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加工食物”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12 Nov 2024 10:02:40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加工食物”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7個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增患癌症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4%b8%8d%e8%89%af%e9%a3%b2%e9%a3%9f%e7%94%9f%e6%b4%bb%e7%bf%92%e6%85%a3-%e5%a2%9e%e6%82%a3%e7%99%8c%e7%97%87%e9%a2%a8%e9%9a%aa/ Tue, 12 Nov 2024 10:02:3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378 【明報專訊】癌症是一個長期累積過程,有研究證明癌症與飲食有確切關聯,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增加患癌風險,不可忽視!

7個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增患癌症風險 
有研究顯示,久坐懶做運動,或增加患大腸癌、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搣甩7個飲食及生活壞習慣 降患癌風險

1.常吃加工食品 致肥胖不利健康

有些人因不喜歡烹飪或出於便利考慮,經常購買即食加工食品,例如腸仔、漢堡、即食麵等。然而,這些高熱量、低營養的加工食品不僅導致肥胖,也增加患癌風險。加工肉製品通常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不利健康。

建議:減少外食或吃加工食物的頻率。自己煮飯相對健康。注意每餐食物搭配,蔬菜、全穀物、豆類、水果、堅果等佔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留給動物蛋白和乳製品

7個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增患癌症風險 
(pexels。經常進食加工食品增肥胖及患癌風險。)

2.久坐懶動 增大腸癌、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表明,久坐不僅增加患大腸癌風險,也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疾病風險有關。此外,久坐還可能導致肌肉骨骼問題,如頸椎病和腰椎病,並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如增加抑鬱和焦慮的風險。

建議:每1小時起身活動,伸腿、屈曲或升起足踝,或簡單按摩膝關節,促進血液循環;每天堅持30至40分鐘中強度運動,幫助控脂減肥

3.不吃早餐 或致甲狀腺等內分泌系統失調

早餐非常重要。很多人為了多睡片刻,常常忽略早餐。不吃早餐可導致身體血糖供應不足,出現頭暈、乏力甚至昏厥等徵狀;更甚者可能導致甲狀腺等內分泌系統失調、身體免疫力下降,增加便秘、胃炎、膽結石等多種疾病風險。

建議:每天按時吃早餐,一份理想早餐應包含以下3類食物:澱粉類主食、雞蛋牛奶等優質蛋白、1至2種新鮮蔬果

4.懶做體檢 易忽視癌症徵兆

許多癌症若在早期發現,有較大治癒率。然而,很多人對體檢和篩查缺乏積極,甚至忽視身體上的癌症徵兆,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建議:增強定期體檢的意識,尤其是有家族史或相關疾病的高危群,更要注重癌症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治、早治療

5.翻吃隔夜剩菜 亞硝酸鹽具致癌作用

節儉是美德,但將吃不完飯菜留待翌日翻熱再食,對健康未必理想。食物在室溫下容易滋生細菌,且隔夜菜放久了會產生亞硝酸鹽,會產生具有致癌作用的亞硝胺,增加癌症風險

建議:當日烹調食物盡可能當日食完。剩餘食物應密封保存,盡快放入雪櫃冷藏。避免將食物反覆加熱,否則可能增加細菌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含量

6.嗜煎炸食物 增患肺癌、乳腺癌風險

煎、炒、炸食物香口冶味,但由此產生的廚房油煙含有致癌物苯並芘,長期暴露會增加患肺癌和乳腺癌風險。此外,油煙亦有誘發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潛在風險。

建議:烹調時不要放大量油,注意控制油溫,避免冒出油煙。同時緊記開啟抽油煙機,並遵循「早開晚關」原則,即產生油煙之前就打開抽油煙機,炒完菜後讓抽油煙機運行3至5分鐘;並盡量把廚房窗戶打開,促進空氣流通

7.吃過期壞掉食物 花生等易滋生黃麴毒素增肝癌風險

即使將蔬果腐爛發霉部分切掉食用,但內裏可能已經產生「致癌因子」。花生、粟米等澱粉類食物腐敗後,會滋生黃麴毒素,長期食用增加肝癌罹患風險。蘋果、香蕉等水果腐爛會產生多種黴菌毒素,吃後可能出現惡心、腸胃不適等徵狀。另外,竹木筷子長時間使用後可能會開裂,容易隱藏食物殘渣並導致發霉,亦可能會產生黃麴毒素

建議:花生、豆類等澱粉含量高食物應乾燥密封儲存,一旦發霉,建議丟棄。盡量選擇新鮮水果,優先購買並即時食用,避免食用腐爛水果。竹木筷子使用壽命通常為半年,應定期更換,避免使用發霉物品

文:李慧妍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瘤言情深)

]]>
【BBQ食材】素燒烤無啖好食?教你自製七彩蔬果瓜菜串燒配低脂低鈉醬汁有營  //www.afterroberto.com/bbq%e9%a3%9f%e6%9d%90%e3%80%91%e7%b4%a0%e7%87%92%e7%83%a4%e7%84%a1%e5%95%96%e5%a5%bd%e9%a3%9f%ef%bc%9f%e6%95%99%e4%bd%a0%e8%87%aa%e8%a3%bd%e4%b8%83%e5%bd%a9%e8%94%ac%e6%9e%9c%e7%93%9c%e8%8f%9c/ Fri, 13 Sep 2024 03: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892

【明報專訊】入秋兼中秋將至,不少人喜歡約三五知己燒烤聚會。BBQ少不了雞翼、腸仔、牛扒、金沙骨……幾乎離不開高脂肉類。不如換換口味,來一個高質「素」BBQ。別以為燒蔬菜瓜果單調又不夠飽,其實素BBQ食材十分豐富,更可以完全滿足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等營養需求,再加上自家製較低脂低鈉的醬汁、醬料,好味有營!

BBQ食材啖啖肉飽和脂肪兼高鈉 致肥易傷心血管

BBQ是家人朋友聚會的熱門選擇,尤其有家庭式電烤盤,更可隨時開爐。不過大家容易掉入「燒肉」的健康陷阱,香港港安醫院膳食及營養部主管、註冊營養師黃志榮表示,BBQ食材一般以高飽和脂肪的肉類為主,腸仔、丸類、紅腸等加工食物,以及雞翼、金沙骨、牛仔骨等近骨的肉類,飽和脂肪及鈉質含量非常高,過量攝取不僅導致體重增加,更會使體內壞膽固醇濃度上升,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應盡量少吃。

肉類含有大量蛋白質,需要較長時間消化分解,過量攝取會對腸胃造成負擔,導致消化不良。而進食太多油膩食物如羊架、金沙骨、雞翼等,會令消化不良徵狀加劇。加上BBQ食材中蔬菜比例較小,減慢腸道正常蠕動;雖然有人會燒蔬菜菇菌,但多數會添加牛油,因而導致飽和脂肪攝取量增加,加重心血管負擔。

高溫烤肉釋致癌物

另外,在高溫烤肉過程中,脂肪及蛋白質產生化學反應,其中會產生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及雜環胺(HCAs),並隨煮食溫度提高而增加,這兩種物質被認為會增加患癌症風險。煙霧中的化學物質在與食物接觸時,還會使更多PAHs附在肉類表面。此外,肉類中的蛋白質會隨烹調溫度上升而變性,尤其是在燒烤時,高溫對蛋白質分子結構造成損害,進而降低營養價值。

素燒烤食材宜七彩多樣 較低脂低卡富含纖維

相比之下,素食燒烤較健康,主要食材有豆類、蔬菜及水果;脂肪和熱量較低,且富含膳食纖維及抗氧化物,有助保持血糖穩定,調節膽固醇水平,同時刺激腸道蠕動,增強腸道健康。此外,植物性食物因不含肌肉組織及油脂,高溫燒烤時不會如肉類一樣釋放PAHs和HCAs,降低癌變風險。

想在中秋佳節約親友享用一頓高質「素」燒烤,能否滿足一餐的營養需求?黃志榮指出,關鍵在於食物選擇要多樣化,建議選擇不同種類及顏色蔬菜及水果,例如茄子、菇菌、彩椒、菠蘿等,以補充膳食纖維、礦物質、抗氧化物及維他命。

而一頓營養均衡主餐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碳水化合物方面,可選擇根莖類蔬菜如番薯、南瓜、粟米、薯仔,它們還能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他命及抗氧化營養素,惟要注意食用分量,否則熱量容易超標,影響健康。

至於蛋白質,可由各種豆類及大豆製品如硬豆腐、豆腐乾、天貝、枝豆等攝取,以每100克硬豆腐為例,當中含約12.8克蛋白質。硬豆腐質地較結實不但適合燒烤,而且鈣質含量達200毫克,遠高於含25毫克鈣質的嫩豆腐,是良好鈣質來源。此外,建議選擇健康脂肪來源,包括牛油果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等。

【BBQ食材】素燒烤無啖好食?教你自製七彩蔬果瓜菜串燒配低脂低鈉醬汁有營 
素食燒烤–素食燒烤也能滿足一餐的營養需求,選擇不同顏色的健康食材,可攝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亦能補充膳食纖維及維他命。(鄭寶華攝)

相關閲讀:【壞膽固醇食物】嚴控優質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取利健康 營養師教你智選食物

避選加工、油炸食材

不過,黃志榮提醒,素食燒烤雖然較燒肉健康,但亦有健康陷阱需要注意。部分素食產品如素雞、素腸、素肉丸、素午餐肉等,在加工過程中添加調味料及油脂,使鈉質及飽和脂肪含量上升。長期攝入過多鈉和飽和脂肪,會引致肥胖、高血壓,誘發心血管疾病。此外,經油炸處理的食物如豆卜、風琴豆腐、炸豆腐等,熱量及反式脂肪都很高,會使體內壞膽固醇增加及好膽固醇減少,同樣危害心血管健康。因此,建議以原型植物性食物為主如豆類、根莖類、蔬菜等,盡量避免加工及油炸產品,以減少額外熱量、脂肪及鈉質的攝取。

多款高質「素」串燒 五顏六色又有營

素燒不限於粟米和雜菌,花點心思設計素食串燒,把五顏六色蔬果串在一起,吸睛又有營,配搭自家製醬汁,更添風味。黃志榮和香港港安醫院二廚林宇光推介以下高質素串燒——金針菇紫菜卷、玉子燒、照燒豆腐、小甘筍蘆筍、馬蘇里拉芝士蘑菇、薯仔拼蒜頭、椰菜花、鷹嘴豆蔬菜餅拼蘋果、塞浦路斯芝士拼桃、扒雜菜、燒菠蘿和韓式年糕。

【BBQ食材】素燒烤無啖好食?教你自製七彩蔬果瓜菜串燒配低脂低鈉醬汁有營 
(李祖怡攝)

相關閲讀:【大隻奶粉】拆解蛋白粉成分、類型 要增肌蛋白質有幾重要

食譜:DIY阿根廷燒烤汁 低脂低鈉

醬汁是燒烤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不應限於蜜糖和沙嗲醬,預先醃製的肉類再塗上蜜糖或現成醬汁,熱量、脂肪、鈉質、糖分含量不容忽視。以100克燒烤醬為例,約150千卡熱量;而鈉質有1119毫克,超出世衛建議每人每天攝取2000毫克上限一半。至於蜜糖,每100克約含277千卡熱量;包括72克糖,等於約14.5粒方糖。

【BBQ食材】素燒烤無啖好食?教你自製七彩蔬果瓜菜串燒配低脂低鈉醬汁有營 
(李祖怡攝)

100克蜜糖=14.5粒方糖

黃志榮建議,可用天然調味料如黑椒、孜然粉、辣椒粉取代現成醬汁;亦可考慮較低脂低鈉的醬料,如香草油(迷迭香、百里香、蒜、橄欖油)、咖喱(馬沙拿、黃薑粉、菜油)、香草醬(紫蘇葉、意大利番荽、松子仁、蒜、巴馬臣芝士)、韓式辣醬(辣醬、蒜、辣椒、蜜糖)、素燒肉汁(豉油、味醂、昆布)等。

他更推薦自行製作燒烤醬料,並請來林宇光示範,製作冶味的阿根廷燒烤汁(chimichurri)。

阿根廷燒烤汁(chimichurri)

材料:芫荽、乾葱、墨西哥辣椒、番荽碎、香草、黑椒碎、紅椒、蒜蓉、些厘醋、橄欖油各適量

做法:
1. 切碎芫荽、乾葱、墨西哥辣椒
2.加入番荽碎、香草、黑椒碎、紅椒、蒜蓉
3. 加入些厘醋、橄欖油,攪拌即成


相關閲讀:【高血壓】上下血壓130/90合標準嗎?高血壓沒有症狀 慎防中風等併發症 改善飲食由低鈉開始

中醫意見:竹庶茅根馬蹄水「下火」

「熱氣」又稱為「上火」,註冊中醫潘咨遐指出,燒烤容易熱氣的原因是食材經過燒烤後性味偏熱,火熱導致身體水分津液不足,容易喉嚨乾燥、生口瘡、牙齦腫痛等;加上燒烤肉類通常添加不同醃料和調味料,屬於肥甘厚味,會影響脾胃功能並導致濕熱。

【BBQ食材】素燒烤無啖好食?教你自製七彩蔬果瓜菜串燒配低脂低鈉醬汁有營 
潘咨遐(受訪者提供)

茄子苦瓜性涼勿狂吃

食物屬性有溫、熱、寒、涼、平之分,宜根據個人體質調配膳食。雖然茄子、苦瓜性涼,但不要為了平衡燒烤的上火就大量食用,因為過量食用寒涼食物會損傷脾胃,而且不能完全抵消燒烤帶來的上火。脾虛、氣虛人士進食過多寒涼食物會令脾胃損傷,容易令手腳更冰冷、胃痛和腹瀉。

不少人燒烤時會飲涼茶「下火」,潘咨遐提醒,雞骨草、夏枯草性質寒涼,飲用前應先諮詢中醫意見;她推介竹庶茅根馬蹄水,清熱利濕;或燒烤後吃一個雪梨,亦可​​清熱潤肺。

竹庶茅根馬蹄水

材料(4人分量):
竹蔗1斤、馬蹄8粒、茅根1束、水4公升

做法:
1.清洗所有材料
2.馬蹄去皮,竹蔗對半切開
3.所有材料加水煲滾後以大火煮約5分鐘,蓋上鍋蓋,轉小火煮1小時至出味
4.加入適量冰糖煮溶即成

注意:

孕婦、濕疹、糖尿病、容易腹瀉肚痛人士慎飲

■有片睇
中秋節素食BBQ
tinyurl.com/3n9c69rh

文:李祖怡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認清子宮肌瘤、朱古力瘤、卵巢水瘤、卵巢癌症狀 尿頻、經血量、腰背痛各不同 //www.afterroberto.com/%e8%aa%8d%e6%b8%85%e5%ad%90%e5%ae%ae%e8%82%8c%e7%98%a4-%e6%9c%b1%e5%8f%a4%e5%8a%9b%e7%98%a4-%e5%8d%b5%e5%b7%a2%e6%b0%b4%e7%98%a4-%e5%8d%b5%e5%b7%a2%e7%99%8c%e7%97%87%e7%8b%80%e5%90%84%e4%b8%8d/ Wed, 17 Jul 2024 04:29:3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394 【明報專訊】女士經常感到肚脹脹,以為是脂肪纏身,努力節食做運動,奈何「肚腩」仍在。或人到中年,女士出現滲尿或尿頻,以為是老化徵兆。專家提醒,腹部隆起未必是脂肪積聚,小心是子宮或卵巢問題引起;而泌尿科問題亦可能與婦科腫瘤有關。女士們要認清子宮肌瘤、卵巢水瘤、朱古力瘤,甚至癌腫瘤的症狀,切勿掉以輕心。

認清子宮肌瘤、朱古力瘤、卵巢水瘤、卵巢癌症狀 尿頻、經血量、腰背痛各不同
(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個案無關,Thitima Uthaiburom@iStockphoto)

六旬婦子宮肌瘤愈來愈大 拖延至腹墜腰痛

過去數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不少女士因擔心染疫而避免出入醫務所,未有依時接受婦科檢查。婦產科專科醫生李文軒指出,一名年逾六旬病人,雖知自己患有子宮肌瘤,但過去數年一直拖延不處理,肌瘤愈來愈大導致腹部又重又墜,腰部亦疼痛,最終開刀將肌瘤切除。「很多女性以為停經後便毋須每年驗身,這觀念並不正確。」年過25的女士應每年主動安排婦科檢查,如超聲波檢查,最少每3年接受1次抹片檢查。一旦發現異常情况,應遵循醫生建議監察病情或接受治療。

認清子宮肌瘤、朱古力瘤、卵巢水瘤、卵巢癌症狀 尿頻、經血量、腰背痛各不同
年過25的女士應每年主動安排婦科檢查,如超聲波檢查。(Master_Video@iStockphoto)

肌瘤壓迫膀胱 引發慢性尿瀦留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林建文指出,曾有女病人因小便異常求醫,她經常有尿意、感覺排尿不清,出現慢性尿瀦留。引起慢性尿瀦留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另外,由於膀胱位於子宮前方,這名病人因子宮肌瘤壓迫膀胱引發慢性尿瀦留,最終轉介婦科跟進。

認清子宮肌瘤、朱古力瘤、卵巢水瘤、卵巢癌症狀 尿頻、經血量、腰背痛各不同
林建文(受訪者提供)

李文軒教大家認清子宮肌瘤、卵巢水瘤、朱古力瘤、癌腫瘤的症狀。

認清子宮肌瘤、朱古力瘤、卵巢水瘤、卵巢癌症狀 尿頻、經血量、腰背痛各不同

子宮肌瘤 向外長尿頻 向內長經血多

症狀:經血量大、經痛、便秘、不孕、尿頻

子宮肌瘤十分常見,李文軒指出,約三至四成女士會有子宮肌瘤,若肌瘤只有1至2厘米,一般沒有明顯病徵。但當肌瘤變大或向外生長,患者可能感到腹部有下墜感、背痛,甚至有可能壓迫膀胱或腸道,引起尿頻、大便稀爛等情况。若肌瘤向內生長,則會出現經血過多。肌瘤可生長逾20厘米,重達4公斤,尤其患者如經常服用含激素的食物或營養補充品,肌瘤會愈長愈大。

子宮肌瘤若沒壓迫子宮腔,通常沒有病徵,可持續觀察;當持續增大且影響生活,便應考慮手術切除。

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朱古力瘤 性交痛 血崩

子宮腺肌症症狀:經血量大甚至血崩、嚴重經痛、子宮腫大、不孕、性交疼痛

朱古力瘤症狀:經血量大、經痛、異常出血(如兩次經期之間不規律出血)、慢性盆腔痛和下背痛、性交疼痛、懷孕困難、大小便疼痛或出血

子宮腺肌症和朱古力瘤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李文軒解釋,正常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內壁,隨月經周期變化,子宮內膜脫落,形成經血從陰道排出。若子宮內膜異常地生長在子宮肌肉層,導致發炎、子宮肥大,引發子宮腺肌症,又稱子宮腺肌瘤。若子宮內膜異常生長在卵巢上,不能正常排出,積聚充血形成囊腫,就是大家經常提及的朱古力瘤。

子宮腺肌症或朱古力瘤患者,會有經痛、經血過多甚至血崩等情况。不少女士認為經痛是平常事,但嚴重經痛,即使服用止痛藥仍無法紓緩,影響日常生活,就可能是身體警號,應盡快求醫。

病情輕微者,可採用保守治療,透過口服避孕藥、注射避孕針、荷爾蒙治療等,控制增生和改善經痛。當朱古力瘤大過5厘米,生長速度快,出現下腹劇痛或腫瘤指數異常,便應採取單孔或多孔腹腔鏡切除手術。而子宮腺肌瘤邊界不明顯,年輕仍打算生育的患者,建議手術切除腺肌瘤,盡量保留子宮;若屬瀰漫性腺肌症,需以手術將子宮壁切薄。

認清子宮肌瘤、朱古力瘤、卵巢水瘤、卵巢癌症狀 尿頻、經血量、腰背痛各不同
李文軒(受訪者提供)

卵巢水瘤 愈長愈大 提防惡性

症狀:盆腔疼痛及有壓迫感、腹圍變粗或腹部有異物感、月經紊亂、惡心或嘔吐、性交疼痛

女性每月排卵周期,卵子成長過程中會有液體聚集形成濾泡,大多數為功能性,通常在1至3個月內自行消失。但極少數情况下,濾泡沒有消失且變大,形成水瘤。

水瘤若屬良性,直徑小於5厘米,建議持續觀察,未必需要即時處理;但水瘤沒有縮小或消失,可考慮用腹腔鏡手術摘除。若愈長愈大,有下墜感,則要提防是否惡性腫瘤,需要進一步檢查。


相關閲讀:【女性疾病】 什麼是朱古力瘤、畸胎瘤和囊腺瘤? 認清病理性卵巢囊腫 有致併發症或癌變可能


卵巢癌 位於盆腔深處 早期不易發現

症狀:小便頻密、大便困難、性交疼痛、腰背痛、腹脹

卵巢癌位於盆腔深處,早期不容易發現。但如有家族病史、未曾懷孕、55至75歲或已達更年期女性就需注意。

中醫意見:肝脾腎失調 積聚血瘀

子宮肌瘤和子宮內膜異位均是常見婦科病。註冊中醫胡子軒指出,子宮肌瘤病機為瘀血內停,涉及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或因氣滯、痰濕、寒凝積聚血瘀,在子宮形成腫塊。本病虛實夾雜,虛是正氣虛弱,臟腑功能不足;實是瘀結的癥塊。中醫治療可令肌瘤生長減慢或縮小,如屬肌肉層肌瘤,治療效果會較好,若是黏膜下肌瘤,效果則較差。

此外,如肌瘤小於5厘米,療效較顯著,超過6厘米或夾雜其他病症,建議手術處理。

認清子宮肌瘤、朱古力瘤、卵巢水瘤、卵巢癌症狀 尿頻、經血量、腰背痛各不同
胡子軒(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經期不準、經血過多、有血塊是婦科病抑或癌症警號?收經後出血? 7個關於經期的疑惑


改善子宮肌瘤要點:

  • 避免吃含荷爾蒙食品,如蜂王乳、月見草油、魚卵、蝦卵、明太子,蟹黃、蛋黃、罐頭食品等
  • 減少接觸環境荷爾蒙,如塑膠製品、清潔劑、農藥、香水
  • 補充維他命D,如乳製品、三文魚、吞拿魚、沙甸魚、冬菇等
  • 養護肝臟,晚上11時前入睡,避免飲酒和高鹽高油飲食,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椰菜花等
  • 多做運動,保持心情舒暢
  • 勿胡亂進補

子宮肌瘤湯水推介:

材料:山楂15克、陳皮10克、玫瑰花5克

做法:所有材料加500毫升水煎約20分鐘,或熱水焗泡10分鐘

功效:山楂能散瘀去積,陳皮化痰理氣,玫瑰花疏肝解鬱,三藥合用能改善經痛,減慢子宮肌瘤生長

註:孕婦及行經期間避免飲用

子宮內膜異位致經痛 不宜飲薑茶

至於子宮內膜異位,胡子軒指屬癥瘕、痛經、不孕及月經失調範圍,中醫認為是血瘀症,亦是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引致,病機是「經血逆流」。現代中醫一般會結合西醫的病理,按照中醫「離經之血」形成瘀血的治療方法。

女性認為經痛屬虛寒症狀,會飲用黑糖薑茶。但胡指出,部分經痛屬於實熱,盆腔反覆充血及處於發炎狀態,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多屬後者,不適宜飲用薑茶。


相關閲讀:子宮肌瘤成因不明?患者或有經血過多、尿頻等徵狀  微創手術切除前的考慮因素


改善子宮內膜異位要點:

  • 多吃抗氧化食物,如深綠色蔬菜、胡蘿蔔、番茄等
  • 少吃高反式脂肪食物,如油炸、加工食物,以及紅肉和辛辣香燥食物

子宮內膜異位湯水推介:

材料:益母草15克、大棗2粒

做法:材料加500毫升水煎約20分鐘

功效:益母草活血調經,大棗能補中益氣,益母草性味偏涼,合用幫助月經之血正常流出,降低發炎狀况

註:經前3至5天飲用,孕婦不宜

文:彭彥怡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年輕患癌新症15至39歲40年增30% 港乳腺癌、甲狀腺癌、大腸癌增長最快 //www.afterroberto.com/%e5%b9%b4%e8%bc%95%e6%82%a3%e7%99%8c%e6%96%b0%e7%97%87%e5%a2%9e-%e6%b8%af%e4%b9%b3%e8%85%ba%e7%99%8c-%e7%94%b2%e7%8b%80%e8%85%ba%e7%99%8c-%e5%a4%a7%e8%85%b8%e7%99%8c%e5%a2%9e%e9%95%b7%e6%9c%80/ Wed, 03 Jul 2024 09:57: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304

【明報專訊】曾捐80萬元援助癌症兒童的癌症患者楊嘉驃、抗癌YouTuber張天允,兩名90後都在早前先後離世,令人驚覺,原來癌症與年輕人的距離,沒有想像中遙遠。近年,專家留意到15至39歲的年輕癌症患者不斷增加。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旗下監察流行病的SEER資料庫數據顯示,過去40年來年輕人患癌個案增長30%。(編按:有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指,年輕人患癌,因在免疫系統最強的時候患癌,代表癌細胞很惡,不怕免疫系統;隨着年紀增長,抵抗力愈來愈弱,即使打贏第一場仗,之後有較大可能復發……)在花樣年華患癌,人生規劃被打亂,年輕罹癌人士面對怎樣的困難與挑戰呢?

年輕患癌新症15至39歲40年增30% 港乳腺癌、甲狀腺癌、大腸癌增長最快
多重打擊–數據顯示,過去40年15至39歲的癌症患者人數增加30%,他們復發或患其他癌症的風險更高,同時要面對家庭、職場、財政等困難與挑戰。(設計圖片,模特兒與內文提及個案無關/pocketlight@istockphoto)

15至39歲年輕患癌新症增 乳腺癌、甲狀腺癌、大腸癌增長最快

癌症多發生在中老年,常被以為與年輕人沾不上邊。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陳穎樂指,「雖然大部分癌症病人都較年長,年輕人佔少數,不過年輕人患癌數字有增加趨勢」。她引述SEER資料庫數字,2019年全球約有120萬年輕患癌者(15至39歲)的新症個案,佔整體個案5%,但比對過去40年,卻增加30%。

至於香港,據本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2021年錄得1590宗年輕患癌者新症,佔全港癌症新症4.1%。從2012至2021年的10年間,年輕人最常見患上乳腺癌、甲狀腺癌、大腸癌、鼻咽癌、卵巢及腹膜癌,其中乳腺癌(增19.5%)、甲狀腺癌(增19.3%)和大腸癌(增23%)的個案增長率最多。

年輕患癌新症15至39歲40年增30% 港乳腺癌、甲狀腺癌、大腸癌增長最快

多與基因有關 加工肉、污染、肥胖致癌病年輕化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謝耀昌表示,年紀輕輕患癌,多與基因有關;但隨着年紀增長,基因影響逐漸減少,相對地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的影響提高。不過即使遺傳了癌症基因,亦不一定會患癌,還需視乎有沒有風險因素誘發癌症發生。他舉例,有些人一輩子吸煙可能都不會患上肺癌,但有些煙齡較短的煙民卻患癌,可能他們本來體內已有癌症基因,再被吸煙這高危因子誘發出來。

什麼因素使愈來愈多年輕人患癌呢?「除了基因,可能與西方飲食文化有關」。年輕一代喜歡吃加工食物如火腿、香腸、午餐肉等,加工肉類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1級致癌物,與煙、酒等同級,即有充分證據顯示可對人類致癌;另外,肥胖亦是致癌因素,世衛研究指肥胖可令最少13種癌症的風險提升。陳穎樂亦補充,環境污染、缺乏運動等,都可能增患癌風險。

「治療癌症是一輩子的事」

有人認為,發生在年輕身上的癌症較惡,較難根治?陳穎樂引述研究指,年輕患者存活率與年長患者分別不大,根治與否主要視乎癌症類別和期數。但謝耀昌指,「年輕人患癌,是很差的預兆」,因為在免疫系統最強的時候患癌,代表癌細胞很惡,不怕免疫系統;隨着年紀增長,抵抗力愈來愈弱,即使打贏第一場仗,之後有較大可能復發。陳穎樂亦指,除了復發,部分癌症治療或提高患上第二種癌症的風險,「所以需要長期接受檢查,監察病情」。

「年輕人與長者患癌,無論在社會上、家庭角色等都面對很不同的挑戰。」陳穎樂說,在學的患者,需要長期停學接受治療,復課時身邊社交圈子或已經不同,甚至連上學都成問題,對社交生活造成影響;已投身社會的成年人,「他們正值發展事業的階段,又或是家庭經濟支柱,患癌令所有事情暫停,面臨經濟負擔」。

謝耀昌續說,「治療癌症其實是一輩子的事,需要經常做檢查,留意癌症會否復發,對於病人或康復者而言都是很大的壓力」,所以有些患者或對拍拖、建立家庭感到猶豫。癌症治療亦會影響生育能力,減少精子或卵子,如患上婦科或腹腔癌症的病人,電療、化療可損害子宮或卵巢,在開展治療前醫生都會了解病人的生育意願,建議雪卵或保存精子等,讓他們將來有機會生育。陳穎樂表示,因此作為醫生,不只需要關注病情本身,還需要考慮年輕患癌者面對的社交問題、心理需要、生育意願等,為他們提供支援。

三大警號:長期疲累、無故減重、有腫塊 盡快求醫

年輕人身體不適時,較少聯想到癌症,或因而延誤求醫。港大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陳穎樂提醒以下幾個警號,雖未必是癌症,但建議盡早求醫,詳細檢查:

長期疲累:經常沒精打彩,即使睡眠充足仍覺得睏倦,或者沒有怎樣活動或工作,仍覺得很疲累
無故減重:沒有刻意運動或節食,體重在兩個月內下跌5%
摸到腫塊:在乳房或者甲狀腺摸到硬塊


相關閲讀:關於年輕人患癌的4個問題 九成人患白血病、淋巴癌、乳癌等9類癌症

不煙不酒飲食少油炸 有家族病史宜早檢查

「飲食對預防癌症頗為重要。」她提醒應避免食用高鹽高糖與油炸食物,不煙不酒,少吃紅肉,多吃水果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椰菜花等。

她又建議,如有家人曾患乳癌、卵巢癌,或者相關癌症遺傳病史,年輕人應該去檢查自己有沒有帶有家族遺傳的基因變異,如:BRCA1、BRCA2基因,兩者與乳癌、卵巢癌、胰臟癌、前列腺癌等有關,早發現就可早預防。


相關閲讀:超加工食物是美味的健康殺手?4類加工食物你要識 營養師教你選擇4個貼士

個案:臨畢業確診牙骨癌 教師夢難圓

27歲的陳芷晴,自2019年起受牙痛困擾,一直找不到原因。止痛藥只能短暫紓緩,停藥後痛楚就變本加厲。2021年她再向牙科求診,神經線敏感度檢查發現異常;再照X光,找到牙骨左方有一處陰影,轉介至菲臘牙科醫院接受磁力共振掃描、電腦斷層掃描、口腔切片後,確診牙骨癌。

「確診當下心情很忐忑,一方面終於找到痛楚原因;另一方面卻想,我這麼年輕就患癌,之後的路怎樣走?當下有很多負面情緒。」當時芷晴正修讀教育文憑,只差3個月就修畢,成為小學體育與數學教師。她問可否待學業完成後再做手術,但醫生指腫瘤快速惡化,已侵蝕牙骨,最終唯有停學1年。

因腫瘤位置問題,手術極複雜,需要接受切除腫瘤、下顎骨等5個手術,並緊接化療和電療。她憶述過程痛苦,喝水如「被玻璃割」;又因為從右腳取走腓骨重塑下顎,術後需重新練習走路,手術時亦拔去下排多顆牙齒,發音咬字有困難,需靠每日讀報紙練習說話。

後遺症纏身 癌魔再叩門

手術1年後,她回到校園繼續學業,「那時我天真地以為,完成治療後就可繼續夢想,沒料到康復路如此漫長,還有這麼多後遺症」。她不止長期受耳鳴困擾,電療也引致頸部肌肉纖維化,每朝睡醒都會頸痛,而且出現嚴重牙骨骨枯,傷口不斷發炎流膿,難以植牙,說話比以前吃力。無法做全職,只能到癌症中心做義工,偶爾做代課教師。去年她欲嘗試新療法阻止骨枯蔓延,療程前照X光,卻發現肺部有個乒乓球般大的陰影,癌細胞擴散至肺部,「那一刻心情再次跌到谷底」。為免增加身體負荷,她暫停代課,持續做電療控制病情。


相關閲讀:是乳腺癌嗎?乳腺結節原因及兩種常用檢查方法  5點注意降風險

年輕患者互助互勉

在接受牙骨癌治療期間,芷晴加入由年輕患癌者成立的互助平台青少年癌症基金會「青春頌」,不時籌辦運動班、興趣小組、健康講座,連結和幫助同路人。

未有青春頌前,本港沒有專門支援年輕癌患者的機構,芷晴參加過其他癌症組織的活動,很多時她都是最年輕的一人,「其他參加者會好奇,問我這麼年輕患什麼癌症、做過什麼療程,這樣被問我其實有點不舒服;而且他們常聊湊孫、煲湯等話題,我又搭不上嘴」,因此她認為一個年紀和人生經歷都相近的病友組織,讓同路人「圍爐取暖」非常重要。今次癌症復發,她的情緒一度跌落谷底,幸得同路人分享和傾訴,才慢慢撐過來。

年輕患癌新症15至39歲40年增30% 港乳腺癌、甲狀腺癌、大腸癌增長最快
連結同路人–陳芷晴(圖中央黑色運動服女士)加入「青春頌」, 為年輕癌症患者籌辦運動班、 興趣小組、健康講座。(受訪者提供)

青少年癌症基金會

網址:www.ychk.org

查詢:9574 5529(WhatsApp)

「家支援」社區紓緩治療App

下載:shorturl.at/cmzEX

文:張淑媚

編輯:黃振宇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賈玲減肥法: 低卡+168斷食+5小時運動 極速減肥易傷身? 5招減磅不反彈 //www.afterroberto.com/%e8%b3%88%e7%8e%b2%e6%b8%9b%e8%82%a5%e6%b3%95-%e4%bd%8e%e5%8d%a1-%e6%96%b7%e9%a3%9f-%e9%81%8b%e5%8b%95-%e6%a5%b5%e9%80%9f%e6%b8%9b%e8%82%a5%e6%98%93%e5%82%b7%e8%ba%ab/ Fri, 12 Apr 2024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739

【明報專訊】香港藝人「細細粒」陳嘉佳在4、5個月間減去近30公斤,內地女星賈玲更為電影《熱辣滾燙》在8個月內減50公斤。想複製賈玲的瘦身方法,以最佳身形迎接夏天?不少網民熱議「賈玲減肥法」,網上更流傳她的14日減肥餐單,集低卡與168斷食於一身,再配合每日5小時以上的大量運動。營養師檢視流傳的賈玲減肥餐單,找出優劣之處,其中沒有加工食物抵讚,但卻蛋白質不足……提醒不要盲目跟從。極速減肥不容易,減磅後要維持體重就更難,專家教路5招減磅不反彈方法。

賈玲減肥法:低卡+斷食+運動 8個月減50公斤

《熱辣滾燙》近日在香港上映,自導自演的賈玲在戲中從一個肥胖的失意中女搖身一變成為拳擊手。她特意先增肥約23公斤,再在電影拍攝期間、8個月內將體重從105公斤減至55公斤,幾乎減去「半個自己」。賈玲在內地節目中分享減肥法,嚴格跟從每日只攝取20克油、5克鹽的餐單,並搭配168斷食法,將三餐壓縮在8小時內;每日還運動5小時以上,打拳、跑步、跳繩等,訓練體能兼增肌減脂。

賈玲減肥法: 低卡+168斷食+5小時運動 極速減肥易傷身? 5招減磅不反彈
減掉「半個自己」–內地女星賈玲為電影《熱辣滾燙》大幅減重,8個月內透過嚴格控制飲食、大量運動,將體重從105公斤減至55公斤。(《熱辣滾燙》劇照)

營養師:全選原型食物 沒加工食物抵讚

賈玲分享她的減肥餐,有糙米飯、白菜、雞胸肉、燈籠椒等,網上亦流傳具體的14日減肥餐單。註冊營養師林思為看過後指,「有一件事抵讚,她全部選擇原型食物,沒有加工食物」。不過,賈玲每日熱量攝取少於800千卡,容易出現副作用,難以長期維持;而且蛋白質不足,一日只有1至2隻蛋,或1隻蛋加1杯豆奶等;「如果讓我改菜單,我會每一餐都有蛋白質,既可提升飽足感,也可減低肌肉流失」。

賈玲減肥法: 低卡+168斷食+5小時運動 極速減肥易傷身? 5招減磅不反彈
(bong hyunjung@iStockphoto)

蛋白質攝取不足易肌肉流失 斷食減食量僅輔助

輕斷食是可取的策略,限制進食時間,有助減少進食量。林思為續指,當我們長時間進食,胰島素持續上升,將部分糖分轉化成脂肪;「斷食其實是讓身體休息,重整新陳代謝,讓胰島素水平降低,使身體更有效地運用脂肪」,研究指同時可減少身體炎症。但林強調,斷食只是輔助,減重根本是健康飲食,8小時進食時間內需注重飲食選擇和熱量攝取,才可事半功倍。

賈玲減肥法: 低卡+168斷食+5小時運動 極速減肥易傷身? 5招減磅不反彈
林思為(受訪者提供)

「減肥的理由」是動力關鍵 不宜盲目跟進

一般人可否複製賈玲的瘦身法?「賈玲的減肥動力很大,又有整個團隊支持,一個普通人未必有這個動力和能力。所以減肥成功不止講飲食,還要有什麼理由支撐你減肥。」林思為指,有人為結婚,想以最好身形披上婚紗;有人為健康,想遠離糖尿病、高膽固醇等疾病,這些都是減肥的理由。藝人「細細粒」陳嘉佳則曾因糖尿病入院,而爸爸已不在世,她自言為了不比媽媽早死,決心減肥,「這些都是人性上的動力,讓人堅持體重管理,維持健康飲食」。

網上不時流傳藝人的減肥餐單,跟足就能達到同一效果?林思為表示,飲食餐單、減肥方法都很個人化,不建議盲目跟從;最常被忽略的是飲食文化,以賈玲餐單為例,她吃黑米粥、蒸粟米等,未必是香港人常吃食物,可影響服從度。



減重不宜單靠節食 注意不同年齡層營養需要

另外,不同年齡層的營養需要不同,而運動習慣、工作等因素都會影響對餐單的服從度。林舉例說,年輕時較易控制生活節奏,選擇低脂飲食、自己下廚及大量運動;踏入中年需要兼顧家庭和工作,難以抽空健身,或身體未必承受到劇烈運動,就需要調整;50、60歲後,要避免更年期後骨質流失得太快,要預防骨質疏鬆、三高,飲食上需攝取高蛋白質、優質碳水化合物、健康油脂等,若要減重,不宜只靠節食。「因此制訂餐單不是純粹熱量低就可以,最高技巧是在控制熱量攝取的同時,提供到身體所需營養,還要減到體重而沒有肌肉流失,同時不會影響生活質素。」


相關閲讀:超加工食物是美味的健康殺手?4類加工食物你要識 營養師教你選擇4個貼士


■賈玲14日減肥餐單(節錄)

第1日

早餐:粟米2條

午餐:雞胸肉、青瓜1條

晚餐:生菜、黑米粥

第2日

早餐:粟米1條、雞蛋1個、青瓜1條

午餐:糙米飯1碗、雞蛋1個、雞肉、菠菜

晚餐:雞蛋1個、生菜

第3日

早餐:燕麥、雞蛋1個

午餐:牛肉

晚餐:西蘭花、白玉菇

得不償失:極速減肥易反彈 每周減逾3公斤傷身

不少減肥商品都標榜「極速減肥」,很吸引吧!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袁美欣卻指,當減重過快,初期減的大多是水分而非脂肪,減肥效果有限;當體重快速下降時,肌肉流失,新陳代謝就會減慢,熱量消耗亦會較低,更難減重。「採用激進方法減肥,或可快速減磅,但一旦停下來,體重容易反彈」;因在節食減肥時,食量大幅減少,身體長期處於飢餓狀態,促進食慾的荷爾蒙增加,令人經常想吃東西;停止節食後,因新陳代謝仍然處於低位,熱量消耗量低,而熱量攝取卻增加,體重就可能比減重前更高,反而得不償失。

賈玲在8個月減50公斤,平均每周減1至2公斤,註冊營養師林思為指她減磅速度合理;但若連續數星期每周減超過3公斤,就可能有健康風險。

林思為指,一些極端減重方法,如戒絕澱粉質、攝取極低熱量等,可引起短期副作用如疲倦、血糖低、情緒低落、停經、便秘等。袁美欣補充,醫學上會處方極低熱量餐單(very low calorie diet)予部分病人,例如嚴重肥胖需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會先將他們每日熱量攝取降至600至800千卡以快速減磅,降低手術風險,幫助術後復元。而整個過程需由醫生和營養師監察患者情况。

林思為指:「在有限的熱量內,我們要確保營養均衡,監測患者狀况,確保沒有嚴重副作用,才繼續實行。」而這種飲食法不能長期實行,通常維持1至3個月,達至減重目標後就會慢慢增加熱量攝取,不建議一般人自行嘗試極低熱量飲食。

賈玲減肥法: 低卡+168斷食+5小時運動 極速減肥易傷身? 5招減磅不反彈
袁美欣(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減肥失敗體重易反彈?營養師拆解5個謬誤和竅門  輕鬆減磅不用「無啖好食」


單一飲食 可致脫髮、情緒問題

至於部分極速減肥法,提倡只吃特定食物,如只吃蘋果、香蕉等,林思為直指營養不均衡,「單一飲食法令很多微量營養素都不足夠,短期內未必有問題,但吃一兩星期,可能開始覺得抵抗力低、疲累、脫髮等」;長期可引致情緒問題,「有些人採用太極端的方法,覺得減得這麼成功,不可以反彈,就什麼也不吃,這有可能出現飲食失調」。

胡亂服用減肥藥物亦十分危險,袁美欣分享,曾有個案在網上訂購多種減肥藥及針對減肥藥副作用的藥物,變相同時在服用20多種藥物,服用後心跳加快、感到虛弱不適;亦有個案自行服用減肥藥後出現腦癇、抽筋等情况,「不可以為了減肥減快點,就自己買減肥藥,藥物始終由醫生處方才安全」。

賈玲減肥法: 低卡+168斷食+5小時運動 極速減肥易傷身? 5招減磅不反彈
弄巧反拙–採用極端方法減重,雖然可快速減磅,卻難以長久維持,易引起不同副作用。(設計圖片,RyanKing999@iStockphoto)

相關閲讀:斷食法減肥|營養師拆解16/8斷食法、生酮飲食法注意事項


有營瘦身:5招減磅不反彈

「成功減磅是減重過程的第一步,怎樣維持體重才是最難。」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袁美欣和註冊營養師林思為分享健康、可持續的減重方法,助大家達成目標後也可維持體重。

1.設定合理的減肥目標,如4至6個月內減去體重的5%至10%,非盲目追求「極速」

2.實行433飲食法——40%碳水化合物、30%蛋白質、30%脂肪;不會錯過所需營養素,減少肌肉流失,而且有一定飽足感,可控制體重慢慢下跌

3.每日做45分鐘帶氧運動,提升新陳代謝,並配合每星期2至3次負重運動,保持肌肉量,即使進入平台期,體重反彈的機率也沒那麼高

4.放慢進食速度,每餐吃20至30分鐘,讓身體產生飽足感

5.將減重模式融入日常生活,如飲品減甜、減汁醬、水果取代薯片作小吃等,避免目標達到後就重返舊日生活模式

文:張淑媚

facebook @明報副刊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一餐半餐」不會致肥?每日多吃500千卡 一周體重增1磅 影響血糖增肥胖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4%b8%80%e9%a4%90%e5%8d%8a%e9%a4%90%e4%b8%8d%e6%9c%83%e8%87%b4%e8%82%a5-%e6%af%8f%e6%97%a5%e5%a4%9a%e5%90%83-%e5%bd%b1%e9%9f%bf%e8%a1%80%e7%b3%96%e5%a2%9e%e8%82%a5%e8%83%96/ Thu, 15 Feb 2024 08:12:0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230

【明報專訊】農曆新年期間少不了蘿蔔糕、年糕等賀年美食,團年飯、開年飯一餐接一餐的大魚大肉……註冊營養師萬侃表示,不要看輕新年「一餐半餐」,以為幾天「偶爾放縱」不會致肥,其實3500千卡熱量約等於1磅體重,每日多吃500千卡而沒有消耗掉,一星期便增重1磅。家庭醫生林永和提醒,部分賀年糕點加入高脂、高糖、高鈉的材料,不要把糕點當作正餐。攝取過量高脂肪食物或會引起消化不良、飽滯不適,而進食高糖分食物會增加肥胖風險,以及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穩定。此外,攝取過多的鈉會增加患高血壓、中風及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風險。

「一餐半餐」不會致肥?每日多吃500千卡 一周體重增1磅 影響血糖增肥胖風險
新年聚餐年年有餘,為免浪費,營養師將盆菜食材大變身,炮製健康粥品,新年豐衣「粥」食。(AsiaVision@iStockphoto/明報製圖)

一餐半餐可致肥 營養師:每日多吃500千卡 一周增重1磅

註冊營養師萬侃表示,1件(約15克)油角熱量約70至130千卡,1件(約85克)椰汁年糕熱量約204千卡,而一頓團年飯熱量估計達2300千卡(具體取決於菜式和分量),不知不覺已超出每日所需的熱量。以輕度體能活動水平計算,男性和女性成人每日平均所需的熱量分別為2000千卡和1500千卡。

新年美食誘惑很多,但保持自律很重要,應保持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水、蔬菜和水果,減少食用高糖、高脂肪和高鈉食物。除了控制飲食,新年期間往往有很多聚會,林永和提醒要注意吃飯和作息時間,避免通宵熬夜、晚睡晚起。

「一餐半餐」不會致肥?每日多吃500千卡 一周體重增1磅 影響血糖增肥胖風險
一些賀年糕點或加入高脂、高鈉的食材,不宜當正餐;雖然新年美食誘惑多,但應保持節制和均衡飲食。(資料圖片)

新春剩菜處理不當菌從口入 營養師教路變「豐粥」  

此外,傳統意頭「年年有餘」,過年前大家準備大量新春食物,結果過了新春假期,仍然堆滿家中雪櫃;還有新年聚餐中吃剩飯菜,不同剩菜會招惹不同細菌,所以儲存和翻熱必須小心處理。

香港每日棄置廚餘超過3000公噸,佔固體廢物近三成。雖然垃圾徵費生效日期押後,但新年新開始,立即就開展減「廢」行動吧!跟營養師學習物盡其用,妙用剩餘餸菜炮製「豐粥」,減少新春廚餘,全家豐足!

「一餐半餐」不會致肥?每日多吃500千卡 一周體重增1磅 影響血糖增肥胖風險
 盡快食用–燒味斬件後有利細菌生長,購買後應盡快食用或放入雪櫃儲存。(Qin Ningzhen@iStockphoto)

餐前夾起預留餸菜 免沾唾液招菌

新年聚餐頻繁,碟碟菜餚分量十足,吃不完又不想浪費,唯有留待隔餐。保存和翻熱隔餐餸尤其要注意食物安全,家庭醫生林永和及註冊營養師萬侃建議,最好起筷前先夾起需要預留的餸菜或使用公筷,以免食物沾到唾液滋生細菌、交叉感染。

金黃葡萄球菌耐熱 高溫殺不死

有人認為,反正隔天翻熱才吃,一樣能夠殺菌吧?加熱能否殺菌取決於溫度和時間,並非所有細菌都能被加熱殺死,某些細菌的孢子能抵抗高溫。熟食被污染、儲存不當、翻熱溫度不足、進食長時間存放在4℃至60℃之間的食物,都是引致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原因。

˙李斯特菌

最佳生長溫度:37℃
容易受污染食物:受污染而未經煮熟的食物如蔬菜、生肉;未經巴士德消毒法處理的奶;加工食物如軟芝士及凍食肉類
特性:烹煮至中心溫度達75℃,保持至少30秒,能殺死大部分致病細菌

˙沙門氏菌

最佳生長溫度:35℃至37℃
容易受污染食物:生吃或未經煮熟的蛋及蛋類製品如意大利芝士蛋糕;未經煮熟肉類及家禽;燒味、臘肉、鵝腸
特性:烹煮至中心溫度達75℃,保持至少30秒,能殺死大部分致病細菌

˙副溶血性弧菌

最佳生長溫度:37℃
容易受污染食物:生吃或未經煮熟海產、介貝類水產動物、海產製品和醃製食品如海蜇、墨魚、鹹菜、熏蹄
特性:烹煮至中心溫度達75℃,保持至少30秒,能殺死大部分致病細菌

˙金黃葡萄球菌

最佳生長溫度:37℃
容易受污染食物:烹煮後以人手處理接觸而污染食物,如飯盒、糕點、三文治、燒味
特性:所產生毒素非常耐熱,不能被高溫消滅

˙蠟樣芽孢桿菌

最佳生長溫度:30℃至37℃
容易受污染食物:剩飯、炒飯、肉類製品、調味汁
特性:121℃加熱3分鐘才能消滅孢子

˙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

最佳生長溫度:43℃至47℃
容易受污染食物:經交叉污染、未經徹底烹煮或在不適當溫度儲存過久的肉類,以及肉類食品如燜燉菜式、鹵水食物
特性:烹煮可殺死生長中的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細胞,但其孢子耐熱,或能存活;若熟食放置在20℃至60℃一段時間,孢子會成長及產生新細胞

烹煮後兩小時內放雪櫃 忌重複翻熱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建議,處理剩餘食物時應注意以下要點,減低食物中毒的風險:

‧處理剩餘食物前洗淨雙手

‧盡快冷卻剩餘食物,並應在烹製好後2小時內放進雪櫃(4℃或以下)

‧食物置於4℃至60℃(危險溫度範圍)超過4小時,不應食用

‧食用前徹底翻熱,確保食物中心溫度達到75℃或以上,維持至少30秒

‧不應重複翻熱已烹煮食物及再次冷存

‧棄掉保存在雪櫃內超過3天的食物


相關閲讀:【照胃鏡、照腸鏡】持續腸胃不適、消化不良?何時要「照鏡」?6個情况下做胃鏡或腸鏡檢查

帶殼海鮮易生細菌 勿隔夜保存

並非所有食物都適合隔夜保存,例如帶殼海鮮容易滋生細菌,應在煮熟後盡快食用。萬侃補充,最理想做法是吃多少煮多少,避免烹煮後剩餘食物。至於盆菜分量十足,很多時吃不完。如果想隔餐食用,提取盆菜回家後應立即分裝,取出當餐吃得完分量並盡快徹底翻熱食用,其餘的立即放進雪櫃。不應在加熱盆菜後才將餸菜留起,以避免重複翻熱食物。

拯救剩菜:鯪魚球白切雞+十穀米 易煮有營

農曆新年,傳統會買紹菜「壓年」,取其諧音招財,還有盆菜中剩下的鯪魚球,開年拜神的白切雞,今天仍然滯留在雪櫃內,怎麼辦?註冊營養師萬侃教路,將剩菜變成豐富的「魚躍鳳鳴招財十穀粥」,尤其適合連日大餐後,減輕腸道負擔。十穀粥每份熱量257千卡、5克膳食纖維、3份肉(1份約相等於1隻麻將大小,一般成人建議一天攝取5至8份肉),額外配搭一碟少油快炒的青菜,可成一頓營養均衡的正餐。

「一餐半餐」不會致肥?每日多吃500千卡 一周體重增1磅 影響血糖增肥胖風險
魚躍鳳鳴招財十穀粥(利楚兒攝)

魚躍鳳鳴招財十穀粥

材料(2人分量):

十穀米90克、去皮雞件6件、鯪魚球(乒乓波大小)2粒、紹菜4大片、水750至1000毫升(視乎粥底稀稠度)、葱或芫荽適量

做法:

1.洗十穀米,浸過夜

2.將十穀米和水加入電飯煲,選擇「煲粥」模式

3.紹菜洗淨後切絲備用

4.雪櫃取出雞件及鯪魚球,用熱水浸泡10分鐘,去除表面的油和醬汁

5.「煲粥」模式完成前15分鐘下雞件及鯪魚球

6.按個人喜好撒上葱花或芫荽,煲滾即成

十穀米高纖低GI 長者、消化不良宜煲粥

「一餐半餐」不會致肥?每日多吃500千卡 一周體重增1磅 影響血糖增肥胖風險
 十穀米(szefei@iStockphoto)

˙不同品牌十穀米成分略有不同,通常有糙米、小米、小麥、蕎麥、燕麥片、黑糯米、紫米等,結合多種穀物營養價值,而且未經精製,能保留更多營養。例如糙米保留了糠層和胚芽,所含維他命B群和維他命E、礦物質、膳食纖維比精製白米多

˙十穀米富含膳食纖維,提供較長飽足感,助促進腸道健康、預防便秘,以及保護心血管健康,還能延緩糖分釋放速度,減慢飯後血糖上升,使血糖保持在較穩定水平

˙十穀米纖維豐富不易消化,長者或消化功能不佳人士慎吃,煮成粥較易消化和吸收

˙煮粥過程使澱粉糊化,結構容易被消化酶分解,相對米飯較易消化,尤其適合節日大吃大喝後消化不良,吃粥能減少腸胃負擔

˙粥的烹煮時間愈長、煮得愈綿,其升糖指數(GI)愈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選擇低GI的十穀米可降低升糖指數。而在粥加纖維、蛋白質和健康脂肪來源等,如蔬菜、雞肉、魚類,亦可以降低血糖上升速度

˙過量攝取任何碳水化合物都可能導致血糖升高,無論升糖指數高低都要控制食用分量


相關閲讀:【糖尿病】米飯是血糖飈升罪魁?戒飯控血糖?糖尿患者吃飯3個Tips:選低GI食物 煮飯加入粗糧 增咀嚼次數

文:利楚兒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生酮飲食可抗癌?餓死癌細胞?了解3個問題 癌症病人勿刻意戒口 //www.afterroberto.com/%e7%94%9f%e9%85%ae%e9%a3%b2%e9%a3%9f%e5%8f%af%e6%8a%97%e7%99%8c-%e9%a4%93%e6%ad%bb%e7%99%8c%e7%b4%b0%e8%83%9e-%e4%ba%86%e8%a7%a3%e5%95%8f%e9%a1%8c/ Mon, 15 Jan 2024 09:45:3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947

【明報專訊】近年愈來愈多人提及「生酮飲食」,這種飲食模式跟平日建議的標準飲食有很大分別。(編按:生酮飲食在癌症預防或治療中有沒有作用呢?癌症患者需要吸收多種營養,尤其是正在治療的病人,若用一個極偏向的飲食方案,有可能令自己缺乏某些重要營養素,得不償失嗎?)

生酮飲食可抗癌?研究跟癌症關係 結果未確立

標準飲食建議是將脂肪吸收限制在每日所需熱量30%,碳水化合物佔約一半或更多。但生酮飲食則是一種高脂肪(55%至60%)、中度蛋白質(20%至35%)、低碳水化合物(5%至10%)的飲食計劃。

生酮飲食可抗癌?餓死癌細胞?了解3個問題 癌症病人勿刻意戒口
有不同生物研究探討生酮飲食跟癌症的關係,但結果尚未確立。(samael334@iStockphoto)

相關閲讀:【減肥】間歇斷食 vs 生酮 原理、成效、副作用話你知 營養師:斷食營養較均衡 易持續實行

生酮飲食有什麼好處?

生酮飲食的原理是強迫身體消耗脂肪來作為能量來源,而不是將糖作燃料。當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顯著減少時,身體會轉向燃燒脂肪,這是一個產生酮體(ketone)的過程。 因此,生酮飲食可在短時間內減輕體重。

有研究也指出生酮飲食可減低腦癇症發作,並對柏金遜症和自閉症病人有幫助。

生酮飲食可以餓死癌細胞?

現時有不同生物研究探討生酮飲食跟癌症的關係,但結果尚未確立。

有些研究理論指癌細胞需要依賴碳水化合物來生長和分裂,如果每天飲食只有極小量碳水化合物,肝臟就會生產酮體。正常細胞可以改用酮體作為替代燃料;但癌症細胞生長不能利用酮體作燃料,這樣便可以遏止癌細胞的成長和轉移。

另外,癌細胞若要生長,需要新血管生出來以支援腫瘤。在實驗室的腦癌膠質瘤老鼠模型中,酮體可減少血管生長。


相關閲讀:質子治療團隊幕後三大專業 各司其職精準追擊腫瘤 跨團隊合力擊退癌魔

癌症病人適合生酮飲食嗎?

生酮飲食在癌症預防或治療中所發揮的作用,現時仍只停留在研究階段,答案尚未清晰。

但我們日常標準飲食,多菜少肉、多吃水果和多纖維的食物,避免吃加工食物,許多研究已證實可減低患上癌症。

均衡飲食攝多種營養 不宜刻意戒口

另外,癌症患者需要吸收多種營養,尤其是正在治療的病人,若用一個極偏向的飲食方案,有可能令自己缺乏某些重要營養素,得不償失。所以還是建議均衡飲食,不用刻意戒口。

文:陳穎樂

(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

(癌治準繩)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節日送禮:醫護專業人士給長輩及小朋友的健康實用之選 //www.afterroberto.com/%e7%af%80%e6%97%a5%e9%80%81%e7%a6%ae-%e9%86%ab%e8%ad%b7%e5%b0%88%e6%a5%ad%e4%ba%ba%e5%a3%ab%e7%b5%a6%e9%95%b7%e8%bc%a9%e5%8f%8a%e5%b0%8f%e6%9c%8b%e5%8f%8b%e7%9a%84%e5%81%a5%e5%ba%b7%e5%af%a6%e7%94%a8/ Fri, 22 Dec 2023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756

【明報專訊】正為親友選購節日禮物費煞思量嗎?(編按:仍是朱古力、餅乾、聖誕甜點?)10名醫護專業人士,由健康角度出發,為家人朋友精心挑選禮物,過一個快樂又健康的聖誕。(編按:可有想過為家中長輩道上電動牙刷、血壓計、驗身套餐、補鈣、維他命D的營養補充品?小朋友又有哪些選擇?)

醫護專業人士給長輩的禮物:電動牙刷、橡筋帶、熱敷墊、營養補充品

節日送禮:醫護專業人士給長輩及小朋友的健康實用之選
(明報製圖)

■給長輩禮物

.電動牙刷
——陳澔賢(牙科醫生)
年過65歲後,手部關節靈活度可能下降,送上電動牙刷,操作簡單,能更有效地清潔牙齒,對柏金遜和關節炎患者尤其適用。

.橡筋帶、熱敷墊
——周學麟(物理治療師)
初老開始面對肌少症和肌力下降的問題,送上練力橡筋帶,用於輕度抗阻訓練,幫助增強肌力和靈活度。較年長的長輩經常周身骨痛,熱敷墊幫助紓緩頸部不適和肌肉緊張,也有助促進血液循環和放鬆肌肉。

.營養補充品
——洪亮斌(骨科專科醫生)

中年後容易因體重增加和缺乏運動,引致膝關節提早退化,關節保健品對早期退化有一定作用。長者骨質密度逐年減少,建議每日補充鈣和維他命D可預防骨折。

.驗身套餐、旅行禮券、保暖衣物
——陳愷怡(精神科專科醫生)

為長輩送上驗身套餐、旅行優惠券等,提醒他們照顧好自己健康,好好享受生活;或送上保暖衣物,例如冷帽和頸巾,讓他們感受到聖誕的溫暖。

節日送禮:醫護專業人士給長輩及小朋友的健康實用之選
(visionchina@iStockphoto)

.眼睛檢查
——沈蔚瑄(眼科專科醫生)

50歲是一個臨界點,眼睛問題或開始出現,預防勝於治療,為50歲以上長者送上眼睛檢查。

.益生菌
——陳可兒(註冊營養師)

隨年齡增長,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容易出現腸胃不適、便秘等;益生菌有助改善消化功能,增強免疫力,減少便秘。而對於經常使用抗生素治療的長者,益生菌有助恢復腸道菌群的平衡。

.血壓計、血糖計、大屏幕平板、啞鈴
——劉志豪(職業治療師)

步入中年,或出現一些徵狀不明顯的長期病,送上血壓計、血糖計等,有助追蹤身體情况,防患於未然。為避免老人家社交孤立,大屏幕平板電腦可以讓他們連接世界;或送上啞鈴作日常鍛煉。

.健康監測手環、電熱氈
——盧肇聯(註冊中醫)

身體機能隨年齡下降,健康監測手環有助管理及改善生活品質及健康。而隨着老化引致氣血不暢,各種痛症出現,電熱氈有助疏通氣血,緩解疼痛。

節日送禮:醫護專業人士給長輩及小朋友的健康實用之選
電熱氈(popovaphoto@iStockphoto)

相關閲讀:【有片】營養標籤要識睇 健康有禮—餅乾、麵食有選擇

■給孩子禮物

.護脊書包、人體工學椅子
——洪亮斌(骨科專科醫生)
小學生書本愈來愈多,一個符合人體工學的書包可避免背肌疲勞和形成寒背;而中學生經常伏案溫書做功課,坐姿不良會引起姿勢性脊椎側彎和寒背,一張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有助維持正確坐姿。

.Busy board、發聲故事書、義工體驗
——沈蔚瑄(眼科專科醫生)
Busy board忙碌板、發聲音樂故事書,為小朋友有益又有趣的娛樂。青少年踏入反叛期,未必願意聽從父母,送上義工或軍訓體驗,讓他們認識世界,擴闊眼界。

.大型積木塊、兒童平衡板
——周學麟(物理治療師)

大型積木塊可為嬰幼兒提供多種感官刺激,促進手眼協調和肌肉發展,培養創造力和空間認知能力。
兒童平衡板幫助發展平衡力和身體控制能力,在平衡板上站立、走動和玩耍,可以鍛煉肌肉,提升協調力和空間感。

節日送禮:醫護專業人士給長輩及小朋友的健康實用之選
兒童平衡板(ninelutsk@iStockphoto)

.音樂盒、桌上遊戲、護髮護膚品
——陳愷怡(精神科專科醫生)

快樂無價!可為幼兒送上聖誕襪和音樂盒,讓他們對佳節和禮物充滿期待,並享受音樂盒上聖誕歌和公仔轉動的快樂。大一點的孩子可送桌遊,在聖誕派對和家人朋友一起玩耍;亦可送上主題公園門券,讓他們和朋友盡情慶祝。給青少年可送上護髮及護膚用品,因為這個年紀開始注重儀表,讓他們扮靚過一個快樂聖誕。

節日送禮:醫護專業人士給長輩及小朋友的健康實用之選
音樂盒(SHODOgraphy@iStockphoto)

.即食湯包
——盧肇聯(註冊中醫)

兒童保健即食湯包,如茶樹菇、山藥及北芪具增強免疫力功效,烏梅及魚腥草具有抑制過敏及消炎作用,有助改善過敏性炎症。

.田徑、運動用品
——劉志豪(職業治療師)

田徑、運動用品可以讓小孩多做運動,也可以與家長互動。

■給所有年齡層禮物

.潤膚霜
——劉顏銘(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秋冬乾燥,皮膚表面水分容易流失;皮膚乾燥會令其屏障功能降低,容易引起皮膚發炎,引致濕疹,皮膚出現脫屑及龜裂網狀紅斑。所以秋冬保養皮膚首重保濕,多搽潤膚霜,補充皮膚油分及水分。

.運動手環
——洪亮斌(骨科專科醫生)

運動手環鼓勵和監察用家多做帶氧運動,強身健體。

.Staycation voucher、蠟燭、香薰
——陳愷怡(精神科專科醫生)

送上staycation voucher,趁着假期和家人或至愛度過一個溫馨聖誕節,放鬆一下,增進感情。送上蠟燭、香薰,為家居增添節日色彩和溫馨感覺。

.按摩槍、瑜伽墊
——周學麟(物理治療師)

上班族經常面對壓力,肌肉繃緊,按摩槍提供深層肌肉震動,有助緩解肌肉疼痛和緊張,同時促進血液循環。另外,一張瑜伽墊可以在家中練習瑜伽、伸展和冥想等,有助於改善姿勢、減輕關節不適,同時提升身心靈健康。

.乳酪發酵機、智能萬用鍋、手提吸管杯
——陳可兒(註冊營養師)
乳酪發酵機可自製健康乳酪,乳酪含豐富蛋白質及益生菌,配合新鮮水果及果仁是營養早餐的好選擇。

智能萬用鍋能夠滿足不同的烹飪需求,包括低溫慢煮、蒸/煮、米飯、湯、粥、豆類、燜、烤焗等,讓忙碌家庭能夠在短時間內準備簡單食物,減少依賴外食或加工食物。

手提吸管杯可以培養健康飲食習慣的動力,自備健康飲料,而不選購含糖飲料或其他如珍珠奶茶等不健康飲品。

.太陽眼鏡、太極/瑜伽課程
——沈蔚瑄(眼科專科醫生)

任何年齡層都需要一副太陽眼鏡,不但是潮流指標,更能保護眼睛避免紫外光傷害。都市人忙碌壓力大,送上太極、瑜伽體驗課程,學習放鬆,調節呼吸,延年益壽。

.健身球
——吳鏵昇(物理治療師)
健身球可以用於平衡訓練、核心力量訓練和伸展運動,有助維持身體平穩、柔軟和有力量。

節日送禮:醫護專業人士給長輩及小朋友的健康實用之選
健身球(Nastco@iStockphoto)

相關閲讀:【女性健康】 未到中年骨質疏鬆?女士失鈣易 營養師拆解3大補鈣謬誤 提供高鈣質餐單

文:林建宇

圖:karandaev、poplasen@iStockphoto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腎石】體積大卡輸尿管隨時引發腎絞痛?飲汽水可溶解腎石?預防方法話你知 //www.afterroberto.com/%e8%85%8e%e7%9f%b3-%e9%ab%94%e7%a9%8d%e5%a4%a7%e5%8d%a1%e8%bc%b8%e5%b0%bf%e7%ae%a1%e9%9a%a8%e6%99%82%e5%bc%95%e7%99%bc%e8%85%8e%e7%b5%9e%e7%97%9b-%e9%a3%b2%e6%b1%bd%e6%b0%b4%e5%8f%af%e6%ba%b6%e8%a7%a3/ Mon, 11 Dec 2023 03: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597

【明報專訊】(編按:腎石的形成是因為飲水太少、食得太重口味?有網絡傳說聲稱「飲汽水可以溶解腎石」,是真是假?結石太大甚至可以引發腎紋痛?究竟腎石有預防方法嗎?從改善飲食習慣入手是否可行?)過去數十年,治療腎石的方法有顯著改進。當治療變得相對容易時,病人是否仍值得努力預防結石復發呢?答案是肯定的。

腎石形成:結石卡輸尿管阻尿流 致腎絞痛

大眾認知會造成急性腎絞痛的「腎石」,實為由腎臟跌落至輸尿管內的結石。當結石卡在輸尿管時,阻礙尿液正常流動而形成劇烈痛楚。病人往往形容腎絞痛的疼痛程度堪比「生仔」,痛至輾轉反側,大汗淋漓,倒地不起的病人為數不少。

雖然現在治療尿路結石的方法很有效,但研究顯示,經歷過一次尿路結石的病人,終生復發率可達60%至80%。沒有病人會想再一次經歷分娩級的痛楚,故如文章開首所述,預防結石復發至為重要。

知己知彼,我們先了解結石是如何在體內形成。結石由尿液中的溶解物如鈣、草酸鹽、磷酸鹽、尿酸或鈉等因過於濃縮沉積而成。這些結石會在腎臟內形成並逐漸增大,可能脫落並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體積太大而未能排走的便會卡在輸尿管並堵塞尿流,引發腎絞痛。

【腎石】體積大卡輸尿管隨時引發腎絞痛?飲汽水可溶解腎石?預防方法話你知
腎石會逐漸增大,若未能排走便會卡在輸尿管,引發腎絞痛。
(網上圖片)

相關閲讀:【腎石】腎結石致腰背疼痛 注意兩大成因 體外衝擊波碎石助解困局(附:減低腎石風險5個Tips)


預防腎結石 從改變飲食習慣開始

因此,避免上述物質在尿液中濃度過高,便是預防結石的不二法門。病人能從飲食習慣上下工夫,包括:

1. 攝充足水分 注意流汗

每天飲用足夠水分(建議一日進水量不少於2.5至3公升),可稀釋尿液中的礦物質及確保排尿量足夠,避免礦物質積聚,降低結石形成的風險。值得一提的是,不要低估流汗的影響!人體會因流汗失去水分,此時可能會減少排尿量。所以在運動或大量出汗時一定要多飲水,確保身體能產生足夠的尿液。

2. 均衡飲食 按結石類型有不同

根據不同的結石類型,醫生或營養師會有具針對的飲食建議。

•草酸鈣及磷酸鈣結石(最常見)
草酸鈣存在於許多食物中,少吃一些含有高草酸鈣的食物,包括果仁、菠菜、紅菜頭、士多啤梨、朱古力和濃茶等,能減少草酸鈣結石的形成。

坊間有傳,「吸收鈣質會生腎石」,事實正好相反。要預防尿路結石復發,應增加食物中的鈣質攝取量。建議在一餐中同時攝取含鈣食物(如牛奶、乳酪或豆類)和含豐富草酸的食物,令兩者更有可能在進入腎臟之前在胃和腸道中結合,從而減少腎結石的形成。但切記毋須服用鈣片補充,因鈣攝入量不是愈多愈好,要適可而止。

病人也應避免服用大劑量維他命C補充劑,以免在體內轉化成草酸鈣;亦不要誤信網絡傳說:「飲汽水可以溶解腎石」,因碳酸飲料含有磷酸,反而會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

•尿酸結石
少肉多菜的飲食習慣能有效預防此類結石。紅肉、內臟、貝殼類及酒精飲品均含有大量嘌呤。攝入高嘌呤會增加尿酸產生,尿液中高酸濃度會使尿酸結石更容易形成。故減少動物性蛋白質(每日上限為5至6両肉),多吃水果和蔬菜,有助降低尿液的酸度,預防尿酸結石。

3. 減少鹽分攝入 避免加工食物

過多鈉質會導致尿液中鈣的流失。鈉和鈣在腎臟中共用同一種轉運代謝方式,因此如果攝入高鈉食物,會增加鈣在尿液中的濃度,形成結石。故建議病人避免進食高鹽分食物,如加工食品、快餐、薯片和罐頭等。

除改變飲食習慣外,按醫生建議定期監測檢查,也是預防尿路結石復發的關鍵。


相關閲讀:超加工食物是美味的健康殺手?4類加工食物你要識 營養師教你選擇4個貼士


文:敖章鐘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醫路同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非所有超加工食品有損健康 研究:含纖維麵包、穀物產品減心臟病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9%9d%9e%e6%89%80%e6%9c%89%e8%b6%85%e5%8a%a0%e5%b7%a5%e9%a3%9f%e5%93%81%e6%9c%89%e6%90%8d%e5%81%a5%e5%ba%b7-%e7%a0%94%e7%a9%b6-%e7%ba%96%e7%b6%ad%e6%b8%9b%e5%bf%83%e8%87%9f%e7%97%85%e9%a2%a8%e9%9a%aa/ Wed, 15 Nov 2023 04:23:4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313

【明報專訊】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向來被視為不健康的同義詞,不過一項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有份參與的研究顯示,諸如含有纖維的麵包、麥片等雖屬超加工食品,卻有助降低罹患心臟病等風險。(編按:發表報告的專家指出,雖然沒有必要完全避開超加工食品,但亦應限制攝取量,更建議優先選用新鮮或經過最少加工的食品。)

研究:部分超加工食品非不健康 含纖維麵包、麥片減慢性病風險

國際著名醫學雜誌《刺血針》近日刊登一項研究表示,通過分析英國等7個歐洲國家共逾26.6萬人飲食習慣和病歷,發現視所有超加工食品為有損健康是不智和無根據。

該項研究發現,儘管經常進食香腸等加工肉食和含糖飲品,會增加患癌、心臟病、糖尿病等的風險,可是麵包和穀物產品因含纖維,反而減低罹患這些疾病的風險。


相關閲讀:超加工食物是美味的健康殺手?4類加工食物你要識 營養師教你選擇4個貼士


醬汁、調味品無益健康遠不及汽水

此外,醬汁、塗抹醬、調味品縱然無益健康,但程度遠不及汽水與禽畜產品。之前被視為有害的幾種主要超加工食品類別,如糖果和甜品、即食餐、鹹味小吃和肉製品的植物替代品也獲「洗脫嫌疑」,並未與患多重慢性疾病的風險有關。


相關閲讀:【心臟病】了解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成因、徵狀、病發先兆及高危因素 5個關於心臟病、通波仔等治療和檢查問題


專家:應限超加工食品攝取量  優先選新鮮食品

共同發表報告的世界衛生組織屬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流行病學家弗賴斯林(Heinz Freisling)表示,他們的研究強調「沒有必要完全避開超加工食品,但應限制攝取量,並優先選用新鮮或經過最少加工的食品」。

(衛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