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席捲英、美、日、韓等地,其中在日本,東京、京都的7月氣溫高達攝氏40度,全國一周內錄得65人熱死、2萬多人因中暑送院,情况非常嚴重。
日韓是港人暑假的旅遊熱點,高溫下出遊,如何自保?便利店買支冰凍汽水、果汁最能消暑降溫?還是飲用大量清水才能預防中暑?原來太多甜飲反會加速水分流失,過量飲水則令體內電解質失衡。今次由急症科專科醫生及註冊營養師,教你防暑貼士。
濕度高、無風環境 身體難散熱
「就算在攝氏40度高溫下,如果散熱功能正常,都未必會中暑。不過編排行程時,不宜長期留在戶外,可減少中暑風險。」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指出,正常體溫約攝氏36至37度,身體有恆溫機制,在高溫環境下會通過擴張毛孔及流汗等方法散熱。每個人散熱能力不同,還要視乎風速、濕度、個人衣著、逗留時間及活動量等因素,如在濕度高、無風侷促環境下,身體較難散熱;相反在乾爽有風的環境下,散熱速度會較快。如果身體未能及時散熱,令體溫上升,便容易中暑。
雪糕果汁啤酒 加速水分流失
預防中暑的主要方法是補充水分。註冊營養師潘樂陶表示,若水分不足,身體難以排汗散熱,「一般人每日建議飲水量為6至8杯,大約2公升。不過在天熱時候作戶外活動,就特別要留意補水。如感到口渴,已代表體內水分不足,是缺水的徵兆,身體散熱功能開始下降」。
便利店出售的汽水、果汁等,又或者現時流行的台式奶茶,是否方便的消暑飲料?潘樂陶說,單靠冰凍甜飲降溫,反而阻礙散熱功能,「高糖飲品或食物,會加速身體的水分流失;因為糖分被轉化成葡萄糖後會被血液吸收,提升血液濃度,身體需要更多水分稀釋血液,容易導致水分不足。因此,食雪糕、飲果汁後會愈來愈口渴,需要更多水分」。另外,避免烈陽下飲冰凍啤酒,潘樂陶說飲酒利尿,一樣令身體不夠水分,飲清水才是理想選擇。
口渴、尿液呈深黃色 即時補水
潘樂陶又解釋,身體缺水時會出現口乾、無胃口、頭痛、頭暈、疲倦或精神難以集中等徵狀。蕭粵中表示想知道自己是否缺水,可留意小便顏色,理想顏色是淺黃色或透明,如尿液呈深黃色,表示身體已不夠水分,應即時補充。
除了不要靠甜飲補水,補水還要注意什麼事項?由蕭粵中及潘樂陶分解。
15至22℃水溫最易吸收
1. 消暑一定要飲冰水才解渴?
潘:雖然冰水可令身體感到短暫涼快,不過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出汗後飲用攝氏15至22度的飲品最易被身體吸收。
蕭:飲冰水時要小心,如果與體溫相差太遠,可能會刺激腸胃,導致胃部不適如惡心等。
2. 補水要一次過飲大量?或是逐少慢慢飲?飲太多會水中毒?
潘:不建議一次過飲太多,曾有報道指有人一次飲用4公升水後出現水中毒。如果身體有太多水分,會稀釋血液內的電解質。過多水分進入細胞中,若進入腦細胞,會影響腦部運作,出現思緒混亂、頭痛,嚴重甚至死亡。如要在高溫時戶外活動,必須在出發前、活動時及活動後平均補水。活動期間一感到口渴便要補充水分。另外,如在戶外活動一小時以上而且大量出汗,可飲低糖電解質飲品,補充流汗時失去的礦物質如鈣、鉀及鎂,或者可從水果蔬菜中補充。
蕭:暑熱天戶外活動,建議每15分鐘補充200毫升水,最好飲帶有電解質成分的飲品,如只飲清水而沒有補充電解質,容易令身體的鈉質過低,導致抽筋。
3. 出汗後,身體需要額外補充營養?
潘:出汗後,主要需補充水溶性維他命如維他命B及C,前者可從奶類、肉類及全穀麥食物攝取;後者則可從橙及奇異果等水果吸收。至於在太陽下活動後,身體暴露在紫外線下會製造自由基破壞細胞,故可多補充維他命A、C、E,還有茄紅素及花青素,提升抗氧化能力。
文:許朝茵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專題系列文章
- 【夏日系列】夏天缺水易抽筋 強腿肌做足預防
- 【夏日系列】吃粥消暑熱 養胃補氣祛濕
- 【夏日系列】消暑錯招逐個捉 冰凍甜飲 愈飲愈熱
- 【夏日系列】夏日活動第一防線 做足防曬 勿塗豉油
- 【夏日系列】小心足部感染 保護趾甲健康
- 【夏日系列】食療+鍛煉 增強孩子體質 暑假多運動 補陽氣助學習
- 【夏日系列】強化肌肉減水上運動意外
- 【夏日系列】選擇太陽眼鏡要訣
- 【夏日系列】膝痛忌蛙泳 落水前做足伸展 游錯泳式 關節傷上傷
- 【夏日系列】夏日養陽祛寒邪 一熱一冷招風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