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提起手麻痹,大家最先會想起頸椎問題;然而,胸廓出口綜合徵(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也是臨牀上一個常見診斷,但大眾未必有太多認識。
胸廓出口受壓 影響肩膀、手臂、手麻痹刺痛
胸廓出口是位於頸部與肩膀之間的空間,是由鎖骨、第一肋骨和胸骨之間構成的狹窄空間。其中有許多重要的神經和血管經過,例如臂神經叢(負責手臂的神經網絡)、鎖骨下動脈或靜脈(負責供應血液給手臂)。胸廓出口有3個較為狹窄的區域,分別為斜角肌三角(scalene triangle)、肋骨鎖骨間隙(costoclavicular space)、胸小肌間隙(pectoralis minor space)。如臂神經叢、鎖骨下動脈或鎖骨下靜脈經過這些區域時受到壓迫,就會影響肩膀、手臂,甚至手部感覺和功能。
相關閲讀:以為瞓捩頸?低頭族易令頸椎退化勞損 手痹肩頸痛 緊守90-90-90 position法則預防
成因:肩頸姿勢不良 胸肌群過度緊張
造成TOS原因有很多,常見先天因素為第一肋骨異常,或胸廓結構本身較為狹窄。這些異常可能會導致神經和血管受壓,繼而引發問題。後天因素則多與姿勢不良、過度使用上肢有關。長時間久坐的辦公室一族,由於頸肩姿勢不良,導致胸肌群過度緊張,鎖骨下肌和肩胛帶肌肉群變得僵硬,這些都有可能增加胸廓出口的壓力。此外,某些運動員,如游泳、舉重和羽毛球選手,由於手臂頻繁高舉和重複動作,也容易出現TOS。
根據受壓部位,TOS可分為神經性、動脈性和靜脈性3種,當中以神經性最為常見,佔九成以上,而斜角肌三角是常發生位置。神經性TOS患者會感到手臂麻木、刺痛、乏力,特別是在手指及前臂分佈範圍內,有時肩膀和頸部也會感到疼痛。血管性TOS則可能引發手臂發冷、蒼白或腫脹,嚴重會影響手部血液循環。
4訓練方法改善姿勢 提升肩頸肌肉穩定度
TOS可以透過物理治療處理,目標是改善姿勢、減少神經和血管壓力,以及加強頸肩部位的肌肉穩定度。方法包括:
‧姿勢矯正訓練:透過針對練習,改善頭部、肩部和胸部姿勢,減少胸廓出口的壓力。例如,教導適當坐姿和站姿,並在辦公環境中配合人體工學調整,如調校電腦熒幕高度,保持手肘呈90度放置
‧肌肉伸展和放鬆:針對過緊肌肉,做胸小肌、斜角肌和鎖骨下肌的伸展運動,可以緩解壓迫。物理治療師可能使用手法治療,幫助放鬆頸部和肩部深層肌肉,減少神經壓力
‧神經滑動技術:針對神經性TOS,神經滑動術(neurodynamics)有助緩解神經壓迫及改善神經滑動能力,減少麻木和刺痛感
‧肌力訓練:加強肩胛穩定肌群,如菱形肌和下斜方肌,提升肩部穩定;這有助減少鎖骨和第一肋骨之間的壓迫。此外,核心肌群訓練可以支撐上半身姿勢,避免長期姿勢不當而復發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設有物理治療門診服務,詳情可查閱網上表格(bit.ly/ymca_tos),致電2895 4200查詢。
相關閲讀:【腰背痛】物理治療師話你知處理疼痛四部曲避免惡化成慢性痛症
文:王凱婷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物理治療師)
(姿治通鑑)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