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要對暴力麻木!」「習慣不能!麻木不能!」一幕幕衝突、暴力或血腥畫面,大家慢慢司空見慣。無論是抗爭者或警方,都呼籲大眾面對暴力切勿變得麻木。
自6月12日衝擊立法會開始,反修例引發的衝突已持續5個月,大家對現况感到困擾、無力,有人變得麻木,是病態嗎?在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上,麻木是逃避壓力、創傷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但當麻木情緒持續,小心患上抑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
壓力過大 「抽離」自我防衛
註冊臨牀心理學家趙思雅說,幾乎每日都在媒體看到一幕幕衝突、暴力或血腥畫面,部分人甚至已司空見慣,情緒漸變麻木。從心理學角度看,其中一個可能是警民衝突、社會暴力升級,與人們能夠承受的程度有差距,而且覺得這些暴力、衝突事件與他們很接近,承受不了重大壓力之下,所以很多時會有情感的抽離、逃避。
「當人面對壓力時,會自然作出『反擊、逃走或僵硬』(fight, flight or freeze)的反應,麻木的感覺很多時會形容為『逃走』或『僵硬』的反應。大部分情况下,當人想逃離壓力事件,麻木的感覺會表現為敏感遞減(desensitization),當遭遇創傷、重大壓力或災難性事件,人們承受不了,通常會有敏感遞減的情緒反應,即對事件敏感度減低,表現得沒有情感,難以經歷一般的喜怒哀驚,在心理學上是一種自我防衛機制。另一種反應是震驚(shocked),即當下感到驚慌,不懂反應,所以看來表現得麻木。」
趙思雅續指,「出現情緒麻木、沒有感覺的人,通常是親歷其境,經歷重大創傷。例如在新聞片段會見到,有些人於示威現場突然間大哭,極度驚恐、失控……但事後變得麻木,不僅是對相關事件沒有感覺,而是對其他事情都沒有太大情緒反應。」在引發成創傷後壓力症之前,大多在初期已出現急性壓力症的反應。麻木情緒是其中一種可能出現的急性壓力反應,有些患者的情緒或會起伏不定,其他徵狀包括失眠、沒有胃口、頭痛等。
情緒起伏大 伴失眠無胃口頭痛
面對重大壓力事件或感到生命受威脅,情緒麻木是正常出現的反應,但如果麻木感覺持續,而又與創傷或暴力事件有關,或會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症,須及早求助。如果沒有得到合適的治療,有可能演變成不同的情緒病,例如焦慮症、抑鬱症等。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瑪麗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陳國齡表示,在精神病學上,麻木情緒(numbness)會出現在不同情况,其中一情况與抑鬱有關。她指出,部分抑鬱症患者情緒低落,對周遭事物失去感覺,出現麻木狀態,「抑鬱病人形容麻木的感覺是:沒有感覺、想哭但哭不出來,比低落的情緒更辛苦」。
或出現「解離狀態」 忘記創傷經過
除了抑鬱,陳國齡指出部分人經歷重大創傷後,會出現解離狀態(dissociative state),從感官感受及周遭環境抽離,沒有任何感覺,甚至不能憶起創傷事件的經過,「解離徵狀是一個自我保護機制,當我們的壓力或經歷的創傷很大,會出現這種情况」。
陳舉例指,有個案曾目睹子女墮樓身亡後,出現解離狀態,「家長撲上去時,子女的身體已經支離破碎,家長的精神狀態不同了……不太記得事情發展經過,只是記得小部分激烈情緒或畫面。」她指出,解離狀態並非精神疾病,但若同時有失眠、茶飯不思等情况,並持續4星期,則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需要求醫。
影響工作——當情緒麻木影響日常生活、工作,便需要尋求心理輔導。(tuaindeed@iStockphoto,圖中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
影響生活、心理質素差 快求助
麻木是防衛機制,持續麻木情緒與其心理背景有關;尤其大部分患有情緒病的人士,抗逆能力較低,或者某些人心理質素本身已經不太好,譬如曾親睹或遭受家暴,對於暴力行為特別敏感,較容易對於時下社會暴力出現抽離、麻木的情緒。什麼時候需要尋求心理輔導?趙思雅總結出以下3點:
- 麻木情况持續多於一個月
- 麻木情緒影響日常生活、社交、工作等
- 過去曾否經歷壓力事件,或本身心理質素不佳
文:李祖怡、鄧安琪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