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9冠狀病毒疫症為社會各界帶來挑戰,影響了我們正常生活。2019冠狀病毒不會一下子消失, 我們需學習適應與病毒並存的「新常態」,應對疫情採取各項防控措施,如保持社交距離、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及佩戴口罩等。
在疫情下,香港每天仍有超過2000名病人正在等待器官移植。雖然醫學進步,但對某些器官衰竭病者來說,器官移植依然是延續生命的唯一希望。礙於捐贈器官來源供應有限,不少病人因為等不及適合器官,便離開世界。為縮短病者等候時間,使他們能及早重獲新生,市民積極支持器官捐贈,實在十分重要。
登記名冊 向家人說意願
衛生署於2008年設立「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提供一個方便途徑,讓市民登記離世後捐贈器官意願。名冊也提供一個可靠及有效方法,讓醫院管理局的器官捐贈聯絡主任在病人身故時,確定他們生前已表明離世後捐贈器官的意願,盡快聯絡家屬並取得他們同意,捐出死者器官來救助有需要的病人。換言之,捐贈者去世後,需要得到家人同意才可以做移植手術。因此,把意願告訴家人至為重要。
在抗疫「新常態」下,我們仍然可以支持器官捐贈,燃點別人的生命。其中包括:
- ‧登記(Sign-up)——即使安坐家中,仍可以在網上於「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www.codr.gov.hk)登記捐贈器官的意願,亦可填妥經下載或索取的器官捐贈宣傳單張內的登記表格後,寄回或傳真至衛生署
- 分享(Speak-out)——疫情下,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我們都選擇減少外出,多留家中。大家可以善用日常生活中的時機,例如看見器官捐贈或移植的新聞或宣傳時,與家人展開討論
- 傳播(Spread-out)——可以藉機在社會推動捐贈器官的風氣
器官捐贈不但可以幫助有需要病人,亦幫助病人的家庭。一個決定,足以令輪候器官移植的超過2000名病人重燃希望。大家在「新常態」下,仍可以身體力行燃點別人生命.
文:楊芊芊(衛生署健康促進處高級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拆解牛油、人造牛油、塗抹醬成分營養有分別 關於對牛油的4個誤解
- 增強記憶香口膠、助眠朱古力?拆解日系零食提神減壓瘦身「神效」
- 【痛症】肌肉過度使用致緊繃手肘痛 簡單1個動作放鬆前臂肌肉
- 【膝痛】真實客戶力證 極速御痛技術成效 療程後輕鬆行山
- 跑步時小腿內側痛兩大常見原因 慎防慢性骨折、肌肉壞死
- 【痛症】注意4招遠離媽媽手 雙手擰毛巾練前臂手腕肌力
- 肚腩愈來愈大恐代謝綜合徵?易招「三高二害」 增糖尿、心血管病風險
- 【精神健康】職場不受歡迎人物?雙相情緒障礙患者 情緒兩極時高漲時低落
- 栗子提拉米蘇爆紅 小心熱量:12粒栗子 = 1碗白飯 糖尿病人勿雙倍攝取澱粉質
- 更年期徵狀可持續7年?應對停經、潮熱、尿頻等問題要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