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街角的涼茶舖總會放着一碗碗青綠的涼茶──崩大碗。後來筆者嘗試在中藥書中找「崩大碗」,卻竟然找不到,因為它的正名是「積雪草」(圖),是一種傘形科、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它的葉呈圓形或如腎之形狀,近葉柄處有心形凹入缺口,有如崩口的飯碗。
副作用大 可致小鼠死亡
崩大碗味苦,性寒,有清熱生津、涼血解毒、活血消腫、清利濕熱等作用。民間多用於醫治各種熱病引起的高熱、煩渴、咽喉腫痛等症狀。藥理作用方面,崩大碗對實驗動物有鎮靜、安定作用,對皮膚有抗炎功效。不過,特別要注意的是曾有研究將大劑量(小鼠體重1至2倍)崩大碗給小鼠服用,可以使它中毒甚至死亡。
雖然民間使用崩大碗已有很長時間,但正統中醫很少用此味藥,主要是它的副作用大,有些人服用後會腸胃不適、反胃等,甚至有白血球和血小板減少的風險。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中文大學研究人員從崩大碗中提取有效成分,並在動物實驗中證明可以改善腎纖維化徵狀,但研究仍屬早期階段,還有待進一步實驗去證實。
文:梁榮能(註冊中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藥學學部主任)