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證實前日確診的一宗非洲輸入個案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累計有8宗Omicron個案。而近日台灣、天津和廣州先後錄得Omicron輸入個案。至於Omicron會否削弱疫苗效力,港大研究顯示打齊兩劑疫苗的接種者中,打科興的血清全部無法中和Omicron,即無人夠抗體殺滅這變種病毒,打復必泰則有約五分之一人可中和Omicron。專家則認為未來要靠二代疫苗對付Omicron,最終全民均須打針或曾感染才可終結疫情。本港至昨天有逾27萬人接種第三針新冠疫苗。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兩大學研究:兩針復必泰面對原始新冠病毒 vs Omicron變種 中和抗體水平相距32倍 許樹昌料需接種第3劑
港大研究:五分一打復必泰者有抗體對付Omicron 科興失效
本港至昨天有逾27萬人接種第三針新冠疫苗。港大微生物學系團隊研究50名接種兩劑疫苗者,復必泰及科興各佔一半,測試其血清稀釋10倍後,能否對抗香港首兩宗個案分離出的兩種Omicron病毒株。結果面對原始新冠病毒及Delta病毒株,復必泰群組全部25人均有足夠抗體對付,但面對兩種Omicron則分別只有5人及6人夠抗體對付;全部科興接種者的血清無法中和Omicron病毒。
相關文章:【新冠變種】Omicron vs Delta:傳染力、突變、潛伏期、嚴重程度 新冠病毒可停留體內逾200天不斷突變 專家:愛滋病、器官移植及抗癌者同屬高危
團隊將研第三針功效 長遠需新一代疫苗
研究已獲接納及在《臨牀傳染病》發表,昨上傳未經同行評審版本;團隊指研究有不足之處,包括血清取自已打首針56日的接種者,可能會減弱抗體。不過,團隊分析,現有疫苗面對Omicron明顯效力大減,復必泰抗體濃度急跌,與原始病毒比較相差逾30倍,認為需靠第三針輔助,長遠應設計新一代疫苗應付。
港大微生物系臨牀副教授杜啟泓解釋,近期數據顯示第三針可大幅推高抗體水平,即使變種削弱抗體,其濃度仍足夠應付變種,未來將研究第三針對Omicron的功效。
劉宇隆:提高長者及兒童接種率 或要全民打針令疫情終結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昨引述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研究,顯示面對Omicron,接種第三針復必泰後半個月僅58%人有抗體,認為市民不應再期望其抗體能足以中斷感染,指重點在於刺激免疫反應避免重症,故首要仍是提高長者及兒童接種率,減少住院及死亡數字。他預計,未來需靠第二代疫苗應付變種,甚至可能是同時應付Omicron與Delta的雙價疫苗,認為最終或要全部人均已打針或曾感染,才能令疫情終結。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科興/BioNTech復必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安排、流動接種車、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12月2日)
擬下月起擴大接種復必泰第三劑安排
特首林鄭月娥昨表示,已指示食物及衛生局準備全民接種第三劑,目標明年1月初開始擴大復必泰第三劑接種安排,不再設優先群組,容許所有合資格及已打兩針復必泰者,夠期即可打第三針,詳情待衛生署轄下科學委員會下周決定。
(新冠疫情)
專題系列文章
- 【世界糖尿病日】減少吃糖≠有效控制糖尿 必知5個因素 服糖尿病藥減肥BMI需逾27?
- 植牙前後注意5件事 勿忽視保養導致「植體周圍炎」
- 3類人士高危 小心隱疾突襲運動猝死的「元兇」是心臟病?
- 【糖尿上眼】黃斑水腫令中央視力受損:視力模糊、直線扭曲、眼中央現黑影 新一代雙抗治療可挽視力?
- 養和調查:九成受訪者脊椎痛症影響生活 長者坐骨神經痛比率增 白領背頸痛佔多
- 拆解啤酒6個迷思 原料製法似「液體麵包」可代替米飯?顏色淺即酒精含量低?
- 腹痛成因千百種 醫生提醒4種「痛法」或潛在疾病警號 應立即求醫
- 手足口病傳染力高 5歲以下高危 初期病徵似感冒 症狀:手腳掌口腔出紅疹
- 【動暈症】暈浪致頭暈作嘔 平衡系統「鐵三角」作怪 止暈食暈浪丸、薑糖有效?
- 頸肩痠痛或頸椎病作怪 留意6種臨牀症狀:頭暈惡心 健忘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