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阿麗(化名)是家庭主婦,較早前來覆診,主要是聽我解釋大腸鏡報告。然而,當她得知大腸鏡報告沒有異常後,並沒有因此感到高興,原因是她腹部脹痛問題已經困擾了幾個月,期望大腸鏡能找到原因,並處理根本問題。我遂笑着向她解釋,其實腸道沒有發炎及嚴重病變是好事,而她的症狀有可能是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引起。
相關文章:【腸胃毛病系列】腸易激綜合症及慢性腸炎知多啲 多管齊下治療有法
腸易激綜合症:腹脹持續、大便習慣改變 便秘或肚瀉
腸易激綜合症並不罕見,估計香港現時患病率6.6%,目前醫學界還未完全了解其成因,但與不同因素,例如飲食習慣、不良情緒及過往腸道感染都有關係。患者一般腹部脹痛已經持續或斷斷續續維持了一段時間,並有相關的大便習慣改變,如便秘或肚瀉等症狀。腸易激綜合症主要是依靠患者病徵及臨牀診斷,而其他檢查例如大腸鏡及抽血等,作用在於排除其他疾病,尤其當患者有大便出血或體重異常減輕等高風險病徵時,大腸癌及炎症性腸病都是需要排除的嚴重疾病。
相關文章:別怕照胃腸鏡辛苦 了解集檢查、診斷和治療準確度高的好處 照鏡前後注意3個關鍵
腸易激 或與焦慮抑鬱有關
要治療腸易激綜合症,透過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均可控制症狀,改善患者生活質素。醫生亦期望患者對病情了解更多之後,可減少他們的焦慮。在藥物治療方面,如果患者經常因腸道抽搐而引起腹痛,可考慮服用能減少腸道抽搐的藥物;如患者有肚瀉或便秘問題,則可使用止瀉藥或瀉藥。在非藥物治療方面,由於某些食物(例如中式飲食常見的大蒜、洋葱和豆豉)較容易令腸道產生氣體並引起腹脹,醫生會建議患者減少進食此類食物及觀察效果。另外,情緒問題如焦慮症及抑鬱亦是常發生於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當中,因此醫生會留意相關症狀,並在有需要時轉介。
阿麗對腸易激綜合症有了更多了解,在飲食習慣方面相應調整,亦開始服用腸胃抽搐藥。她腹部脹痛情况及生活質素有顯著改善,有更好的精神可以照顧家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余霆鋒(東華三院副顧問醫生(內視鏡)、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增強記憶香口膠、助眠朱古力?拆解日系零食提神減壓瘦身「神效」
- 【痛症】肌肉過度使用致緊繃手肘痛 簡單1個動作放鬆前臂肌肉
- 【膝痛】真實客戶力證 極速御痛技術成效 療程後輕鬆行山
- 跑步時小腿內側痛兩大常見原因 慎防慢性骨折、肌肉壞死
- 【痛症】注意4招遠離媽媽手 雙手擰毛巾練前臂手腕肌力
- 肚腩愈來愈大恐代謝綜合徵?易招「三高二害」 增糖尿、心血管病風險
- 【精神健康】職場不受歡迎人物?雙相情緒障礙患者 情緒兩極時高漲時低落
- 栗子提拉米蘇爆紅 小心熱量:12粒栗子 = 1碗白飯 糖尿病人勿雙倍攝取澱粉質
- 更年期徵狀可持續7年?應對停經、潮熱、尿頻等問題要有法
- 【健身】新一代長者運動操肌一樣得 紓緩痛症改善骨質疏鬆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