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還可以做手術! 健康行先 年齡非拒醫理由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Young old唔易做!我們到了這年紀,雖然可以卸下養育兒女的重責,但另一邊廂,要照顧old-old父母長輩的擔子就愈負愈重,無法放下。同輩中,有很多要為摯愛做決定的煩惱:是否需要遷居同住,還是安排入住老人院?聘請外傭照顧,或是安排移居海外與其他兄妹一同生活?應該為他們選哪個醫療照顧方案?他們會願意插喉嗎?如何向他們解釋?要為他們選擇晚晴照顧嗎?怎麼樣的方案才適合?

93歲,還可以做手術! 健康行先 年齡非拒醫理由
(明報製圖)

我只能說,在這些決定中,摯愛的意願及生活質素應是最重要的考慮點。年齡絕對不應是不作治療的原因。

病人的女兒,一聽到母親的診斷結果,就追問:「醫生,媽媽已經93歲!還可以做手術嗎?」「年紀這麼大!好做手術嗎?」記得同樣的問題,太太也曾經問過我。

病人是一名93歲老太太。那天,她的兒子及女兒齊齊陪她來診所見我。兒子剛從加拿大趕回來。據知,當他接獲姊姊通知,便立即買機票回港。自我隔離後,便陪母親見醫生了。

 

母親由精靈變疲累乏力

93歲,還可以做手術! 健康行先 年齡非拒醫理由
責任重大——Young old要照顧old-old的父母,需在治療和照顧上做很多決定,責任重大。(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imtmphoto@iStockphoto)

老太太雖已93歲,但據兒女說,她一向健康良好。「媽媽好叻。一直沒有病痛。只是十幾年前通過一次波仔,無再入過醫院,只是每半年去心臟科覆診一次。平時自己可以照顧自己,行得、走得、食得,經常自己行去我屋企坐坐。」

我見老太太亦算精靈,對答正常,只是面露疲態,身體有點虛弱。

「但自從農曆年開始,她就不能自己走路去我家!」女兒說,母親住在她家附近,平常生活自理,落街飲茶是她的日常。但是自從今年1月,老太太身體出現狀况,經常感到疲累不堪,連行去女兒家的力氣都沒有。她起初以為母親的疲累是受疫情影響,因整天困在家裏,所以變得乏力。但到了5月,她覺得媽媽情况實在太不對勁。母親不但腳腫,還有嚴重氣促。於是,急忙把老太太送往急症室。

急症室醫生看過老太太情况,把她收入院。但是在疫情期間,家人不得探望。要了解母親情况,女兒只能透過電話與醫護聯絡。過了幾天,內科醫生終於告知:老太太患有氣喘和貧血;醫院已替她輸血。但是由於疫情嚴峻,而且病人年紀大,於是醫生就說:「你不會同意阿婆再做檢查和手術啦!」

最後,醫生認為根據目前情况,最好是接老太太回家,然後等候心臟科覆診,再讓心臟科醫生跟進。

 

轉介紓緩治療 家人心慌

女兒唯有照辦,接母親回家,等待心臟科覆診期到來。她說,好不容易才等到6月見心臟科醫生,但其間老太太情况沒有好轉,還好像愈來愈差。於是,她將母親情况一五一十告知心臟科醫生。醫生將老太太入院紀錄及駐院醫生建議看過一遍後,只是說:「阿婆年紀太大。我轉介紓緩治療科跟進,不用再回心臟科覆診了。」

女兒說:「聽醫生這樣說,我心慌了。這表示阿媽無得醫!立刻召弟弟回港!」

兒子接着說:「醫生,可否告訴我們,阿媽情况如何?」

我翻查老太太「醫健通」(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所存的個人病歷紀錄),發現她入院時血色素是低於4度(g/dL)(血紅素標準值女性為11.5至16.5度),大便樣本亦有血,患上大腸癌機率極大。其實,80歲以上長者患上大腸癌情况常見。由於老人家多數沒有做大腸鏡例行檢查,早期徵兆會被忽略,往往等到貧血、消瘦、乏力、大便出血、排便困難等病徵出現才有所警覺。

 

疑患大腸癌 憂開刀捱不住

我再看老太太紀錄,半年前覆診驗血仍是正常,貧血及乏力等徵狀近月才出現。因此,估計即使是大腸癌,也許是早期,腫瘤未有擴散。所以,我建議為老太太多作檢查;驗血和驗大便查找癌徵和大腸癌指數,如發現有異常,便做正電子檢查追蹤腫瘤,究其大小及有沒有擴散。如果沒有擴散,可考慮做手術切除腫瘤。但兒女一聽到「手術」二字便問:「已經93歲!還可以做手術嗎?」

這樣的問題,太太曾反覆問我。前年岳母在一次老人科定期覆診時,醫生要求再抽血及留大便檢驗,因為留意到她的血色素及體重同時下降了,懷疑她患上大腸癌。其後檢測證實她大腸內有一個約5厘米惡性腫瘤。於是,醫生建議將腫瘤切除。太太猶豫並問:「阿媽91歲了!還可以做手術嗎?」

「當然做得!」記得當時我是這樣告訴太太:「年齡絕不是考慮手術與否的首要因素,她的健康狀况才是最重要。如果手術能夠恢復她的活動能力和生活質素,沒理由因為年紀大而放棄。」

「不是放棄,我不是放棄媽媽。但她已91歲!捱得住嗎?」

記得我當時的解釋是,老年人,無可否認,較多長期疾病如高血壓、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糖尿病、中風、慢阻肺病、認知障礙症等。這些疾病無疑會增加各種治療包括手術的風險。但是究其原因,手術風險是由疾病所引致,並非關乎年齡。因此,一個高齡人士,如果沒有任何嚴重慢性疾病,手術風險並不會差於年輕人。太太聽了之後,仍有猶豫,續問:「手術值得嗎?我最大關注點是,不想阿媽辛苦。」

 

恢復活動能力 手術值得

「如果你問我,就一定值得。」記得我當時這樣回應:「辛苦,凡施手術或治療必有痛楚。但是不做手術,任由腫瘤在腸內生長,媽媽持續貧血、虛弱、氣促、不能排便、塞腸。」我更告訴她,曾看過不少病人,病情到了晚期,肚脹腸塞,糞便從口中溢出,苦不堪言。那種痛苦,真是慘不忍睹啊!

太太最終同意媽媽在91歲高齡接受了大腸切除手術。由於是微創手術,岳母住院5天便可回家。其後太太亦常說:「好彩阿媽做了手術。難道是麻醉藥作怪,她手術後比以前更精靈。」

事實上,岳母手術後,身體很快便恢復過來。在這兩年間,仍然能夠自理,行動自如,冲涼吃飯都毋須幫忙,我們是感恩的。面對病人兒女的疑惑,我忍不住向他們說一遍岳母情况,希望他們同意為老太太作出適當的治療決定。

文:梁萬福(老人科專科醫生)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