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手】抱BB、扭毛巾都痛?手腕軟組織過度勞損發炎致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肌肉訓練不可少(談痛說情)

【媽媽手】抱BB、扭毛巾都痛?手腕軟組織過度勞損發炎致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肌肉訓練不可少(談痛說情)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懷胎十月,孩兒呱呱落地,媽媽的工作才真正開始——替孩子洗澡洗頭、餵哺母乳、「掃風」、哄孩子睡覺等,統統需要手腕用力。結果不少媽媽都受到「媽媽手」的困擾,當中最常談及的是手腕近拇指底(橈側)疼痛及無法使力。這是由於該位置的軟組織過度勞損而發炎,出現狹窄性肌腱滑膜炎(De Quervain’s Disease)所致。

 肌肉力量——照顧嬰兒,技巧和肌肉力量均不能缺少,要鍛煉好上肢和上背肌肉。(設計圖片,模特兒非作者,itakayuki@iStockphoto)
肌肉力量——照顧嬰兒,技巧和肌肉力量均不能缺少,要鍛煉好上肢和上背肌肉。(設計圖片,模特兒非作者,itakayuki@iStockphoto)

 

相關文章:睡得好嗎?|每晚有進入深層睡眠嗎?醫生教你5件事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有助增強免疫力、整理記憶、情緒

 

抱BB劇痛扭毛巾都難 認識「媽媽手」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當年我初為人母,也如不少媽媽般受到手腕痛楚困擾,每次抱起剛出生的女兒時手腕便傳來劇痛,甚至簡單如扭毛巾的動作也無法做到。其他工作當遇上痛症時,尚可稍作休息,但照顧新生嬰兒卻是24小時工作,可謂「有苦自己知」。我的腕痛發生於腕背尺側靠近尾指的位置,與大眾認為與拇指相關的「媽媽手」有所不同,這讓我在治療上花了更長時間,才可以把痛症妥善處理。

 

尾指側、手背也可能痛

這亦促使我在數年後開展一個關於「媽媽手」的研究。研究訪問了200多名產後兩個月以上的媽媽,結果六成受訪者也曾經歷「媽媽手」之苦,而且絕大部分也持續至少兩個月,當中約一半表示痛楚程度達中等,也有一半受困者雙手也出現「媽媽手」。此外,雖然橈側是「媽媽手」最常發生的位置,但也有四成受到腕痛困擾的產後媽媽,也如當年的我在橈側以外位置出現疼痛,例如尾指側、手背甚至整個手腕等。

事實上,手部各個位置也有軟組織及小關節,彼此配合才能靈活地完成各種複雜動作,包括照顧嬰兒的各種艱巨任務,所以軟組織發炎或關節錯位也不局限於大拇指那一側,正如我當時因力量不足卻仍勉強抱起女兒,引致手腕側小關節錯位帶來疼痛。

姿勢錯誤固然容易令軟組織受傷發炎,不少準媽媽參加新手媽媽講座,學習了各種護理嬰兒的正確技巧及姿勢,但最終仍然受到「媽媽手」困擾,這是由於欠缺足夠肌肉力量支持。以自然分娩為例,除了正確收縮肌肉及呼吸外,也得強化骨盆底或會陰等與分娩相關的肌肉,才能順產。與分娩相比那一刻,照顧嬰兒是一項長途賽,故此技巧與肌肉力量兩者均不能缺。值得一提的是,照顧嬰兒看似只牽涉手腕的力量,事實上卻需動用手臂、肩膀甚至上背肌肉的協助,才有力量好好完成抱、托、推、拉、擠、撥等動作,故此如欲預防「媽媽手」,肌肉訓練範圍得包括上肢及上背。

有說「人無事先做到世界冠軍」,那麼媽媽也要「手無事才能湊到精靈BB」。

 

相關文章:媽媽手?大拇指手腕痛楚兼乏力 物理治療師教4招手部復康運動助回復手部功能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薛詠珊(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痛「正」能量計劃總監)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