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或許有人認為,長者人生閱歷比年輕人多,應懂得處理壓力及面對不快樂,但事實是不是如此?林伯中風後,雙腳不聽使喚,結果患上了抑鬱症,復康進度與情緒問題,變成惡性循環。
有沒有試過,夜深時眼睜睜望着天花板,腦海中已經數到200隻綿羊跨過欄柵,卻絲毫沒有睡意;去到白天,面對平日最喜愛的食物卻絲毫沒有食慾;上班時只覺得渾身疲倦,即使連平日最簡單的工作也沒有動力去完成。這時候,感覺生活像泄了氣的氣球,無論做任何事也無法將它填滿。
人生閱歷多 更懂面對壓力?
以上抑鬱感覺,或多或少都在每個人身上出現過。每個人在人生不同階段所經歷的抑鬱也有分別,年輕時相對較為開放,願意與身旁信任的親朋好友分享內心苦惱,也會自發上網尋求解決辦法;再加上可以參加各式各樣活動去暫時忘卻煩憂,解決煩惱的途徑愈多,重拾歡笑的機會愈大。
年輕人是如此,那人生另一階段的老年人呢?或許有人認為,老人人生閱歷比年輕人多,對於如何處理壓力及面對不快樂時間應該不會陌生。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在這裏,想先跟大家分享林伯的故事。
林伯是教會中人,一年多前,在很多人眼中他都是一名開朗長者,所有教會舉辦的活動,或者大大小小的興趣小組,都會看到他的身影,擔當着不同角色。林伯臉上雖然皺紋滿佈,卻常常堆滿笑容,雖然過着退休生活,但一點也不乏味。直到一年多前,一向身體健康的林伯忽然因為中風進了醫院,幸好病情不算嚴重,沒有任何生命危險,幾天後便可以由太太和仔女陪同出院。雖然林伯雙腿不太能使力,需要仔女攙扶行走,但當時所有人,包括林伯在內都抱持樂觀態度,認為是短暫情况,只要定時做物理治療,很快又可以好像以往一樣健步如飛。
抱持着這個信念,一開始林伯完全聽從醫生建議,有規律地做練習,從不缺席任何治療機會。但一個月過去,康復過程卻出乎意料地緩慢;第二個月,雙腿仍舊不聽使喚,林伯開始意興闌珊;直到第三個月仍然不能獨自行走,自此,他便徹底放棄了。
獨坐家中 埋藏心裏感受
自從那個時候開始,林伯便常常呆在家裏。教會或親朋戚友來探望他,他只以三言兩語應對了事,仔女表示願意駕車陪他去參加各種活動,他也藉詞拒絕。以往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是緊緊皺起的眉頭,從前滔滔不絕的林伯,現在只願獨自坐在家中,呆望着盆栽便度過一整天,深夜時分寧願在客廳看電視也不願上牀睡覺。而林伯對於自己的感受,始終不發一言。
把一切都看在眼裏的兒子深感不妥,建議林伯去看精神科醫生。他初時極力抗拒,推說自己沒有不開心,只是有點疲倦及沒有心機;但兒子鍥而不捨,每天用盡各式各樣方法勸說父親,林伯的心開始軟化,最終答應去見一見醫生。
用藥+心理治療 重投練習
經診斷後,確診林伯患上抑鬱症。導致林伯抑鬱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可以這樣去理解:情緒影響行為,行為亦影響情緒。中風後的林伯,因為復康練習進展緩慢增加了他的無力感,而這種無力感也反過來令他更無動力去練習,自此,一個惡性循環便形成了。這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哲學問題,很難說清誰是始作俑者,只知道它們關係密不可分。雖然如此,但究竟這個關係是惡性還是良性,卻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既然行為可以影響情緒,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去改變現况?
就以林伯為例,經過兩個月抗抑鬱藥和心理治療,雙管齊下的努力後,林伯願意吃、睡得熟,慢慢重拾正面積極態度,也不再抗拒做練習,經過持之以恆的努力,現在終於可以靠一己之力站起來,並且行動自如。林伯漸漸回復正常社交和教會生活,經常與家人出外飲茶行街,真正的憑一己之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知多啲:研究:影響生心理 三成中風患者抑鬱
2014年澳洲悉尼大學發表一項綜合分析,涉及不同地方共25,488名中風生還者,估計當中患有抑鬱症的達到31%之多。亦有研究顯示,抑鬱症可能持續地影響中風生還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交生活,更對照顧者造成心理困擾。
家人多觀察聆聽 支持最重要
像主稿提及的林伯一樣,接受治療後情緒顯著改善的個案很常見。但若病者拒絕求助,應該怎麼辦?此時,家人的關心和鼓勵就變得重要。林伯兒子便是很好例子,他細心觀察加上不放棄的態度,協助林伯點燃他命運上的路燈。所以很多時候,家人的陪伴及支持至關重要。
小貼士:
1. 長者抑鬱症徵狀可能不明顯,需要細心觀察,如果有懷疑,應該找醫生詳細檢查
2. 大部分患有抑鬱症的長者,接受治療後都會好轉;相反不就醫的病人可能會令病情加深,故應該盡快處理
3. 家人的角色是很重要。除了多觀察和聆聽外,亦可以多陪伴及鼓勵
文:雷永昌(香港老年學會理事會委員、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榮譽臨牀助理教授、精神科專科醫生)
編輯:王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