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久前見到胡世昌夫人,周妙坤女士的時候,她問我還可否記得在診所裏的瑞士糖——四十年前的滋味可能已經模糊,但胡醫生的音容笑貌在我腦海中從不曾淡去。
筆者兒時最親愛的「胡伯伯」胡世昌醫生,1952年於港大畢業,是香港第一代兒科醫生。1941年香港淪陷,他避難入川入讀成都齊魯大學工程系,但只讀了一年,便轉習醫科,不久即報名從軍,在永寧號掃雷艦上擔任醫藥上士,曾到美國受訓。誰能想到,這位英姿颯爽的海軍戰士日後在病童面前最是和藹可親,還常常鼓起手臂的肌肉逗得小孩子嘖嘖稱奇。
曾為伊院兒科拓荒
胡伯伯醫學院畢業之後就在瑪麗醫院兒科實習,後來獲取獎學金赴英國進修,專研兒童健康。戰後香港出生率急遽上升,但兒科醫生寥寥可數,1963年伊利沙伯醫院啟用,求才若渴,胡醫生是主理兒科當仁不讓之選,於是加入伊院「拓荒」直至1968年開設私人診所。
這期間香港經歷了一場為時八個月的動盪歲月,即「六七暴動」,也引發了第一波移民潮。胡伯母憶述當年,周遭的緊張氣氛好像還歷歷在目,「我們夫婦在不同地方工作,他在油麻地伊利沙伯醫院,我在薄扶林港大圖書館,每天上下班都要看是否有戒嚴,土製『菠蘿』遍佈街頭不辨真假,市面上一片人心惶惶,就是從這個時候起,世昌有了自己開診所的計劃」。
其實早在暴動前夕,已經是風雨欲來,傳聞英國將撤出香港,已有醫生陸續移民,但胡氏一家始終扎根香港,包括胡醫生的長子胡興正,從英國學成回來之後,即加入瑪麗醫院工作,成為腸胃肝臟科暨老人科的雙料名醫,隨後亦跟父親一樣到中環中建大廈懸壺應診。
胡伯伯的診所總是擠滿了人,許多人更從澳門慕名而來,同區很多專科醫生都收100元診金,胡醫生堅持只收30元診金,但也絕不因此犧牲用藥的品質。「收100元診金的話,就只能給有錢人家的小孩看病,那窮人的小孩怎麼辦呢?」胡伯母不禁模仿起丈夫的口吻。那時候老百姓普遍缺乏醫學知識,胡醫生經常要面對家長的質疑,「他不輕易要小孩入院治療,對小孩來說住院如同煎熬,留在家裏才能更好康復;他還鼓勵患哮喘的小孩游泳,而不是像民間流傳的那樣不能碰水,不能吃生冷食物,但一般都是我去跟小孩的父母解釋,也許和人爭論不符合他的性格吧」。胡醫生逝去已逾十年,但言談之間,依然能感受到她對丈夫「不思量自難忘」的一往情深。
其實胡伯母也生於醫學世家,父親周懷璋是港大成立後1916年最早的一批醫科畢業生,也是香江養和園(即betway体彩 前身)的創辦人之一,她的姑媽、兄嫂也都是醫生,她笑稱並非沒想過學醫,「但是醫生要記得東西實在太多了,而且不能有錯,而世昌、興正都是記憶力超凡的人,或許他們生來就是要當醫生的」。
博學多才 公認漆器專家
認識胡醫生的人都知道,他博學多才,除了醫學知識之外,還精通中國文學和藝術,歷史典故信手拈來,業餘喜歡收藏古董,還是公認漆器專家。他對藝術的熱愛不亞於行醫的熱忱,白天為過百名病童診症後,再到醫院查房,回家仍孜孜不倦研究漆器到凌晨,家中所藏全套中國考古學期刋《文物》上寫滿他的眉批,甚至晚年中風後仍努力編撰文章,考證製漆細節,整理製造年代及特色等等,與他在醫學上實事求是的態度如出一轍。
在他的至交好友、醫學院同窗達安輝教授眼中,胡醫生更是運動健將,少年時一度是健身冠軍,工作放假則常去東南亞潛水,晚年即使坐在輪椅上也堅持前往挪威看極光。他一生盡情投入工作和生活,活得熱烈而無憾,直至中風的一刻,仍在執筆寫病歷。
胡世昌是公認的謙謙君子,他的長子胡興正也一樣,其翩翩風度也深入人心,在記憶中恍惚從未離開過。胡醫生為自己的書房命名「抱一齋」,出自《道德經》:「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或許正是他的謙冲淡泊、溫和樸實,才造就了豐盛美滿的一生。
文:梁卓偉(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唐明(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