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過去四期談到香港老中青幼四種人生階段,可能遇上的性困擾,看到香港人的性困擾與性觀念扭曲有很大關係,也因為缺乏正規語言溝通有關性的困擾。
性觀念扭曲 與污穢掛鈎
性觀念的扭曲從小學已經形成,小學時期,「性」已經透過各類「粗口」,與性有關的字眼而被邊緣化、羞化、污穢化、不道德化。到了中學時期,青少年已經被社教化得意識到性是羞耻的、不規矩的事情;這樣一來,守規範的青少年力求守住規矩,不願意守規範的反叛型青少年則以「性」作為一個顯示獨立自我的反叛場景,對性可以顯得很放任自由,也不注意性安全,產生很多青少年的性問題。
「性」的正面意義被忽略
守規範的青少年長大成人結婚後,較容易傾向只為生兒育女或為了滿足伴侶需要而進行性互動,生兒育女、子女成長後,一些很守性規矩的女人們,容易缺乏性慾,男人則要面對常常被伴侶拒絕性互動,長者則更多面對被伴侶拒絕。整體來說,性在我們的正規教育中,鮮有被看成是全人教育、愛的教育一部分。我們的性教育整體方向是不全面,就像教導游泳一樣,本來游泳是很健康的活動,但如果我們只是說游泳會遇溺、會抽筋,雖然說出了事實,但卻不全面,也沒有說明游泳正面的意義和功能。
建立以愛為基礎的性教育
為了讓人們更正面地看待性,還「性」本色,應該多正面教導人們,當人和人相愛,如何可以恰當地、安全地、尊重地用身體互動,以表達愛情,滋潤生命,增加親密,甚至孕育出新生命!
筆者希望性教育不再是應對式的性教育,我們的性教育常常是補救式,哪個年齡出了什麼性問題,就做那個性教育課題。性教育應該是全人的,前瞻性的,以愛為基礎的性教育,並且應該是專科專教,教人如何愛自己、愛別人、愛伴侶,如何做父母、如何愛子女。真希望有一天學校能有性教育專科老師,為孩子們做好以愛為基礎的全人性教育、愛的教育、生命的教育!
文: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副會長吳海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