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據衛生署數字,糖尿病在本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排第10位,2016年便有498人死亡。隨着人口老化及肥胖人數上升,預計患者人數會增加。
現時糖尿病分有一型及二型,一型患者約佔3%,逾九成患者屬於二型。不過,早前有外國科學家建議,糖尿病按病情及病因應細分成5類,這種分類法跟現時常用的分類有什麼分別?
現主要分兩類 逾九成患者屬二型
糖尿病是與胰島素有關的慢性疾病,胰島素是胰臟分泌出來的荷爾蒙,負責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人體細胞;若分泌不足,就會令葡萄糖積聚血液中,導致血糖過高。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牀副教授周振中指出,現時糖尿病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型糖尿病
患者因遺傳或免疫系統問題,導致體內出現胰島素抗體,破壞胰臟β-細胞分泌胰島素功能,令身體嚴重缺乏胰島素,血糖嚴重超標,有可能引發急性酮酸中毒,若不及時治療,會有死亡風險,他們需終生注射胰島素。
二型糖尿病
成因主要有二,一、胰島素分泌不足,成因或是遺傳或是年老導致胰臟退化;二、不良飲食習慣、肥胖及缺乏運動,導致身體出現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需要更多胰島素來降低血糖水平。舉例正常人可用一粒胰島素開啟細胞讓一粒糖進入,但有胰島素抵抗的患者可能需用10粒胰島素才做到,減慢轉化葡萄糖的功能。早期患者可通過飲食及運動控制病情。
【明報讀者優惠價】原大地 稀有糖 – 專為「關注血糖」及「控制體重」人士研製 立即網上訂購 優惠至2020年3月30日
周振中指,即使身體出現胰島素抵抗,胰臟會因應血糖調整,較一般人分泌出更多胰島素,抵消胰島素抵抗,「但分泌不能無限增加,久而久之胰臟功能會變差,若到某個階段無法抵消,便會出現糖尿病」。中央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猶如雙生兒,但肥人未必一定有胰島素抵抗。
分拆5類 治療方案更準確
早前瑞典隆德大學糖尿病中心及芬蘭分子醫學研究所,於醫學期刊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發表報告,指應該將現時的糖尿病分類,由2分拆為5類。周振中講解:
第1類「自身免疫嚴重糖尿病」
Severe autoimmune diabetes(SAID)
多在年輕時發病,與現時一型糖尿病患者相似,患者大致上健康,體重正常至偏瘦,因免疫系統問題導致無法分泌胰島素。
周:此類與一型糖尿病相似,估計香港糖尿病患者數字較少,可能低過3%,只得1%至2%。
第2類「胰島素缺乏嚴重糖尿病」
Severe insulin-deficient diabetes(SIDD)
與第1類SAID相似,患者屬年輕,體重正常至偏瘦,免疫系統沒有問題,因胰島素分泌不足,出現糖尿病,常出現與糖尿病相關的眼疾。
周:這類病人是體型偏瘦的糖尿病患者,佔本港患者約10%至15%。
第3類「胰島素抵抗嚴重糖尿病」
Severe insulin-resistant diabetes(SIRD)
患者可分泌胰島素,但有胰島素抵抗,身體肥胖,較大可能出現腎病。
周:此類患者有代謝綜合症,估計本港患者約15%至20%。
第4類「肥胖有關輕度糖尿病」
Mild obesity-related diabetes(MOD)
患者肥胖,沒有代謝綜合症,沒有胰島素抵抗。
周:這些患者雖然肥胖,但沒有代謝綜合症,不過應有非常小量的胰島素抵抗。此類患者佔本港患者20%。同樣是糖尿病及肥胖患者,有否高血壓、血脂紊亂及蛋白尿等問題,主要視乎個人的遺傳因素。
第5類「年齡有關輕度糖尿病」
Mild age-related diabetes(MARD)
較年長時發病,徵狀較輕微。
周:年輕時沒有徵狀,直到60至70歲時才慢慢出現糖尿病,主要因老化,胰臟β-細胞數目下跌,胰島素分泌功能下降,漸漸應付不到身體需要,發病過程是緩慢,佔本港患者40%。不少長者患者生活習慣已很好,未必可進一步改善,建議應用藥物,但未必一定要嚴格控制血糖水平,治療目標可較寬鬆。
周振中表示,第4類的MOD及第5類的MARD大多屬於糖尿病前期,病情相對較輕及發展較慢。「其實內分泌及糖尿科醫生在治療時,已知現時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有不同情况,不能劃一治療,例如SIDD及SIRD就屬於兩個極端病理。是次研究結果有更明確的病理分析,例如治療時對SIDD及SIRD病人要採用較進取的療法,其他如MOD或MARD因病情較輕微,併發症風險較低,治療方案可溫和些。這些分類可讓一般醫護人員對糖尿病有更深入的認識,有助制定更準確的治療方案,但毋須因此改變糖尿病定義,對普羅大眾來說,分兩型已足夠。」
文、圖:許朝茵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相關文章:
養生帖:足部按摩防治糖尿病足
糖尿肥胖惡循環 手術解魔咒
糖尿病併發症影響大
山楂降血壓血脂 胃弱糖尿病勿試
戳破謬誤:糖尿病非肥人「專利」
最佳女「煮」角 擊退糖尿風險
問醫生:糖尿會否斷尾? 視乎病因
醫徹中西:糖尿病人關節肌肉痛
注意飲食 控制體重 糖尿病不易察
提防常見都市病 糖尿病隨時潛藏體內
手術治療糖胖症
新研口服藥治癡肥糖尿 飯前一粒 覆蓋腸壁控血糖
專題系列文章
- 【糖尿病新藥】了解新降血糖藥功效及副作用 更護心腎?降血壓兼減重?
- 【糖尿病】教你精明挑選家用血糖機查閱表列醫療儀器
- 糖尿上眼嚴重可致盲出現視力模糊、飛蚊症、近視突變盡早求醫嚴控血糖有望逆轉視力
- 血糖過低也有問題?解構低血糖症的預防和治療
- 從血糖水平預視「糖尿警號」
- 【糖尿病人外遊注意】更頻密驗血糖?出發前、旅遊期間要做足準備(附手提行李清單一覽)
- 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 【世界糖尿病日】避免引發糖尿上眼、糖尿足、心臟病等併發症 患者身心護理最重要 慎防血糖失控
- 【糖尿病】了解導致胰島素阻抗7個成因 戒除不良生活飲食習慣 有助控制糖尿
- 【糖尿病】每天久坐逾6小時致二型糖尿病風險 每周100分鐘運動助控血糖 患者4點要注意:勿空腹、睡前運動
- 「器官捐贈日2024」生命饋贈 延續希望 (衛生處方)
- 【傷口處理】急性傷口、燙傷、燒傷傷口處理方法各異 徹底清除異物防發炎感染
- 植牙前後注意5件事 勿忽視保養導致「植體周圍炎」
- 【子宮頸癌疫苗】2004至08出生女生注意:12月2日起第一階段免費補打HPV疫苗
- 【膝痛】真實客戶力證 極速御痛技術成效 療程後輕鬆行山
- 跑步時小腿內側痛兩大常見原因 慎防慢性骨折、肌肉壞死
- 【前列腺癌】前列腺切除術後入式新技術 減術後尿失禁後遺症
- 罕見病XLH患者反覆承受治療考驗 身心靈痛漫長 新針劑暫限嚴重兒童使用
- 調查:54%白內障患者延遲手術 醫生:嚴重或誘發青光眼虹膜炎
- 牙科蜂窩性組織炎?梁氏小臼齒?可迅速擴散入血致敗血症 預防併發症3法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de97dd3cab0fcca1710a9ca5ec3fd4c4.jpg仔細分類——歐洲科學家建議的糖尿病新分類,把糖尿病分類得更仔細,有助制定更精準的治療方案。(圖:ADragan@iStockphoto);//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de97f3850db1cdf2ca249f35ff19f1f0.jpg周振中(圖:許朝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