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數字顯示,到捐血中心捐血的「健康人士」,竟然有13%因血紅素不足,需要暫緩捐血,情况嚴重,需要關注。
血紅素不足,主要是因為攝取鐵質不足的缺鐵性貧血,香港人識飲識食,餐餐有魚有肉,為何超過一成人鐵質不足導致貧血?
「貧血有很多種類,包括骨髓造血出現問題(如:骨髓病變、嚴重地中海貧血)、溶血(如:傳染病、藥物誘發)、失血(創傷、腸胃出血、女性周期性失血);另外,營養不足或失衡(缺乏鐵質、葉酸、維他命B12)也會導致貧血。最常見的貧血,就是鐵質吸收不足,影響紅血球的製造,即『缺鐵性貧血』。」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行政及醫務總監、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卓廣解釋。
茶啡阻鐵質吸收致貧血
血液主要包括4種成分: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和血漿。紅血球包含血紅素,血紅素負責輸送氧氣到身體各個組織;而鐵質就是製造血紅素的主要元素。當身體鐵質不足,影響血紅素製造,就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出現疲倦、虛弱、暈眩、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臉色蒼白等徵狀。
根據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的統計,2016年約有32.8萬人捐血,當中要暫緩捐血者達7萬多人。而在暫緩捐血人士中,約六成即4萬多人(約佔捐血總人數13%)是因為血紅素不足;其他原因包括最近兩周出現身體不適,曾到過傳染病地區等。
男性血紅素標準值為13-18度( g/dL),女性則為11.5-16.5度。「捐血前,必須『篤手指』測試血色素,肯定捐血人士有充足的血紅素,捐血後不會感到不適。」李卓廣說,因為女性受月經周期影響,血紅素水平要求較男性低。然而,捐血中心發現,男性因血紅素不足暫緩捐血的比率為7.7%;而女性的比率更高達16.5%。
月經失血 小數怕長計
李卓廣解釋,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是體內鐵質流失快和補充慢。正常人體的總鐵質儲存量為3500毫克,當中2300毫克儲存在紅血球,餘下則儲存在肌肉、肝臟、骨髓和巨噬細胞。「我們每天都會流失鐵質(約1至2毫克),女性月經令流失量增加。理論上,只要每天從飲食吸收1至2毫克鐵質,可以平衡損失。但當體內的鐵質入不敷支,就會出問題。」他說。
失血是導致鐵質流失的主要原因,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李卓廣舉例:「一個中年男性,因為腸胃潰瘍導致急性內出血,家中暈倒。一個成人急性失血1至1.5公升,他的血紅素會急降3至4度,情况危險。至於慢性出血,可以是腸胃出血、腎病,甚至癌症。」他又強調,女性周期性的流失,影響可以很大。每月來經,女性失血約100毫升,血紅素下跌約0.5度。如果不能夠補充足夠鐵質,體內鐵質的儲備就會逐漸下降。持續一段時間,血紅素可以跌至5、6度。
貧血無關肥瘦 須揪出黑手
家庭醫生鄭志文說:「每年都會遇到一至兩個嚴重貧血的病人。最近一位稍為肥胖的女病人求診,臉色蒼白,檢查她的眼底發現十分蒼白,立即替她緊急驗血,結果血色素只有5度。我馬上召救護車把她送院治理。」李補充:「對於周期性失血,女性習以為常;因為慢性流失,沒有多加留意。不論肥瘦,同樣可以出現慢性貧血現象。」
如果懷疑貧血,病人前往家庭醫生求助,家庭醫生又會怎樣處理?
「當懷疑是貧血,除了臨牀檢查,還要詳細問診,探討病人有否出血現象?近期有否做過腸胃手術?因應病人資料考慮各種情况,如:營養不良、遺傳疾病、腎病、痔瘡,甚至癌症。鄭志文指出,家庭醫生不能單靠「篤手指」驗血紅素,而是替病人抽血詳細化驗,檢查血色素、紅血球數目、血球容積、血紅素濃度等,以至顯微鏡血液檢查、鐵質量、腎功能等。了解貧血程度及找出原因,才考慮治療方案。
採訪:鄭寶華、勞耀全
文:麥穎姿
圖:黃志東、資料圖片
編輯:林信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