(圖)。涉及8個國家合計1736名60歲至85歲、平均年齡73歲的初期罹患阿茲海默症或輕度認知障礙(MCI)患者,參與了確認其療效與安全的最後臨牀實驗。當中五成人在76個星期(逾一年半)內每月接受注射一次donanemab,餘下五成人獲安慰劑做對照。

阿茲海默症新藥 初期患者認知退化減慢60% 副作用或引發腦腫脹、腦出血惹疑

相關閲讀:【認知障礙症】偵測患阿茲海默症風險 2分鐘分析「眼底相」視網膜圖像準確度約84%


近半用家一年無惡化

該實驗的全面分析報告17日刊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分析顯示,試用新藥的患者,47%在一年後沒有病情惡化(比照組有29%),可使他們的記憶及思維衰退較對照組拖慢約4個半月至7個半月。整體而言,新藥可使腦退化速度減慢約35%。對於未滿75歲的輕度患者,效果更顯著達60%。測量方式是以「綜合阿茲海默症量表」(iADRS)為標準,評估患者執行日常事務的能力,像是管理財務、駕駛汽車、從事嗜好,以及談論時事等。另外腦部掃描顯示,此藥能在用藥一年內清除腦內約九成的類澱粉蛋白,之後半年無再重現。報告認為,患者可能毋須終身每月靜脈注射。

跟阿茲海默症藥物研究無關的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科醫生斯珀林(Reisa Sperling)表示,donanemab及類似藥物lecanemab的實驗結果「非常使人鼓舞」,認為研究走對了方向。英國慈善組織阿茲海默症研究所的副總監奧克利(Richard Oakley)指出,過去數十年研究毫無寸進,近8個月發表的此兩藥研究發現才顯示轉機。

阿茲海默症新藥 初期患者認知退化減慢60% 副作用或引發腦腫脹、腦出血惹疑

donanemab及lecanemab兩藥僅拖慢病情 專家指臨牀實驗有嚴重副作用

不過,兩藥只是拖慢阿茲海默症病情發展而不具治癒、修復腦損傷功效,預防能力亦待研究。它們對其他類型的腦退化症無效,例如血管性失智症。此外,兩藥的臨牀實驗皆顯示有嚴重副作用腦腫脹、腦出血,並各有3人死亡。

阿茲海默症新藥 初期患者認知退化減慢60% 副作用或引發腦腫脹、腦出血惹疑
這是76周臨牀實驗內,掃描顯示用藥病人(上排)與無用藥對照組病人(下排)的腦內類澱粉蛋白斑塊(綠黃紅部分)變化比較照片,可見用藥病人的斑塊顯著減少。(網上圖片)

相關閲讀:【認知障礙症】照顧者與認知障礙症患者同行 留意異常舉動建立健康生活 漫長過程照顧者勿自責愛自己多一些


美最快年底准用

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神經內科專家曼利(Jennifer Manly)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德特斯(Kacie Deters)在JAMA的數據附帶評論表示,儘管donanemab在消除類澱粉蛋白方面非常有效,可是「臨牀效果相對薄弱」,而且它跟同類藥物一樣存在安全問題,包括腦腫脹和腦出血。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本月6日批准使用lecanemab,對donanemab的批核可望今年底出爐。

(路透社/彭博社/自然雜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

]]>
【預設醫療指示】表明不搶救 不插胃喉 不撳心口 擔心簽紙後有病不醫?什麼情况下生效?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9%a0%90%e8%a8%ad%e9%86%ab%e7%99%82%e6%8c%87%e7%a4%ba%e3%80%91%e8%a1%a8%e6%98%8e%e4%b8%8d%e6%90%b6%e6%95%91-%e4%b8%8d%e6%8f%92%e8%83%83%e5%96%89-%e4%b8%8d%e6%92%b3%e5%bf%83%e5%8f%a3/ Thu, 30 Mar 2023 06:28: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918 【明報專訊】我太太好友的媽媽周伯母,在2015年簽妥「預設醫療指示」,表明「千萬不要搶救,不要撳心口,不要插胃喉,不要吊呼吸機」。去年底她感染新冠送院,當刻因為不能進食,沒有小便,醫生建議插胃喉及尿喉,家人卻猶豫了,是否要執行預設醫療指示?(編者按:周伯母的丈夫,因高血壓及中風多次後要長期瞓牀,到了後期插着胃喉、戴着呼吸罩,不能說話,走得辛苦……周伯母遂想在仍然清醒時列明意願,不想子女以後為此而為難。)


相關閲讀:吞嚥困難|經常「濁親」、「落錯格」?了解吞嚥動作4階段 及早處理免致吸入性肺炎


清醒時簽妥預設醫療指示 列明不搶救、不插胃喉、不吊呼吸機

【預設醫療指示】表明不搶救 不插胃喉 不撳心口 擔心簽紙後有病不醫?什麼情况下生效?
預早安排——預設醫療指示是一份對維持生命治療的有效法律文件,依照當事人意願執行,生死兩相安。(設計圖片,in-future@iStockphoto)

去年聖誕後,周伯母在家安詳離世。安息禮拜在灣仔一間教堂舉行,太太和我均有出席。來參加的,差不多全是她的後輩,濟濟一堂。追思會由觀看周伯母一些生活照開始,從她的婚紗照直至抱着小狗在聖誕樹前所拍的近照止,氣氛溫馨。各人都好像能在懷念中找到自己的身影。生命真能影響生命,周伯母總能發放堅忍守護的能量,她慈祥體諒,我們曾深受她的影響。

太太的悼文有以下一段:「Auntie,感恩有您。您讓我們感受到尊重及信任。您給我們示範什麼是包容體諒、愛及信心。我們一路走過來,獲得您無限量的啟發和支持。Auntie,因為您,我們變得更好。因為您,我們懂得被信任的力量。有您真好。謝謝您及懷念您呢!」

太太與周伯母的女兒,自中學以來已是「孖公仔」,經常你來我家,我去你家。因此,太太與周伯母亦非常親近;至於我,自與太太拍拖後,亦隨她出入周家多次,因而認識周伯母。伯母好客親切,廚藝又佳,她的家也是我們的「飯堂」之一。我與伯母的情誼,已接近半個世紀。


相關閲讀:【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目睹丈夫「走得好辛苦」 免子女爭拗

2015年夏天,正當我從醫管局轉往私家執業時,周伯母特意約我與妻子晚膳。甫坐下,老人家便開口道:「福哥,我有一請求,希望你能替我辦到。」

周伯母的請求,原來只是替她簽妥一份預設醫療指示。莫說是一個這麼簡單的要求,就算是更艱巨的,若我能力所及都一定答應。但是當時我有些疑惑,問道:「伯母,你身體很好啊,何解現在這般着緊,要盡快簽妥預設醫療指示呢?」

周伯母回應說:「我見過鬼怕黑啊!好想自己仍然清醒時列明意願,不想仔女以後因我而為難。我目睹我先生,即你的世伯,走得好辛苦。他高血壓及中風多次後要長期瞓牀,到了後期插着胃喉、戴着呼吸罩,不能說話,日日眼睜睜,有一啖、無一啖的喘着。我好不忍啊!」

拒裝心臟起搏器 順其自然

「人始終會老,會病,會死。我可能也會中風,或者失智、失能,變成癡呆,再沒有表達能力。所以,我要趁今日仍然清醒自主,好好交代一切。免得有朝一日病到末期,所謂死到臨頭,大家因為我而爭持,不知道我的心意而『估估吓』,阿女說『無論如何一定要急救媽媽,不可以眼白白看着她死亡』,阿仔卻說『阿媽吊命吊得辛苦,不要幫她插胃喉、縛住對手』。大家的意見難免有分歧,所以今日請你來,希望能夠在我兒子、新抱、女兒、女婿、兩個孫女及孫女婿面前,講清楚我的意願。」

我不得不佩服周伯母,她雖80多歲高齡,頭腦仍然如此清晰。她永遠都這麼沉着,有遠見及為至愛們着想。事實上,我曾見過不少兄弟姊妹,為着父母親晚晴照顧的安排而爭持不下。家人缺乏共識往往是晚晴照顧大忌,這會造成更大的傷痛和遺憾。

周伯母更告訴我們:「我的心臟一向不好。最近,醫生提議安裝心臟起搏器。但是所謂『生有時、死有命』,如果死亡要來時,強留在世、苟延殘喘,絕非我所願,所以我拒絕了。我還想藉今日說清楚:有朝一日,我的生命到了盡頭,你們千萬不要搶救,不要撳我心口,不要幫我插胃喉,不要吊呼吸機。總之,千萬不要拖着我。福哥,我的意願就是『自然離世,走得安樂』。」

就在當天,周伯母在家人見證下簽妥了預設醫療指示,選擇在生命末期時,不作任何維持生命的治療。記得當晚氣氛輕鬆、踏實;尤其周伯母,好像放下心頭的一塊頑石。

轉眼間就是7年多,在這期間,周伯母身體逐漸退化變差,心律不正常是老問題,她亦曾因患柏金遜症、股骨骨折、膀胱發炎等疾病而留院醫治。但是每一次留院,她都會問:「幾時可以返屋企啊?我不怕死,但怕住醫院。」

染疫入院 插不插喉?

【預設醫療指示】表明不搶救 不插胃喉 不撳心口 擔心簽紙後有病不醫?什麼情况下生效?
避免爭拗——在身體健康、頭腦清晰時,認真考慮自己的晚期照顧,避免家人因照顧安排而發生爭執。(parinyabinsuk@iStockphoto)

「屋企」對於周伯母來說,是心寬安樂之所。她三代同堂都居於附近相連單位,在家就可見到女兒、孫兒,甚至小曾孫們,兒孫滿堂的鬧哄哄生活實在難得。除此之外,她也有自家生活情趣,每天由家傭推着她和小狗一齊到附近公園,享受戶外的空氣、曬太陽、看花草、聽鳥聲。所以,她常說:「在家就是福氣。」不過,縱使我們有多願意留在家裏,有時也免不了要入院。2021年尾,周伯母因為是新冠病毒密切接觸者,被送往隔離中心。到了2022年11月,她亦被感染,確診後因發燒氣促、血氧急降,被急送醫院。

當然,在防疫期間入院,家人不得陪伴探望,病人一切消息及病况都只能倚賴院方通知。入院不久,家人接獲通知:「婆婆不能飲水,無法食藥,亦沒有小便。所以,醫生要為她插胃喉餵藥,亦要插尿喉放小便。」

「福哥,媽媽一早簽了預設醫療指示,講明不插胃喉。現在怎麼辦?」老朋友立即致電給我。

是的,周伯母確簽妥預設醫療指示,說明在生命末期時,不作任何維持生命的治療。但關鍵是:伯母現在並非生命末期,只是不能以口服藥,如果透過胃喉可以治癒病情的話,醫治是必須的。當情况好轉,她能夠自己進食時,我們便必須替病人移除胃喉。

胃喉果然收到效果。不到1星期,醫院便通知周伯母的病毒含量降至安全水平,血氧含量亦大致正常。我們即時向醫院申請周伯母回家治療。醫院最終亦批准,但病人仍須隔離多7天及在家處理胃喉及尿喉。

老人家也實在爭氣,返家不到3天已可以自己進食。我替她移除了胃喉。再過兩天,連尿喉也甩掉。在家的生活復常後,她更能和小狗一起逛公園。

怎知好景不常,聖誕日剛過,我又收到電話:「福哥,阿媽突然氣喘,不能吞嚥,血氧又好低。怎麼辦?要打999送她入醫院嗎?」

在家寧養 彌留有至愛相伴

我立即趕往周家,今次周伯母的情况不大樂觀。她的心臟嚴重衰竭,肺部積水導致呼吸困難。雖然她的新冠病毒治好了,但是曾經引致血氧不足而影響到心臟加速衰竭,可說到了末期。

我們知道她的病情已不能逆轉。大家決定尊重老人家意願,不作任何徒勞的搶救。周伯母並沒有送往急症室,選擇在家寧養。在彌留的日子內她一直由至愛的家人陪伴,除了女兒、兒子、媳婦、女婿、孫女之外,她最鍾愛的小狗Maru更無時無刻依伴在旁。

周伯母在身體還是健康、頭腦依然精靈時,認真考慮自己的晚期照顧,讓兒孫及早知道她的看法及意願。她正式簽妥預設醫療指示,一份對維持生命治療的有效法律文件。有了此依歸,家人便可在她生命末期時放心執行她的意願,生死兩相安。

大家對周伯母的離去雖是極度不捨,但知道她了無牽掛、無憾無痛、心願所及、含笑而終時,我們真是感恩。周伯母對生死的看法前瞻而透徹,以生命驗證生命教育。我預計預設醫療指示今年立法審議後,社會大眾更能廣泛認知及推動生命的抉擇。能夠依照意願,在家安然離世,確是福分。我相信善心真能積福。伯母,一路好走。

文:梁萬福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低血鈉症】俗稱水中毒 中重度低血鈉出現頭痛、惡心、肌肉抽筋等徵狀(知多啲:飲幾多水才夠) //www.afterroberto.com/%e4%bd%8e%e8%a1%80%e9%88%89%e7%97%87-%e4%bf%97%e7%a8%b1%e6%b0%b4%e4%b8%ad%e6%af%92-%e4%b8%ad%e9%87%8d%e5%ba%a6%e4%bd%8e%e8%a1%80%e9%88%89%e5%87%ba%e7%8f%be%e9%a0%ad%e7%97%9b-%e6%83%a1%e5%bf%83/ Tue, 29 Jun 2021 04:11:2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3215 【明報專訊】今年夏天特別炎熱,經常汗流浹背,飲水不足,分分鐘有中暑危機「見字飲水」相信是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不過,瘋狂灌水,亦未必健康!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張皓琬指,飲水幫助腎臟執行工作,但並非飲得愈多愈好,如果適得其反,有可能出現水中毒,在臨牀上稱為「低血鈉症」。低血鈉症患者會出現頭痛、惡心、肌肉抽筋等不適。究竟水要怎樣飲才算健康?行山、長跑等戶外活動,又有何飲水策略?

低血鈉症——運動多於1小時的人,如行山、長跑等,若不停大量飲水,有可能出現水中毒,在臨牀上稱為「低血鈉症」。(PhotoTalk@iStockphoto)
低血鈉症——運動多於1小時的人,如行山、長跑等,若不停大量飲水,有可能出現水中毒,在臨牀上稱為「低血鈉症」。(PhotoTalk@iStockphoto)

 

相關文章:【中暑症狀】持續高溫中暑怎麼辦?與熱衰竭有分別?急救導師教路:4個處理步驟

 

低血鈉:水中毒即1至2小時內飲水3至4公升 稀釋鈉含量尿液變透明

人體超過七成是水分,其中血液更高達九成由水分組成。血液中含有多種人體代謝不可缺少的礦物質,主要有鈉、鐵、鉀、鈣、鎂、鋅等,各有其獨特作用,其中鈉質負責維持細胞外液和酸鹼的平衡,亦是神經傳送和肌肉收縮的必需元素。腎臟負責過濾血液中的雜質,扮演調節體液和平衡電解質的角色,最後把多餘的體液變成尿液,排出體外。

水中毒是指在短時間(如1至2小時)內,不斷大量飲水,如果在2小時飲用3至4公升(以世衛標準作參考:每天飲用超過5公升清水可導致水中毒),就會稀釋血液中鈉的含量,令血鈉值下降至不健康水平(見右表)。腎臟察覺到體內鈉水平偏低時,便會將鈉儲存起來,排出尿液顏色會較淡,甚至是透明。

(明報製圖)
(明報製圖)

 

張皓琬指出,水中毒經常發生在思覺失調、失智症、強迫症等精神患者身上,因為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因而持續地不停大量飲水;再加上服食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令他們覺得飲幾多水,仍然無法解渴。另一類高危人士則是持續運動多於1小時的人,如遠足、長跑等。過往各地曾發生水中毒事件,最經典是在2002年美國波士頓馬拉松比賽,有選手在距離終點線還有6公里時倒地,最後不治,死因是由於短時間內不停灌水,引致水中毒。其後有一項以近500名馬拉松參賽者為對象的研究,發現13%選手所攝取的水量,亦足以罹患水中毒。《香港急症醫學期刊》亦曾有類似病例報告,指有馬拉松選手在比賽期間狂灌超過30杯水(約8公升),遠超正常飲水指標,導致水中毒,需送院搶救。

張皓琬(受訪者提供)
張皓琬(受訪者提供)

 

前1天「儲水」 運動每1小時補水

運動期間大量出汗,必須補充足夠水分,但怎樣飲水才可避免水中毒?張皓琬認為,最理想的飲水策略是,運動前一天要均衡飲食及攝取充足水分,讓體內儲藏多種不同營養及水分,以供翌日消耗。運動當日,在展開活動前2小時,先飲500毫升水打底,運動期間,水要逐啖慢飲,不能只補水一次,每隔1小時補充500至600毫升水分。最好選擇運動飲品,它們除提供水分外,還包含其他重要礦物質,如鈣、鉀、鎂,以至小量碳水化合物,這些都是運動時流失的物質。如果只補充水分,體內可能會因缺乏其他營養要素而引致不適。張皓琬叮囑,時下不少人愛行山遠足,一行就幾小時,天氣炎熱,除小心中暑外,亦要緊記上述的飲水方法,以免引致水中毒。

補水攻略——運動前2小時,先飲500毫升水分打底,最好選擇運動飲品,因為此類飲品包含礦物質和碳水化合物,都是運動時流失的物質。(Natalia Semenova@iStockphoto)
補水攻略——運動前2小時,先飲500毫升水分打底,最好選擇運動飲品,因為此類飲品包含礦物質和碳水化合物,都是運動時流失的物質。(Natalia Semenova@iStockphoto)

 

知多啲:平日飲水:每2小時逐啖飲1杯

【明報專訊】平時該如何飲水?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張皓琬指出,每天飲8杯水是健康生活定律,但由於人人機能不同,每天飲水量要視乎年紀、體重、運動量而定。(見圖)

(明報製圖)
(明報製圖)

 

別以為十分口喝時飲水便最適合,其實這想法大錯特錯,張解釋:「這個信號代表體內已缺乏0.5至1公升水(約身體重量的2%),這時才補水就為時已晚。假設每日睡8小時,剩下活動時間16小時,較理想是每2小時飲1杯水。」因為缺水時,細胞會向身體各部分「抽水」,擾亂血液濃度,或會影響各器官運作。而之後才一次過狂灌水,身體接收到「太多水」的信號,為免影響電解質濃度,會將水分經尿液排走,不能有效補水。

飲水速度不宜太快,切忌「秒速」飲完一杯水,最好用約十幾分鐘一啖一啖飲完一杯水。飲水速度太快,會刺激腦部、喉嚨、腸道等多個部位的自我調節系統,並立即排走水分,稀釋血鈉濃度。相反慢慢飲,身體較易吸收也較解喝。然而每次只飲一口,或只濕一濕嘴唇,亦是不理想,因為難以計算實際的飲水分量。

 

翻煲水增雜質 不利健康

【明報專訊】迷思1:老人家教落不要飲翻煲水,因為會致癌,是否屬實?

張:傳聞翻煲水會釋放有毒物質亞硝酸鹽,影響健康,甚至致癌。但不少實驗指出,食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極低,即使翻煲數十次,亞硝酸鹽含量因水分蒸發而提升,仍處於安全標準。致癌之說雖屬無稽之談,但亦不建議大家飲翻煲水,原因是經過翻煲後,會增加水中雜質濃度,變相影響健康。再者該煲水已擺放多時,無法得知有否被污染。

勿飲翻煲水——醫生不建議飲翻煲水,因為翻煲水會增加雜質濃度。(Bill Oxford@iStockphoto)
勿飲翻煲水——醫生不建議飲翻煲水,因為翻煲水會增加雜質濃度。(Bill Oxford@iStockphoto)

 

湯水果汁代替水 適可而止

迷思2:每天飲8杯水,除了白開水外,可否包含其他飲料,如湯水、果汁、茶等?

張:8杯水中,最少有4至5杯白開水,其餘是其他飲料亦未嘗不可,但分量要適可而止。因飲太多湯水可能令身體攝取過多鈉質。茶含有利尿成分,飲太多會增加尿意。果汁則含糖,糖尿病人、長者要小心。

解答: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張皓琬

 

文:黎芸迪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認知障礙症】腦退化患者拒進食?地中海飲食 減認知障礙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8%aa%8d%e7%9f%a5%e9%9a%9c%e7%a4%99%e7%97%87-%e8%85%a6%e9%80%80%e5%8c%96%e6%82%a3%e8%80%85%e6%8b%92%e9%80%b2%e9%a3%9f-%e5%9c%b0%e4%b8%ad%e6%b5%b7%e9%a3%b2%e9%a3%9f-%e6%b8%9b/ Tue, 18 May 2021 06:40:2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2637 【明報專訊】認知障礙症患者數目在全球快速增長,患者數目不斷飈升。此症暫時仍然沒有藥物根治。但是疾病的危險因子早已知曉。患有心血管疾病、三高(即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吸煙、飲酒、嗜吃油炸食品等都是高危人士。

如何能避免成為認知障礙症的高危人士呢?研究證實,地中海飲食形態,能有效降低不少於四成的認知障礙症風險。地中海飲食以蔬食為基礎,輔以全榖類、豆類;肉類則以魚類及海鮮為主,較少攝取紅肉。強調吃在地當季盛產,少加工食物。地中海飲食其實是一個對身、心、靈都有幫助的飲食形態。因為它強調每天運動、與人共餐、感恩食物、愉快分享。

希望下述的這位老太太藉此飲食餐單能喚回食慾。除此,我更希望大家也來試試「地中海飲食」的健康模式,願各人活得更健康、更輕鬆……

【認知障礙症】腦退化患者拒進食?地中海飲食 減認知障礙風險
地中海飲食(OksanaKiian@iStockphoto)

 

相關文章:【認知障礙症】認知障礙症非長者獨有 了解更多防患未然

 

腦退化拒進食 或因念舊忘新

「醫生,她不肯吃了,怎麼辦?」

認知障礙症病人的胃口常有改變。因為認知障礙的關係,病人無法留下新近的記憶,有些只記得年輕時的事物和感受,因而直接影響對食物的愛惡。

她是我的病人,今年82歲,是個英國老太太,在曼徹斯特城長大及居住。自丈夫死後,一直孀居老家。老太太只有一名獨生子。兒子十多年前離開英國,到香港工作,更在港落地生根,娶了一個北京姑娘,組了家庭,以香港作長居之所。

老太太一直獨居英國。兩年前,確診早期認知障礙症,為方便照顧,兒子把母親從英國接來香港居住。到埗不久,兒子安排老太太來見我,跟進她的認知障礙症。今次覆診,陪她來的是兒媳婦。一見面,兒媳婦便告知:老太太最近明顯消瘦及常有不肯進食的情况。

我看老太太,體重確實輕了不少,但是對答仍然正常。對於年老者來說,體重減輕及不願進食,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兆,例如消化、呼吸、心臟系統出現毛病;病人感到不適,自然不願進食。因此,必先要替病人做檢查,排除嚴重疾病的可能,嘗試找出拒食原因,才可對症下藥。

【認知障礙症】腦退化患者拒進食?地中海飲食 減認知障礙風險
找出拒食原因 —— 長者體重減輕及不願進食,可能是嚴重疾病徵兆,必先要排除嚴重疾病的可能,再嘗試找出拒食原因。(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與疾病無關,Toa55、anutr tosirikul@iStockphoto)

 

相關文章:無記性皆因腦神經細胞退化?麥得飲食11大健腦食材 增強記憶力 長期病患忌全麥五穀

 

文化差異 影響對食物觀感

不過,對於認知障礙症患者,我們應額外關注。因為患者大多失去精準的表達能力,行為又常被曲解。有病人只因便秘、肚子滯脹而減低食慾;有些卻因為牙痛,連張口也不願意,更遑論要將食物放進口裏咀嚼。所以,在追尋病因時,一定要兼顧病人精神狀况及情緒。

「她最先是蠻喜歡我煮的中國菜。但最近變了,一見到端上的飯餸,就說『 no! no! no!』見她瘦了這麼多,煲了食療湯水給她,但她又是只喝過一兩次,隨後碰也不肯碰。補品燕窩我也試過,都是不成功。她愈來愈不肯吃!」病人的兒媳婦告訴我。

當歸、黨參、紅棗、鹿茸等補品藥材,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好東西;但這些「好東西」不是人人受得來。我望着這個英國老太太,不期然想起多年前,看過一個電視遊戲節目。

節目是外國拍攝,主持人用不同「食物」挑戰參加者的膽量和極限。誘因是為數不薄的獎金。參加者要過關斬將把食物吞下。一回是在蠕動活生生的禾蟲,另一回是令人噴火的辣椒,更有一回是青澀的果子。遊戲是淘汰賽。最後一個環節剩下兩名參加者。主持人說嘗過「生」、「辣」、「苦」後,最後一關就是「臭」!他拿出一隻蛋,蛋白部分已變黑色,蛋黃亦成和稀泥、爛屎狀。主持人說:此蛋已醃製千年,是一隻腐爛臭蛋。他更告訴參加者:可以掩鼻,但若想勝出就一定要將整隻蛋吃掉。鏡頭對準兩名參加者,他們都面露懼色,其中一人額頭更冒出豆大的汗。當鏡頭一轉,特寫那隻「臭蛋」時,我不禁叫了出來。正是我們中國人甘之如飴的「皮蛋」!當時腦海立即響起旋律:「做個勇敢中國人,食晒隻蛋,嚇死人……」

食物在不同文化上,確實有很大的差異和詮釋。人家的「髒臭」可能是我們的「至寶」。我嘗試找出老太太的問題所在,於是向她兒媳婦查問一下老太太的日常飲食。答案是:「我丈夫是中華料理迷,每餐無中國菜不歡。所以餸菜是以中式為主,最多是京菜及上海菜,間中也烹調粵式小菜。」

「以中菜為主?老太太吃得慣嗎?」我不禁問。

「我已說過,起初她是蠻喜歡,只是最近突然不吃而已。」

 

只容下童年食物回憶

認知障礙症病人的胃口常有改變。因為認知障礙的關係,病人無法留下新近的記憶,有些只記得年輕時的事物和感受,因而直接影響對食物的愛惡。我有病人因腦海只容下童年食物的回憶,單吃餃子,不肯進食其他東西。其實對一個認知障礙症病人來說,要重新適應嶄新的生活環境,已甚具挑戰。如果連食物用餐也不是慣常熟悉的話,適應將會更困難,認知障礙程度亦會惡化。

「醫生,如果是那樣的話,你能否開一張餐單給我?」老太太的媳婦兒問。

 

熟悉味道 喚起食慾

吃的餐單?一個英國老太太究竟該吃什麼呢?這問題使我想起早年在英國學習時的發現。大多數英國人的至愛不就是fish and chips嗎?相信fish and chips在英國的地位不亞於雲吞麵在香港。我有不少朋友,返港落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快吃一碗「大蓉」。因為他們說,久久未能嘗到那口雲吞麵,人會浮,口會淡,心會空。

既然病人是一名英國女士,或許會對這英國名菜同樣牽掛吧。因此,我回答:「現階段餐單是:她願意吃什麼就是什麼,如果你發覺她喜歡吃炸魚薯條,就讓她多吃吧!」

「炸魚薯條!那是極不健康啊!煮給家人的食物,我想煮健康的。醫生,你能有什麼建議給我嗎?」

 

推介地中海飲食

剛巧書架上放了一本台灣聯合報出版、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著的《不失智的台式地中海餐桌》,導言寫着:「什麼是地中海飲食?全球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研究證實,地中海飲食可預防失智。地中海飲食源自於環地中海地區,如希臘、意大利南部及西班牙等國的傳統飲食形態,以橄欖油、豆科植物、榖物、水果和蔬菜,適量魚、乳製品、紅酒,小量肉製品為重要特色。許多人認為地中海飲食難融入日常生活,以為一定得吃番茄、用橄欖油,錯!」書裏提供50道營養豐富,程序簡單的食譜。

我將書從架上拿了下來,交給老太太的媳婦,並對她說:「或許這本書對你會有多少幫助;書裏有不同的食譜,不妨試試。由於書裏提及的食材常見於西方飲食,希望老太太吃到熟悉口味時,食慾能盡快恢復。不過,她實際治療方法,要待檢查報告後才再作協調。」

 

文:梁萬福

編輯:蔡曉彤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兒言自得:決策代理人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8%a8%80%e8%87%aa%e5%be%97%ef%bc%9a%e6%b1%ba%e7%ad%96%e4%bb%a3%e7%90%86%e4%ba%ba/ Mon, 30 Dec 2019 07:36: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135 【明報專訊】上期談過預設醫療指示,讓病人在心智健全的情况下,寫下指示,好讓自己臨終時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離開世界。現在政府更準備立法,賦予「指示」法定效力,以便更能保障病人的自主權益。

兒言自得:決策代理人
(網上圖片)

可是,即使立了法,預設醫療指示卻忽略了社會一群弱勢人士,就是那些被認定為「心智不健全」的人士。這包括了弱智,或因老年、中風或其他腦毛病而失智的人士,以及嬰兒和小童。這些人士沒有自決能力,遇有醫療問題需要作出決定,例如住院、檢查、開刀動手術等,一般都由「決策代理人」(surrogate decision maker)負責。這些代理人,通常都是病人的至親:長者的多是他們的子女,而嬰兒和小童的代理人,絕大部分是他們的父母。

擔任「決策代理人」,先決條件是能夠全心全意維護病人的權益,為病人作決定時沒有私心,不會給自己本身的利益考慮影響所作的決定。讓病人的子女父母作為「決策代理人」,就是相信他們身為病人至親,所作決策必定以病人的最佳利益為先,但事實是否如此?

不孝子女望父母早死以擺脫負累,甚至希亟早日繼承遺產,似乎已是耳熟能詳。兄弟爭產,事情解決前要醫生用盡一切續命方法,不讓已成植物人的老父或母溘然長逝,也時有所聞。這些子女為父母作的醫療決定,怎樣看也不可能是以父母的最佳利益為依歸。

至親生死攸關 代理人可理智代決?

那麼父母作為子女的「決策代理人」又如何?畢竟天下父母心,父母所作的決定,肯定是以子女的利益為先了吧!但事實卻未必盡然。我以前有一個病人B仔,出生時因為胎盤早期剝離(placental abruption,即是胎盤在分娩前便和子宮壁分離,令胎兒無法從母體獲得賴以維生的血液、氧氣和養分)以致嚴重缺氧,腦神經嚴重受損,出生後好幾個月,還要靠人工呼吸器維持性命,對四周事物沒有絲毫反應,四肢失去活動能力,由於不能吞嚥,要倚賴胃管餵養,很明顯患了極嚴重的腦癱。B仔在新生兒深切治療部住了差不多1年,其間曾因細菌感染和其他併發症險死還生許多次,全仗我們深切治療部同事的搶救,才能苟延殘喘。眼見B仔已成了不折不扣的植物人,腦部的損害沒有絲毫復元希望,生存下去只會徒增痛苦,我曾多次和他的父母商討,提議他們考慮要是孩子再次瀕危,是否放棄搶救。每次商議,B仔的父親都是說話不多,更多時是低首無言,可是B仔媽媽卻堅持一定不可放棄搶救,有一次更歇斯底里,語帶威脅地責成我們不論用任何方法,都要保住孩子的性命。事後數天,B仔爸爸約我單獨見面,為他太太的失控道歉,言談之間,他告訴我他太太自B仔出生後,不斷自責,認為B仔成了植物人,全是自己一手造成,強烈的自疚感令她覺得自己害苦了兒子一生,一定要一生一世照顧孩子以作補償,這就是她堅持不惜一切要孩子活下去的原因。

B仔的缺氧和腦損傷完全不是媽媽的錯,但孩子出了問題,父母產生自疚感是常見的現象。但像B仔媽媽那樣,為了自疚感要作補償所作的決定,顯然不是為了孩子的最佳利益。人是情感動物,當情感支配理智時,最好的父母,也未必可以為孩子作出最好的決定。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
兒言自得:老人問題與安樂死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8%a8%80%e8%87%aa%e5%be%97-%e8%80%81%e4%ba%ba%e5%95%8f%e9%a1%8c%e8%88%87%e5%ae%89%e6%a8%82%e6%ad%bb/ Mon, 02 Dec 2019 07:56:0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590
eldery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前陣子新聞報道,有男子因獨力照顧年邁多病兼失智的母親,承受不了壓力,意欲自尋短見,以求解脫,但又恐怕自己死後母親無人照顧,遂先弒母後自殺,豈料弒母之後自殺不遂,被繩之於法。案件審理經年後終於有裁決,法官形容事件為社會悲劇,對被告處境表示同情,亦理解他弒母的動機是不讓母親受苦,並非為了私利,予以輕判。

案件在朋友圈中觸發了不少議論。友人老李今年60多歲,妻子10年前已因乳癌病逝,無兒無女,他本身是糖尿和心臟病的長期病患,還要照顧89歲曾中風兼失智,已不良於行多年的母親。他對案中主角的處境身同感受,「母親的情况時好時壞,經常出入醫院,又不時鬧情緒兼有妄想幻覺,照顧她已令我心力交瘁。幸好我還有能力聘用兩名外傭照顧她,不然的話,我真不知會不會像案中被告那樣做傻事,一了百了」。

老李的剖白引起另一位朋友,退休社工張太「借題發揮」:「是啊,香港沒有退休保障,老人院舍供應遠遠追不上需求,獨居老人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政府又裝聾作啞,對老人問題不聞不問,老人福利真是差得不能再差。今次示威抗議有這麼多銀髮一族響應,肯定是因為這個原因。」

 

長壽卻不快樂 長者活受罪

眼見討論已上綱上線,更有可能演變成令到朋友決裂,父母子女反目的黃藍之戰……一向好發議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老趙,忽然發表石破天驚的偉倫:「香港地狹人稠,貧富懸殊,人均居住空間細小堪稱世界之最,空氣質素又差,生活壓力是公認的高,市民的快樂指素遠遜於貧窮落後地區,偏偏人均壽命又是世界第一。依我看,這裏許多長者既長壽又不快樂,簡直是活受罪。為免他們受苦。我贊成讓那些老弱傷殘,尤其是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家,有權選擇安樂死!」

嘩!安樂死!這是個醫學界想碰又碰不得的醫學倫理議題。想碰,是因為現實上,許多病人,例如一些患了無法可治的絕症,飽受惡疾煎熬,但短期內卻又未蒙主寵召的病人,他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每天都生不如死的過活;又例如嚴重中風或者年邁失智的病人,沒有了自理能力,甚至要整天臥牀,穿衣進食便溺都完全倚靠別人;有些更完全失去了思想,就像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生存也沒有什麼意義,要是讓他們回復理智,自由選擇,大有可能寧願大解脫,不用再要為那沒意義的「長壽」捱苦。

可是如果容許「安樂死」,將會一石激起千重浪,引發一大堆道德、倫理、法律、宗教、醫生操守等問題。反對者會問:「醫生不是神,憑什麼要賦予他們終止別人生命的權力?」「怎知醫生不會濫用安樂死?那時病人豈不死得冤枉?」「要是醫生心術不正,和老人家的不肖子女串通,利用安樂死殺了老人家謀財害命,安樂死豈不成了殺人刀?」許多有關安樂死的問題都沒有圓滿答案,這就是為什麼雖然不少人贊成,只有寥寥數個歐洲國家容許醫生執行安樂死。

「這麼多理論都是廢話」,老趙突然發狠:「我們來個公投,我們這裏有7個人,若他日你們患了絕症,或者老邁失智,生不如死,選擇安樂死的請舉手」。公投結果是7個人都舉了手。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
港認知障礙症患者持續增加 及早做好樂齡規劃  //www.afterroberto.com/%e6%b8%af%e8%aa%8d%e7%9f%a5%e9%9a%9c%e7%a4%99%e7%97%87%e6%82%a3%e8%80%85%e6%8c%81%e7%ba%8c%e5%a2%9e%e5%8a%a0-%e5%8f%8a%e6%97%a9%e5%81%9a%e5%a5%bd%e6%a8%82%e9%bd%a1%e8%a6%8f%e5%8a%83/ Mon, 30 Sep 2019 03:35:3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743
港認知障礙症患者持續增加 及早做好樂齡規劃 
樂齡規劃專家羅元玲博士、輔導心理學家袁家慧博士和梁萃明執業律師的《失智大海嘯 》經已出版,高錕慈善基金主席高黃美芸女士(左二)早前在新書發佈會上分享了她當年照顧患有腦退化症的高錕博士的經驗和心得。

法律、醫療、心理情緒不可或缺

對認知障礙症患者和其照顧者來說,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過程中,照顧者除了盡力做好照顧患者起居生活之外,在法律、醫療、心理情緒等不同層面又可以做好哪些準備?樂齡規劃又是什麼呢?

 

樂齡規劃的4個主要階段

港認知障礙症患者持續增加 及早做好樂齡規劃 
《失智大海嘯 》一書,讓大眾對樂齡規劃有更多的了解,也要及早為自己和家人做好準備。

《失智大海嘯 》作者樂齡規劃專家羅元玲博士、輔導心理學家袁家慧博士和梁萃明執業律師早前在《失智大海嘯 》新書發佈會上,闡釋了樂齡規劃的4個主要階段,會上更邀請了高錕慈善基金主席高黃美芸女士分享了她當年在照顧高錕博士的經驗。

 

(一自覺自救:

了解個人風險、預防 (G7補腦法)及做好樂齡規劃 (「持久授權書」保障晚年);

拯救家人:

把握時間、與長者溝通了解其意願、用法律維護家人權益。尤其是一些高風險人士,包括心血管及長期病患如糖尿、高血壓及心臟病患者、有睡眠及記憶問題及家族病史等。

家中溝通及照護:

確診後仍要尊重病人、尋找共識、平衡風險及做好全面規劃;

終極尊嚴:

高黃美芸提醒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要與醫護做好良好溝通,盡力為至親爭取認知障礙症患者應有的權益,才能避免造成遺憾。

 

港認知障礙症患者10萬人  料2039年逾33萬人

目前本港的認知障礙症患者人數已有約10萬,預計在未來20年,患者將增加至超過33萬人。「據《2018年全球認知障礙症報告 》中指出,80-85歲的年齡層(即港人的平均年齡)中,每3位長者便有一位會失智、失語、失禁,患者平均需要被照顧10至16年。」羅博士和與會者都希望政府可以多做樂齡規劃的公民教育,讓市民可以及早了解「法律 + 醫療 + 心理情緒」層面的重要性,讓自己及家人做好準備。

加強樂齡規劃公民教育   籲關注「預設醫療指示」諮詢

就食物及衛生局於9月初推出的「預設醫療指示」公眾諮詢文件,羅博士提醒社會大眾要多關注和表達意見。「香港過去一直欠缺樂齡規劃的公共教育,以至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家人並不明白提早規劃的重要性及時間的迫切性,而相關的法例 (預設醫療指示及去年的「持續授權書」等) 亦未到位,往往造成到最後臨終階段,患者已沒有機會表達自己是否願意接受任何侵入性治療 (如心肺復蘇等),家庭亦未及達成共識,故是次諮詢是一個好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