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風病人腦部受損,神經細胞壞死,以致失去若干活動或自理能力。神經組織需要長時間復元,病人要接受長期復康治療。但當患者出院後,接受專業訓練的機會相對減少,在家持續訓練,對復康有相當大的幫助。
對中風患者來說,以往能輕而易舉做到的動作,病後卻感到吃力,甚或完全失去控制能力,有部分患者更有嚴重後遺症,終日受頭暈纏繞,無法走出家門。曾見過中風患者除了失去健康,也失去工作,為家庭帶來經濟壓力,更甚是影響家庭關係。而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心中難免焦慮及擔憂,因此為患者提供身心靈的關顧不容忽視。
40天內最有效 年內仍可進步
幸而現今香港中風治療和復康服務的水平不斷提高,不論是缺血性中風或是出血性中風,亦能得到合適的治療,增加患者復康的機會。除了即時的藥物治療外,中風後的復康亦非常重要,有文獻顯示,中風後40天內做復康運動最有效,而黃金復康期是中風後首3至6個月。
大約八成中風患者都會面對活動能力下降的問題,例如肌肉無力、肌肉張力過高而引致痙攣、身體重心傾側、難以舉起手及提腿等,這些問題同時影響了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及日常活動。正因如此,在黃金復康期要做密集及針對的訓練,才可以改善活動能力,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及減少併發症;若病情處理妥當,6個月至1年內仍會有進步空間,所以患者不應因過了黃金復康期而放棄訓練。
病發8月堅持訓練 盼放下拐杖
曾有患者告之:「我已中風8個月,以為自己不能再提升活動能力,助行器要永遠伴隨;但再繼續復康訓練後,我感到耐力及活動能力有所提升,現在有信心可以用拐杖外出步行,希望以後連拐杖也不需要用。」由此可見,持續的復康運動為中風患者帶來改變及盼望。
文:姚憶然(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 50出頭突中風 徵狀面歪手無力 黃金3小時治療 康復路仍漫長
- 小中風病發徵狀與普通中風無異 盡早求醫處方雙抗血小板可降風險
- 【小中風】兩成患者3個月內變「真中風」 提防劇烈頭痛、頭暈等中風徵狀
- 中風後遺症及併發症多跨專科團隊助復康 讓患者重拾自主生活
- 及早治療高血壓 減心血管疾病風險
- 高血壓病徵常見眩暈、頭痛 針對4病因:濕熱天氣、更年期、飲食失調、血脂血糖
- 中風患者注意家居安全 (衛生處方)
- 【高血壓併發症】中風?心臟病?消融腎動脈交感神經 微創手術對付頑固高血壓
- 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可引致「突然死亡」 須減少心血管收窄及堵塞機會
- 【世界心臟日】心口痛?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心房顫動徵狀有不同? 專家教護心攻略控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