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子菁由中學生榮升大學生,密集的迎新活動、開學選科;同時面對新的同學、新的學習模式……突然被壓得透不過氣,驚恐感覺籠罩全身。
人生中不同階段的轉變,都是一個主要壓力的來源,需要時間適應。每一個人的適應時間長短不一,但若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感到孤立無援,就應尋求幫助。
過去幾個月的日子,對子菁來說,一切也發生得太快了……從那天在掌聲中接過成績單,滿有信心地準備進入香港最高學府開始,一切事情似是在沒有準備下發生了。
「友情」來得快去得更快
經過密集的迎新活動,短時間在大學認識了很多不同的人﹕組爸、組媽、組仔、大仙、莊友……不知怎麼的,雖然只是認識了很短時間,大家都似乎很熟絡,迎新活動完結不久,又話Re-U了……大學生活原來是這麼的精彩。
但開學兩個月後,這種感覺卻起了變化。心裏多了一份忐忑﹕迎新中那些蜂擁而來的熾熱「友情」似乎漸漸減退了,身邊的「朋友」一下子組成了不同的小圈子,每堂坐在自己身邊的幾乎都是不同的「同學」……在迎新活動期間令子菁應接不暇的社交媒體聊天群組,開學後只有小圈子的信息交往,似乎大家都在忙着些什麼似的……子菁這下子卻有一份莫名的失落感。
被新學習模式壓得透不過氣
學習方面,大學跟中學的學習形式有很大的差別。由選科、夾時間上堂、上導修課、找參考、做功課、籌組專題報告小組、準備小組報告、測驗和溫習的方式等……對子菁來說,全部都是全新的學習模式。子菁有時忍不住問身邊的同學怎樣處理,他們卻說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情况,着她自己去揣摩。但是,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子菁似乎仍然未能適應學習上的轉變……很快就到中期測驗,很多功課的死線接踵而來,然後就是考試了……
想到這裏,子菁有點被壓得透不過氣來的感覺,不期然變得緊張起來,感覺到有股力壓在胸口上,然後發覺自己全身顫抖起來,有點呼吸困難、暈眩作嘔的感覺,還有一份強烈驚恐的感覺籠罩全身……子菁奔跑出講堂,走到大學廣場,看見四周都是人,但卻感受到一股強烈的無助感,她擔心自己會在人群中倒下來,而又沒有人幫到她,更甚會在人前出醜……
人生中不同階段的轉變,確實是其中一個主要壓力的來源。子菁從規律的中學生活轉到一個無論在學習和社交模式都有所不同的大學環境,確實是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而適應時間的長短,往往取決於多個因素,例如個人性格、社交能力、對大學生活的認知、對學習的期望。當中,對大學生活只是抱有憧憬而缺乏對實際情况的認識,可能就會面對現實與期望的落差,而不知所措。至於內向、焦慮型、對自己要求高的同學,就會是面對轉變而較易出現情緒波動的高危一族。
在面對轉變時,若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對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認為無法解決,產生負面情緒和想法,又感到自己孤立無援,便有可能產生在子菁身上出現的這些驚恐症徵狀,如情况持續,更會出現抑鬱情緒,甚至會產生輕生的念頭。
璀璨過後總要面對現實
陽光過後或會陰晴不定
但是無論變化如何
雨後總會有天晴……
■知多啲
◆給大學生的建議﹕求助過來人 慢慢學習
由中學升到大學,面對的轉變着實不少,大部分人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即使你見到其他人表面上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其實每人都是面對着相同的狀况。主動找人幫忙,最好是找過來人(高年級的同學),說出自己的困難,可能不難找到其他跟你一樣曾經面對適應困難的同學。香港每間大學都有學生輔導組,協助同學適應大學生活。
在學習上,除了請教高年級同學有關大學學習的模式和技巧外,也可主動跟大學的講師和導師聯絡,以釋除心中有關學習的疑慮。此外,時間管理也十分重要。大學教育着重學生自發學習,所以時間分配很重要。在蒐集資料撰寫大學文章時,也有一定的技巧,這方面是可以隨着學習而漸趨熟練。不要給自己太高的要求,容讓自己花點時間慢慢學習,以減低對自己的壓力。
◆給身邊同學的建議﹕主動關懷「有問題」身邊人
如果發覺身邊有同學出現情緒低落、過分焦慮、經常暴躁,甚至情緒不穩、經常缺課、拒絕社交活動等,你可以主動慰問關心,了解他們的需要和困難,予以幫助及關懷,有需要時可以鼓勵他們向大學的學生輔導組求助。
◆給家長的建議﹕耐心聆聽 勿過早說教
子女進入大學,作為家長,當然感到欣慰。但其實在子女面對轉變的同時,家長也要留意子女的情緒反應。多跟他們溝通,了解他們從迎新活動開始到漸漸進入大學生活當中,會否面對一些適應上的問題。這可以從他們的情緒、日常作息和精神狀態等變化留意得到。
雖然子女長大後會漸漸減少跟父母報告自己的生活,但適當的關懷,會令子女感覺到有家人的支持,或許會將心事告訴父母。耐心的聆聽和避免過早說教,也是父母給子女最大的支持。
(本版為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版提及個案無關)
文:陳穎儀(臨牀心理學家)
編輯:梁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