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累計官方死亡人數周一(28日)突破100萬大關,但由於部分國家欠缺系統實時追蹤、對死於新冠病毒的定義不同、懷疑瞞報等原因,專家稱真正死亡人數可能接近180萬,今年底更可能增至300萬。
「4月13日至19日」最致命一周
據法新社根據官方來源所做的統計,截至香港時間昨早6時半,全球累計33,018,877人感染新冠病毒,當中1,000,009人死亡。美國超過20萬人染疫亡,是全球死亡個案最多國家,其次為巴西、印度、墨西哥和英國。以地區計,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是重災區,合計超過34.1萬人死亡。
回看8個月的疫情發展,2月起各國個案增加,到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疫情大流行時,全球30個國家及地區錄得4500人死亡,當時三分之二個案仍在中國。但到4月中,歐洲和美國死亡人數急升,在第二周達到高峰,分別每天有逾4000和2700人死亡。以全球來看,「最致命」的一周為4月13日至19日,每天錄得超過7460宗死亡,當時全球總死亡人數近17萬,較3月底時增加一倍。自6月初以來,每天平均死亡人數仍徘徊約5000。歐洲現正面對第二波疫情,上周新確增確診及死亡個案較之前一周分別增加約20%及28%。
部分國家不計染疫慢性病死者
澳洲墨爾本大學全球疾病負擔小組主任洛佩斯(Alan Lopez)表示,全球實際死亡人數可能已近180萬,「100萬人病殁聽起來令人震驚,但可能還是被大大低估」。
彭博社指出,即使在擁有完善衛生系統的國家,死亡人數也很難準確估計。7月一項研究發現,今年3月至5月美國上萬宗新冠病毒死亡個案並未計入官方統計,打擊追蹤和抗疫工作。至於疫情直逼美國的印度,迄今已超過600萬宗確診,但僅錄得約9萬多人死亡,相信跟其欠缺可靠的統計登記系統來實時追蹤死亡人數有關。
部分國家對死於新冠病毒的不同定義也影響官方死亡數字,由於心臟病、糖尿病、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有更大風險死於新冠病毒,但例如俄羅斯等政府,會將部分患者的死因歸因於已有疾病,令人質疑官方數據是否準確。據世衛指引,建議各國若有患者出現新冠病毒症狀,不管是否已確診,一旦死亡也計入死於新冠肺炎,除非有其他明顯原因顯示與新冠病毒無關。
(彭博社/法新社)
專題系列文章
- 【新冠疫苗】首批復必泰JN.1疫苗19日起 滿12歲合資格人士免費接種
- 【精神健康】「情緒通」熱線18111 隔空「急救」 聆聽困擾傾偈渡難關 冀恆常化
- 「器官捐贈日2024」生命饋贈 延續希望 (衛生處方)
- 【子宮頸癌疫苗】2004至08出生女生注意:12月2日起第一階段免費補打HPV疫苗
- 調查:54%白內障患者延遲手術 醫生:嚴重或誘發青光眼虹膜炎
- 【日行萬步】 減患心血管、二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風險 (衛生處方)
- 【腦退化者回家】忘記回家路線、與家人失散 超市等裝友里蹤跡App 照顧者按掣報失
- 【世界中風日】及早識別及判斷中風先兆 牢記「談笑用兵」、「BEFAST」口誤
- 學童適應障礙徵狀?開學、考試、長假期高危 不及早處理增患焦慮症、抑鬱症機會
- 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2024/25)已經展開!早打不要遲!(衛生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