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慎選】度身訂造身體檢查 解構「三高」不同指標

分享此內容:

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及缺乏運動是引致不同健康問題的元兇,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有助預防疾病及盡早抽出隱藏的危機。坊間有不少以「全包宴」優惠套餐作招徠,檢驗「三高」(即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癌症指標、肝或腎功能等,應怎樣選擇才可避免胡亂花錢,免卻無謂的檢查,並透過檢查準確地抽出潛在的健康問題?

面對坊間眾多身體檢查的選擇,一般人難免會單純以價錢作比較。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張宇醫生指,即使是同一檢查項目,不同測試方法的準確度、靈敏度(Sensitivity)、特異度(Specificity)和陰性預測值也有差異。張醫生建議市民在進行體檢前先諮詢專業的意見,醫生會先了解求診者的病歷、家族病史及初步臨床檢查結果,以及生活習慣、過往驗身報告、平日服用藥物等資訊,按實際需要來度身訂造個人化的體檢項目。

【體檢慎選】度身訂造身體檢查 解構「三高」不同指標
坊間有五花八門的身體檢查套餐,如檢驗三高、癌症指標、肝或腎功能等,應怎樣選擇才不會做了無謂的體驗項目呢?

體檢前認清不同指標 準確驗三高

「三高」是本港常見的三大慢性疾病,近年更有年輕化的趨勢。據衞生署發表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在15至84歲人口當中,51.9%受訪者患有高膽固醇血症,而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人士分別佔29.5%及8.5%。

年紀愈大,患上三高的風險就愈高,但張醫生指出,大部分人未必會意識到自己是三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上沒有節制,長遠便演變成不同的健康問題,包括中風、心血管疾病、腎病、視網膜病變及動脈粥樣硬化等。早期三高可以沒有徵狀,靜悄悄地影響身體,只有透過定期檢驗血糖、血脂及血壓,方可及早發現、盡早接受治療。

• 血糖值:空腹血糖 vs 糖化血紅素

張醫生表示,空腹血糖的敏感度不高,並會受壓力及其他疾病影響,若單憑空腹血糖的數值來診斷糖尿病,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未能夠被診斷出來;而糖化血紅素(HbA1c)則反映病人過去2至3個月的血糖控制情况,能更準確地反映血糖真實情况。


相關閲讀:體檢解構(上)- 血液常規檢查 (養和醫度百科)

注意9個高風險因素

若求診者有以下9個高風險因素,醫生會進一步安排檢驗糖化血紅素,以及75克口服葡萄糖耐糖測試:

  • 體重指標(BMI)≥23
  • 男士腰圍≥90 cm/36吋;女士腰圍≥80 cm/32吋﹔
  • 35歲或以上;
  • 直系親屬患有糖尿病;
  • 每星期運動次數少於3次;
  • 曾患妊娠糖尿,或寶寶出生時體重超過9磅或4公斤;
  • 患有多囊卵巢症或睡眠窒息症;
  • 患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或曾經中風;
  • 種族遺傳,如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印度族裔等

張醫生提醒,一般化驗室的「正常參考值」,通常只列出糖尿病指標,未有詳細列明糖尿前期指標,故不要以為空腹血糖低於7mmol/L、糖化血紅素低於6.5%便屬正常,並建議謹記3項指數的正常值: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應是5.5或以下﹔糖化血紅素正常值為5.6%或以下﹔兩小時75克口服葡萄糖耐糖測試的正常值應為7.7或以下。

 糖尿病前期糖尿病
糖化血紅素5.7–6.4% (39–47mmol/mol)≥6.5% (48mmol/mol)
空腹血糖100–125mg/dL       (5.6–6.9mmol/L)≥126mg/dL        (7.0mmol/L)
75克口服葡萄糖耐糖測試140–199mg/dL       (7.8–11.0mmol/L)≥200mg/dL    (11.1mmol/L)

血壓:高血壓徵狀不明顯 正常血壓低於120/80mmHg

高血壓沒有明顯徵狀,若非透過恆常量度血壓,患者未必意識到自己的狀况。高血壓患者有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視線模糊、身體疲勞等徵狀,令人容易忽視,以致出現併發症時方發現患病。

張醫生指出,不論是亞洲或西方國家,都把正常血壓定義為低於120/80mmHg。他引述美國一項「收縮壓介入試驗」(SPRINT)研究指出,如成功把上壓降至120 mmHg以下,能夠分別將心血管發病率及整體死亡風險降低25%及27%。另外,根據2021年老年人血壓大型研究(STEP Trial),60至80歲長者以收縮壓達110至130mmHg為治療目標,出現中風的機會率較傳統以130至150mmHg為目標低33%,這打破了憑觀察長者比較常患高血壓,而錯誤結論為長者要有較高血壓的誤解!

血脂:壞膽固醇增心血管病風險 可考慮3項檢查

高血脂是指血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即壞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簡稱HDL-C)濃度過低;當多餘的脂肪長期囤積在血管內壁上,會造成動脈硬化,引起血管阻塞,繼而導致心臟疾病如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或腦血管病變如腦梗塞或是腦出血。

對於有高膽固醇血症或高風險患上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的人士而言,張醫生建議可考慮接受以下3項檢查:

多普勒(Doppler頸動脈超聲波檢查:能呈現頸動脈中的血塊,有否「頸動脈狹窄」的情况,有助揪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又稱「小中風」)、糖尿病及高膽固醇血症患者。

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s-CRP測試:能反映發炎程度,若數值高於2mg/L,代表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

脂蛋白(a)(Lp(a))脂蛋白(a)會令血管產生粥樣硬化、炎症和增加血栓機會,可用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指標,歐洲動脈硬化學會建議成年人最少接受一次相關檢查。

以上檢查均有助醫生更準確地評估求診者的心血管風險,決定需否接受藥物治療,以及監察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目標水平。


相關閲讀:血糖失控易引發心臟病 糖尿病患者風險增24倍 及早控制三高為上策

慎選身體檢查項目 勿單憑價錢作考慮

張醫生提醒,定期進行體檢對預防疾病固然非常重要,但檢查後的跟進輔導及具體治療方案亦需要認真處理,才可以達到身體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目的,因此應該慎選適合自己的身體檢查項目,切忌單純以價錢作為考慮因素。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