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偵」奇:骨骼也會疲勞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運動過後,肌肉會因疲勞而痠痛;但原來不止肌肉會累,骨頭一樣會疲勞,嚴重更會出現疲勞性骨折。

疲勞性骨折,骨折,馬拉松,蹠骨,磁力共振,骨掃描,骨科,楊旭楠,
(明報圖片,示意圖)

跑友王先生正準備2月的馬拉松比賽,不斷加緊操練,但這時他腳掌持續作痛。臨牀診斷時,發現痛點集中在第三蹠骨的位置,接受X光檢查後,雖然沒有明顯骨折,但因為病人的腳掌疼痛情况嚴重,需要安排磁力共振作進一步影像診斷。磁力共振的結果顯示,王先生的腳掌骨出現細微裂痕,確診為疲勞性骨折。做運動做到骨折?好像匪夷所思,但原來這情况很普遍。

反覆受力致裂痕 最後變骨折

常見的急性骨折,是因為骨幹突然承受超出負荷的力量所致;但疲勞性骨折的概念則與此不同,骨幹因為長時間和反覆性受力而出現裂痕,而這些裂痕並沒有足夠時間修復,最後演變成慢性骨折。

疲勞性骨折主要集中在下肢受力的骨幹,例如脛骨、腓骨和蹠骨等等。蹠骨的疲勞性骨折又稱為行軍性骨折,以往在軍旅中較常見;隨着長跑運動普及,蹠骨的疲勞性骨折在運動員身上變得更常見,這種骨折約佔疲勞性骨折整體的9%至19%。當中腳前掌的第二和第三蹠骨,更是最常受影響的位置,約八成個案都會出現這問題。世界各地每年有不同的大型運動項目,不少運動愛好者會制訂訓練計劃,追求更好的個人紀錄;但突然改變訓練強度、時間和頻率,都會提高疲勞性骨折的風險。其實過度操練不止出現於職業運動員身上,不少業餘運動員在大型比賽前都有同樣的情况。

早期難發現 易混淆肌肉痛

疲勞性骨折的病徵並不明顯,大部分病人開始時只有輕微疼痛,容易與肌肉疼痛混淆而延誤求診。醫生必須高度警覺才可以診斷疲勞性骨折,特別是高危一族如長跑運動員、舞者等等。一般骨折,X光檢查已經可以作出正確診斷,但早期的疲勞性骨折在X光檢查下也不容易發現,因為這時期都是不完全的骨折,可能需要在數星期後,X光檢查才可發現問題。如懷疑是早期的疲勞性骨折,醫生需要安排病人接受骨掃描(Bone Scan)或磁力共振(MRI)協助診斷。

大部分的疲勞性骨折,只需採用保守治療,慢慢等待骨頭癒合,亦可以透過外固定如石膏和護具協助。但如果已經出現骨折移位,可能需要手術固定。大多數的骨折約於兩個月後自然癒合,但對跑友而言,除了沒辦法作訓練和比賽外,那種想跑卻無法跑步的心情,令人心癢難耐。面對疲勞性骨折,跑友切勿操之過急,否則只會影響癒合。癒合後,也需要循序漸進地增加訓練時間和距離,才能重返受傷前的水準。在復康路上,大家都需要拿出放慢速度的勇氣,才可以跑更遠的路。

文:楊旭楠(骨科專科醫生)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