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爸爸的脾氣為何變得暴躁?10分鐘內多次重複一個提問?日夜作息顛倒?晚上到處走動?認知障礙症不單是無記性,若家中長者起居生活有異樣,及早求醫診斷,可以減輕對病人和照顧者的壓力。
個案:
爸爸總是忘記帶鎖匙……
「大約一年多前開始,家裏門鈴常常作響,我一打開門見到爸爸站在門外,便知道他又遺留鎖匙在家中。這個情况一個星期大概會發生3、4次,那時候媽媽和我也不以為意,沒有深究為何一向謹慎的爸爸會忽然如此粗心大意,畢竟老人家記憶力減弱是正常不過的事,而且每個人總有漏帶東西的經驗,所以沒有認真了解。」跟我說這番話的是陳小姐。還記得當天陳小姐和陳老太帶着陳伯來到我診所時,外面正在下滂沱大雨,負責拿傘的陳小姐大半邊身都濕透,但身旁的陳伯卻沒半點沾濕。
病發初期,陳伯由最初遺漏鎖匙、錢包,慢慢地連吃飯時間以至回家的路,很多記憶都變得模糊。「那段時間當他一上街,我便寸步不離陪在他身邊,有一次去麵包店,我選完麵包正要付款時,一轉頭看不見他的蹤影,嚇得我四處找他,一小時之後,終於在附近的商場找到他。」陳老太說這番話的時候,仍猶有餘悸。
夜晚通屋走 全家困擾
面對和以往很「不一樣」的爸爸,陳小姐和陳老太感到肩上擔子愈來愈沉重,因為陳伯不單記憶力減退,還失去以往的好脾氣。還記得陳伯初次和我見面時,他因為時常晚上不睡覺,在客廳不斷遊蕩,影響家人睡眠,那時的他對答如流、情緒穩定,並無異樣。但這個形象和陳小姐口中爸爸的形象有很大差別,「以往的爸爸,無論面對什麼事都不會大發脾氣。在家裏他是一家之主,可以把家裏的大小事務處理得妥妥當當;在親戚朋友心目中,他是一個性情平和的人。但半年前開始,他開始因為大大小小,他覺得難以處理的瑣事而大發雷霆,最嚴重一次他把桌上的杯全掃在地上」。
冤枉偷錢 逼走工人
這些事不間斷地發生,陳小姐眼見陳老太照顧陳伯愈來愈吃力,曾聘請外傭分擔照顧陳伯日常起居,原以為事情會向好,但事實上並沒有預期中順利。「工人到了幾天,爸爸便開始懷疑工人偷了他的錢包,事實卻是他自己忘了銀包放在哪裏,卻因此大發雷霆,又常常指罵工人,有一次甚至想出手打她,不久後工人終於抵不住壓力辭職。」陳家上下心力交瘁,一方面希望醫生開一些情緒穩定劑給陳伯;另一方面有人建議把他送進安老院舍。陳小姐希望為爸爸挑選一間環境優美、私隱度高的私家老人院,但費用實在令人吃力。
忘記密碼 退休金無法用
本來,陳伯在銀行戶口有幾十萬元的退休金,打算用來安老,但卻因為一個原因而困在銀行裏動彈不得。事緣陳伯在確診患有認知障礙症時70多歲,病得已經不輕,我為他安排檢查時,他對自己身處的時間和地點已不太清楚了;其後做記憶力測試,請他記住3樣物件,但不到幾分鐘後便完全忘記了。他最後診斷患上阿茲海默症,是導致認知障礙症的疾病中最普遍的一種。確診時他已經連銀行戶口的密碼都遺忘了;銀行也因為陳伯精神混亂,拒絕讓陳小姐代為取錢。折衷方法是陳小姐要前往監護委員會申請《監護令》,成為陳伯監護人後再去取錢應急。奈何申請有既定程序,需時數月,陳小姐唯有替陳伯安排一間負擔得起、但設施及環境相對較差的院舍,這對向來疼惜陳伯的陳小姐來說非常不忍,但卻不得不屈服於現實。
專家札記:病發初期服藥 助延緩衰退
有很多時候,認知障礙症患者很遲才去求診,或許有很多原因,有些人認為年長後記憶力衰退很正常;亦有人認為,認知障礙症與絕症無異,做什麼也沒有用處。但事實上,像陳氏一家這樣局面所造成的傷害是完全可以減輕。
準備《持久授權書》 動用儲蓄
如果在病發初期,陳小姐注意到爸爸不斷漏帶鎖匙、遺忘回家路線等和以往很「不一樣」的情况,響起應該檢查的警號,繼而求醫、診症及服藥,現有藥物如膽鹼酯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證實可以幫助病人延緩認知能力衰退,減輕病徵的影響,陳伯或許可以享受更多和家人相處的美好時光。另一方面,若陳伯家人及早知道陳伯患病及其後遺症,可以防患於未然,例如讓陳伯預先簽立《持久授權書》,在他日後沒有能力時,容許家人動用他銀行戶口的錢解燃眉之急。
43.6%照顧者患焦慮症
2015年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了一個綜合研究,分析不同地區10,825名阿茲海默症照顧者的精神狀况,估計當中患有抑鬱症的有34%、焦慮症有43.6%之多。想說的是,如果一個人患病,所影響的往往不止是自己,患者家人同樣面對旁人難以明白的壓力,而認知障礙症的家人要面對,是一個「不一樣」的親人,加上病情往往持續數年,照顧者所付出的心力和時間是以年去計算,苦况實在不足為外人道。
面對有家人疑似患上認知障礙症,想真正安心地共處珍貴的溫馨時光,有下列3個小貼士提醒大家:
1.若懷疑患有認知障礙症,應盡快求醫,有助找出病因和改善病情
2.照顧者的壓力和情緒問題很普遍,應該多與別人分憂及好好照顧自己
3.當自己還有精神行為能力時,應該為自己未來的事務作計劃和安排
文:雷永昌(香港老年學會理事會委員、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榮譽臨牀助理教授、精神科專科醫生)
編輯:蔡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