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頻密、強烈的鼻鼾,不僅對枕邊人帶來困擾,也反映當事人有呼吸道阻塞問題,嚴重更會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現象,對長遠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撇除身體結構異常的原因,中醫認為中氣不足、痰濕蘊結,會導致經常打鼻鼾。透過補氣、健脾、化痰,有助改善呼吸道受阻或塌陷,從而減少鼻鼾。
打鼻鼾後天因素肥胖、鼻敏感人士注意 鼻鼾聲浪逾50分貝或患睡眠窒息症
熟睡時,咽喉和鼻腔肌肉放鬆,鬆弛的肌肉或會令呼吸道塌陷而變窄。當吸氣時空氣通過狹窄的呼吸道,令咽喉周圍軟組織振動,便會產生鼻鼾。打鼻鼾原因包括:
。先天因素:先天咽喉或鼻腔結構異常(包括軟顎或懸雍垂(吊鐘)肥大、扁桃腺增生、鼻中隔彎曲、下鼻甲肥大等)
。後天因素:如肥胖、吸煙、飲酒、睡姿不合、鼻敏感等。
鼻鼾嚴重程度取決於頻率、音量及對睡眠的影響。任何人都可能偶爾在睡覺時出現輕微鼻鼾,不是病態。但如果鼻鼾經常出現,甚至鼻鼾聲嘈吵,聲浪超過50分貝,便需要正視,小心是呼吸道阻塞甚至睡眠窒息症。
睡眠窒息症患者因睡眠時氣道受阻,呼吸困難;而且睡眠經常因呼吸不暢而打斷,會導致睡眠質素欠佳,出現易醒、日間睏倦渴睡等情况。睡眠呼吸中止會對身體帶來衝擊,增加高血壓、心肌梗塞、心律不正、中風、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研究指出年過50歲男性、體重超標、有吸煙習慣、頸短、仰臥睡姿,都是睡眠窒息症的好發群。
結構異常 側睡換枕頭改善
對於因咽喉、鼻腔先天結構異常而導致鼻鼾或睡眠窒息者,未必適宜採用中醫治療。患者可透過調整睡姿,以側臥代替仰臥,選用高度合適的枕頭,或使用正壓呼吸機(CPAP)輔助通氣;甚至接受手術來暢通氣道及改善鼻鼾。
痰濁脾虛 招胸痹心痛中風
至於其他非先天結構異常引起的鼻鼾問題,則有可能和身體失調有關,中醫稱為「鼾症」或「鼾眠」。《諸病源候論》記載:「鼾眠者,眠裏喉咽間有聲也……氣有不和,則衝擊喉咽而作聲也……但肥人氣血沉厚,迫隘喉間,澀而不利亦作聲。」中醫認為鼾症的病機,與痰濁中阻導致氣機不暢,以及脾虛氣陷以致氣機升降失調有關。
痰既可是在呼吸道的有形之痰,也可是性質黏滯、無處不在,阻礙氣血運行的無形之痰。痰濁壅盛者臨牀常見體型肥胖臃腫、脂肪較多,當這些脂肪積聚在咽喉,就會令呼吸道變得狹窄。有形之痰常附在咽喉、氣道,會令呼吸不順,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在睡覺時容易打鼻鼾。
脾主肌肉,脾氣虛弱如果到了脾氣下陷程度,由於肌肉乏力,臨牀上常引起臟器下垂。如果咽喉、舌頭、鼻腔周圍的肌肉因脾虛失養而鬆弛,會增加呼吸道塌陷而阻礙氣道的風險。而且脾氣虛的人身體容易浮腫,連舌頭也會腫脹胖大,當睡覺時舌肌鬆弛後墮,便有可能妨礙呼吸,繼而出現鼻鼾。
痰濁、脾虛的體質失調,既影響打鼾和睡眠質素,也影響全身機能。痰濁阻滯容易引致氣滯和血瘀,心脈瘀阻能出現胸痹心痛(心絞痛、心肌梗塞)。痰阻腦絡,蒙蔽清竅可引致不省人事、肢體失用的中風。痰熱內擾可形成眩暈、頭脹頭痛、夜睡不寧、煩躁等。脾虛會影響飲食和水液的運化,出現食慾不振、胃脹等消化不良毛病。脾胃虛弱能影響氣血的生化,氣血不足者常見體力不支、神疲易倦、少氣懶言等全身機能衰弱的表現。
相關文章:知多啲:睡眠窒息分三級 見招拆招
中醫對策:按穴飲湯 行氣活血
【明報專訊】要改善鼾症,健脾、補氣、化痰是中醫常用的策略。針對痰濁偏盛者,可採用化痰、祛濕、行氣的方法,常用藥如導痰湯、半夏、陳皮、枳實。脾虛氣陷者可採用補氣、升陽的方法,常用藥如補中益氣湯、黃芪、黨參。若病久而出現氣滯血瘀者,可配合桃紅四物湯行氣活血。
在針灸及穴位按摩方面,常用有健脾、化痰作用的穴位,包括下肢的足三里和豐隆。對肺氣虛呼吸不暢者,可配合手上的尺澤、列缺、合谷。中氣不足者可配合背部的肺俞、脾俞及頭頂的百會穴。針對鼻敏感患者,可使用鼻翼兩側的迎香、眉心的印堂,改善鼻塞、鼻甲紅腫等徵狀。按摩時用中等力度按揉每穴3至5分鐘,至有痠脹感為度,每日1次。
戒煙酒 少吃肥膩生冷食物
除此之外,鼾症患者日常飲食應注意戒煙酒,以及少吃肥膩、油多、甘甜、生冷食物,以防積聚痰濕及損害脾胃功能。如肥胖者,應積極控制體重。避免長期過度操勞,以免氣虛失調。
食療方面,可使用有健脾補氣的材料如黃芪、黨參、扁豆,以及化痰祛濕的材料如茯苓、陳皮、薏苡仁改善體質,再輔以行氣活血。
■ 黃芪黨參薏仁茯苓瘦肉湯
材料:黃芪30克、黨參15克、茯苓15克、生薏仁15克、熟薏仁15克、浙貝母15克、陳皮9克、瘦肉適量
做法:瘦肉切開、洗淨、汆水,其餘材料洗淨。所有材料放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兩小時,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益氣化痰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