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節跟親友吃飯,席間總有些三姑六婆,看了看我的兩個女兒,就大呼小叫:「哎喲,怎麼這樣瘦?沒有吃飯麼?孩子要肥肥白白才好的嘛!」然後熱情地鼓勵吃多點,拚命地把餸菜往孩子碗裏塞,並且不厭其煩地提醒我、要強迫她們添湯加飯。反反覆覆,整餐飯就是在不斷討論「孩子太瘦了」;即使塞着雙耳,聲音還要鑽進腦袋。
事實上,我女兒的BMI(Body Mass Index,即身高體重指標),一向維持在標準水平;雖然看似比較瘦削,但臉色紅潤,精神飽滿,跟大部分的幼稚園同學差不多。她們吃的正餐分量並不少,只是偏好清淡、不喜歡味道濃烈的食物;因此相對於滿桌的山珍海錯,吃的款式較少而已。
幼時長脂肪細胞 長大減不到
「孩子要肥肥白白才好」,這是何等過時的觀念!三姑和六婆都是戰後嬰兒,內心卻仍維持上一代對「饑荒捱餓」的恐懼。然而,我這一代更擔心和恐懼的,卻是「兒童肥胖」所帶來的問題:高血壓、睡眠窒息、關節痛,以及自信心低落和校園欺凌。這些孩子長大後,將來患上超重、高膽固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同時,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亦是跟肥胖的體型息息相關。
為什麼大部分的肥胖兒童,成年後會依然肥胖?瑞典科學家Kirsty Spalding的研究指出,幼兒與青少年時期,生長激素旺盛,幹細胞活躍,如果攝入過多的熱量,不僅會導致脂肪細胞體積變大,還會增加脂肪細胞的數量;而脂肪細胞一旦增加,成年以後幾乎不可能再減少。另一方面,自小培養的不良生活方式,如暴食、嗜鹹嗜甜,是很難完全戒掉的;長大後,很容易會維持大吃大喝的壞習慣。
最理想的方法,是由孩子決定吃多少。美國營養學專家Barbara Rolls的研究發現,3歲兒童「最知飽」,他們能根據身體給予的「飽肚」信息,吃到足夠分量就停下來,不受外間環境影響。可是5歲開始的兒童,卻不太懂得自我調節;即使分量超出身體真正所需,仍會將媽媽給他們的食物全部吃下去,不知不覺被「撐大了胃口」!
在這個年代、這個地區,孩子是不會被餓壞的;反而過多的美食、卡路里、營養補充劑,才是傷害他們的元兇。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5歲以下兒童,超重人數達4100萬,當中近50%的超重兒童都是生活在亞洲!除了遺傳因素以外,相信華人那「肥肥白白」傳統觀念,也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吧。
其實三姑和六婆,對自己的體重也是十分介意的;雖然嘴裏不停地吃,但是轉個頭,一個去找整形醫生吸抽脂肪,另一個去「辟穀斷食」——連續10天吸風飲露、什麼都不吃(這是不當兼且極之危險的行為,讀者切勿嘗試)。自己減肥減得叫苦連天,又為何要逼着孩子增肥呢?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