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日在某電子媒體一個節目上,受訪的小朋友表示為了停止父母激烈的衝突,曾向父母下跪。實在感到很淒酸,想像得到小朋友處身在一個暴力家庭中,內心如何愛恨交織、無力招架。事實上,這情况在香港並不罕見,很多小朋友經歷家庭暴力,肉體上的傷痕雖然會癒合,但心靈及成長上所承受的創傷,往往更大更深遠。
■個案
酗酒爸爸打媽媽 孩子模仿亂丟東西
小明是小二學生,來自一個有跨代家庭暴力背景的家庭,他是家中獨子,與父母及爺爺嫲嫲同住。這個家庭並不和諧,由爺爺嫲嫲那一代開始,家庭已出現暴力情况,更由於小明的爸爸有酗酒習慣,酒醉後常常與家人爭吵,亂丟東西亦屢見不鮮,有時候甚至動手打妻子;就着家庭衝突和暴力曾報警3次,警方與社工均有介入。小明處身於家庭漩渦的中心,目睹所有事情發生的經過,家庭暴力使他感到無助、焦慮及恐懼。
小明從小便被診斷有發展遲緩。據媽媽表示,他幼時很乖巧,然而處身家暴的環境,小明慢慢亦變得脾氣暴躁,更會模仿父親亂發脾氣和亂丟家中的東西。媽媽察覺到小明的異樣,十分擔心,後來認識了和諧之家,便帶他尋求專業協助。經過一段時間的遊戲治療和輔導,小明的情况有顯著改善。媽媽得知兒子目睹家庭暴力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自己亦不堪家庭暴力,最終決定與丈夫離婚,帶同兒子離開家庭。
根據社會福利署的數字顯示,由2014至2016年新呈報虐待配偶/同居情侶個案,每年都維持在3000宗以上;而2017年首9個月,所記錄的親密伴侶暴力個案已超逾2400宗。當中不少個案便屬於子女目睹家庭暴力行為,甚或曾被虐待。這些小朋友很多時都沒有為自己發聲,亦無力招架,更不知如何表達所受的傷害。但我們相信,有不少兒童未被了解情緒困擾的原因,反被視為有行為問題,沒法獲得正確的關心和幫助。
多為父母衝突而自責
兒童年紀小,面對家庭暴力自是無力招架,當親密照顧者有暴力行為,他們身體上固然要面對安全的威脅,行為上亦會有非常態反應,包括睡眠問題、發噩夢、缺乏安全感、過度倚賴、容易發脾氣、情緒緊張、經常哭泣害怕,會對玩具或其他物品作出攻擊行為等。
幼稚園階段的小朋友,會因家庭暴力,導致整體學習表現與一般學童有明顯區別。他們言語上會帶有暴力字眼,與同齡朋友相處,會表現退縮或有攻擊行為。他們亦會有睡眠狀態欠佳、害怕或過度倚賴等表現。處於這個階段的兒童,不少會怪責自己及自認為是導致父母衝突的罪魁禍首。當他們年齡稍長,例如入讀小學後,往往會想像自己變成超人,很想保護受到暴力對待的親人,置自己於一個危險的處境,亦忽略了自己情緒上的需要。
被標籤壞孩子 無法對症下蘗
小明的情况,正是一個典型的家庭暴力個案。他就讀小學階段,因目睹爸爸在家中的暴力行為,自己也亂丟東西,行為愈趨激進,亦難與別人建立正面關係。由於別人不理解情况,因此很容易誤以小明本身的品行欠佳,故意生事。實情卻是小朋友因無力招架家中的暴力環境,心靈不勝負荷,不知如何處理辛苦的感受,因此在行為上流露不滿、憤恨以宣泄內心的困擾,為自己尋求出路;有些孩子透過自己的異常行為表現,製造問題來分散雙親之注意力,希望他們沒有時間發生衝突。我們要正視他的困擾,聆聽他的心聲,需要時要對有關家庭施予援助。
家庭沒有平安,目睹家暴的兒童傾向沒有安全感、容易焦慮及自尊心低落。而在年長階段,由於無法接受對家庭的不滿,又不知如何應對,很多時會選擇離開家庭。由此可見,若未能適時處理小朋友在成長階段所面對的家庭暴力問題,以及其帶來的身心困擾,兒童將蒙受深遠影響,包括難以跟別人建立親密和諧的關係。而受施暴者影響,他們成長後更有可能有暴力傾向,或會事事過分要求完美,影響日後成長及自己未來的家庭。
安全環境 遊戲療傷
家庭暴力絕不能置諸不理,小朋友目睹家暴的情况更急須關注。針對有暴力問題的家庭及目睹家暴的小朋友,社會服務機構會提供適合的輔導和支援,例如提供故事治療,以及對家庭提供綜合介入服務。
在遊戲治療中,小明在玩具屋旁築起了一道梯,似要逃生;看見吹氣玩具,他會用力打破它,彷佛是要宣泄對父親的矛盾感受。礙於年幼,小朋友難以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透過輔導,他得到接納和聆聽,並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重塑經驗,達到治療的目的。在輔導的後期,小明為自己砌合出一個充滿希望的模型,代表對未來的展望。
家庭出現暴力問題,不會單純是成人的事情。家庭暴力關係每到一個成員,一旦親密關係裏出現衝突,父母很容易在混亂的環境及不穩定的情緒中,忽略了小朋友的需要,讓他們目睹家庭暴力或受到傷害。小朋友最為脆弱,卻要在人生的起步點,面對最親密的人因家庭暴力所衍生之愛恨矛盾,所以為保護小朋友的安全,盡量讓他們離開暴力的環境,避免小朋友目睹家暴更是刻不容緩。因此,除輔導服務,更須經常舉行社區學校講座,呼籲社區學校關注兒童,留意他們的表現及身心靈狀態,若懷疑或發現兒童面對家暴,可聯繫及轉介相關社會服務機構。
和諧之家 賽馬會童心踏「暴」計劃
■查詢:3153 5712
文:林靜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胡綺玲(和諧之家服務督導主任)
編輯:梁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