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新奧爾良一名藝術家在親人離世後感到哀痛,她將社區一幅牆變成黑板,在上面寫滿「在我死之前,我希望____」這填充題。然後在旁邊放了七彩斑斕的粉筆,讓路過的人作反思,認真生活。
想不到一天後,整幅牆已填滿各式各樣的死前心願。這便是「在我死前」(Before I die)運動的緣起。直至目前,世界各地已有多於1000幅黑板牆,遍佈多於70個地方,用35種語言,讓過路人停下來反思人生的意義。
亞洲人,一直被視為對死亡十分忌諱,但亦有多個地方參與這運動。翻查資料,原來香港在2012年11月也有一名外籍學生小規模地舉辦這運動。她有感香港人常低頭看手機,故創新地將黑板放在地上。
除了表達死前心願,原來亦有人願意談及「好死」的條件。美國在2016年發表了一份學術期刊文章,研究員有系統地回顧相關的學術期刊文章,從36篇高質素的文章總結出11項「善終」條件。前5項包括對死亡過程的選擇(如何時、何地、有誰伴)、無痛、情緒良好、家庭關係與尊嚴。
香港的善寧會早在2004年亦作了一項相關的問卷調查。他們歸納出4項好死條件,計有傳統觀念(如死後風光大葬)、肉體無痛、 去者善終(如回想一生沒有遺憾)及留者善別(如完成對家庭責任)。當中無痛這條件在香港及世界各地似乎十分重要。
無痛的死亡,真的很簡單地靠止痛藥便可達成嗎?在安寧照顧的概念中,痛不單指肉體上的疼痛,而是全面地包含心理上、社交上及靈性上的痛。身體上的痛,是主觀的感覺。例如,在母嬰健康院看到嬰兒或小孩接受疫苗注射時,針還未接觸到皮膚,孩子已經大聲地嚷:「好痛!」並且聲淚俱下。相反地,我們會經常看到母親孩子一同受傷的新聞,即使母親傷多重,仍能先將孩子送到安全的地方才意識到自身的痛楚。故此,要讓病人得到全面的身心社靈照顧才能真正地無痛。
照料身心 真正無痛
另一共通條件,就是家庭關係。華人往往有着以他人為本的傾向。只要家人快樂,自己便快樂。有末期病人曾對筆者說:「即使自己很疲憊、胃口很差,但能與家人同枱用膳。談談天、說說笑。看到家人和睦,孫兒們開胃地進餐,自己已心滿意足。即使事後會辛苦地嘔吐,也覺得值得。」病者的心願,往往是如此簡單。香港地方細小,但要集合全家與病者一起,並非一定容易做到。加上很多港人子女早年移民外地,即使他們全部趕回來與病者共度最後時光,亦未必能有適合的地方容納全部家人。
賽馬會善寧之家正好填補這缺口,透過全面照顧及幽美環境,讓病者一家能有如家般安寧的地方,讓家庭創造美好時光,讓去者善終、留者善別。
文:香港大學「賽馬會安寧頌」項目總監周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