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退化不但帶來痛楚,還會影響患者活動能力及步行,若情况嚴重或需要考慮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隨着醫學進步,近年配合電腦導航技術,令手術做得更精準,加上人工髖關節的設計不斷改善,令病人在術後仍能保持關節活動靈活性,同時減低脫骹風險,加快康復。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後 4類人士易脫骹
betway体彩 骨科專科醫生鄧偉文醫生說,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已在香港施行數十年,技術十分成熟。與膝關節置換手術相比,髖關節置換因其位置及力學原因,術後有較大機會出現脫骹,因此多數病人於術後需要較長時間休息,方能開始活動及進行物理治療,以避免脫骹。然而,病人術後愈遲活動,康復進度愈慢。
為了減低脫骹風險,醫學界不斷研究改良人工髖關節設計及其擺位,直至大約5年前,醫學界成功研發出雙活動介面人工髖關節,大大改善關節活動範圍及靈活度。
相關文章:【肩關節脫位】慣性甩骱 伸懶腰都出事? 20歲前受傷 再脫位風險近90%
新人工髖關節兩活動介面 增活動幅度及穩定性
鄧醫生解釋,以往傳統人工髖關節只有一個活動介面,即位於人工髖關節的金屬波頭及墊片(或稱內襯)之間。新的雙活動式(dual mobility)人工髖關節,除了原有活動介面外,在人工髖關節的金屬臼杯與墊片之間亦加上一個活動介面。兩個活動介面可增加髖關節的活動範圍及幅度,同時更加接近人體結構,增加人工髖關節的穩定性。美國已廣泛使用這種雙活動介面人工髖關節,近年亦引入本港。
腰椎曾做手術、長者、腦癱、肥胖人士 可考慮雙活動介面人工髖關節
鄧醫生特別指出,以下4類人士在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特別容易脫骹,可考慮選用雙活動介面人工髖關節,減低脫骹機會。
1)腰骨曾經進行手術的人士,由於多個腰椎關節融合令活動能力較差,活動時要多依靠髖關節支撐,因此對髖關節的活動要求較高,導致容易脫骹;
2)長者的肌肉力量相對較弱,沒有足夠肌力保護髖關節也是術後容易脫骹的高危一族;
3)腦癱(cerebral palsy)病人由於肌肉不協調及肌力較弱,難以支撐及保護髖關節,術後亦較大機會脫骹;
4)肥胖人士,即身高體重比例(BMI)超過30,因身體負荷較重,增加髖關節的壓力,在術後亦較容易甩骹。
相關文章:肥胖易致三高 加速心臟病、全身血管粥樣硬化、中風風險(附:減肥與運動實戰Tips)
新人工關節 術後脫骹風險明顯減少
鄧醫生表示,上述高脫骹風險病人,如果用傳統人工髖關節,術後脫骹機會達4%至5%,若使用雙活動介面人工髖關節,術後脫骹機會減至2%,風險大大減低。
物料方面,雙活動介面人工髖關節的墊片使用耐磨性最高的高分子聚乙烯,波頭使用磨損度低的陶瓷,臼杯則是金屬。聚乙烯、陶瓷、金屬的人工髖關節組合,被喻為「最佳拍檔」,術後可使用超過15年。
以往置換傳統人工髖關節,由於墊片已鎖死在金屬臼杯上,手術時只需要把單一活動介面連接上,即是把金屬波頭復位到墊片上便可。至於新的雙活動介面人工髖關節,手術期間醫生會把先波頭壓在墊片上,再把墊片復位於金屬臼杯上。鄧醫生說雖然後者手術多一個步驟,但其實兩者的整體手術時間相若。
術後即日落床 加快康復
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後,醫生需要檢查關節有否容易脫骹的位置,以及評估其穩定性,一般而言病人需要在術後翌日才離床站立;使用雙活動介面人工髖關節的病人,大部分病人都可以即日站立步行,例如病人早上或中午接受手術,傍晚便可以落地,讓他們可以更快開始接受物理治療,有助加快康復進度。
術後視乎病人情况,一般住院約1至2星期出院,住院期間及出院後仍需按醫生指示,持續進行復康訓練,亦要避免高強度或撞擊活動,避免脫骹。病人術後要每年覆診,照X光監察人工關節的磨損程度。
專題系列文章
- 【大便出血】從顏色、出血量等病徵判斷成因 中醫:鮮紅「近血」或因內痔炎症 瀝青黑便反映消化道異常
- 【長者精神健康】是抑鬱、情緒低落或是認知障礙?了解長者抑鬱症成因和6個警號
- 【傷口處理】急性傷口、燙傷、燒傷傷口處理方法各異 徹底清除異物防發炎感染
- 牙科蜂窩性組織炎?梁氏小臼齒?可迅速擴散入血致敗血症 預防併發症3法
- 中風急救與談笑用兵
- 45至55歲更年期症狀停經前已出現:卵巢功能衰退、潮熱、情緒波動 中醫如何對付?
- 退化性關節炎vs.骨質疏鬆症 病因症狀大不同 服葡萄糖胺、鈣補充劑?
- 【阿茲海默症】腦退化症病程長達8至10年 漫長告別活在當下 照顧者盡早尋外援
- 【糖尿病新藥】了解新降血糖藥功效及副作用 更護心腎?降血壓兼減重?
- 慢性腎病無法逆轉 留意5病徵 早期患者控血壓、血糖、蛋白質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