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推出大腸癌篩查計劃,分階段為50至75歲沒有大腸癌徵狀的人士提供資助,接受篩查。若有病人兩年前曾照腸鏡,當時並無發現腸癌或瘜肉,理應此後5至10年也不用照腸鏡,但如發現近3個月大便有血並附有黏液,需要看醫生及再照腸鏡嗎?
腸癌生長慢 兩三年內都「安全」?
家庭醫生鄭志文指出,若篩查結果顯示大腸沒有問題,病人於兩三年內出現腸瘜肉或腸癌的機率確實較小,因瘜肉及腸癌的生長較慢。但若發現大便有血及黏液的病徵,即使過去兩年內曾照腸鏡,亦要看醫生診斷,因有可能患上慢性腸炎。醫生會根據診斷,向病人仔細查問病歷,如曾否服食大量抗生素、有否外吃淡水魚、有否肚痛、家人病歷等,或會建議病人檢查及照腸鏡,找出病因。鄭醫生強調,不論曾於何時接受腸鏡檢查,只要出現新病徵,特別是大便見血,都要看醫生。
測試大便樣本 判別腸炎類型
外科專科醫生劉應裕指出,若醫生懷疑病人大腸發炎,會先測試大便樣本,檢查大便有否特別細菌、阿米巴原蟲卵或寄生蟲,倘發現大便有特別細菌或寄生蟲,有助判別是哪類腸炎。另一種檢查是照腸鏡,看清楚大腸發炎分佈位置、是表面還是深層,因克隆氏症與潰瘍性結腸炎的分佈有別。醫生並會在潰瘍位置抽組織檢查,看清有否寄生蟲或細菌,以在病理學上分辨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此外,醫生或會替病人安排血液基本測試,因長時間腸炎可引致貧血、白血球升高、紅血球沉澱指數升高等。
慢性腸炎在香港並不常見。根據資料,香港目前約有3000至4000名患者。劉應裕表示,發病率雖不高,亞洲人的發病率更遠較歐洲人低,但香港近年的發病率比數十年前上升,這或與飲食習慣愈趨西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