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眼睛被視為「靈魂之窗」,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延伸,可成為觀察腦部退化情况的「窗口」。中大醫學院正展開「早期阿兹海默症篩查研究」,盼兩年內為100名參加者做檢查,探討以「視網膜影像」作阿茲海默症篩查的準確度。若研究成功,將有助及早篩查出早期患者並及早介入治療。
認知障礙症有多種成因,當中五至六成病人患「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俗稱「老人認知障礙症」,病人腦部積聚不正常物質,即澱粉狀蛋白及神經纖維纏結,導致腦細胞逐漸死亡,引致認知能力退化。
參加者需50至80歲
中大醫學院的篩查研究,正招募100名年屆50至80歲的參加者,包括60名輕度認知障礙患者、20名嚴重阿茲海默症患者及20名正常人,目標於兩年內完成,現已招募到4至5人。
學者:視網膜可反映腦退化
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助理教授張艷蕾指出,視網膜可反映腦部退化情况,若視網膜有受損迹象,如出現白斑、血管減少及彎曲等,代表腦部的神經或血管受損。張表示,希望收集參加者的各項檢測數據及影像,找出及確認篩查華人獨有的阿茲海默症特徵。
中大腦神經科主任莫仲棠表示,澱粉狀蛋白或會積聚於腦部10至15年才導致病發,但六成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會於3年內病情由輕度變為嚴重,失去自理能力,因此有必要及早發現高危患者,並介入治療,以抑制澱粉狀蛋白,防止進一步退化。
黃又南父參與首人
藝人黃又南的父親患阿茲海默症,是篩查研究的首名參加者。黃又南表示,家人在父親確診時不知所措,他感謝中大團隊邀請父親參與研究,亦希望起帶頭作用,令市民能對此症有更多認識。
莫仲棠又指出,目前可診斷阿茲海默症的「澱粉狀蛋白—正電子腦掃描」不普及,收費近2萬元,腰椎穿刺提取腦脊液檢測法則具入侵性。若未來能使用無創的視網膜影像作篩查,可減低患者的不便。
參加者費用全免,市民可致電2635 2160向中大醫學院查詢。
專題系列文章
- 【認知障礙 vs 柏金遜】 認知障礙 vs 柏金遜 腦疾問題切勿掉以輕心
- 【2019年認知障礙症及柏金遜症的診斷及病情管理講座】「認知」多一點 「障礙」少一點
- 【認知障礙症】破解認知障礙屢突破 葉玉如未滿足 放眼中國腦計劃
- 【認知障礙症】初創研「打麻將」遊戲 評估認知障礙
- 【有片:認知障礙症】認知障礙症影響記憶 、行為、情緒診斷莫遲疑
- 【認知障礙症】AI海豹助練自理 認障長者現歡顏 沙田醫院引入5年證有效 治療師盼多購
- 【認知障礙症】研究揭營養組合助緩早期認障
- 【認知障礙症】認知障礙症非長者獨有 了解更多防患未然
- 【認知障礙症】「腦」當益壯
- 【認知障礙症網址】相關機構資訊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