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炎炎夏日連日30多度熱得快要焫着,雖有說熱飲「養生」,但其解渴消暑的感覺,遠不及凍飲。然而傳聞凍飲壞處多,運動後喝會令血壓上升、血管收縮;餐後來一杯凍飲則影響消化,致消化不良……究竟熱飲養生與凍飲傷身之說,孰真孰假?註冊營養師和中醫又有何看法?從健康角度出發,應如何「揀飲擇食」呢?
餐後凍飲傷身致消化不良?熱飲養生?運動後凍飲傷身無根據
凍飲,不但少女、中女、熟女視為「養生」大敵,連MIRROR成員陳卓賢(Ian)都曾表示:「夏天30度我都是飲熱飲!」
坊間有指運動後喝凍水,會引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仁安醫院註冊營養師方敏琪指目前沒有足夠研究顯示,運動後喝凍飲對身體有不良影響;強調不論是什麼溫度的飲品,緊記運動前後必須攝取足夠水分,確保身體不會缺水。
至於網上又流傳,餐後喝凍飲會消化不良,方敏琪亦指目前沒有相關研究支持。惟餐後腸胃血液循環增多,喝凍飲可能令循環減慢,腸道較敏感人士或會感到不適,應避免飲用大量冰凍飲品,喝室溫水或溫水較合適。
營養師:凍水刺激食道 腸道、氣管敏感、哮喘不宜
香港都會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課程總監、註冊營養師黃蘊芝補充,清水、清湯和淡茶都是比較健康的水分來源。水參與人體的生化反應,不論飲用室溫水、溫水或冷水,皆可以為人體補充水分、調節體溫、幫助消化、帶走新陳代謝的產物,以及預防便秘。故此,選擇凍飲抑或熱飲,很大程度上是個人喜好。
但要留意凍水會刺激食道,氣管敏感、哮喘患者不宜。相反,飲用溫度太熱的飲品,會傷害舌頭和食道細胞,長期可導致細胞變異,引發癌症。黃蘊芝提醒,避免喝得太急或短時間內大量喝水,否則會刺激腸胃造成負擔,並引致俗稱「水中毒」的低血鈉情况。
中醫:進食過多寒冷食物 傷脾胃損陽氣
營養師認為飲品冷熱皆可,但中醫對食物冷暖溫度另有見解。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區)註冊中醫梁倩鈺表示,寒冷食物與體溫相差太大,身體需要動用本身的陽氣中和食物陰寒之氣,尤其會損害脾胃陽氣,影響脾胃運化功能。然而,過熱食物亦未必有利健康,經高溫烘焗、油炸的食物具溫熱特性,可引起典型上火表現如喉嚨痛、生痱滋。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翼方》指出「熱無灼唇,冷無冰齒」,食物溫度要適宜,不宜過燙過冰。《黃帝內經》寫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夏季時,大自然陽氣升發,人體亦有類似特性,陽氣向外散,而且夏天的暑氣使皮膚腠理打開,亦令陽氣外散。這時,如果進食過多寒冷食物,身體耗用更多的陽氣去平衡,陽氣可謂「傷上加傷」。皮膚腠理打開亦會使外邪容易入侵,當體內陽氣不足以抵擋,便容易生病。
氣血差加寒氣易經痛
梁倩鈺指出,平時少吃生冷食物,多做戶外運動曬太陽,作息規律,都有助儲備陽氣,增加喝凍飲的「本錢」。夏天喝凍飲的確透心涼,但最好少喝淺嘗「過口癮」為妙。如果接受不了暖水,也就喝室溫水。因凍飲屬寒性,其凝滯、收引的特性令氣血和津液停滯。若本身氣血差加上寒氣,女士容易出現經痛、經血發暗、血塊多。「月經來時盡量避免喝凍飲,要喝的話可能是在兩次月經周期之間,此時陽氣稍為充盛些,相對上有『本錢』。」
另外,腸胃功能差、有皮膚問題和寒性痛症患者,最好都避免冰涼飲料,以免加劇病情。懷孕初期的婦女亦不建議進食冰冷食物或飲品,直至懷孕後期約35周或以上,胎兒穩定且陽氣較充足,此時吃小量冷飲冷食則問題不大。如有疑問,應諮詢註冊中醫、醫生或營養師。
雖然打好底子可以偶爾喝凍飲,但經常飲凍飲令脾胃功能差,影響運化功能。梁倩鈺提醒,水濕痰飲滯留在腹部,就會容易形成肚腩。
相關文章:【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知多啲:凍飲阻味覺 小心愈飲愈甜
茶餐廳、茶飲店的凍飲,大家可按喜好選多冰、少冰、走冰,飲品味道似乎會隨着溫道而改變,是店家偷工減料嗎?
「走甜」循序漸進
註冊營養師方敏琪解釋,溫度會影響味覺,當味覺感受器被溫暖物質激活時,會向大腦發較強信號,吃冷食時甜味感覺則較弱。此外,冰塊融化會稀釋飲料,喝起來感覺甜度降低,「但不代表糖分減少,把整杯飲品喝光,糖分全都喝下肚裏」。想攝取較少熱量和糖分,並非要多冰少冰,而是要少甜、微甜,甚至走甜。
註冊營養師黃蘊芝補充,從健康角度而言,最好避免經常喝太甜的飲品。長期嗜甜會影響舌頭感覺而愈食愈甜;反之亦然,慢慢調節降低甜度,先嘗試「少甜」讓自己習慣淡味,再改成「走甜」。
消委會:1杯抹茶拿鐵=14粒方糖
此外,茶飲店常用配料如奶蓋、珍珠等,脂肪及熱量較高,「基本上一杯有奶蓋、奶精、珍珠飲品,差不多等於吃了一件蛋糕」。方敏琪指出,奶蓋是用忌廉、鮮奶、糖等材料打成的泡沫;芝士奶蓋則額外加入忌廉芝士打成,所以味道更濃郁。全素者選擇用堅果打成全素奶蓋,雖然飽和脂肪含量較少,但是總脂肪含量亦不低。
而珍珠含豐富碳水化合物,加入糖水烹煮。消費者委員會早前調查市面8種調製茶類飲品,其中一款每杯650克的原味抹茶拿鐵約有72克糖,即等於14粒方糖,超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攝入量少於50克游離糖。而「走糖」樣本的糖含量,雖比「原味」樣本少45%,但不容小覷珍珠的糖含量,每份珍珠的糖含量由1.1克至11克不等。
想喝手搖飲品又怕肥,不少人選擇看來較健康低卡的水果茶。「水果茶感覺較健康,但因為水果帶酸味,所以多會加入糖漿平衡酸味,熱量不一定低。許多水果茶及調味茶的原料濃縮液已經加入糖分,所以就算選擇『走糖』,飲品本身已經有糖分。」方敏琪表示,攝取過量糖分會增加超重、肥胖、心臟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如果想喝手搖凍飲,建議選擇無糖冰茶。
相關文章:【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夏日特飲:DIY紅石榴梳打抗氧化 酸梅湯養陰
嫌飲無糖茶、清水太乏味,又怕手搖飲品致肥,可以嘗試自製健康飲料。註冊營養師方敏琪推介用鮮榨果汁,隨自己喜好加入冰茶或梳打水,以及青檸、檸檬或青瓜片,再搭配香料如薄荷葉,製作美味的健康飲品。
營養師推介:紅石榴梳打
材料(1人分量):
紅石榴2至3個、梳打水150毫升、青檸1個、薄荷葉數塊
做法:
1.切開紅石榴取出肉粒,放入攪拌機攪拌後取出隔渣
2.取100毫升紅石榴汁,加入梳打水、青檸汁(可按喜好加入冰塊)
3.可加原粒紅石榴肉及薄荷葉裝飾
營養價值:
‧1杯紅石榴梳打熱量約50千卡、13克碳水化合物
‧紅石榴含豐富鉀質及抗氧化物如黃酮類化合物、花青素
‧鉀是人體必需元素,有助保持電解質平衡和細胞功能正常
‧抗氧化物可以抑制游離基氧化及破壞細胞
中醫推介:酸梅湯
夏天暑氣易耗氣傷津,註冊中醫梁倩鈺表示,天氣炎熱喝酸梅湯也很不錯,可以消暑養陰、補充津液。
材料(4人分量):
烏梅7至8粒、陳皮3至5克、麥芽5至10克、山楂3至5克、冰糖20至30克、水約1000毫升
做法:
1.將材料洗淨後加水加熱
2.水滾轉細火煲15至20分鐘
3.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再煮沸即可
4.待酸梅湯暖和或常溫飲用
功效:
‧烏梅具斂肺、澀腸和生津等作用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尤其適合脾胃氣滯者
‧山楂和麥芽有助消食化積、健脾開胃
‧冰糖具養陰生津功效
注意事項:
‧容易胃部不適者,可減去山楂
‧糖尿病、胃酸倒流、胃潰瘍人士不宜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