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蟹足腫(keloid)是一種疤痕組織增生,主要出現在有疤痕增生體質的人身上。他們身體損傷時,不論是意外或手術等,傷口癒合後疤痕不會逐漸變淡和消退,反而失控地增生變大,甚至持續增大20、30年。現時有很多治療蟹足腫的方案,惟很多病人甚至醫生都視之為一般疤痕,忽略治療。蟹足腫不但痕癢、疼痛,還影響儀容,以及併發其他健康問題。
個案:疤痕不斷變大 手術切除蟹足腫 縫合位又復發
年逾50的偉祥憶述,身體首次出現蟹足腫是在小學時注射卡介苗後,手臂針孔位出現疤痕,並持續變大(圖二)。「中學畢業後出來工作,有次發現胸口有些粉刺,用手去擠,擠完後有一個小傷口,又開始形成蟹足腫,和卡介苗傷口一樣逐漸變大。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皮膚有問題,只要出現疤痕就會不斷增大。」
後來,他兩邊面頰近下巴位置長了暗瘡,忍不住用手擠,結果也出現蟹足腫,直接影響外觀。他雖然諮詢醫生,但大多數解釋是疤痕增生,沒什麼有效解決辦法。然而下巴疤痕開始發炎、腫痛和含膿,連睡眠也受影響。醫生轉介到公立醫院,公院醫生診斷後建議手術放膿及除疤,「結果手術解決了含膿問題,也切除了原有疤痕,但醫生在手術前已說明有復發風險,果然1、2年後,手術針線的縫合位由普通疤痕變成一條很大的蟹足腫。由於長在臉上,當時很擔心若它再長大,我的樣子會變成怎樣」?
蟹足腫成因不明 約兩成有家族病史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指出,醫學上暫時知道蟹足腫與病人體質有關,而這類體質又與種族關係密切,「例如膚色最深的黑色人種,患蟹足腫機率最高,其次是亞洲人。患者當中約一至兩成有清晰家族病史,但形成蟹足腫的病理機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楚。臨牀所見,大部分發病與青春期暗瘡有關,也有來自美容手術例如穿耳、脫痣等誘發。」
腫痛含膿才求醫 錯過治療最佳時間
現時醫學上對蟹足腫並沒有嚴謹分級,病情也人人不一樣,有些人很輕微,甚至毋須求診;但有些人較嚴重,就像偉祥便屬於多發性,甚至有個案屬於更嚴重的全身性。陳東飛表示,「有患者患蟹足腫的時日較長,導致皮膚毛囊堵塞,除了痕癢,有時還有嚴重腫痛或含膿,之後才求醫,已可能錯過治療最佳時間。偉祥算是病情嚴重患者之中比較願意接受治療,雖然不能令疤痕完全消失,有些部位治療後過一段時間會復發,但病情肯定比不治療要好一點」。
但偉祥治療之路絕不平坦。由20多歲開始輾轉看過不同專科醫生,試過手術、類固醇等都未能根治,還會冒出新的蟹足腫,例如數年前他頭部後方出現了一個細小粉瘤,經手術切除後也出現蟹足腫,需要跟進治療。
陳東飛指出,蟹足腫暫時在醫學上並未清晰劃分屬於哪一個專科,病人可能會看家庭醫生、皮膚科、外科甚至其他專科醫生,「整體來說,蟹足腫一般都需要綜合治療(詳見「治療方案」),患者亦必須對蟹足腫有一定認知,治療後定期覆診,醫生和患者之間緊密配合,效果才會理想」。
治療方案3個層面:首要預防 避免穿耳脫痣製造傷口
蟹足腫治療分為多個層面:
1.第一層也是最重要的是:預防。不要製造不必要的傷口。常見病人第一次求診,都是因為穿耳的傷口出現蟹足腫。若知道家族中有人曾患蟹足腫,甚至自己身體曾出現蟹足腫,便應避免穿耳、脫痣等非必要的美容療程。
至於偉祥因注射卡介苗後出現蟹足腫,陳東飛解釋,早年的卡介苗是一種很特別的疫苗,「它注射進真皮層而不是肌肉,所以特別容易誘發蟹足腫;近年較新式卡介苗已採用噴鼻或其他非注射進真皮層的方式,很少會誘發蟹足腫。新冠疫苗、流感疫苗等都是注射進肌肉,誘發蟹足腫的機率很微」。
早期打類固醇 抑制疤痕增生
2.若皮膚出現疤痕增生,不論是來自手術或暗瘡傷口,只要出現紅腫、變硬或痕癢疼痛等,建議盡快諮詢醫生,「早期開始治療,局部注射類固醇已有效抑制疤痕組織增生,平復疤痕。類固醇長期使用會引起副作用,但在醫生控制下局部注射相當安全」。
3.「再深一層,像偉祥個案,早期沒有治療,到後期疤痕變得比較大和痛,這時注射類固醇已杯水車薪,效果有限。幸好現時也有不同治療方案。」陳東飛說,例如手術切除,但新疤痕有可能誘發新的蟹足腫,因此必須留意術後疤痕護理,現時傾向術後放射治療,有助減少復發。
術後放射治療、植皮減復發
「在切除手術方面,現在也有新認知,盡量不切除患處的表皮,只切去真皮層,甚至可在手術後為傷口做簡單的植皮,以減少傷口皮膚的張力,有助減低蟹足腫復發風險。此外近年也應用冷凍消融術,即以低溫能量施加在增生的疤痕組織,毋須切除任何組織,見效更快,術後皮膚的張力也不會太大,但患者或需配合其他治療,例如除疤貼、壓力治療,甚至局部注射類固醇等。」
相關閲讀:疤痕處理要及時 嚴重至蟹足腫怎辦?了解疤痕治療和預防3點要注意
病人心聲:癢痛影響睡眠 冷凍治療縮小疤痕
偉祥從事建築業,曾拍過幾次拖,現在單身。對於下巴的蟹足腫,他曾經在乘搭升降機時,有小朋友當着他面前問父母:他那些疤痕部位是什麼事?「其實我並不介意,反而小朋友的父母連忙制止小朋友再問。其實可以告訴他,那只是一個比較大的疤痕。」
多年來,蟹足腫的最大困擾是因痕癢、疼痛而影響睡眠。最近10年他接受過冷凍等治療,現時病情和最嚴重時相比已有大幅改善,自覺接受冷凍消融術治療的部位疤痕明顯縮小,不再紅腫、痕或痛,但仍需要定期覆診。
相關閲讀:【疤痕修復】改善疤痕、傷口癒合 拆解飲食須知(附8種營養素食物來源和功效)
參加藝術工作坊 同路人分享
數月前,偉祥參加了一個蟹足腫患者的藝術治療工作坊,和其他患者分享交流,形容十分「療癒」。他亦畫了一幅比較抽象的畫,解釋說:「中央部分類似花瓣,我在周邊加上葉子及蝴蝶作為點綴,而花瓣旁邊我畫了一個類似金龍的龍頭,長有像鳳凰的翅膀。整幅畫最終看上去像花又像鳳凰,所以我感覺做這些創作自己可以隨意加很多不同的元素在裏面,有很多不同變化。」
文:謝志榮
編輯:梁小玲
美術:朱勁培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