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掉或失去牙齒後可以有不同方法填補缺口,不僅是因為外觀因素,更重要是維持牙齒的功能,其中植牙(俗稱「種牙」)近年愈來愈多人問津,但是否人人都適合?植牙後又是否代表一勞永逸?有專科醫生提醒,若忽視植牙前後的保養,包括保持口腔衞生、定期檢查及注意日常飲食或磨牙等習慣,不但令牙齒受損,藏在牙肉內的種植體也可能出現類似牙周病的「植體周圍炎」,導致植牙失敗,隨時要拆除及重置,故必須注意植牙前後5件事項!
植牙是利用金屬植體植入牙槽骨內,作用就如牙齒的牙根一樣,為假牙作錨基,令假牙更穩固,而其「壽命」也跟真牙一樣,若做好術前及術後護理,同樣可以「用足一世」。
1. 傳統的假牙或植牙代替脫落的牙齒有何分別?
betway体彩 牙周治療科專科醫生謝達柱醫生指出,牙套及牙橋(固定假牙)等鑲牙方法,均受附近牙齦狀况影響,而穩定性較高及外觀較自然的植牙,可能是大部分人用以固定鑲牙的選擇,但亦非人人適合。在考慮選用哪種方式來填補缺口時,必須向醫生詳細了解不同的方案,並按自己的狀况來選擇最合適的一項。
相關閲讀:牙周病分4期 嚴重或致牙齒脫落 及早治療、注意口腔衛生 有望逆轉病情
2. 植牙受年齡或其他因素限制嗎?牙齒脫落後應何時植牙較理想?
謝醫生表示,植牙一般適用於成年人,唯要注意,若牙骨根基較薄弱、曾受破壞或質素太差,便可能無法植牙,又或要先進行植骨或加骨手術後才能植牙。另外,若本身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而病情未受控、口腔附近曾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經常吸煙、患有牙周病而未處理好,又或是身體狀况不理想的人士,都未必適合植牙。
他提醒,植牙需要把握黃金時機。「一般在牙齒脫落後的2至3個月,待牙骨及牙肉完全康復後,便可進行植牙,不宜超過一年,以免拖延愈久,附近的牙齒移動走位的機會愈大, 甚至出現牙肉及牙骨萎縮等情况,大大增加植牙的難度和複雜性。」
3. 植牙後會出現哪些常見問題?類似牙周病的植體周圍炎會有什麼徵狀?
謝醫生表示,植牙後常見問題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物理性問題,例如假牙崩裂、螺絲鬆脫、種植體爆裂等等;第二類則是生物性的植體周圍炎(Peri-Implantitis),嚴重時可以波及牙骨,令植體失去支撐致植牙失敗。
他解釋,植體周圍炎是一種類似牙周病的漸進式發炎反應,徵狀亦跟牙周病相若,如流牙血、流膿、牙袋發炎等,有時亦有可能導致植體逐漸鬆脫及牙骨流失等問題,其成因多與口腔衞生及植牙設計有關。
「植體的螺絲表面較粗糙,好處是幫助骨細胞依附其上,亦可加快植體與牙骨脗合,但壞處是容易藏污納垢,一旦有細菌入侵會更難處理,因此植體周圍炎一般較牙周病的惡化速度更快,影響亦更嚴重。」要應對更複雜的植體周圍炎,牙醫需要進行深層清潔,甚至拆解植體,或需要牙周病或口腔頜面外科等專科醫生作跟進和治理。
相關閲讀:【假牙種類】「固定式」?「活動式」?了解各類型假牙 詳細評估助裝配
4. 植牙後,如何減少出現植體周圍炎的機會?
謝醫生稱,很多人以為植牙後便「一了百了」,毋須護理和覆診,但其實植牙亦需靠持續的悉心照料,包括清潔和保養,才能長久保持外觀和功能,否則只會白白浪費了金錢和時間。
跟處理真牙的牙周病一樣,植體周圍炎同樣需要透過口腔清潔及定期檢查牙齒作有效預防。謝醫生表示,口腔內有很多細菌,當細菌黏附在植牙便會形成牙菌膜及牙石,然後再進入植體引發炎症,情况與牙周病如出一轍,所以徹底清潔牙齒,預防牙菌膜積聚,已可大大減低植體周圍炎的發生。
他提醒,刷牙僅完成牙齒清潔的一半,再配以牙線或牙縫刷清潔牙縫才能稱之為完整的潔牙程序,而定期檢查牙齒有助及早發現和處理炎症。
5. 注意口腔衞生和定期檢查牙齒外,還有延長植牙「壽命」的方法嗎?
謝醫生表示,植牙需動輒數月或以上的時間方能完成,要避免植牙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就必須由植牙前做好準備,例如妥善治理原有的牙周病、正視口腔異常習慣(parafunctional habits)如磨牙,及其他會影響口腔健康的病患。而牙醫要做好植牙的設計,包括植體的落位和角度、假牙的形狀及大小、牙套及牙橋要預留清潔的空間等,以上種種都有助減少植牙失敗、植體周圍炎及損耗等問題的發生。
除了清潔牙齒及定期覆診,日常飲食及起居都要多加注意並作出改善,例如避免進食過硬的食物、過度咬牙、戒煙或盡量減少吸煙量,以及睡覺時使用牙膠防止磨牙等,都有助延長假牙的「壽命」。
延長植牙壽命?必做5件事
• 刷牙外,要以牙縫刷或牙線清潔牙縫
• 定期牙齒檢查
• 避免進食過硬食物
• 若有磨牙,睡前應使用牙膠以減少磨牙
• 戒煙
提提你:若出現植體周圍炎徵狀,如流牙血、流膿、牙袋發炎等,應盡快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