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表示受強烈冬季季候風影響,未來數天天氣持續嚴寒和寒冷。天氣轉冷,特別要留意長者和小孩的保暖!在低溫環境下,除了容易令人手腳冰冷外,流到心臟的血流量增多,增加心臟負擔,有機會導致急性心臟病、低溫症(Hypothermia)等,加上長者對熱的感覺較遲緩,應使用暖水袋、暖包或是用暖爐較為適合呢?穿衣保暖是基本,但「包到成隻糉」未必適合,坊間經常提及的洋葱式穿著法或粟米式穿著法究竟有什麼分別?多吃些熱騰騰的糯米飯、羊腩煲是很多人的「取暖」方法,但原來隱藏不少營養陷阱?怎樣吃才健康兼暖身呢?長者8個保暖貼士話你知。
天氣寒冷5類人士容易出現低溫症 初期病徵神智不清、說話含糊、震顫
切勿以為天氣轉冷短短數天便掉以輕心,其實長者以外,嬰兒、新陳代謝較慢、血糖低或者服用了精神科藥物等人士,都會較為容易出現低溫症。低溫症通常與天氣寒冷有關。有急症科專科醫生指出,低溫症患者初期會出現神智不清、說話含糊、不受控地震顫等病徵,應立即為他們保暖和送院治理,以免嚴重者進入僵凍狀態……至於小朋友和嬰兒,家長可以透過觸摸嬰兒的手腳是否溫暖,若有懷疑,應如何處理?
慎防心臟病、低溫症 長者保暖8個貼士:暖爐好過暖水袋
人體具有體溫調節機能,一般維持在37℃左右,稱為「核心溫度」。若接近人體核心溫度的額頭、腹部等部位持續冰冷,並同時出現發抖及精神紊亂,則可能是低溫症徵兆!有專家指,在低溫環境下,容易手腳冰冷外,流到心臟的血流量增多,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因急性心臟病、低溫症而送到急症室的個案增加,加上長者對熱的感覺較遲緩,使用暖水袋、暖包容易燙傷,用暖爐代替會否更適合?還有什麼保暖貼士呢?
抵禦冷風要有法 洋葱、粟米穿著法有什麼分別?保暖內衣知多啲
要抵禦寒冷,穿上羽絨、保暖內衣、毛衣、圍頸巾、戴冷手套、冷襪,總之「包到似隻糉」就一定得?未必,有人說洋葱式穿著法最保暖?還有粟米式穿著又是什麼?保暖內衣為何衣料薄薄,卻有保暖功效呢?即睇專家拆解!
冬天做運動 暖身注意5個穿著宜忌
冬天應做適量的運動,有助增進血液循環!有物理治療師指,若選擇在戶外運動,要了解當日天氣、日夜溫差等問題,因對體感溫度有一定的影響。建議若是長期病患人士、長者和小孩應多留在室內運動會較為合適。在運動前和運動期間,穿著衣服有什麼需要留意呢?
保暖食物陷阱?教你食得健康
天氣冷想身體感到暖和,很多人會選擇吃熱騰騰的糯米飯、羊腩煲……不過,有營養師提醒要注意營養陷阱,例如單是糯米的澱粉質含量及升糖指數(GI)高,未計算臘味的高脂及高鈉!如何食得保暖又健康呢?建議可多進食含鐵質及維化命B雜的食物,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