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類文明發展,從文字發明到印刷術,到電話、手機的出現,以至現在的網絡即時通訊,我們一直不滿足於面對面的交流,嘗試和不同時空的人保持聯繫,背後的推動力是對群體的歸屬感。
有統計顯示,現代人即使擁有很多即時通訊科技,清單有着過百個好友,亦只會恆常地和四五個人聊天。在Facebook上,每個用戶平均有120個好友,但定期有互動的對象亦只有四至六人。事實上,社交網絡的確讓人愈來愈容易找到屬於自己的圈子,發現與自己有相同思維的人,這為那些時常懷疑自己是小眾的一群帶來了另一種歸屬感,有人因而擔心這種現象會令小眾人士更趨封閉。
全球化下 分離成常態
然而,很多人都漸漸相信科技的出現反而導致人和整個社會變得更加疏離。有些社會學家指出,當人上網時間愈長,愈覺得自己脫離群體,愈是會變得孤獨,把矛頭直指日益興盛的網絡社交。可是這種看法卻忽略了一點﹕科技進步的同時,社會亦在不斷地改變。隨着全球化的發展,交通日趨便利,分離漸漸成為了生活的常態。人們願意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愈來愈多人到外地工作,甚至選擇離鄉別井,移居異國,這些因素都不斷把人與人之間距離拉遠,不能完全歸咎網絡。
不能否認,科技帶給我們無限方便,有時會令我們過分依賴,甚至「上癮」。當在意的人沒有給自己發短訊或是「已讀不回」,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望穿秋水,感到失望和沮喪;「潛水玩失蹤」更廣被認定為一種「違背默認承諾」的行為;以至把對方「block」掉,更堪稱為朋友或情侶間之「極刑」。反過來看,其實這些都無可否認地顯示了科技對滿足人類歸屬感的重要。
線上線下互補 便利人際交往
然而,科技對人類社交關係亦非百利而無一害。對於一些欠缺自制的人,唾手可得的通訊渠道和資訊的確會令他們足不出戶,甚至淪為喪失現實溝通能力的「宅男宅女」。因此,無論科技怎樣發展,不同媒介的交往方式都不應被利用為取代面對面溝通,正如親身的擁抱絕對不是隨便一個握手或親吻emoji所能比擬。偏偏就是文字短訊先天的局限,欠缺了語氣和互動等非言語的社交信息,有時反而會刺激了對方的想像力,從而加深了溝通的印象。懂得好好利用科技帶來方便,且為生活增添情趣,網絡和現實面對面交往其實更是互補。
文: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