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球認知障礙症患者不斷增加,當中阿茲海默症佔所有認知障礙症個案約六至七成。浸會大學研發一種嶄新納米材料,可用作磁力共振掃描顯影劑,有助更有效實時顯示及探測阿茲海默症主要標記物「β-澱粉樣蛋白」在腦內積聚的大小和數量,希望有助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診斷及恆常普查。
新納米材料 實時顯示腦內「老人斑」
阿茲海默症的特徵之一是腦內異常積聚「β-澱粉樣蛋白」斑塊(俗稱老人斑),診斷及監察病情涉及以實時影像顯示腦內老人斑的狀况。浸大化學系教授黃文成稱,現時的神經造影技術包括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PET)及磁力共振掃描(MRI),惟兩種方法中,PET成本高昂,解像度低且具入侵性,而MRI現時則沒有臨牀上獲認可的顯影劑可實時顯示人腦內的「β-澱粉樣蛋白」。
兼具治療巨大潛力
浸大團隊今次則改造MRI常用作顯影劑、含有金屬「釓」的納米顆粒,在其表面塗上能附帶熒光「花青素染料」的矽塗層,把納米顆粒變成具生物相容性及無毒的材料。研究團隊於小鼠實驗中發現,經改造後的納米顆粒可滲透細胞膜及穿過血腦屏障,與「β-澱粉樣蛋白」結合,增強磁力共振信號,令影像中的「老人斑」有較多光點及更為明顯,有助診斷阿茲海默症。黃文成稱,新顯影劑除不會傷害神經,也可快速排出體外。他又說,是次研究實驗發現,經改造的納米顆粒能有效抑制「β-澱粉樣蛋白」的積聚過程及神經毒性,認為在治療阿茲海默症有巨大潛力,日後將成為團隊另一個研究方向。
未臨牀應用 盼作恆常普查
黃文成表示,顯影劑多用途及敏感度高,惟發明距離臨牀實驗及應用仍需時,如可投入臨牀應用,便能就阿茲海默症作大規模普查,讓患者早日接受診斷及治療。
專題系列文章
- 研究:逾六成半在職青年每周運動少於2次 逾半運動為減肥健美
- 肺癌惡化快 5年存活率約兩成 專家:肺片肉眼難辨腫瘤 可試行AI蒐數據
- 【新冠疫苗】首批復必泰JN.1疫苗19日起 滿12歲合資格人士免費接種
- 【精神健康】「情緒通」熱線18111 隔空「急救」 聆聽困擾傾偈渡難關 冀恆常化
- 「器官捐贈日2024」生命饋贈 延續希望 (衛生處方)
- 【子宮頸癌疫苗】2004至08出生女生注意:12月2日起第一階段免費補打HPV疫苗
- 調查:54%白內障患者延遲手術 醫生:嚴重或誘發青光眼虹膜炎
- 【日行萬步】 減患心血管、二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風險 (衛生處方)
- 【腦退化者回家】忘記回家路線、與家人失散 超市等裝友里蹤跡App 照顧者按掣報失
- 【世界中風日】及早識別及判斷中風先兆 牢記「談笑用兵」、「BEFAST」口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