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期談到醫生「專而不博」的弊處,不但會提升醫療費用,也可能令病人因為找錯專科以致延誤病情,甚至動錯手術。在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為了要杜絕這些弊端,都把「基礎醫療」的醫生作為醫療制度的「守門大將軍」(gate keeper)。
病人要看醫生,先要看基礎醫療的醫生,這些「大將軍」受過良好的全科醫療訓練,完全有能力處理大部分病人;有需要進一步尋求專科診治的,便由這些全科大夫再根據病人的病情需要,把他們轉介到不同的專科。
相關文章:
兒言自得:專而不博
林鄭:本港以人為本基層醫療發展落後30年
基礎醫療醫生的服務,還包括了長期病患者的長期治療,以及協調專科病人的覆診和長期料理。在英國,基礎醫療醫生主要是全科醫生(general practitioner);在美國,基礎醫療醫生包括了家庭醫生,以及受過基礎醫療訓練的內科醫生和兒科醫生。在歐美國家,病人看病的診費主要是由國家負擔或由醫療保險支付,因此可以規定病人先看基礎醫療醫生,有需要時才給轉介到專科。
研究:適當門診 一半個案免入院
在香港,由於種種原因,基礎醫療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醫院管理局成立後,政府投放了大量資源改善醫療服務,但重點主要放在醫院裏的專科發展。隨着醫療成本高漲,本港人口急速老化,政府開始了解到單發展昂貴的專科服務,而沒有一個有規模、高質素的基礎醫療網絡配合,始終會令醫療體系不勝負荷,愈來愈顧此失彼。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政府三番四次嘗試振興基礎醫療,引入基礎醫療成為醫療體系的gate keeper,可惜成效不彰,原因包括基礎醫療醫生人手仍不足,不少病人依然直接找專科醫生診症。
去年11月,由團結香港基金聯同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教授統領的團隊,發表了一個名為《以人為本,縱橫整合——香港醫療體系》的研究報告,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香港醫療制度各方面的銜接不佳……導致未能妥善照顧所有病患者的需要。國際上備受重視的醫療服務,如社區護理和基層醫療等,在香港的發展仍然相對落後,惟這些服務正是應付未來醫療需要的重點領域……公立醫院有近一半的入院個案,如能有適當的門診照護(包括基層醫療、社區護理和非住院環境等),就能避免入院」。為了要提升基層醫療,報告同時指出「建立基層醫療人手是極為迫切」,而這些人手當中,包括家庭醫生及全科醫護人員。
本港基礎醫療課程 未能吸引學生
提倡基礎醫療成效不彰,原因有很多,全科醫療人手不足,應該是核心原因之一。可是,香港為什麼會嚴重缺乏基礎醫療人才呢?我們不是每年都有300多個醫學生畢業嗎,怎麼只有很少數願意接受全科訓練,投身基礎醫療服務行列呢?歸根究柢,這和我們的醫學教育不無關係。
香港兩所大學的醫學課程都源自英國,亦有點受美國的影響,傳統上都以醫院內的專科為主體,對基礎及社區醫療並不注重。近十多二十年,英美及許多西方國家順應社會需要,與時並進地大力加強醫學生的基礎醫療教育。可是香港還是故步自封,雖然醫學院的基礎醫療課程已比以往略有改進,但力度不夠,未能引起醫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遑論鼓勵他們從事基礎醫療服務。看來要改善香港的醫療體系,我們還要在醫學教育方面多做工夫。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