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世界許多地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空氣污染。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90%的人每天呼吸受污染的空氣。空氣污染無處不在,無論你在哪裏居住,可能都無法逃離。
約90%人每日吸污染空氣
很多人以為空氣污染只會影響上呼吸道,例如令鼻子及喉嚨痕癢、或咳嗽一兩聲。事實上,空氣中的細微污染物可以突破身體防線,深入呼吸和循環系統,損害肺部、心臟,甚至腦部。
常見的空氣污染物包括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和懸浮粒子,它們多與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有關,例如來自交通運輸和發電上。燃燒化石燃料會產生及排放含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懸浮粒子的廢氣,而臭氧則是由廢氣中的氮氧化合物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陽光下產生的化學反應而形成。我們有時會感覺下午的空氣特別差,可能是因為臭氧濃度通常在下午時段較高。
長期接觸 降呼吸系統抵抗力
視乎接觸的濃度與時間長短等,空氣污染對健康的潛在影響有很多。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臭氧會刺激眼睛、鼻、咽喉及呼吸道的黏膜。這些空氣污染物亦會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病情惡化,長時間接觸可能會減弱肺部功能,以及降低呼吸系統抵抗疾病的能力。研究亦顯示,接觸臭氧可導致哮喘患者發作。
懸浮粒子增肺癌風險
空氣污染物之中,最影響健康的可能是懸浮粒子,通常縮寫為PM。直徑為10微米或更小的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可以進入肺部;對健康損害更大的是直徑為2.5微米或以下的微細懸浮粒子(PM2.5),它們非常微小,只有人類頭髮直徑的六十分之一,可以透過肺氣泡進入血液系統。長期吸入這些懸浮粒子可能會加大患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的風險。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主題正是「空氣污染」,旨在呼籲各界採取行動,共同應對這個現今其中一個最大的環境挑戰。最後,在政府多管齊下處理空氣污染的同時,希望大家也出一分力,在日常生活減低能源消耗,例如在不需要時把冷氣機、燈和電腦關掉,外出時適當地選擇步行、騎單車及公共交通工具,都有助減少空氣污染物的排放,從而減低空氣污染相關疾病的風險。
為了向市民提供適時及有用的空氣污染資料,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推出空氣質素健康指數,以便採取適當的個人預防措施,保障健康。有關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的資料,可瀏覽環保署網頁(www.aqhi.gov.hk/tc.html)。市民亦可參閱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網頁(www.chp.gov.hk/tc/content/9/460/3557.html),了解更多有關空氣污染對健康影響的資料。
相關文章:
譚談健康:空氣污染傷腎
文:馮安兒(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高級醫生(環境衛生及毒物安全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