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愛,沒有別離:長者面對子女移居的心理調適

分享此內容:

近年有不少港人移居外地,面對與子女別離,留港長者難免承受着一定的精神壓力。建議大家適當處理,協助長者適應轉變。

子女移居 長者或出現5種情緒反應

面對子女移居外地,長者可能會出現的情緒反應:

憤怒長者對子女移居的決定大惑不解,如果子女在事前沒有跟父母商量的話,長者甚至會覺得不被尊重、被遺棄,因而感到氣憤。
擔心子女不在身邊,長者一方面擔心自己未能處理生活上的各項事宜,萬一問題出現也不知道可找誰幫忙;另一方面亦擔心子女是否適應異地的生活。
失落不少長者一向以家庭為先,因此在子女離開後頓感失去人生目標和在家庭中的角色,也為着失去一家人共聚天倫的機會而感到不捨。
孤單子女離開後,長者因缺乏社交或嗜好,獨自留在家的時間增多,孤單感油然而生。
抑鬱子女離別和生活上的轉變對長者構成重大的壓力,容易出現負面的思想如人生沒有意義、無助、對將來感到悲觀等,結果令心情愈加低落。
【精神健康】愛,沒有別離:長者面對子女移居的心理調適
子女若有移居打算,應盡早讓長者知道,亦要有充裕的時間讓他們表達想法和做好心理調適。

相關閲讀:【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子女宜與家中長者多溝通 心理調適保持身心健康

為協助長者面對子女移居和適應生活上的種種轉變,建議長者和子女雙方採用以下的心理調適方法:

1. 長者、子女坦誠溝通

• 若子女有移居的打算,應盡早提出,好讓長者有心理準備,亦有充裕的時間去表達想法和感受,以及為他們預備日後生活的實質安排。

2. 生活、照顧及財務安排

• 子女可以跟長者及留港的其他親友商量有關長者日後的照顧計劃,如生活所需、探訪和覆診的安排等。經濟方面,子女可跟家人及長者共同商量日後長者的支出如何分擔,長者自己亦要因應轉變而重新計劃自己的財務安排。

3. 長者紓緩失落、孤單、抑鬱的方法

• 與可信賴的親友傾談,分享自己的感受,讓情緖得到適當的抒發。

• 維持有規律的生活,如作息定時、恆常運動、參加長者中心的活動等,從而增加對生活的掌控感。

• 發掘其他興趣以適應人生新角色,例如有長者在子女離港後投入義務工作或重拾興趣,取得生活意義和滿足感。

• 利用各種科技產品如智能電話跟子女保持連繫,也要繼續跟留港的其他子女和親友多聯絡,或認識新朋友,擴大社交圈子。

4. 長者處理焦慮的方法

• 如對子女是否適應異地生活有任何疑慮,長者可先提醒自己的想法未必是事實,然後考慮其他可能性,以減少擔心;長者亦不妨直接詢問子女,瞭解他們的實際情况,坦誠溝通有助減輕憂慮;又或利用不同活動如做家務、聽音樂、到公園散步等,來分散注意力,減輕焦慮。

5. 保持積極的思想

發掘事情的正面影響,有助保持積極的思想,例如有長者在子女移居後因要自己解決生活上的大小事務,應變能力和自信心都增強了;另有長者藉子女移居才有機會跟家人有更深入的溝通,並發現彼此的關係比以往更好;還有長者因少了家庭雜務而有較多機會去享受閒餘的時間、結識朋友、參與體能和娛樂活動,保持身心健康。

尋求協助
長者若遇到生活上的問題,可以尋找社工的協助;
如果情緒持續不穩,以致影響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應立即求醫。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長者若遇到生活上的問題,可以尋找社工的協助;

如果情緒持續不穩,以致影響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應立即求醫。

如希望了解更多精神健康的資訊及求助熱線,可瀏覽「陪我講」網站shallwetalk.hk及「緊急求助熱線」專頁https://www.shallwetalk.hk/zh/get-help/emergency-helplines/

文: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臨床心理學家祁穎宜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