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理衞生聯盟將每年10月10日定為世界精神衞生日,以提高公眾關注精神健康。今年活動的主題為「優先關注職場精神健康由此刻做起(譯自”It is time to prioritize mental health in the workplace”)」。
許多人或誤以為沒有精神疾患便等於精神健康,其實良好的精神健康還包括有效應對生活壓力、發揮潛能並為社會做出貢獻。促進精神健康可為僱主及僱員雙方帶來好處。有研究指出,僱員的工作滿意度和幸福感愈高,愈能減低倦怠感及缺勤率,並可提高生產力,激發潛能及創意,同時可為企業提升形象,吸引及挽留人才,獲取顧客及社會的認同及支持。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做一個好的聆聽者:理解、支持和陪伴情緒病患者 釋放壓力減輕孤獨感
共建職場精神健康
為推動職場精神健康,我們鼓勵更多僱主支持並簽署《精神健康職場約章》,透過與僱員一同實踐有關的行動項目,共建精神健康友善的工作環境。部分建議如下:
僱主/管理層:
- 調整工作時間,安排彈性工時
- 靈活及人性化的工作安排
- 調整目標和職責,讓員工發揮所長
- 保持雙向溝通
僱員:
- 尊重及支持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
- 避免使用「痴線」、「白卡」等帶有偏見的詞語
- 避免以患者的精神健康問題開玩笑,或輕視他們的狀况
以下的方法亦有助在職人士管理壓力,促進精神健康:
- 平衡工作及休息
- 培養健康興趣,拒絕以吸煙、飲酒等不良方式減壓
- 定時、適量及均衡飲食,避免情緒化飲食
- 肯定自己的工作貢獻,勿過度自我批評
- 保持社交聯繫,與人分享、互相支持
- 遇上精神健康問題時主動求助
相關閲讀: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正視職場上的污名化
要推動職場精神健康,還需要對抗「污名化」。常見的「污名化」包括視受精神困擾人士為具性格缺陷、無法正常工作、不可靠、懶散、危險、無法康復等。
職場上的「污名化」打擊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向外求助的意願,致問題惡化,造成更大損害,更難復元及融入社會。
事實上,在接受合適的治療後,很多復元人士亦可以在工作上發揮所長,與同事和諧相處,為團隊繼續效力。
如想獲取更多精神健康資訊,請瀏覽「陪我講Shall We Talk」專題網站(https://www.shallwetalk.hk)或《精神健康職場約章》專題網站(https://mentalhealthcharter.hk)。
撰文:何宗偉 (衞生署健康促進處高級臨床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