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期談到成立醫生執照試,是為了安頓一群在內地取得醫科資格,在港定居卻不能執業的醫生,時人稱之為「大陸醫生」。那時到港行醫的外地醫生,主要來自英國、愛爾蘭、澳洲等英聯邦國家,他們的醫生資格獲香港承認,可隨時來港執業,「大陸醫生」卻沒有這優惠。執照試的原意,便是給他們一個在港合法行醫的機會,所以當年的執照試,亦被稱作「大陸醫生試」。
老師竟變學生
考獲執照的「大陸醫生」,要在醫院實習18個月,職稱為「Extern」,工作性質和本地醫學院畢業的實習醫生「Intern」差不多。和我共事過的早期Extern,許多是年高德劭的資深醫生,其中一位前輩令我特別印象深刻,他年過70,以前是內地一著名大學的內科教授,年輕時拿過洛克菲勒基金會獎學金到美國留學。他學識淵博,閱歷深廣,我根本不敢對他以上司自居。他完成實習向我告別,才告訴我過幾天便會到美國定居,和兒子團聚,不會在香港行醫。我問他費這麼大氣力考試為啥,他說只是為了不服氣受歧視,要證明「大陸醫生」也不比別人差。
除了實習,當年所有Extern都要在星期六到瑪麗醫院上課,由港大教授講師向他們講解香港的本土病。有一次輪到我授課,題目是「小兒感染性腸胃炎」,怎知坐在前排的「學生」,竟有3名是我港大微生物學的老師,我對腸胃病毒和細菌感染的認知,以及為那堂課準備的教材,都是他們教的。魯班門前弄斧,臨陣退縮已太遲,唯有老着面皮「頂硬上」,那一小時的課,令我度日如年。
雖然執照試的主要對象是內地醫生,可是從來都開放給其他國家,我便曾遇過從印度、巴基斯坦和菲律賓等地專程來港考試的現職醫生,他們主要是給香港醫生的高薪吸引,希望碰碰運氣,通過執照試「脫貧」。
及格率低得可憐
到了1980年代,從內地來的考生愈來愈多,他們普遍比早期的考生年輕,水平也較參差。有些考生為了執照試,不惜破釜沉舟,放棄所有工作,寒窗苦讀兩三年不等,甚至花錢找本地現職醫生惡補。其中有一部分考生是港人子弟,他們到內地的僑辦大學攻讀醫科,目的就是為了考取執照試回港執業。其中成功例子似乎不多,反而大失所望佔了多數。
臨近97,執照試因為香港回歸起了變化。首先是終止承認英聯邦國家的醫科資格,所有外地畢業的醫生,要來港執業必先考取執照試。道理很簡單,香港回歸祖國後,總不成繼續讓英聯邦醫生有特權在港行醫,而向「大陸醫生」說不吧!執照試的英文名稱也改了,由Licentiate Examination改為Licensing Examination;實習期亦縮短為12個月,和本地畢業生看齊;Extern的名稱也取消了,和本地實習醫生一律稱為Intern。只有一樣東西不變,就是低得可憐的及格率。
當年當局成立執照試,並非為吸引人才。近年人口老化以及其他社會因素,令醫療服務供不應求,醫生短缺引發民怨,當局取態才有所改變。醫委會把執照試次數由每年1次加為2次,又給考生提供考試範圍,便是希望多些外地醫生考取執照試來港服務,可是似乎成效不彰。今次醫委會幾經周折通過的新方案,是否真能吸引有質素的外地醫生,我們唯有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
兒言自得:殺雞取卵 – 視光師濫收費用「一鋪清」醫療券
文:霍泰輝(中大副校長、兒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