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最常見的長期病之一,本港大約每10人有1人患有糖尿病,並且可引致各種併發症,例如多達三至四成患者因糖尿影響腎臟而出現「糖尿腎」,卻因為過程悄然無聲,令患者的腎臟在不知不覺間受損,最終或因腎衰竭而要洗腎甚至換腎。如能及早察覺,患者可以轉用一些有助保護腎臟的降血糖及降血壓藥物,加上改善生活習慣,如戒煙、減肥等,有助預防和延緩腎功能衰退。
相關文章:【心臟病與三高】逆轉糖尿病腎病 遵循9大法則控制飲食做起
糖尿病者血壓、血糖失控 易致糖尿腎
betway体彩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楊俊業醫生指出,腎臟有逾百萬個由腎小球和腎小管組成的腎元單位,主要功能是過濾身體內的廢物,並回收有用的物質。他稱,糖尿病可以從兩方面影響腎臟健康。
「一方面,高血糖會增加體內積聚名為糖基化終產物(AGE)的有害代謝物,並釋放大量活性氧,導致腎組織,尤其是腎元之間的間質發炎及纖維化;另一方面,高血糖加上高血壓會令腎小球內的壓力上升,增加滲漏導致蛋白尿的出現。這些病變長遠會損害腎元的過濾功能,令腎功能減弱甚至衰竭。」
事實上,即使非糖尿病人,腎功能亦會隨着年紀增長而下降。一般年輕健康人士反映腎功能的腎小球過濾速率(GFR)為每分鐘120毫升,如患上糖尿病而且病情控制不理想,其GFR可以每年下跌3至5度,當GFR低過60度即反映腎功能受損,跌至15以下更是末期腎衰竭。
腎功能下降至哪個程度才算是糖尿腎呢?楊醫生表示,只要糖尿病患者出現蛋白尿或微蛋白尿,又或GFR低於正常,便可以判斷有糖尿腎,但一些較年輕、病史相對短或沒有出現其他眼睛或神經相關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出現腎功能轉差的原因可能未必是糖尿腎,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認。
確診糖尿病5至10年 易患糖尿腎
「雖然糖尿腎一般在確診糖尿病後5至10年才出現,但因為糖尿病及糖尿腎初期都可以毫無徵狀,容易被忽略,直至出現泡泡尿、腳腫或其他併發症時,病情可能已到中後期。」
楊醫生提醒,近半末期腎衰竭個案都與糖尿病有關,因此建議確診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應該年年驗身,監察有否併發症出現,尤其是年紀愈大、患病時間愈長、有肥胖、吸煙及遺傳因素等高危患者更必須提高警覺。至於一型糖尿病人則建議在確診後約5年開始每年檢驗。
相關文章:【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腎功能受損無法逆轉 慎選藥物紓緩病情
定期監察腎功能有助及早發現異常情况。楊醫生指,腎功能喪失後便無法逆轉,但若能夠在微蛋白尿階段發現,愈早發現愈能減慢其惡化速度。除了減肥及戒煙等生活習慣調整外,病人需要妥善控制血糖和血壓,包括三個月糖化血紅素(HbA1c)要控制在7%以下,血壓則要控制於上壓低於120至130 mmHg及下壓低於80 mmHg,而醫生亦會考慮轉用一些有助保護腎臟的降血糖及血壓藥物,藉以維持剩餘的腎功能。
至於已有腎功能問題的糖尿病患者,必須要慎選藥物。現時有兩類降血糖藥物可以同時控制血糖及保護腎臟,分別是SGLT-2抑制劑(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及GLP-1受體促效劑(GLP-1 receptor agonist)。至於降血壓方面則可利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 inhibitor)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幫助控制血壓之餘又可以減少蛋白尿及保護腎功能。
正因為腎功能受損後難以復原,楊醫生建議,糖尿病患者須妥善管控血糖和血壓,同時要保持適當體重,亦要留意藥物宜忌,因為很多常用的消炎止痛藥物都會傷腎,服用前應諮詢醫生意見。
糖尿病、腎病患者適合接種新冠疫苗
此外,在抗疫時期,不少糖尿病及腎病等慢性病患者都擔心接種新冠疫苗會帶來風險,楊醫生建議除非病情十分危急,否則一般病情受控的慢性病患者都適合接種新冠疫苗,而出現疫苗副作用的風險與一般人相若,相反他們若沒有疫苗保護,一旦染病後出現併發症及死亡風險都明顯較高,故此呼籲病人應盡早接種疫苗才是上策。
提提你:糖尿腎可以預防和控制嗎?以下3點要注意
1. 控制血糖及血壓,選用能保護腎臟的藥物
2. 減肥、戒煙、均衡飲食、多做運動
3. 留意藥物宜忌,盡量避免使用傷腎藥物
專題系列文章
- 【大便出血】從顏色、出血量等病徵判斷成因 中醫:鮮紅「近血」或因內痔炎症 瀝青黑便反映消化道異常
- 【長者精神健康】是抑鬱、情緒低落或是認知障礙?了解長者抑鬱症成因和6個警號
- 【傷口處理】急性傷口、燙傷、燒傷傷口處理方法各異 徹底清除異物防發炎感染
- 牙科蜂窩性組織炎?梁氏小臼齒?可迅速擴散入血致敗血症 預防併發症3法
- 中風急救與談笑用兵
- 45至55歲更年期症狀停經前已出現:卵巢功能衰退、潮熱、情緒波動 中醫如何對付?
- 退化性關節炎vs.骨質疏鬆症 病因症狀大不同 服葡萄糖胺、鈣補充劑?
- 【阿茲海默症】腦退化症病程長達8至10年 漫長告別活在當下 照顧者盡早尋外援
- 【糖尿病新藥】了解新降血糖藥功效及副作用 更護心腎?降血壓兼減重?
- 慢性腎病無法逆轉 留意5病徵 早期患者控血壓、血糖、蛋白質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