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忽然手指、腳趾劇痛,可能患上痛風?從此與紅肉、豆腐、冬菇絕緣?痛風1年才發作2、3次,毋須長期用藥?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指,若痛風發作次數1年超過1次,便需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但本地研究顯示,只有25%患者有服藥習慣,其餘75%因痛風發作次數較疏而不願用藥。延誤診治,急性發作次數變得頻密,關節持續疼痛,紅腫時間拉長,演變成慢性痛風關節炎。
◆ 郭:郭業東(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中心駐院醫生)
◆ 張:張錚(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 痛風只是腳趾痛?
問:痛風有什麼徵狀?
郭:痛風是一種關節炎疾病,患者因血液中尿酸含量過高,尿酸在關節積聚,成尿酸結晶體,關節因急性發炎而紅腫、劇痛,受影響位置常見於大拇指、腳趾等遠端關節,有時亦可引起發燒、疲倦等徵狀。患者以40歲以上、常飲酒、少運動的男性為多,可能同時有三高、肥胖、中央肥胖等問題。尿酸乃嘌呤(purine)分解後形成,嘌呤可由身體製造或從食物中攝取。
正常情况下,尿酸可由腎臟排泄,但當嘌呤代謝失常令尿酸於身體積聚,則會出現尿酸過高。若情况惡化,患者不單一個關節受累,可能影響其他關節,如腳踭、手指、手腕、膝關節,嚴重個案可能因尿酸沉積在腎組織而形成結石,或出現急性尿酸腎病,影響腎功能。
■ 少食海鮮為何仍中招?
問:痛風發作有什麼風險因素?
郭:患者體內尿酸水平過高,或者因腎臟無法排走尿酸所致,飲食是其中的風險因素。進食太多高嘌呤食物,例如動物內臟、紅肉、貝殼類、某些魚類(沙甸魚、吞拿魚、鯖魚等),飲品如酒精、果糖飲品都有可能引發痛風。而服用維他命C、適量咖啡,可能會降低尿酸。
另外,高尿酸跟遺傳基因、疾病等因素有關,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中央肥胖等都與痛風有密切關係,痛風亦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併發症,如腎病、牛皮癬患者、曾接受腎臟移植人士,尿酸可能會較高。此外,痛風病人如服食某俗稱「去水丸」的降血壓藥、阿士匹靈,都可能引發痛風發作。
■ 抽血驗尿酸不能作準?
問:如何診斷痛風?
張:最準確方法是以針刺入發炎關節,抽取關節液,若經顯微鏡檢測發現有尿酸結晶,可確診為痛風。但患者多於小關節發病,未必能抽取關節液檢查。這些情况下,醫生會透過臨牀檢查,從病徵上判斷是否急性痛風症發作,典型病徵乃影響大拇指、大腳趾關節或其他遠端關節,最初可能是單一關節,而疼痛程度可能於一兩日內已變得很嚴重。
除臨牀病徵外,亦可抽血檢驗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如尿酸濃度高,則有更大可能患上痛風;但並非每個痛風患者的尿酸水平升高,因此驗血檢查僅作輔助,不能作準。此外,亦可透過影像檢查輔助診斷,X光檢查可能會發現痛風患者關節出現特定的破壞模式,如有這些情况,對診斷亦有幫助。
■ 痛風藥 急性慢性大不同?
問:痛風有急性、慢性之分,分別如何治療?
張:治療痛風症,一般分為急性、慢性兩個階段。針對急性痛風發作,治療目的是控制炎症,減輕關節紅腫痛。視乎病人身體狀况,由醫生決定用藥種類及劑量。
-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若病人本身腎功能較差、有心臟病,藥物可能增加腎臟負擔或心臟病風險
- 秋水仙鹼(colchicine):有病人服後腸胃不適,作嘔作悶及肚屙
- 類固醇:有口服及針劑形式,針劑注射在肌肉及關節內;病人或擔心類固醇有風險,但治療急性痛風,療程約為5至7天,短時間內使用相對安全
- 生物製劑:若以上一線治療未達效果,會考慮針對抑制介白素-1這發炎物質的生物製劑,可有效處理急性痛風發作,副作用較小
至於治療慢性痛風症,則着眼於控制身體的尿酸水平、減低痛風發作的風險。如患者1年有多於1次痛風發作,醫生會建議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香港現時有兩種藥物:別嘌醇(allopurinol)、非布司他(febuxostat),可降低尿酸水平。非布司他屬較新型藥物,有效將關節內的尿酸結晶沉積慢慢溶解,減低尿酸積聚,將痛風發作風險降低。
■ 戒口足以控制病情?
問:痛風患者必須嚴格戒口?
張:研究顯示,患者嚴格戒口,大致可降低整體尿酸水平10%至15%。但要長遠降低尿酸水平,戒口不足以控制病情,患者應考慮藥物治療,減低痛風症發作,亦可保護腎臟,降低腎功能衰退風險。如果患者的痛風與其他疾病有關聯,如本身有銀屑病、腫瘤,控制根源病情亦有一定幫助。
戒口對減低急性痛風發作有幫助,但不用戒得過分嚴苛。研究顯示,酒精、紅肉、內臟、海鮮這些高嘌呤食物對痛風發作影響最大,相對植物嘌呤如蘆筍、豆腐、菠菜雖嘌呤水平偏高,但引發急性痛風機率遠低於動物嘌呤,可適量食用。病人若盡早以有效藥物治療長遠控制病情,戒口方面可稍為放寬,於飲食上提高生活質素。
文:吳穎湘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知多啲:痛風為何「重男輕女」 ?
屬關節炎 與尿酸過高有關
維他命C及咖啡可減痛風
以病徵診斷 或需抽血檢驗
先處理急性痛風 降低發作風險
長期痛風幫助少 可減急性痛風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