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療大數據對病人有什麼用?黃志基親自感受過。
2015年,黃志基確診第一期淋巴癌,醫生提議方案包括化療、標靶藥,或者化療配合標靶藥,每月藥費達兩萬港元。當時他問主診醫生有關藥物的研究數據,希望了解藥效和副作用。然而醫生表示第一期病人少,沒有臨牀試驗研究數據。黃指出,如果當時有大數據研究,就知道哪一個療程最有效。
協助病人選出更佳療程
「醫療大數據可反映病人用藥的真實情况。」黃志基解釋,研發新藥時,一個臨牀測試可能招募數百至數千人參與,而且全部在一個嚴格控制的環境下進行,如病人年齡一般在18至65歲、只有單一疾病;如果疾病較為罕有,比如第一期淋巴癌,臨牀研究的規模和人數則更少。
然而,藥物通過測試進入市場後,用藥人數就會大增,而且病人有不同年齡,小於18歲或大於65歲,或同時有不同疾病;他們用藥後反應、副作用等數據,如果有效地分析,是最能真實反映藥物效果和副作用的「臨牀研究」。
分析藥物成本效益
他說,醫療大數據可以在很多方面發揮作用,例如愈來愈多新的抗癌藥,但藥費高昂,利用大數據分析病人用藥後反應,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另外,腦退化症目前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可否用大數據分析腦退化症與什麼藥物或疾病相關,例如:中風病人較容易患上腦退化症,服用薄血藥的病人較少患病等,這都有助於預防腦退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