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社會不安的狀况已持續了超過100天,我在這個城市出生、長大,生活了這麼多年,也沒有見過這個情况。每天新聞充斥着謾罵、攻擊和毆鬥,血流披面的畫面更是屢見不鮮。但最令我覺得可悲的是,似乎社會已失去互信,再多的解說已無補於事;取而代之的是彼此猜忌、互相攻訐,人與人相處變得小心翼翼;唯恐一觸即發,不少家人因不同政見離家出走、多年朋友割席、quit group、unfriend,令人唏噓不已。
反思初心 守護專業精神
香港的情况早已成國際新聞焦點。每次出席國際會議,總有些海外與會者以「特別」的眼光看待我這個「香港人」,覺得香港成了「戰地」,更有些朋友問我有否考慮離開這個城市!
每次聽到這些說話,我都忍不住要還口,要為香港解說。是的,大眾可以批評當局雖經多番勸諫卻仍是執迷,結果錯過了一個又一個修補創傷的機會,令事情發展到如斯艱難和嚴峻的局面。可是我仍然相信香港人整體上都是很有質素的,儘管政見立場不同,但我們同樣地對不公義的行為絕不妥協,追求理想的同時也守住本分,堅持最根本的價值觀。
作為醫生,我固然不願意見到任何暴力所造成的流血和傷害;即使是言語暴力,傷害也可以是一生之久。但與此同時,我也見到許多醫護和學生於這段艱難的日子,反思自己的初心,重申醫護界的專業精神,時刻以病人為先,不論病人的身分、政見立場如何,都堅持竭力捍衛病人權益及保障傷患者得到有尊嚴的對待。緊守崗位、一視同仁,這是醫護的驕傲。
我們必成為更好的人
醫護行業是守護生命的專業。醫護人員可能本身有自己不同的信念、政治取態,但當我們穿上白袍、制服,就必須緊守崗位,秉持最高標準的專業操守。正如每位醫科新生加入醫學院時念頌的誓詞:「承諾會盡心盡力照顧病人,絕對不會在行醫時帶有個人的偏見,會尊重病人的權利、價值觀和信仰,並會保護他們的私隱。」
狄更斯的《雙城記》一開始這樣寫:「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那是智慧的時代,那是愚蠢的時代;那是信任的時代,那是懷疑的時代;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之春,那是絕望之冬;我們應有盡有,我們一無所有;我們直奔天堂,我們直奔地獄……」
不止一次我在網上見到留言說:「我們已回不了過去。」但真金不怕洪爐火。經歷火的熬煉絕對是痛苦難耐,但熬煉過後,我們便如精金。這城將要成為更好的地方,我們必成為更好的人。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專題系列文章
- 肺癌惡化快 5年存活率約兩成 專家:肺片肉眼難辨腫瘤 可試行AI蒐數據
- 【新冠疫苗】首批復必泰JN.1疫苗19日起 滿12歲合資格人士免費接種
- 【精神健康】「情緒通」熱線18111 隔空「急救」 聆聽困擾傾偈渡難關 冀恆常化
- 「器官捐贈日2024」生命饋贈 延續希望 (衛生處方)
- 【子宮頸癌疫苗】2004至08出生女生注意:12月2日起第一階段免費補打HPV疫苗
- 調查:54%白內障患者延遲手術 醫生:嚴重或誘發青光眼虹膜炎
- 【日行萬步】 減患心血管、二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風險 (衛生處方)
- 【腦退化者回家】忘記回家路線、與家人失散 超市等裝友里蹤跡App 照顧者按掣報失
- 【世界中風日】及早識別及判斷中風先兆 牢記「談笑用兵」、「BEFAST」口誤
- 學童適應障礙徵狀?開學、考試、長假期高危 不及早處理增患焦慮症、抑鬱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