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常用口服藥物知多啲 了解初服降尿酸藥物宜忌 (醫學滿東華)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某天,我與家人到茶樓飲早茶,無意中聽到鄰桌一對老年夫婦的談話:「天文台話過幾日會打風,唉,我肩頸和膝頭肯定會痛風發作。」「唔使太擔心,到時先去藥房買止痛藥食吧。」(編者按:痛風是一種關節炎,一旦痛風發作,如何快速紓緩徵狀呢?筆者建議患者家中最好常備相關口服藥,究竟包括哪些呢?服食降尿酸藥初期會誘發急性痛發?痛風患者還要注意哪些飲食模式,以減低痛風發作呢?)

【痛風】常用口服藥物知多啲 了解初服降尿酸藥物宜忌 (醫學滿東華)

痛風發作,會令足踝關節、腳趾、膝關節等紅腫、劇痛。(設計圖片,ThamKC@iStockphoto)

痛風是關節炎 尿酸結晶積聚關節引致 對付發作常備口服藥物

你有以上老年夫婦對痛風成因及藥物治療的誤解嗎?首先,痛風是一種關節炎,因血液尿酸含量過高而形成尿酸結晶體,在關節積聚所致,而非受天氣影響或吹風所致。急性痛風常於腳趾、足踝、膝蓋等關節位置發作,肩頸則甚少出現。受影響關節會紅腫,產生劇痛和灼熱感。

治療痛風發作,旨在快速緩解急性發作徵狀和縮短病程,建議病人在徵狀出現後盡快開始治療,包括讓患處休息、冰敷止痛及服藥。家中最好常備相關口服藥,就不會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常用口服藥物為非類固醇消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秋水仙鹼(colchicine)及類固醇(steroid)。要留意的是,一般止痛藥的主要成分撲熱息痛,並非能有效處理急性痛風發作的藥物。無法使用口服藥物的病人,可選擇求醫接受類固醇肌肉或關節注射。

某天,一名痛風病人到藥房取藥,問:「痛風發作時的紅腫熱痛都已經消失,為什麼還要服降尿酸藥物?幾時可以停藥?」

急性痛風徵狀消退 或續服用降尿酸藥物

痛風持續,長遠會形成痛風石並侵蝕關節,甚至積聚於身體其他部位如皮下組織及腎臟,後者會令腎功能受損,後果嚴重。因此,急性痛風徵狀消退後,某些病人仍需要服用降尿酸藥物,如:皮下組織出現痛風石,1年內頻繁發作2次或以上,X光檢查發現有關節損傷等,目標是減少復發次數和預防後遺症,提高生活質素。

初服降尿酸藥 誘發急性痛風

現時主要使用的藥物,是透過控制由嘌呤(purine)代謝分解而產生的尿酸,分別有別嘌醇(allopurinol)和非布司他(febuxostat)。使用別嘌醇前,建議病人先接受HLA-B*5801基因測試,因該基因會增加別嘌醇嚴重過敏反應的風險,包括罕見的史蒂芬強森綜合徵(Stevens-Johnson syndrome)。服食降尿酸藥物初期會誘發急性痛風,首3至6個月需和上述治療急性痛風發作的藥物一起使用。一旦開始降尿酸藥物療程,若未有醫生進一步指示,無論之後痛風有否發作均不可擅自停藥。

避免大魚大肉、高嘌呤食物

尿酸不但可由體內自行製造,亦可從食物中攝取。因此,注意日常飲食亦可起預防急性痛風發作之效。病人應避免大魚大肉及進食高嘌呤食物,如酒精飲品、內臟、濃肉湯汁及海鮮(如貝類、蝦、蟹)等。隨着港人飲食模式日益西化,痛風也愈來愈普遍,並有年輕化趨勢。雖然痛風無法根治,但在藥物治療和飲食控制的雙管齊下,能減低復發風險。如你對以上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你的醫生或藥劑師查詢。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邱文珊(東華三院醫療中心(北角)註冊藥劑師)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